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118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在饱和粘土上建造公路,工程界最关心的是地基稳定和变形问题。定量分析土壤的微观结构对防范地基的坍塌、下陷和变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孔隙率是定量分析土壤微结构的重要参数之一。文章主要介绍用土壤微观结构图像的灰度来计算孔...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79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DSC)理论,定义饱和软粘土的相对完整状态、完全调整状态及扰动函数,建立了饱和软粘土应力一应变关系的DSC模型.通过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对上海地区典型软粘土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软粘土在不同围...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84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龙岩城区次生红粘土分布较广,大多具上硬下软特征,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各建筑物采用不同处理方法,有利于建筑物的稳定。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54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以鲁西南地区煤炭资源开发中与井筒建设有关的上第三系硬粘土工程地质性质的分析测试结果为基础,研究了煤系上部巨厚覆盖层中上第三系硬粘土的工程特性,并对开挖条件下硬粘土对井筒变形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了分析。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642人浏览
等级:
根据茂名地区多个工程地基土的土工试验,对该地区分布广泛的粉质粘土进行概率统计分析,得出土性指标变异系数的变化规律并进行拟合分布检验,建立了物理指标间与力学指标问的经验关系。
最新回复:午夜默默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72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结合地方工程实践,以粘土液限、天然孔隙比、塑性指数、天然重度四个因素作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柳州市区河流冲积牯土与红粘土的划分进行探讨。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82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本区的漫滩相及阶地相地层组告中与将土相伴生的棕红色粘土.其物理力学性质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大量的土工试验数据,并与国内椎荐的典型红粘土及次生红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比较,初步论证了本区棕红色粘土为河流冲积成因的次...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49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在上海地区典型饱和软粘土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软粘土塑性累积变形的主要因素:循环荷载的作用次数,初始静偏应力和循环加载动偏应力。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引入了相对偏应力水平参数,考虑初始静应力、循...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65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人们不得不面对许多淤泥类软土地基.本文根据大量室内试验成果,分析了淤泥的微观结构 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固结特性,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结论,对于软粘土地基的理论设计与工程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62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分别对上海淤泥质饱和软粘土进行了长期流变和循环流变试验,得出其在不同围压、不同偏压和不同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结果显示,围压相同时,偏压比大,试样的流变变形大,而偏压比相同时,围压大,流变变形也大;循环流变试验...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78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当前土动力学界十分重视土动本构关系的研究,处于弹塑性或塑性范围内较大应变幅下土的应力-应变特性的研究,是当前土动本构理论研究的重点,其焦点是需要正确预测地震等动荷载作用下,因不可逆变形引起的土体永久位移。对于饱和...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68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在经典的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基础上,推导出循环荷载作用下考虑土体非线性的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并应用Matlab软件编写相应微分方程的求解程序,得到超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结合单层地基在正弦循环荷载形式作用下的固结算...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76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针对工程上通常不考虑平均塑性体积应变△的影响或者简单取△为0.0l的情况,分析了饱和粘土中平均塑性体积应变对压密注浆的影响范围、极限孔压、超孔晾水压力的影响并给出考虑其影响的计算公式。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51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通过对上刘庄(土门掌)、外围料、龙洞等不同产地粘土的化学成分分析、物相分析、差热分析和热膨胀特性分析,对不同产地粘土的热性能与物相组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粘土中水铝石含量对陶瓷结合剂强度有重要影响,与含量的关系十...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44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红粘土的力学特性与土体中应力变化过程、应力状态有关,常规的直剪试验、三轴试验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天然土层的初始应力状态、应力.应变和强度规律。采用不同应力路径试验以模拟土体在实际受荷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过程,结合试验结...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46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通过对某建筑工地地基土的单轴固结压缩和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研究,得出了其地基土一残积红粘土的固结压缩特性,以及原状土和重塑土在不同围压下的破坏形式的变化,主应力差和有效应力比与轴向应变之间的关系,原状土和重塑土...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82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从气候变化和地形影响两个角度,对长江三角洲南部晚更新世地层中西部丘陵区的下蜀黄土与东部平原区的硬粘土层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二者的物质来源都是末次冰期盛冰期由风力搬运堆积而形成的。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78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文章通过对排土场形成后的基底黄土层以及不同载荷下原状土体的微结构特征变化的研究,提出了承载土体内粘土演化弱层的观点。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4 66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一般认为,饱和软粘土地基不宜或应慎重采用强夯法加固.冲击荷载作用下,孔压的增长与消散规律是研究强夯法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基础与理论支持,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冲击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孔压增长与消散规律的一维模型试验,...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