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是通过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的技术实现的。低影响开发是在开发过程的设计、施工、管理中,追求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特别是雨洪资源和分布格局影响的最小化。
为了达到低影响的目的,城市设计和土地开发必须遵守四个尊重:即尊重水、尊重表土、尊重地形、尊重植被,其核心是尊重自然。
从某种意义上,低影响开发和海绵城市建设也可以认为是“同义词”。
其狭义是雨洪管理的资源化和低影响化,广义则包括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体系。
它包括流域管理、清水入库、截污治污、水生态治理、滞留沟、沉积坑塘、跌水堰、植被缓冲带、雨洪资源化、水系的空间格局、水系的三道防线、生态驳岸、水系自净化系统、水生态系统、湿地、湖泊、河流、水岸线、生态廊道、城市绿地、城市空间、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透水公路和屋顶雨水收集系统等等无数大大小小的具体技术和设计。
但是,就目前国家战略的考量,海绵城市建设大多集中在一个重要的议题,那就是雨洪管理和水污染的生态治理技术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