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作为衍生品
主桥上部结构的仿真模型、二维图纸、三维有限元分析及装配组件等所有的信息,都在主控模型中进行存储和维护。
在三维设计中,图纸不再是主要产品,而是三维模型的衍生品。通过在模型中定义一个剖切面,然后将其放置在二维平面上,就可以得到图纸。当把图纸文件向上定位到层次结构时,它们就与模型关联在一起了。主控模型到从属模型的关联是单向的,因此必须在主控模型中进行更改。
为了进一步实现自动化,不仅可以将几何信息集成到模型中,还可以将制造信息集成到模型中,然后直接在从属模型中提取制造图纸,为后续的生产过程、物流和安装提供信息。在由模型驱动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和所需的施工顺序中,这些属性被分配给各个主部件,并通过产品制造信息(PMI)进行可视化。
目前软件独立的数据交换格式允许这种制造信息的交换。因此,该模板通常可用于任何BIM软件产品。
嵌入式结构分析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技术背景是,将三维构件、语义数据、图纸和仿真等对象连接在一起的关系数据库。BIM是一个模型驱动的过程,因此主控模型概念在CAD/CAM软件应用中是一种常见的技术。
基于主控模型概念所提出的方法,最主要的目的是3D-CAD模型丰富了几何和静态边界条件、属性,便于后续的有限元分析(FEA)。
在自动生成的有限元网格基础上,将钢梁的拱度计算集成到模型中。将得到的挠度图加载回主控模型中,得到钢梁的理想预拱度,与模型的其余部分一样,计算自适应参数的变化。还可以考虑使用迭代步骤将预标注添加到流程中,因为几何元素不需要修改后,这样做可以节约时间。
生成的有限元网格为通用的四面体网格,相比于其他网格,这种网格有一个较大的优势,就是有时可以不需要再定义网格相关的边界条件,因此也不会因几何参数变化而导致出现网格计算异常的风险。通过在主控模型中计算恒载作用力,并将其作为参数添加到分析计算中,使所有的力和边界条件都作用于几何体本身,而不是网格,以保持模型的适应性。
可持续性
BIM还可用于快速评估不同桥梁类型的可持续性,并即时反馈评估结果。在本研究中,两种不同的主梁类型,焊接型钢与轧制型钢。可以发现,不同的梁型对环境的影响很小,焊接钢梁由于其优化的形状,表现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