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与生态旅游

发表于2005-09-06     4200人浏览     8人跟帖     总热度:10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园林景观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05-09-06   |  只看该作者      

2

生态园林
  对于园林及生态环境意义下的园林,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有过一系列论述,如1958年3月他曾发表文章“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初步统计,到1999年末钱老已发表各类论述园林、城市学的书稿及书信百余封,表现出老一辈科学家对中国城市。建筑、园林的关注,并指明了方向。事实上,近20年来虽是中国建设的大发展时期,但也确有一系列造成破坏的事实,以人造景观为例,人造景观公园的开发在很大程度是起到了旅游资源的补充作用。如杭州,在“宋城”出现后,作为旅游杭州的补充内容,仅第一年就接待了近300万游客,正是由于这些人造景观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各地便纷纷仿效,在缺少客观周密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一轰而上,以致于投资者苦苦经营,难以为继,到如今已几乎泛滥成灾;总览全国各地开发的人造景观公园,成功率约在20%,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整体上的宏观失控。当前,人造景观的“泛滥”已成为又一个典型的投资失控。据悉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大观园在华东就一下子冒出了7座,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游乐宫全国竟有近40座,各类民族文化村、宫等主题公园更是数不胜数;无锡、武汉、河北、成都、山东等地投资开发了“水泊梁山”;继深圳之后,广州、杭州、长沙、上海等地也投资建设“世界之窗”。而这类重复投资、重复开发、重复建设、“批量生产”的人造景点往往支撑不了多久,便门可罗雀、几乎“全军覆没”;如成都的“水泊梁山艺术宫”开张不到半年便转手开夜总会;北京动物园“西游记宫”早已被爆破拆除;福州市拆除‘西游记宫”改还绿地;开业仅8个月的海南省最大的民族人文景观――通什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因平均每天接待游客不足工作人员的1/5,1998年初便申请停业等等;此类人造景观在这过程中造成惊人的浪费。更有甚者,有些城市还兴建了好几家相类似的主题公园。前一时期,北京的八达岭游览区及附近近10年“造宫运动”中建成的四大帝王宫一一秦始皇艺术宫、华夏帝王宫、成吉思汗行宫、萧太后宫全部改行下马。此外,部分地区高密度的人造景观是宏观失控的又一方面,如上海几乎每个郊县都有3~5家,在上海至无锡不过150千米长的沪宁线两侧,就有20家左右的这类主题公园,这么多的人造景观与所服务的客源相比,显然“供大于求”。
  2)规模上的一味贪大求全。目前人造景观的开发建设投资超过亿元人民币的占75%以上;圈地少则数公顷,多则数百公顷、有的超过1000公顷。已建成的这类主题公园投资亿元、占地100公顷以上的超级项目全国有20多处;投资在亿元以下、千万元以上,占地可观的大项目更是星罗棋布。如成都世界乐园投资2.3亿元、占地33.3公顷;长沙世界之窗投资3亿元、占地40公顷;山东莱阳华夏酒都投资3亿元、占地80公顷。人造景观从其功能上,只能是对自然风光和历史古迹的补充;像现在这样欲反客为主的投资势头,在当今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肯定会在几年后留下很大的遗憾。目前仅上海的人造景观建设工作已超过200亿元,而我国近年来每年用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经费总额不到2亿元,还不及一处人造景观的投资多。因此,一方面许多旅游资源、特别是历史古迹得不到有效保护,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大量旅游资源被浪费的现象;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旅游开发又花巨资乱上项目,造成很大的浪费。
  3)内容上过于贫乏简单。部分人造景观内容匾乏,缺少创意;有的背离市民意愿未能做到因地制宜。许多是在深圳“锦锈中华”等人造景观生意红火异常、投资回报率高的引诱下仓促上马的。缺少对项目的选题、选址、定位、规模、经营等方面细致周密的调查,实事求是的论证;规划中更是照抄照搬。造成了“宫”、“村”、“园”到处都有,而其艺术水平尽属于模仿、复制、翻版阶段,停留在以偏盖全、以小喻大的加工制作层次,形似而神非,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如上海的“民俗文化村”与“中华民族大观园”,内容风格相仿,构思太简单,前者借演出支撑了2个月就再也不行了,后者则无法正常开业。还有一些人造景观格调低下,如各地有不少的“妖怪宫”、“十八层地狱”等。这些粗制滥造,期望“立竿见效”的人造景观,因宣传迷信及伪科学,因而常常“短命”。
  (1)从法国的拉・维莱特公园到中国世博园
  80年代以来,结合城市的改建,巴黎兴起了一股现代城市公园的建设热潮。从这些通过方案竞赛产生的作品中,反映出法国在积极探索与20世纪的城市相适应的园林形式。其中拉・维莱特公园因其独特的形象和深奥的理论而格外引人注目,人们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争论不休,在国际上也激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也是方案竞赛组织者所希望的初衷。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并促使建筑界对中国的现代城市园林进行反思。
  城市公园出现于19世纪中叶。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减少城市污染,人们提出了将自然引人城市、以园林弥补城市之不足的观点。因此,19世纪的城市公园受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影响,给人以建筑环境所包围的乡村局部的印象,也是市民们所喜爱的游乐消遣场所。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出现了极端的“绿地”理论学

 发表于2005-09-06   |  只看该作者      

3

园林化城市
  (1)保护古城及文化遗产
  如何对待文化和自然遗产,常有两种相反的观念和态度:一是把它当作历史的包袱,发展的障碍,采取消极的或虚无主义的态度;一是把它当作宝贵的财富、发展的基础,采取有效保护或继承、弘扬的态度。据英法学者介绍,他们在城乡建设和发展中,时常要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保护自然因素及其景观;二是如何保护古老建筑;三是如何做到新老结合或协调。也许正因为这样,成功的园林城市设计不仅可以看到保护良好的名城古城、特色街区或古建筑,还能看到与之相融合的自然景观十分突出的山木草地、牧场田园、古树名木和城市园林绿地。
  例如:巴黎不仅是保护完好的名城古都,也是著名的“花园城市”。有从其城市核心地带的卢浮宫、丢勒里花园。香谢里舍大街,往西到戴高乐广场(星辰广场)的凯旋门等胜迹组成的长约3公里的城市中心绿化带;有以埃菲尔铁塔为中心,并由练兵场公园、跨塞纳河至夏约宫所组成的长约2公里的广场花园带;20世纪初规划的环城绿带虽未完全形成,但已有20多个公园绿地分布其间并在逐步增加,已经可以看出绿带的雏形;流经市区的塞纳河和城市环线内的运河也已基本形成绿带;城市环线内,星罗棋布着二三十个公园绿地,其均匀分布的比率也在逐步提高;城市行道树的分布和质量也十分突出,这在世界大城市中也不多见;在城市环线的东西两翼,分别分布着970平方公里的布劳涅林园和890平方公里的万塞纳树林,两片绿地距市中心仅4~5公里。这些河流水体、公园绿地等自然因素成为巴黎“花都”的物质基础和衬托的骨架。
  又如,伦敦的自然因素是以星罗棋布的公园取胜,市区人均绿地30平方米以上,其中皇家植物园、摄政公园、伦敦动物园、海德公园。肯辛顿王宫花园等均以各自特色而举世闻名,并有泰晤士河水横贯城市。再如,在威尔士首府卡迪夫,位于中心城区边缘的城堡和河谷公园占地面积极大,与其中心城区的面积相当。在历史名城巴斯,有保护良好的山峦林地、河流台地、公园、广场和绿地。在著名大学城牛津,有保护良好的泰晤士河和查韦尔河交汇处的水系及其周围的大面积疏林草地,有为教学服务的植物园和大学公园等。
  在卢森堡,穿越城市的峡谷台地不仅被较好地保留,而且巧妙地利用其谷底、谷坡、谷顶等地形,布置成景象多样的疏林草地、公园绿地,并同桥梁、塔楼形成富有“峡谷城市”景观特色。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其大部分地区位于海平面4米以下,160多条大小水道和河流将城市分割成无数小岛,千余座桥梁穿梭其间,河道船舶、码头港湾、海滨湖泊、蓝天绿树和城市设施组合成奇特的水城景观。在海牙,绿树草地花木十分醒目,甚至有轨电车的轨道间也布置了草坪,或说是在绿草坪上镶嵌着两条黑亮的轨道,有轨电车好似运行在草地之上。
  (2)推进绿色生存环境的城市建设
  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不少国家都在探索新的城市建设目标和模式。增加绿色要素和绿色空间,就成为许多新城和新区建设所刻意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在英国被称之为新城建设成功范例的米尔顿・凯恩斯市始建于1967年,经过25年的建设,至1992年形成了规模超过15万人口的城市,这个新城的公园占地超过城市总用地的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100公顷以上。今天,城市公园绿地面积高达1750公顷,在城市道路两旁有160多公顷的新林地,新城内20年以上的乔木和灌木多达1400万株,所有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后种植的,按其习性分区配置着热带、温带、水生。沙生等多种类型植物景观。即使在大型的购物中心,也配置有精致的室内花园。因此,米尔顿・凯恩斯又被称为“绿色城市”(A Green City)。
  又如,在英国卡迪夫市郊新建的LG综合电子工业区被称为目前欧洲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它的规划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要体现当代较强的公众环境意识。在选址阶段首先进行用地和景观评价,由于现场及周围有罗马时期建造的排水道,所以此地段被定性为具有历史价值的地区。因此其局部工程就不能对古排水道造成不利影响。还由于这项工程的基地面积、建筑尺度和硬地面等3项因素都较大,所以必须就历史条件、科技介入、高压线路、新建道路等4项内容分别作出景观影响报告。在这些工作基础上,设计方案就要注意以下内容:①十分重视低地处理,以保护历史遗产、景观和环境;②重视水道水体处理,以加强水体的作用和水景效果;③重视道路附近的园林设计,以强化防护功能和景观印象;④加强停车场绿地、广场花园、休闲娱乐设施及其相互联系;⑤采用行道树排列的设计手法,并引人主要建筑物之间,以加强乔木在绿色防护和景观上的作用;⑤充分利用原地树木,以节省引种树木。
  (3)高速公路构成“绿色走廊”
  高速公路是“汽车交通时代”的产物,然而它却是个喜忧并存的事物。据英国专家介绍,当前英国的交通工具80%是汽车,其中90%又是小汽车,英国90%的能源用于汽车,汽车污染已占环境污染的最大比例。虽然一辆车的污染量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来控制,但汽车总量在增加,因而污染总量也在增加,尽管如此,英国仍有30%的家庭没有汽车

 发表于2005-09-06   |  只看该作者      

4

生态园林的艺术个性
  园林的服务对象、建设目的的不同,城市大环境面貌的不同,技术材料运用的不同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和对园林需求的增加,都使得园林在形式上需要相应地发生变化。中国的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在明清时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在造园艺术上深受绘画、诗歌的影响,讲求师法自然,重在诗情画意,以创造意境为园林设计的核心,“落花水面皆成文章”,追求含蓄之美。含蓄美的追求,使得园林的欣赏讲究近玩细赏,需要欣赏者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仔细体味品评。而西方的古典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偏重于追求气派,讲究人工美,体现皇权意识,布局规划对称而严谨,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正正,表现几何图案美,立足于用人工的方法改变自然的状态。
  现代城市园林内涵的不同使园林不再只为少数文人雅士或皇族服务,而是需要面向大众。一味沿袭古典园林的含蓄意境或皇家气派都是不适应的。现代的城市面貌、现代的技术材料,再完全采用古典的形式往往难以协调,现代文化艺术讲究自由流畅,追求简洁明快,古典园林繁琐的装饰已不再适应。城市生活繁忙紧张,上班族需要放松身心的休憩绿地,老年人要求有锻炼的场所,儿童寻觅游戏的空间,凡此种种都使得单纯的园林形式已难以满足城市的多种需求。园林内涵的扩大,引发了诸多方面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在园林面积的扩大,还表现在形式、风格以及布局上的改变。尤其园林在现代更担负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任务,因而在种植上应注重满足保护及调节环境的功能需要,要求突出整体的美和大体量的美。同时在对园林的欣赏上,由于现代城市人整日被包围在灰色混乱的城市中,已厌恶了过分的人工环境,因而希望园林能够更为接近自然的环境,渴望通过园林寻回日益失去的天然情趣,实现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现代人得自园林的感受已由单纯的艺术欣赏转为对园林空间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享受,因而现代城市园林在大体上而言,应当体现的是一种舒展大方的自然气息。同时,大凡艺术总是需要讲求文脉,园林亦是如此。
  中国古典园林理论源于绘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一个虔诚而忧郁的角色,在布局和造景理论上依附于绘画,在对自然的美好追求中始终囿于对诗意的追随,其实质是以“飓尺”塑造“自然”,是对自然的一种再现。西方园林设计的思想则直接来源于建筑,强调的是人的力量,“人是最为重要的主题”,充分展现的是人在自然面前的进取精神。中国园林面对的问题是要去打破古老院墙所围合的空间,从封闭的文化圈中走出来,脱离孤立的居住环境,走向公众参与的开放空间。西方则开始反省与自然过分对立的态度,开始向东方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不再因为长期地域上或人为上的分隔按自己的思想观念撰写各自的历史,世界已进入了大熔合的时代。两种文化的交错与撞击,势必会产生很多新的契合点,在未来的实践中开辟多种途径,使园林走向多元化风格的发展道路。
  园林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艺术,主要是基于形象特征和游赏功能。现代人作为园林的使用者在层次上多样化,导致了园林功能上的多样化,功能反过来又影响形式。据统计,目前国际上仅公园的类型就有17大类,如主题公园,文艺、艺术、雕塑公园,历史、古迹公园,体育、康复公园,博览公园,民俗公园等。而城市园林作为塑造城市风貌特点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每个城市都要求有自己的特征的要求下,也需要以多元化的面貌出现,为城市增色添彩。
  (1)园林建设的艺术个性
  现代和未来的城市园林,应该是一种确保城市健康发展的多元化生态风景园林,所以任何一处园林工程建设,首先应考虑如何来满足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要让园林艺术美建筑在生态环境美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只有能在确保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所造出来的园林艺术美,才称得上现代城市园林中的佼佼者。生态风景园林,是一种高科技、多功能式的园林,它既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因素,又是一门超国际、跨行业的多边科学和综合艺术。一个城市的生态风景园林建设质地好坏,不仅关系着该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及各种经济体系的发展速度,而且还影响着周边各种环境文化氛围。所以完美的城市生态风景园林,除能有力地促进该城市的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并带动百业兴旺外,亦必然是人们公认的明星城市,双文明建设成就的楷模和众所瞩目的旅游热点。人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生存与自然因素的依存关系;认识到对自然无休止索取,自然会给予人类报复性地惩罚;认识到环境中的大气、水、土地、植物、动物、微生物一一也包括人类自身等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制约的大自然整体,这便是生态系统。
  提倡应用生态风景园林艺术手法来建设城市大环境,还得讲究地区特色和艺术个性,万万不可千篇一律,这是因为中国园林艺术,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十分明显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尽管近十几年来域外草坪园艺科学亦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大量渗人,中国园林又善于博采众长,广为借鉴。可是在推广草皮过程中,却坚持了“自然美”,回避了机械呆板或纯几何图案式

 发表于2005-09-06   |  只看该作者      

5

生态旅游与社会文明
  (1)生态旅游的由来及其基本概念
  回顾20世纪,人类创造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业绩,但也埋下了最为深重的祸根:与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社会繁荣并存的是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人口膨胀。人类不断增长物质需求、消费欲望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受无以复加的破坏。种种不利于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休闲方式都愈演愈烈地加重着地球的负担,即使是外出游玩也不例外,真是哪里搞旅游哪里遭殃,哪里有游人哪里脏。开发一处风景就等于破坏一处风景,发现美成了蹂躏美。作为产值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1/10的旅游业,怎样才能做到既满足旅游者欣赏自然风光,又不至于因旅游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的保护,使旅游和保护均衡发展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旅游方式,正受到各国生态学界和旅游界的重视,并逐渐风行于世界各地。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为原理,充分利用某地自然优势,开展游憩活动并保持其生态平衡,实现保护一利用一增值一保持的良性循环的旅游活动。它具有求知求新求美求真的特点。生态旅游属于绿色消费行为,但绝非去消费绿色,不能以山水草木、鸟兽鱼虫被破坏为代价。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指导思想与传统的山水旅游有着本质区别,生态旅游主张无为、敬畏、恬静和倾听,例如拍摄、写生、观鸟等活动,强调以一颗平常心尊重自然的异质性,而不以一己意志强行对自然施加影响,学会把自然作为有个性的独立生命对待,敬天借物,虚心听取周围的天籁之声:松涛、鸟啼、虫鸣、水声……凭借感官,调动自身原有的潜能对自然界的嗅味、足迹、光线、色泽、语音充分感悟,对泥土的芬芳、草叶的细语……进行审美感受,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流。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报道,从1970年至1990年期间,世界旅游业增长了将近3倍。到2000年,世界旅游业预期还要增长50%。在1990年,估计有4.25亿旅游者进行国际旅行,约占世界人口的8%,其中约60%与旅游有关。在90年代,世界旅游预计仍将迅速增长。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国际游客人数的年增长率可达4%,国际旅游业收入的年增长率可达9%。世界旅游业剧烈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和休闲时间的增加,交通系统的改善,以及由于通讯与信息系统的改善使公众对世界其他地区有更多的了解。旅游业为4.5亿以上的国际旅游者和10倍以上的国内旅游者提供服务。它涉及交通、娱乐、住宿、饮食服务等多个活动领域与部门。旅游产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性产业部门。对于许多国家来说,旅游既是外汇的来源,也是国民生产总值(GNP)的重要贡献者。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日益增大,过去低估的环境影响正在受到重视。旅游活动的潜在环境影响是多种多样的。旅游业发展对当地资源产生了压力:旅游者消耗水和食物,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往往损坏景观和自然环境。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影响是旅游活动产生的污染,如污水、固体废弃物、飞机和汽车产生的噪音和空气污染。对当地居民而言,旅游业也是对宁静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干扰的原因之一,它也增加了当地建造和维护污水处理厂、道路等设施的费用。鉴于此,一些旅游点由于当地环境退化而遭遗弃。如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清醒地认识到,旅游的真正魅力在于使现代人暂时忘却了身旁的烦恼,陶然于山水景观之间,重温田园风光,享受天人合一的乐趣。生态旅游正是顺应了这种提倡保护环境,崇尚自然的潮流而逐渐兴起的,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生态旅游的定义较多,澳大利亚联邦旅游部1994年在制定其掴家旅游战略)时,在汇总各种定义的基础上,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表1给出了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内涵比较。
  (2)生态旅游呼唤社会生态文明
  现代文明包括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三个部分。生态文明即生态环境文明。从现代科学意义上讲,环境即是资源,资源即是环境。通俗地讲,生态文明就是科学开发环境和“合理地使用经济资源”。生态文明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早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如始前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阶段,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工具十分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和生产场所总是选择在生态环境优裕的地区,即靠“天”吃饭。故此,尼罗河流域、黄河流域等水源充足、土地肥美的地区,逐步形成世界公认的古文明发源地和古文化中心地区,如古埃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等等。这不是证明凡是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古代文明的发生就早、发展的历史进程就快 人类似乎已经成了高居于自然界之上的统治者,人类似乎已经离开生态环境而存,人类似乎可以役使生态环境,果真如此 那为什么会出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性的诸如能源短缺、水源短缺、粮食短缺、耕地短缺、矿产资源短缺等资源枯竭的问题;诸如交通堵塞、人口爆炸、失业严重等社会公害问题;诸如水体污染、土壤污染、食物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公害问题;诸如森林减少、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江河湖泊淤塞、地下水位下降并引起地面下沉和地面裂缝及海水倒灌、土地盐

 发表于2005-09-06   |  只看该作者      

6

其三,环境政策。生态旅游是以环境良好的方式发展旅游,旨在促进区域发展的同时不对环境构成危害。为了预防由于旅游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退化问题,在制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时,必须弄清其潜在的环境影响。主要的环境影响包括下面几个方面:①污水对当地淡水或海洋水体的污染;②由于不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如越野机动车驾驶引起的土壤侵蚀;③由于交通、空调和采暖系统气体排放引起的酸雨和全球变暖问题;④由于城市化和道路建设引起的人工环境的美学价值和野生生物环境的丧失;⑤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致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或破坏等。
  其四,社会政策。生态旅游不仅要使当代的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受益,而且要使未来的旅游者和居民能继续分享旅游带来的效益。生态旅游的目标受益者不是特定的旅游者、居民个人或群体,而是与旅游景观资源有着各种联系的所有个人或群体。旅游者和居民的社会活动必须与旅游景观的结构。功能及其广泛价值相协调。
  其五,安全减灾政策。生态旅游中发生着一系列的过程,包括风的运动、水的流动、物种的空间运动、火灾的蔓延、虫害的扩散等,都不能忽视安全减灾策略的作用。

 发表于2005-09-06   |  只看该作者      

7

生态旅游规划方法及应用
  (1)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原则与步骤
  生态旅游规划是涉及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规划,它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环境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旅游活动在空间环境上的合理布局。生态旅游规划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①旅游资源的状况、特性及其空间分布;②旅游者的类别、兴趣及其需求;③旅游地居民的经济、文化背景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④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以及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旅游环境相融合等。在制定生态旅游规划时,必须分析生态旅游地的重要性,合理划分功能区,拟定适合动物栖息、植物生长、旅游者观光游览和居民居住的各种规划方案。充分利用河、湖、山绿地和气候条件,为游客创造优美的景观,为当地居民创造卫生、舒服和安谧的居住环境。生态旅游规划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满意的规划不仅应该提出当前旅游活动的场地安排,而且应为未来的旅游发展指出方向,留出空间。
  (2)生态旅游特色的规划设计内容
  生态旅游项目应主要围绕农林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力、动植物园和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人工生态景观发展。根据地方的资源基础,将丰富的植物、动物配置在一起,创建花卉园、竹园、经济作物品种园、果树品种园、乡土植物园、中草药园、抗逆植物园、热带鱼类园、鸟园、动物园等适合各种生物生活习性的环境。以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为背景,创建不同类型的人工景观生态园,如岩石园、热带风光园、沼泽园、水景园等,利用其特定的小气候小地形、小生境,丰富旅游地的生物种类组成。旅游者在开展旅游活动时,需要旅游地提供方便舒适的衣、食、住、行服务。对于生态旅游点,应设法使其服务产业生态化。具体项目如下:
  1)生态服装:“生态时装”不仅是出于对地球资源的爱惜,而且还出于对人体健康的考虑。为了避免一些服装面料对人体及大自然的危害,应在服装设计方面加强生态意识。
  2)生态饭店。供应旅游地植物园自己生产、加工的植物类食品。植物园内的菜园,除了种植各种食用的植物,还种植调味用的芳香类植物和食用菌。饭店提供的植物食品不仅能够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植物纤维、矿物质等。
  3)生态旅馆:旅馆的建筑材料可部分地取自经再生制造的铝、玻璃、铁、钢、砖等。旅馆提供的用品尽量不含化学物质,如不含酸的信封、信纸、床单、床罩、毛巾等是用在种植过程中未曾使用过化肥和化学杀虫剂的棉花或亚麻织成,肥皂可用植物油炼制,电子过滤系统清除自来水中的氯化物和有毒微生物等。
  4)生态商店:生态商店专营各种天然食品、饮料、天然化妆品、纯棉服装、手工艺品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书籍和小型技术设备。店里的所有商品都由天然原料制成,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5)生态交通:在旅游地及其附近要求使用太阳能驱动或电能驱动的小车和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或者要求旅行者以步代车。禁止使用有害环境和干扰生物栖息的其他交通工具。
  (3)生态旅游应关注的管理要点
  不同的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同,不同的自然环境单元或生态系统对旅游活动的敏感性也不一样,有的对环境敏感,易受到旅游活动的损害,而有的则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和恢复能力。环境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根据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对旅游地内各环境单元和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明确各种敏感区域,为生态旅游项目的合理布局奠定基础。环境敏感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特殊用地敏感区、农田保护区、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区、自然灾害敏感区。
  1)特殊用地敏感区:是生态旅游点内的特别保护区,目的在于保护、恢复或重建特定类型的生态系统。特别保护区内不允许铺设道路和设施。
  2)农田保护区:为了保护农田与耕地,对于耕田地,不可用作其他用途。
  3)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保护区:由于受地形、土壤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理环境单元的水土流失敏感性差异极大。水土保持是生态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所以,应对水不允许开展水土流失敏感性大的旅游项目。
  4)自然灾害敏感区:对于自然灾害(如滑坡、洪涝、干旱、地震、火山等)易发地带,不宜开展生态旅游项目。
  (4)对生态旅游规划监测的基本方法
  1)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诸如社会和环境影响的现况、变化、恢复。可接受变化限度的指标判断标准和改进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分别列举不同的答案,请被调查者凭自己直觉了解和感觉填写意见,不用具名,希望得到坦率的意见。然后,再客观地整理和分析各种意见,求得一个倾向性的结论,来决定今后的改善步骤。
  2)专题调查: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选择一些最为重要的问题,征求公众的意见,包括旅游者和本地有关人士和工作人员。不是要求简单地回答现成答案,而是争取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
  3)座谈会:这是一种听取意见的好方式,但要选择时机,选好对象才行,一般对某些旅游团、有关人士和专家学者可采取这种方式。
  从以上所述可得出下列几点结论性意见:①持续旅游是生态旅游指导思想正确的

 发表于2005-12-11   |  只看该作者      

8

非常丰富,感谢!!!!!!

 发表于2010-03-30   |  只看该作者      

9

非常丰富!!!

奖励      

  • 奖励于 2010-03-30 18:58:23

whhydj

湖北 平顶山 | 建筑施工

2 关注

31 粉丝

323 发帖

309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