dodososo 发表于2004-07-07 7195人浏览 11人跟帖
监理资料在竣工验收后,如工程规模较大,则资料多达几十卷之多。监理资料究竟那些是应该归档的,哪些是不必要归档的,如果必须归档的资料那又究竟应该保留多少年,希望大家能来讨论一下。监理规范对监理资料的归档方面也没有明确...
最新回复:木鱼1108 2009-03-04
yaojianlin 发表于2004-07-02 1774人浏览 6人跟帖
我们这儿要求工地现场监理办公室要有旁站监理制度,并且上墙。有的朋友,请指点一下,谢谢。
最新回复:薛喜 2005-01-14
山水人家 发表于2004-07-01 1571人浏览 9人跟帖
监理公司增多/监理人员需求增大/ 建筑工程公司的技术人员跑到监理公司在增多现在施工单位基本上在技术人员来说是空城计/没办法能支起门面的技术人员几呼没有/才毕业的新生就当上了技术主管/好象监理起到了大的做用施工单位技术力...
最新回复:银河江山 2004-09-09
hurtyou 发表于2004-06-29 4718人浏览 5人跟帖
各位长辈,向您求助了。我是江苏籍03届的毕业生,在校学的就是工程监理监理(土建)专业。毕业后到浙江工作,当时是先做为资料员一边工作一边由公司代为报名,考取的当地监理员上岗证。
最新回复:银河江山 2004-09-11
sohaixing 发表于2004-06-27 3306人浏览 14人跟帖
据说监理是国际上对建设项目管理的先进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其实不然,国际上代表业主对工程进行管理的多是咨询机构来实现,是咨询不是监理,这从FIDIC中也可以看到,所谓的监理只不过是我国借鉴国际上的咨询工程师惯例,加上我国...
最新回复:建筑精英88 2006-05-26
abcd123945 发表于2004-06-27 977人浏览 2人跟帖
信息化系统工程监理势在必行 如今信息工程监理又成了一个很热的话题,信息建设不同于建筑等其它行业,没有一定的标准,不同的企业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很难有一个尺度来衡量。那么信息工程监理做什么、要不要、如何要便成了一个...
最新回复:山水人家 2004-07-13
监理中心 发表于2004-06-27 7319人浏览 6人跟帖
关于砂浆饱满度的检测方法 9pt 10pt 11pt 12pt 13pt 15pt 现在工地上采用240*115*90多孔砖,监理在检查饱满度时把已砌好有一段时间(差不多有一到半个小时)的砖取,然后看砖上的砖孔是否能基本被砂浆填充。
最新回复:山水人家 2004-08-03
lihaiqiang 发表于2004-06-27 1338人浏览 7人跟帖
某一工程,基础为380根桩,经基桩反射波法检测,共有100根为断桩,原因分析为施工单位为赶工期采用挖土机开挖基坑所致。作为监理单位只口头指出有风险,但未采取其他手段进行制止。作为建设单位,因为施工单位未明示采用挖土机开...
最新回复:lihaiqiang 2004-06-29
yfs 发表于2004-06-19 8094人浏览 46人跟帖
我们做了一个工业建筑,是框架结构,最后一层标高为29.9m,施工单位在浇注是发现脚手架立杆因支撑不够弯曲,导致框架梁跨中下沉12公分左右,发现下沉后停止浇注,但是支坐已经浇完,框架梁跨度是22.4米,梁高2.2米,次梁跨度是2...
最新回复:hhh1969 2004-07-25
xhhou888 发表于2004-06-19 6928人浏览 3人跟帖
三控题太难,太细考了许多实践中没用的东西,比如说"建设单位管理费"含有哪些内容,需要让人背诵整整一段话才能做对这道题,但实际上恐怕只有定额管理站才需要弄清楚建管费的项目,监理只需要知道建管费是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的一个组成...
最新回复:土木新人类 2011-08-04
徐劲松 发表于2004-06-17 5127人浏览 33人跟帖
南京市从3月10日起将强制要求所有新建住宅工程执行《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在编写本工程的通病防治措施中,我对导则有两点不清楚,如下: 1.“墙体裂缝防止的技术措施”中有一条规定―― 顶层圈梁高度不宜超过240mm。 2....
最新回复:徐劲松 2004-09-24
张学习 发表于2004-06-17 1100人浏览 1人跟帖
强烈要求有关方面将2004年的监理考试试题给大家公布出来,趁着大家考试的印象还比较清楚,也好加深印象
最新回复:yeahnet 2004-12-14
mengdanmeng 发表于2004-06-13 5041人浏览 10人跟帖
现在各种工程当中各专业的交叉施工非常多,这就需要我们监理人员必需掌握这些专业的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四控”。
最新回复:xue_zyq 2010-01-26
liu7772 发表于2004-06-09 1434人浏览 5人跟帖
监理(工地)例会周周要开,作为业主旁听。总感觉一片混乱,开会时间不短,却没有太明显的效果。到底什么内容该在会上说?除了进行沟通,具体问题如何解决。又没必要固定一个会议程序下发各方。听听各位大虾的高见。
最新回复:liu7772 200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