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引言
在公路桥梁建设中,桩基嵌岩桩已成为采用较为广泛的基础形式,由于基桩嵌入岩层中,单桩轴向容许承载力决定于桩基底处岩石的强度和嵌入岩层的深度,基桩的外力全部传至桩底岩层,因而它对成孔时清孔的要求较高,对沉淀层厚度有着严格要求。嵌岩桩的成孔有钻机成孔或人工挖孔,成桩的方式有水下灌注法或空气灌注法。现就工作中所遇到的桩基采用挖孔水下灌注成桩时,由于施工工艺的操作不当,造成桩基底部沉淀层超厚,采用吹孔压浆进行补强处理的工艺进行介绍。
1 工程实践
1.1 工程介绍
某中桥,上部结构为3ⅹ16m的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桥面连续,桥宽26m。
设计标准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人群3.5KN/m。
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四柱墩,桩径Φ1.4m,桩设计长度12m。桥台为肋式桥台,桩径Φ1.2m,桩设计长度12m。桩基形式为嵌岩桩,桩底标高66.189m。
地质条件是底部标高62.60~59.00m砂岩,72.10~62.60m为弱风化砂岩,72.80~72.10m为强风化砂岩,75.30~72.80m为全风化砂岩,78.189~75.30m 为亚粘土。
1.2桩基施工与检测
由于地质条件较好,采用人工挖孔的方法成孔,施工时天气干旱,地下渗水量小。灌注混凝土桩的时候,天气阴雨连绵,孔壁渗水量较大,为慎重起见,决定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方法成桩。成桩后经检测单位超声波无破损检测发现3#—18桩底部波形异常,经分析认为桩底部混凝土强度偏低,取芯后分析后发现其底部存在50cm左右混凝土强度偏低的软弱夹层,由基岩碎屑物及黄泥构成,结果显示整桩混凝土的均匀性、完整性、胶结性良好,对其桩身芯样混凝土试件进行单轴压强度试验,显示抗压强度均满足设计强度等级的要求。
免责声明:BBS所有内容均为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
安庆 | 其它专业
3 关注
79 粉丝
999+ 发帖
120 荣誉分
∨
简介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