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了大尺度BIM模型轻量化处理和图形渲染技术,攻克了跨平台系统架构和多源数据采集技术,实现三维模型文件上百倍级 的压缩,获得百兆级以上BIM模型流畅浏览与操作,同时兼容四大主流BIM软件模型格式。
以软件技术为基础,首次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大型桥梁工程“BIM+互联网”项目协同管理平台。实现了工程项目进度、质量、安全、造价等信息的高效采集、传输、交互和管理协同,实现了项目扁平化管理。例如,在质量安全管理模块,我们利用手机端高效协同处理500余项现场隐患,通过数据挖掘,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钢箱梁工厂制造一体化成套技术
自主研发基于BIM钢箱梁工厂制造一体化成套技术,攻克了数字化套料、自动化切割、焊缝可视化管理、三维激光虚拟检测与预拼装等关键技术,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成品钢箱梁进行虚拟检测和预拼装,提高了拼装精度,同时降低拼装施工成本。
全寿命周期物联管理平台
首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BIM短线匹配法预制节段梁产品全寿命周期物联管理平台,引入物流管理模式,通过扫描二维码方式,实现节段梁制造、安装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通过梁厂管理平台,实现预制构件生产制造进度与质量的动态实时管控,提高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和生产效率。
智能监控平台
首次研发BIM+悬索桥上构数字化施工智能监控平台;首次实现索股架设、主缆缠丝、紧缆、主梁吊装等工序的数字化施工,数据自动化采集、传输和智能化控制,实时掌握施工状态和设备工作状态,提升了悬索桥上构施工的自动化程度,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
整体来看,在建设期间,对于图纸问题的纠正达到100余项;现场隐患排查处治500余项;整合进度、质量、安全、造价等业务数据10项,形成了建设期工程的基础大数据库,为后续项目奠定基础;钢箱梁焊缝检测一次性合格率高达99.99%;节段梁拼装误差精度在±3mm;悬索桥的索股架设工效为3小时/股。通过以上这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展示出BIM技术的应用使施工、制造及管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