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博物馆设计(二)

发表于2020-09-29     2275人浏览     0人跟帖     总热度:2120  



       

“随遇而安因树为屋会心不远  开门见山  
——胡适

博物馆设计(二)_1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传统元素在当代建筑中的运用也日益普遍。怎样设计出真正符合当地地域、传统文化的建筑以及如何与传统文化共处、向传统文化学习,已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可规避的问题。

博物馆设计(二)_2

本文将以安徽“绩溪博物馆”为例探讨传统院落式布局在当代博物馆设计中的运用,归纳总结当下博物馆设计中具有启示性的做法,并为建筑快题展览建筑的设计提供思路参考。      


01        
地域环境介绍


绩溪县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雨热同期。绩溪古镇周边群山环抱水系纵横,县志记载 :“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绩溪”也因此得名,当地数不清的徽州村落,均“枕山、环水、面屏”,水系街巷,水口明堂,格局巧妙丰富,各具特色。

绩溪博物馆位于绩溪县旧城北部,基址先后曾为县衙和县政府大院,现因古城整体保护修整规划,迁移原有功能,将其改建为一座中小型地方历史文化综合博物馆用地基本呈矩形,朝向偏东南。用地南北向长约136m,东西长约71m,总用地面积约9500㎡,场地内有古树40余株和多栋旧建筑。

博物馆设计(二)_3        博物馆设计(二)_4
博物馆设计(二)_5
02        
设计策略:因树为屋


“随遇而安因树为屋,会心不远开门见山”一联是展在绩溪博物馆的胡适之作,此联意境恰与绩溪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树与屋,门与山——自然之物与人类居屋之间的因果关联 ;随遇而安,会心不远——由自然与人工之契合,而引出与人的身体、生命和精神的高度因应。

绩溪博物馆用地中原来的县政府大楼因不符合“风貌”和新的功能要求会被全部拆除,但设计师现场踏勘时的一个强烈念头是:在未来的设计中,一定要将原来几个院落中的多数大树悉数保留,它们虽非名贵或秀美,但却给这处经过很多历史变迁的古镇中心之地留下生命和生活的记忆。用地西北角院落中的 700 年古槐,被当地人视为“神树”,因为它实在就像是一位饱经沧桑、阅历变迁却依然健在的老者。

因此设计在有限的场地内尽可能保留用地内的40余株树木,围绕树木设置出多个庭院、天井和街巷,营造出内外交织、舒适宜人、富于变化的空间环境。


03        
整体空间布局


绩溪博物馆摒弃了普遍的集中式布局,而是采用当地院落式民居做法。该案例为了尽量保留场地内的现状树木,因地制宜地采用留树做庭的方法,设置树院、山院、水院为主的多个庭院,与周围房屋形成院落组合,富有节奏变化。同时在各展厅内仿照当地民居四合院布局设置多个由钢框架玻璃幕墙围合而成的天井该案例设计时沿西北-东南方向的三条轴线布置建筑,中间留出空隙形成街巷与水圳,与徽州民居群组间幽深曲折的街巷相似。

博物馆设计(二)_6        博物馆设计(二)_7
博物馆设计(二)_8        

博物馆设计(二)_9
立体空间示意图


04        
建筑流线


“重重”与“深远”的空间感受得益于空间单元的串联,中国传统建筑往往是以不同大小空间的串联组合叙述跌宕起伏的诗篇。现代展览类型建筑注重参观者的体验,绩溪博物馆就是采用了串联式展厅,有机地整合在一条参观流线上,并综合了大小不一开合有序的空间。这也呼应了中国古典园林将个别景致连成完整空间序列的手法,形成“动观”效果。

观展流线符合中国传统建筑“开放—半开放—半私密—私密”的空间体验,参观观众从南侧主入口进入博物馆主庭院——通过天井进入观众服务大厅——穿过位于庭院正北侧的序言厅后进入西侧的1号展厅——向北抵达2号展厅——观展结束回到观众服务大厅、穿过博物馆商店离开建筑。六个主体展览分别布置于两个展厅中两个展厅中部均设有半地下层和夹层,特殊的错层处理既充分利用的建筑内部空间,又可以保证参观流线不重复。临时展厅和4D影院位于用地东侧,既可贯穿于整个流线又有局部独立运行的条件。办公、管理用房和库房设于用地东北侧。

这种“串联式”的观展流线使人们在看展的同时会不经意间被庭院的美景所吸引,被天井里泻下的光所打动,传统空间中室内外的协作关系在绩溪博物馆被放大。利用“庭院”“天井”“巷道”空间的渗透性使绩溪博物馆在有限的基地内营造出深邃的空间感,增加建筑的空间层次


博物馆设计(二)_10
流线分析与功能分布图


05        
建筑形态——演绎绩溪之形


建筑在形态上对当地山水地理环境的模拟,采用了“折顶拟山”的手法,模拟山体的形状水“流离复合”的动态感,与周边山行水系相融合,且与当地民居屋顶倾斜角度一致。登及屋顶观景台放眼望去,层叠起伏的屋面仿佛是可以行望的“人工之山”,此时观景即观山,近景为“屋山”,远景借真山因此,这个建筑不仅与周边民居乃至整个古镇自然地融为一体,也因其屋面形态而与周边山脉相互和应,并感动于观者的内心。

博物馆设计(二)_11        屋顶侧方偏移移                                 屋顶视角图


06        
空间处理与变化


室外空间——城市明堂

博物馆南侧设置一前广场。包含市民广场、机动车道路、行人步行道路空间。是传统徽州建筑“明堂”空间的现代演绎。广场南侧以围墙围合,并设置游廊、天桥与建筑主体相连接。广场南侧设置有抽象的“假山” 雕塑。
博物馆设计(二)_12
博物馆设计(二)_13
       
围绕建筑的主庭院“水院”,利用片墙结合垂直交通与二层连廊,设置了体验型的观赏流线,观众在游走过程中观赏到不同角度的庭院景观。  博物馆设计(二)_14
“水院”观赏动线

室外空间——留树作庭

绩溪博物馆的场地内原有许多树木,建筑师留树作庭,按照不同树木的特征设计了三个庭院。分别根据景观特征设置为“山院”“水院”“独木院”建筑主入口处为最大的庭院——“水院”,在东侧公共大厅的窗保留了水杉 ;“假山”一侧保留了玉兰,由于靠近瓦墙前面的粉白山墙,与从上面休息平台下来的楼梯踏步几乎“咬合”在一起。这株秀美的玉兰与几何状的片石“假山”一起,组合为水院的对景

 “山院”是博物馆中保留树木最多的庭院,建筑特意改变形状让出树的位置,为展现茂密林木的古意,折返的屋顶在树后向下延展形成庭院内人可感知的尺度,古树在在山形屋面的烘托下更显山林之态;为700年古槐树留出的“独木”院为供人欣赏而处理得较为开敞,观众在庭院内可观赏到古槐树的全貌,而在二楼再观古槐树却又能感受到古树的枝丫密压到面前,适宜的院落形态围出了古木交柯的园林景象。


博物馆设计(二)_15
博物馆设计(二)_16
博物馆设计(二)_17        博物馆设计(二)_18        博物馆设计(二)_19
博物馆设计(二)_20
“水院”内景  
博物馆设计(二)_21
“山院”内景  
博物馆设计(二)_22
“独木院”内景

室外空间——廊

庭院采用了中国古典园林常采用的造景元素“廊”,室外的廊桥和建筑夹缝中的廊道,均为南北向布置,宛如黄山脚下古村落中的小巷,以灰色石板铺地,廊边始终有细长柔和的流水,充满画意。
博物馆设计(二)_23        博物馆设计(二)_24        博物馆设计(二)_25
博物馆设计(二)_26
博物馆设计(二)_27
博物馆设计(二)_28
廊桥与廊道        

室内空间——错层展厅

展厅部分下沉半层处理,营造错层空间,保证了下沉展厅的采光,实现不同层次的视线贯通,丰富空间层次,形成趣味的体验型流线空间

博物馆设计(二)_29
 西侧展厅剖面

建筑中介空间——灰空间

博物馆在房屋与院落交界处通过屋顶之间的搭接产生了微妙的空间变化,暗示着空间的过渡与转换,形成灰空间,如入口空间、观景台等。该类空间“联系并自然过渡了室内外”、“创造出多层次的复合空间”灰空间也为参观者提供了宜人的环境,在室内外切换时自然流畅,且富有节奏感。能够减少人因长时间处于封闭或开敞空间而产生疲劳感与单调感,同时在建筑外形上又保持了良好的连续性


博物馆设计(二)_30
博物馆设计(二)_31        
建筑中的灰空间

07        
现代博物馆的设计启示


(1) 在现在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中的平面、竖向空间方面可以适当摒弃常见的集中式布局与高大中庭,而从当地传统建筑中提取空间元素,如园林式布局院落式布局等。特别是在岭南地区炎热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建筑更应当多采用院落式布局“被动式”解决采光、通风问题。

(2) 在岭南建筑设计当中,我们常常采用“连廊”连接建筑体块,会显得流线与空间单调乏味在设计中我们可学习绩溪博物馆以“灰空间”联系各建筑功能,使室内外切换流畅自然、富有节奏感。博物馆具有类似庭院的设计时,可以使参观流线交替穿过室内、外空间,以避免参观者因长时间处于室内而产生乏味感

(3) 在设计流线时可以仿照当地传统建筑的流线进行设计,例如建筑主入口不像一般博物馆置于体量中间的做法,而是模仿传统民居置于建筑东南角但东南角的入口形式在岭南民居中不常见,这一点不可作为参考,但是运用“片墙”将人引入庭院再进入室内的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4) 绩溪博物馆的设计中充分尊重和利用了场地原有的景观资源进行设计,根据景观特点,运用“山”“水”“树”元素设置多样的主题庭院,因此在进行庭院设计时,我们也可进行主题划分,增加庭院景观的多样性


08        
建筑图纸

博物馆设计(二)_32
博物馆设计(二)_33
博物馆设计(二)_34
一层平面图
博物馆设计(二)_35        博物馆设计(二)_36
南立面图
博物馆设计(二)_37        博物馆设计(二)_38
北立面图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蝶舞西风

中国  | 园林景观

10 关注

333 粉丝

171 发帖

10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