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通长江大桥为沪通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北接南通,南接张家港,位于江阴大桥下游45公里、苏通大桥上游40公里。 大桥全长11.076公里,公铁合建,上层为双线六车道锡通高速公路,下层为双线沪通铁路和双线通苏嘉城际客运专线。
中交二航局承接了沪通长江大桥HTQ-1标段施工,标段范围5.066公里,中标总额39.9亿元。标段范围为正桥25#~0#墩(钢梁架设到26#墩)、北岸引桥N1~N46#墩区间全部工作内容。
本标段钻孔桩总数1631根,其中正桥(0#~25#墩)共776根大直径超长摩擦型钻孔灌注桩,桩径分Φ2.5m、Φ2.2m、Φ2.0m三种,长度均在100m以上,最深钻孔桩有效桩长124m,平台以下最大深度139m。
从施工方法上,可分水上钻孔桩和吹填区陆域钻孔桩两大类。为了验证钻孔桩工艺在本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适应性并测试桩基实际承载力,开工之初,指挥部组织进行了工程试桩,委托东南大学进行桩基承载力试验,本标段共做了六根试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工程试桩
对于水上钻孔桩,依托钢护筒或钢管桩搭设钻孔钢平台进行钻孔施工。对于水上9#-22#墩约1500m范围区间,项目部因地制宜,依托长江河流整治的横港沙圈围工程规划,在该区域建设了一条吹填筑岛平台,将水上化为陆上施工。钻孔桩在吹填三个月固结稳定后施工。项目部在吹填砂的基础上,依次施筑碎石层、水泥土稳定层和混凝土结构面层,形成稳定的钻孔平台。并对泥浆循环系统统一规划,在钢护筒间预留泥浆沟用于泥浆循环。
吹填陆域区钻孔桩施工现场图片
本工程正桥承台一般设钻孔桩28根、35根、36根,采用4台KP3500型等大功率的液压回旋钻机进行钻孔施工。一般单桩成孔约6-8天,成桩约10天左右。陆上和水上钻孔桩全部采用气举反循环工艺进行成孔。钻孔桩采用优质泥浆护壁,钻孔桩开孔初期首批泥浆、钻进期间补充泥浆和清孔泥浆均采用新制泥浆,由专用造浆池配置后管道输送至孔内。钻机钻进期间,气举反循环从孔内抽出的含渣泥浆经出渣管路输送至泥浆分离器,在泥浆分离器上设两级处理装置,一级为过滤筛过滤,将大粒径钻渣分离;二级处理采用黑旋风X-250型除砂器,将泥浆中的粉细颗粒分离,分离效率达到90%以上;出渣泥浆经泥浆分离器两级处理后,进入回流管路,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工程中粉砂的分离效率,回流泥浆先进入其他钢护筒内,使其流速减慢自然沉淀,也就是三级沉淀,最后经钢护筒间的泥浆沟流入钻孔孔内,形成循环。
钻孔桩泥浆循环系统工作示意图
泥浆分离系统
钻孔桩钢筋笼在岸上专用的钢筋笼生产线上生产,设8条130m长钢筋笼生产线,采用长线法进行制作。圆弧形胎架在工厂内数控化制作,确保钢筋笼制作精度。钢筋笼在存放、平板车运输、运输船运输过程中,均存放在专用的圆弧形胎架上。既方便固定,又减小了变形。
钢筋笼生产线
钢筋笼运输胎架
钻孔桩施工期间,严控钻孔、泥浆检测、清孔、声测管保护、混凝土灌注等各道工序,确保钻孔桩成桩质量。
泥浆检测
气举反循环清孔
目前钻孔桩已全部完成。从桩检结果看,正桥776根大直径超百米长钻孔桩全部为一类桩。从开挖后桩头质量情况来看,桩头饱满密实,质量较好。
桩基超声波无损探伤检测
桩头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