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龙论坛-全球建筑人工程人网上交流互动社区 · BIM · BIM版务

[分享]解读《美国国家BIM标准》–— BIM能力成熟度模型(十二)  完结

发表于2019-04-28     1986人浏览     0人跟帖     总热度:25  

标签: BIM 架构 IFC格式
       众所周知,如今的BIM设计工具很多,各家都有各家的专用格式。有时在一个工程项目中会同时存在多种格式的BIM模型,令BIMer们最头痛的就是如何把这些眼花缭乱且格式不同的BIM信息整合到一起应用,并能在不同用途的信息系统中不断叠加和协同。因此在衡量BIM应用成熟度时,CMMI提到了一个重要概念 - 互用性/支持IFC格式(即“Interoperability/IFC Support”),。
在美国规范中,CMM关于BIM信息互用性的评价标准是这样定义的:
解读《美国国家BIM标准》–— BIM能力成熟度模型(十二)  完结_1
       当BIM信息需要跨平台互用时,传统的方式是通过点对点的软件接口实现数据的互通,这样的方式要求我们对每一种需要交换信息的数据格式都十分了解,不仅花费的学习和开发成本很高,而且随着各种软件版本的升级迭代,这些数据接口还必须不断地调整和更新,运维的成本也相当高。
因此,在美国国家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对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标准的应用深度。IFC是一种基于对象的、公开的数据模型格式,或者说是对建筑的一种数字化表达和描述方法,它包含了资源层、核心层、界面层和应用层,更多IFC标准内容可以查看http://www.buildingsmart-tech.org/ifc/。IFC是目前国际通用的BIM标准,现在很多BIM设计软件都采用其作为数据交换的标准。
解读《美国国家BIM标准》–— BIM能力成熟度模型(十二)  完结_2
IFC4.1 架构图
        当业务流程需要在不同软件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或者信息需要长期保存的时候,如果两者的专用数据模型不能直接交换,那么两者之间通过IFC格式进行交换是其中的一个选择,如果考虑到需要这种交换的软件数量有几十种甚至更多,那么IFC可能就会成为唯一的选择。
随着行业对建筑大数据的迫切渴求,解决建筑数据叠加、流转、协同、共享问题已迫在眉睫,IFC标准无疑是BIMer们的巨大福音。只有当BIM信息能在整个产业链中互联互通,才能实现以数据驱动整个泛建筑行业的管理提升和变革式发展。
      各位,此篇是解读《美国国家BIM标准》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了,感谢大家这么几个月的陪伴,在过去的几个月,我们连续推出了12篇关于《美国国家BIM标准》的解读,相信在一些认识上会有不足,但感谢大家的包容,也希望这个专栏成为增进我们彼此了解的平台,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共同成长。
来日方长,我们之后再见!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BIM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盈嘉bos

中国  | BIM

3 关注

181 粉丝

18 发帖

6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