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既有底框结构检测鉴定中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发表于2018-09-29     273人浏览     0人跟帖     总热度:175  

底框其实就是底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其以上楼层为砌体墙承重体系构成的房屋。底框可分为底部一层框架和底部两层框架。底部不允许两层以上的框架。

 

◎底框不适用的地区范围

 

    根据抗规7.1.2条规定,砌体结构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既有底框结构检测鉴定中最容易忽略的地方_1


由上表得知,在检测鉴定过程中只是注意到了该地设防烈度是8度,而最容易忽视其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在0.3g及以上时是不适合于底框的这个规定。

◎结构体系

 

所谓底框,其底部不是绝对的纯框架,应在底部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这里所说的抗震墙,可以是钢筋混凝土,也可以是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约束普通砖砌体或者配筋小砌块砌体。根据《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JGJ 248-2012第3.0.6第2款的规定,6度且总层数不超过四层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或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约束普通砖砌体或小砌块砌体的砌体抗震墙,当采用约束砌体抗震墙时,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并进行底层的抗震验算,且同一方向不应同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约束砌体抗震墙;6度时其余情况及7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8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因此,在鉴定中很容易忽略底部应有一定数量的抗震墙的情况。

 

◎底部的砌体施工顺序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对于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及两端框架柱,其抗震受剪承载力验算如下式:  

既有底框结构检测鉴定中最容易忽略的地方_2

由上式可以看出,底部全部剪力是由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和砌体共同承担的,为确保砌体抗震墙与构造柱、底部框架柱等的连接,提高砌体抗震墙的变形能力,同时为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控制,要求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或梁柱)。因此,在施工中,不应将底部框架柱之间的墙体按填充墙进行施工,所以,在《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JGJ 248-2012第8.0.2 条就明确规定,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框架梁柱和砌体抗震墙,其施工应先砌墙后浇筑构造柱和框架梁柱。

因此,这一条在检测鉴定中是最容易被忽略或者因为检测人员对设计的基本概念未掌握而对检测单元的安全性等级评定错误。如何检测底部砌体是先砌墙后浇筑构造柱和框架梁柱的呢?只要你沿钢筋混凝土梁下剔除一定宽度和高度的装修层,检查砌体的最后一皮砖应是水平砌筑后与框架梁之间形成无空隙的可靠的连接,直白一点就框架梁是放在砖墙上灌注成形的,如果是按填充墙砌筑的,砌体的最后一皮砖是斜放着与框架梁连接的。

◎底部约束砌体和配筋砌体的基本构造

 

沿框架柱每隔300mm配置2A8水平钢筋和A5分布短钢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钢筋网片,并沿砖墙水平通长设置;在墙体半高处尚应设置与框架柱相连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系梁截面不应小于240mm×180mm,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A12,箍筋直径不应小于A6、间距不应大于200mm。

这一点在检测鉴定中也很有容易被忽略而错误的评定其安全等级,在鉴定过程中,对底部砌体沿墙高剔除装修层后检测就可以得知。

 

◎关于过渡层底板厚度

 

过渡层就是底部框架的上面的第一层,就是框架与砌体转变的这一层,最容易忽略的是过渡层底板、也就是框架的顶板的板厚,经常被忽略而未进行检测导致错误的评定其安全等级。根据抗规7.5.7条的规定,过渡层的底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厚不应小于120mm;并应少开洞、开小洞,当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因此,在检测鉴定过程中,一定要对这一层的板厚及混凝土强度等方面进行检测鉴定。


◎关于托梁的基本构造要求

  1) 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300mm,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10。  2 )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梁端在1.5倍梁高且不小于1/5梁净跨范围内,以及上部墙体的洞口处和洞口两侧各500mm且不小于梁高的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3 )沿梁高应设腰筋,数量不应少于2A14,间距不应大于200mm。  4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和腰筋应按受拉钢筋的要求锚固在柱内,且支座上部的纵向钢筋在柱内的锚固长度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框支梁的有关要求。


◎设计时的基本要求

 

1、结构验算时,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在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计入构造柱影响的侧向刚度与底层的侧向刚度比值,6度、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得小于1.0;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在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接近,第三层计入构造柱影响的侧向刚度与底部第二层的侧向刚度比值,6度、7度时不应大于2.0,8的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得小于1.0。

2、关于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框架柱的要求:    1 )柱的截面不应小于400mm×400mm,圆柱直径不应小于450mm。    2 )柱的轴压比,6度时不宜大于0.85,7度时不宜大于0.75,8度时不宜大于0.65。    3) 柱的纵向钢筋最小总配筋率,当钢筋的强度标准值低于400MPa时,中柱在6、7度时不应小于0.9%,8度时不应小于1.1%;边柱、角柱和混凝土抗震墙端柱在6、7度时不应小于1.0%,8度时不应小于1.2%。    4 )柱的箍筋直径,6、7度时不应小于8mm,8度时不应小于10mm,并应全高加密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    5 )柱的最上端和最下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一、二、三级的增大系数应分别按1.5、1.25和1.15采用。

3、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其他楼层楼盖的要求:    1)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时均应设现浇圈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抗震墙体周边均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可靠连接。

 

◎检测鉴定中其他相关的构造要求


详抗规、砖结构设计规范、底框设计规范及相关的验收标准,在此就不一一列出。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建筑施工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托托123

中国  | 建筑施工

6 关注

999+ 粉丝

999+ 发帖

148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