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48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分别运用均匀固结弹塑性剑桥模型(CC、MCC模型)及非均匀固结塑性模型(AMCC模型),分析了三轴试验破坏及其孔隙压力系数,归一化强度的区别,以及正常固结,超固结地基的承载力问题。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604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基于砂土的压缩回胀性、剪切非线性及剪缩剪胀性的系统分析和包括循环荷载、主应力轴旋转及应力路径偏转等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复杂变形反应,得到了三类应力-应变基本关系。在剪缩剪胀应力-应变关系中,引入了由偏应变分量确定的应变...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60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基于反问题理论的岩土本构关系数值建模方法,对砂土弹塑性本构关系的数值建模进行了研究.根据三轴试验结果,利用神经网络反演法,获得了整个应力场(卢,q)的应力应变关系。并进行可视化,绘出应力应变关系的三维曲面及相应的屈...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73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以能量方程为基础推导出各向异性和小应变条件下弹塑性的本构方程,并将屈服面与修正剑挢模型和试验测得的屈服面进行了对比,表明新的屈服面比修正剑桥模型更接近试验结果。采用从韧始应力点到状态边界面的距离为参数的系数来修正...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53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根据软土蠕变和固结的理论,对其耦合效应的研究现状做了综述,其中也简要论述了土的蠕变特性、土体流变本构模型、土的固结理论等方面的内容,最后对于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61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提出一个用于描述软土应力应变特性的本构模型 将该模型引入到CRISP有限元程序中。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对本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试验与数值预测有很好的一致性。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81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提出的冻土粘弹本构模型,通过用户子程序嵌入到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ADINA中,最后用三轴蠕变试验检验了冻土粘弹本构模型;获得了相应的试验拟合曲线。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63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利用自行研制的W3Z一200型冻土三轴压缩蠕变仪,对淮南地区深表土冻土进行了三轴蠕变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以标准黏弹塑性模型为基础,并耦合温度自由度,应用抛物线型屈服准则对模型中的黏塑性项进行改进,建立了新的本构模型...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70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在试验的基础上,以塑性理论为指导,假定偏平面上纳米硅水泥土的拉压力屈服点以椭圆线相连,建立了纳米硅水泥土的屈服准则;采用相关联的流动法则,假定塑性功硬化规则,推导出纳米硅水泥土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用推导出的公式...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65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用损伤观点研究上海淤泥质软土在动力荷载下的应力和应变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说明,振次对土的性质影响很大,随着振次的增加,土体损伤不断增加,动应变增大,动应力却不断地减小。围压越大或者循环动应力比越大动强度越高,动应...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564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由于吸力的影响,非饱和土的力学性状与饱和土有着很大的差异,饱和土的有关强度理论无法简单地运用于解决非饱和土问题。本文通过室内吸力控制的非饱和士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上海地区软土的强度特征。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72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土工三轴试验土样变形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非接触变形测量手段。可消除传统三轴系统的变形测量误差,可测量土样任意部分的局部变形、剪切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定量分析橡皮膜嵌入的影响,还可实时跟踪...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2041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通过对具有不同含水率、不同土工格栅加筋层的粘土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测定了土工格栅加筋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分析了土工格栅加筋粘土体的内摩擦角和粘取力随含水率、加筋层的变化规律,得出了有土工格栅加筋粘土的重要结论。
最新回复:SZQ0 2017-04-21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68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尝试了一种新的土工三轴试验方法,即在一个试样同时得到与土体静动变形和强度特性相关的各种参数。文中讨论了采用耦合试验方法时应变循环大小对静力变形和强度特性的影响;并通过与常规试验结果的比较,给出了等效弹性模量、等效...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94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利用混凝土在三轴应力状态下强度变化的特征,通过在柱外包钢箍套的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从而达到提高柱混凝土强度的目的。分析了加固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应用的具体实例。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70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从武广客专线有代表性的红粘土地段——泉口、成宁钻孔取样,并对其进行了动三轴试验及分析,获得了这2个工点的非饱和红粘土在不同固结比、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动剪应力一破坏震次的关系曲线、动应力、动剪强度指标、动弹性模量及相...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206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三轴固结不排水剪(Cu)试验的传统数据处理方法是根据破坏标准所确定的值直接绘制摩尔圆包线,确定土样的抗剪强度值。当遇到土性不匀或试验中某一试样扰动给试验带来误差时,其摩尔圆包线很难确定。归一化法、数值关系法、相关法3...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44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对上海淤泥质软土进行真三轴试验,用损伤观点研究土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特性,认为软土的受力过程就是受损伤的过程。试验表明,中主应力及固结压力对上海软土的初始损伤点的出现有影响。初始损伤应力门槛值随中主应力比和固结压力...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
午夜默默
发表于2008-11-12 62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采用圆形含斜向破裂面样品进行三轴摩擦实验时,由于摩擦面的实际接触面积随轴向位移而逐渐减小.使得记录到的应力应变曲线产生失真。给出了修正方法,获得真正加载在样品两端和摩擦面上的应力值。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