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在PPP项目中承担的角色(是否参与投资)和任务(设计、EPC)对样本企业的转型路径进行划分,分析发现样本企业的转型路径主要包括“参与不参投+工程设计”、“微比例跟投PPP+工程设计”和“牵头投资PPP+EPC”3种类型,主要特点如下:
路径一:“参与不参投+工程设计”。勘察设计企业作为联合体成员与其他具有一定项目建设管理、投资运营能力的企业集团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项目投标,项目中标后,不参与项目投资,仅负责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在本文筛选的30个PPP项目中,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以“参与不参投+工程设计”方式参与的项目多达14个,占比47%;选择此路径的勘察设计企业数量达到17家,占样本企业总数的55%。
路径二:“微比例跟投PPP+工程设计”。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或依托集团资源背景,或与大型国有建设集团合作,作为联合体成员投入较少资金(自有资金投资比例不超过10%),获取项目设计任务,在获得投资收益的同时取得设计收入。在本文筛选的30个PPP项目中,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以“微比例跟投PPP+工程设计”的方式参与的项目数量达10个,占比33%;选择此路径的勘察设计企业数量达到12家,占样本企业总数的39%。
路径三:“牵头投资PPP+EPC”。勘察设计企业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或单独主导项目投融资,或在掌握控制权的前提下与其他社会资本方组成联合体投资PPP项目,同时获取项目的设计和EPC业务,在获得投资收益的同时,收获设计收入和EPC业务收入。在本文筛选的30个PPP项目中,工程勘察设计企业选择“牵头投资PPP+EPC”方式参与的项目有6个,占比20%;选择此路径的勘察设计企业仅4家,占样本企业总数的13%。(表1)
表1 不同转型路径的分布情况
(说明:在31家样本企业中,有两家单位同时选择了路径一和路径二。)
根据能力特质、资源优势的差异,本文选取的31家样本企业可分为以下3类:
第一,小型专业设计院。这类设计企业规模较小,一般不到500人;业务领域多集中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区域,专业性强;市场范围也比较集中,区域特色明显,以广东环境院和东方利禾景观公司为代表。
第二,传统大型综合设计院。这类设计企业规模大,一般在1000人以上;成立时间早、专业实力强,多数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和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与当地政府部门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赢得了市场口碑。此外,该类企业多数加入了大型国有建设集团,依靠集团实力开展设计业务。在承接项目时与集团公司组成联合体,利用集团公司强大的投资及总承包管理能力,在集团公司牵头投资的项目中获取设计业务。以中国市政西北院和上海市政院为主要代表。
第三,融资优势明显的大型设计企业。除了规模大、技术能力强以外,融资能力和EPC总承包管理能力强是该类企业的突出优势,以苏交科和北京城建这两家上市设计院为代表。(表2)
表2 不同类型企业的路径选择
从市场需求看,通过分析样本企业所参与PPP项目的招标公告发现,市场要求社会资本方(含联合体)需具备综合设计、投融资、EPC管理和运营管理等主要能力。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九条第三款规定:“已通过招标方式选定的特许经营项目投资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的可以不进行招标”。根据《实施条例》,PPP项目在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具有相应设计、施工资质的投资人(含联合体)后,可以对PPP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不再进行招标,直接由投资人实施。出于节约交易成本的考虑,政府在采购PPP项目社会投资方时,一般要求被采购方(含联合体)同时具备投融资能力和相应设计建设能力。因此,PPP项目最终的中标社会资本方往往是兼具强大投融资实力和EPC总承包管理能力的企业集团(或联合体)。
在不同的业务模式下,PPP市场对勘察设计企业的能力需求则不同。通过路径一和路径二参与的PPP项目中,勘察设计企业作为联合体成员,投资比例小甚至不参与投资,仅承担项目设计任务。与传统工程设计不同,除了需具备较强的综合设计能力外,对其投融资、建设、运营等其他方面的能力要求并不高;通过路径三参与的PPP项目,勘察设计企业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在主导项目投资的同时承担项目的设计、建造、运营和移交等工作,除了需具备较强的投融资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外,还需具备较强的EPC项目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表3)
表3 不同路径下市场对勘察设计企业的能力需求
立足于供需匹配原则,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在选择转型路径时,要充分认识自身的能力和资源优势,结合市场需求,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基于前文分析,设计能力强、具有集团背景资源,但缺乏投融资实力、EPC管理能力在集团内部相对较弱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适合选择路径一或路径二,依托集团资源优势,作为联合体参与方,通过微比例投资或者不参与投资方式,直接获取PPP项目的工程勘察设计业务,保持稳定的业务来源;对于技术实力、投融资能力、EPC管理能力等均较强的大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而言,路径三则是最佳选择,通过主导PPP项目投资,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内化工程设计和EPC业务,在获得投资收益的同时,获取工程设计收入和EPC利润,实现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