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传统制砖必不可缺的一道工序——“练 泥 儿”!

发表于2018-07-17     453人浏览     0人跟帖     总热度:175  

       黏土加水制成砖坯所需的泥料,这个过程称之为“练泥儿”。砖瓦行业传统练泥的方法有记载的有两种方式“牛踏”和“脚踏”,牛踏可以从《营造法式》中查到,脚踏是后续的练泥工赤脚踩踏。由于不需要技巧,只是人替代了牛的作用,“练泥儿”是制砖行业最苦最累待遇最低的工作。之所以苦,是因为练泥是反复踩踏,检验是否将泥练到位,有一个苛刻的检验标准:练泥前窑主将一把玉米混到土中,经过不断的踩踏,混进泥土中的玉米籽被捡出来了,才表明泥练到位了。无论是“牛踏”还是“脚踏”这里有一个通用的字就是“踏”,现在砖瓦行业把这种“踏”发展为“搅拌”,因为“踏”产量低、劳动强度大,不适应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所以,搅拌机械大规模的运用到了制砖工艺中。但是,实践证明“踏”和“搅拌”两种不同的处理泥料的工艺,其效果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经过搅拌的原料,采用手工制成的砖坯出现了严重的裂纹(无论采用任何一种搅拌性的机械,都会出现裂纹)。而与之相对应的,采用踩踏、轧泥的原料,没有出现裂纹。难道搅拌机械的使用出现了错误,答案是肯定的。


泥料处理试验我们进行了几种方法:

一是泥料加水静停一夜,次日简单人工翻两三次,然后手工成型,成型后的砖坯没有出现裂纹,但砖坯外观和内在质量一般;

二是人工踩踏几遍,然后手工成型;

三是用铁棍砸泥,然后手工成型。踩踏和砸泥处理后,砖坯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均良好,也没有出现裂纹。


从以上试验可以看到,对原料的处理工艺不同,其效果也不相同,就踩踏和搅拌而言,看似没有什么差异,都是混练过程,但其原理根本不同:踩踏主要为外力剪切混合,伴随有揉搓、挤压捏合;而搅拌为扩散混合,水与泥料简单拌和后,随搅拌叶推力前行,由于外力作用很小,泥料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并且由于搅拌泥料产生离析现象,颗粒物的不合理聚集,是导致砖坯裂纹的主要因素。


螺旋搅拌(挤出)机大规模使用是伴随砖瓦行业高产量要求出现的,是目前砖瓦行业常见的泥料混练设备,该设备虽然满足了砖厂产量的需求,却给产品质量埋下了另外一个隐患,抛开原料拌混不均匀、原料颗粒级配等其他因素影响外,螺旋设备的运用中原料(泥料)的离析现象普遍存在,其结果就是导致烧结砖产品常见的螺旋纹及裂纹。相对砖瓦行业螺旋搅拌设备的普及而言,陶瓷、耐火材料等生产工艺中更多采用的是碾练设备,其中的用意应引起砖瓦同行的深思。


传统制砖必不可缺的一道工序——“练 泥 儿”!_1

▲翻泥儿

传统制砖必不可缺的一道工序——“练 泥 儿”!_2

▲踏泥儿

传统制砖必不可缺的一道工序——“练 泥 儿”!_3

▲砸泥儿

传统制砖必不可缺的一道工序——“练 泥 儿”!_4

▲手工砖坯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建筑施工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托托123

中国  | 建筑施工

6 关注

999+ 粉丝

999+ 发帖

148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