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设计很难吗?从最简单的入手,手把手教你全套设计流程
携手多名甲级建筑设计院电气高工推出
系统&实用的「建筑电气设计实操训练营」
低压配电/照明系统/消防系统/防雷接地/弱电系统
让你快速掌握电气设计岗位技能
20年最后一期班,12月19日开班
小班授课,名额有限
点击咨询领取免费200分钟试听:
https://edu.zhulong.com/lesson/3861-1.html#f=tiezi
建筑电气设计一般都是跟着建筑的整体设计走,一般来说整个流程开始的时候是估算建筑用电负荷量,决定电房和强弱电间分布位置,面积大小,电源主进线的方向,电压等级等,然后根据建筑的步骤出初步设计图,出预算,出扩大初步设计图(报建图),再然后招标图,施工图,最后是竣工图(这个一般可由施工单位负责了)。
到报建图阶段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有主干走向,有系统图就行,关键是弄清楚低压配电的母线分段设计,开关及变压器的数量和容量,要然后按做图阶段,一步步细化下去,画各个楼层的照明、动力平面图,配电箱结线图直到施工图纸的深度就可以了。
一般小工程还没有这么麻烦,直接根据建筑图纸就可以画施工图,主要是估算一下负荷,然后决定配电间、配电箱及主干走向,然后画平面图,最后画结线图。
关键是看熟规范,保留充足的设计裕量。下面我们来看看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整体流程。
01
负荷分级与电能计量
(1)供配电系统应按住宅建筑的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发展规划以及当地供电条件合理设计。
(2)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3) 住宅建筑的高压供电系统宜采用环网方式,并应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
(4)供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的有关规定。
(5)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建筑采用集中供暖系统时,热交换系统的用电负荷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6)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及以上住宅建筑的消防用电负荷、应急照明、航空障碍照明、生活水泵宜设自备电源供电。
02
负荷计量
(1)方案阶段
户用电量指标法,面积容量指标法。
计算步骤:
① 确定变压器容量指标(VA/m2)
② 根据经验值预划分区域(经验值指一个变电所能负荷面积的)
③ 按划分的区域计算变压器需求容量
④ 是否有一、二级负荷,确定变电室是单台还是双台布置
⑤ 选择变压器,并校验实际变压器安装指标
⑥ 计算变电室的面积
(2)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
需要系数法:
需要系数是计算负荷和设备负荷之比。需要系数应用在线路末端,需要系数是针对安装负荷的,而不是针对计算负荷。它标志的是用电设备组投入运行时,从电网中实际取用的功率必须考虑的一个综合系数。
终端配电箱的出线回路合理选择需要系数值,才能计算出来的结果符合或者接近电气设备实际运行情况,避免上级电缆、断路器等取值偏大,造成浪费。需要系数的取值需要查表。对于一组负荷的台数越多,需要系数取值越小,台数越少,需要系数取值越大。一般同一组动力设备台数在3台及以下时,其需要系数取值为1。
03
变电所和自备电源
(1)当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0.4kV时,配变电所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600kVA,预装式变电站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800kVA。
解析:
各地规定不一样,大部分地区要求变电所的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大于1000kVA,有些地区要求箱变的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大于630kVA。
(2)应急电源装置(EPS)可作为住宅建筑应急照明系统的备用电源,应急照明连续供电时间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防火标准的要求。
解析:
要结合EPS的容量,考虑其体积,选择合适的安放空间。下图供参考(摘自15D202-3《UPS与EPS电源装置的设计与安装》)。
04
低压配电
(1)住宅建筑低压配电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的有关规定。
(2)住宅建筑电源进线电缆宜地下敷设,进线处应设置电源进线箱,箱内应设置总保护开关电器。电源进线箱宜设在室内,当电源进线箱设在室外时,箱体防护等级不宜低于IP54。
3)电气室外进线注意事项
标注进线管的管径,数量,间距,定位尺寸。考虑建筑物室内外高差,进线管埋深,进线管室内口距地面高度。落实电缆进户后的敷设路由和敷设方式,注意电缆的拐弯半径。
05
配电线路
(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
7.2.1 住宅建筑套内配电线路布线可采用金属导管或塑料导管。暗敷的金属导管管壁厚度不应小于1.5mm,暗敷的塑料导管管壁厚度不应小于2.0mm。
7.2.2 潮湿地区的住宅建筑及住宅建筑内的潮湿场所,配电线路布线宜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0mm的塑料导管或金属导管。明敷的金属导管应做防腐、防潮处理。
条文说明:
7.2.1 条文里规定塑料导管管壁厚度不应小于2.0mm是因为聚氯乙烯硬质电线管PC20及以上的管材壁厚大于或等于2.1mm,聚氯乙烯半硬质电线管FPC壁厚均大于或等于2.0mm。
(2)高层塔式住宅核心筒电气管线示意
06
常用设备
(1)电梯井道照明宜由电梯机房照明配电箱供电。
(2)电梯井道照明供电电压宜为36V。当采用AC 220V时,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光源应加防护罩。
(3)电梯底坑应设置一个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的单相三孔电源插座,电源插座的电源可就近引接,电源插座的底边距底坑宜为1.5m。
07
电气照明
(1)住宅建筑的照明应选用节能光源、节能附件,灯具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
(2)住宅建筑电气照明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的有关规定。
(3)19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应沿疏散走道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在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安全出口”标志;10层~18层的二类高层住宅建筑,宜沿疏散走道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宜在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安全出口”标志。
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及以上住宅建筑的疏散标志灯应由蓄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建筑高度50m~100m且19层~34层的一类高层住宅建筑的疏散标志灯宜由蓄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
08
防雷与接地
(1)一级防雷建筑
① 具有特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的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国际港口客运站等。
②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③ 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2)二級防雷建筑
① 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物。如部、省级办公楼;省级会堂、博展、体育、交通、通信、广播等建筑;以及大型商店、影剧院等。
②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③ 19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
④ 省级及以上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3)三级防雷建筑
① 当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时,或通过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② 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的建筑物。
③ 高度为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在雷电活动较弱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15d,其高度可为20m及以上。
④ 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区或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较重要建筑物。
注:
耐雷水平:雷击线路时,其绝缘尚不至于发生闪络的最大电流幅值或能引起绝缘闪络的最小雷电流幅值,(电气设备或其他设备能承受的最大雷电流冲击而不至于损坏时的电流)单位为kA。
09
信息设施系统
10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11
公共安全系统
当10层~18层住宅建筑的消防电梯兼作客梯且两类电梯共用前室时,可由一组消防双电源供电。末端双电源自动切换配电箱应设置在消防电梯机房内,由双电源自动切换配电箱至相应设备时,应采用放射式供电,火灾时应切断客梯电源。
解读:
《防火规范》7.3.1条规定:
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
《民规》13.9.11 当12~18层普通住宅的消防电梯兼作客梯且两类电梯共用前室时,可由一组消防双电源供电。末端双电源自动切换配电箱,应设置在消防电梯机房间,由配电箱至相应设备应采用放射式供电。
12
机房工程
(1)住宅建筑电信间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5m2。
(2)住宅建筑的弱电间、电信间宜合用,使用面积不应小于电信间的面积要求。
(3)电信间
外部管道引入住宅建筑内和室外光缆与电缆的引入、端接及安装交接区配线设备、住宅建筑内配线设备和通信接入网设备等的房间。
(4)设备间
住宅区内具有安装电信业务经营者通信配线设备及通信设备条件的房屋。
电气室外进线注意事项:
(1)标注进线管的管径,数量,间距,定位尺寸。
(2)考虑建筑物室内外高差,进线管埋深,进线管室内口距地面高度。
(3)落实电缆进户后的敷设路由和敷设方式,注意电缆的拐弯半径
本帖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仅供网友交流参考 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