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匠人新作|在失语的环境中重塑建筑语汇

发表于2019-09-12     416人浏览     1人跟帖     总热度:302   等级:

匠人新作|在失语的环境中重塑建筑语汇_1

地理气度——宏观与中观建构下的场所共鸣
来到基地现场,宽阔的城市大道尚未车水马龙、周边稀疏点缀几个高层楼盘、漂亮的围挡憧憬着伟大的中国梦,一派地级市快速发展的常见景象。
面对眼前地理、历史与文化等地域标识的集体失语,脑中不禁浮现出不远处那绵延起伏的秦岭、奔腾不息的渭水以及关中建筑的特有谋局。将三者进行统一建构,在失语的环境中重建语汇,唤起人们的地域记忆与场所共鸣是临场的第一反应,也是这片中国梦不应缺失的篇章。
基地面积约37.86亩,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约190米,南北约140米,地形西低东高,北侧与东侧为主次人流来向。老城公共文化中心由博物馆、剧院、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档案馆共六大场馆组成,总建筑面积54893平方米。
设计从中观层面出发,通过对图底关系的探讨建立最适宜的城市关系。源于关中传统建筑讲究规整、对称的组群布局,我们首先确立了以南北向为主的仪式感序列,将六大场馆纳入其中,便得到两横三纵的基本格局。若将其集中设置于西南侧,会形成东北向L形连续长度近330米的宽阔广场。这种尺度的广场对于地级市的文化场馆来说,不仅疏远了建筑与城市日常生活的距离,也终将因自身的大而无当丧失期许的活力。于是,在两横三纵的基础之上置入内向庭院,形成围合式布局。这是关中地区最普遍的平面形式,也是过去公共建筑中最常见的图底关系。然而未来的公共文化中心将更加注重城市共享交流空间的营造,由封闭内向转变为开放活跃是大势所趋。最终,我们利用东西长、南北短的地形特征,采用北二南四的半围合布局,创造出面向城市开放的中心广场。空间的开放不仅使各场馆均获得了一定的对外形象展示面,更为重要的是在合理尺度的把控下,通过空间的引导聚集人气,让中心广场成为具有日常活跃度的文化客厅,从而提升公共文化中心的社会效益。
匠人新作|在失语的环境中重塑建筑语汇_2
▲ 图底关系演化
匠人新作|在失语的环境中重塑建筑语汇_3
▲总平面图
如果说中观图底关系拉近了建筑与生活的距离,那么紧随其后,我们试图将宏大的地理叙事转化为中观的场景叙事,构建秦岭、渭水与建筑形体的对应关系,引发场所共鸣,让建筑真正深入人心。在保持整体仪式感序列的基础之上,我们跳出单体方正形态的束缚,通过局部的斜面削切,塑造出仿佛渭水冲刷山体形成的自然景象,这种非完全中轴对称的布局模式也更有利于烘托出特定的场所感。六大场馆前低后高、连续折型屋顶的处理,则进一步刻画出绵延起伏的秦岭意向。置身其中,磅礴的山水气度尽显关中人性情的豪迈,一种地域归属感及自豪感油然而生。
匠人新作|在失语的环境中重塑建筑语汇_4
▲构建秦岭与渭水的场所共鸣

时代高度——多馆合一的个体差异化与共性化

1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多馆合一的文化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兴建起来。如何处理好多馆之间的关系,并将合一的优势发挥出来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
老城公共文化中心北二南四的半围合布局让单体间关系介于常见的主从关系与完全同等的并置关系之间,使个性与共性的平衡具有了更大的操作灵活性。
剧院和博物馆形象突出、对集散广场与室内大空间的需求较高,故将其作为两大门户靠北布置在中央广场两侧,既获得了较宽松的用地空间,又有利于带动项目的整体昭示性。其他四馆相对并置,沿南侧一字排开。文化馆与青少年活动中心联系紧密、部分功能可共享使用,故居中组合放置,形成了剧院、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四个相对活跃的场馆围绕中央广场的格局。各场馆室内外文化互动在中央广场产生交集,发挥出1+1+1+1>4的叠加效应,激发中央广场潜能,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客厅。图书馆与档案馆相比人流量和开放度均相对较高,将其设置于东南角临近次级道路,增强与城市的联系。档案馆位于西南角,相对静谧,同时借助西侧与南侧规划道路便于档案的运输。
匠人新作|在失语的环境中重塑建筑语汇_5
▲个性与共性的平衡
匠人新作|在失语的环境中重塑建筑语汇_6
▲文化客厅
多馆合一从建设层面来看,无疑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然而其更大的价值潜能在于能否进一步整合资源,突破单馆行政管理上的束缚,提升整体运营效率。通过对各馆功能的梳理,我们将文化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多功能报告厅合二为一,节约资源且释放了内部空间。此外,增设室外架空平台和空中连廊,建立各馆间视觉和行为的关联,保证全天候条件下彼此间的交通联系。理想状态下,各馆大厅内部分功能可脱离母体植入架空平台,串联形成真正意义上具有一定功能属性的共享文化长廊。然而,地级市现行行政管理划分相对独立,共享程度仍有待提升。
六大场馆以有主有次、有分有合的状态,串联并存于半围合的体系之中。尊崇功能需求的差异化,注重活动空间的共享化,为多馆合一的对话关系提供了模式范本。
生活温度——文化综合体的日常性与体验性
文化建筑常给人以威严、冷漠的印象,但在如今更加强调开放与体验的时代,我们需要做出改变,激发场所潜能,拉近其与人们心理上的距离。
商业建筑是最贴近生活的建筑类型之一,对捕捉生活需求、品位及行为的变化具有最敏锐的嗅觉和最快速的反应。当其他类型建筑还停留在第一代或第二代产品时,现代商业建筑已发展到第四代情景体验式商业综合体。
我们在思考,能否借鉴商业综合体中的某些要素,将文化综合体引向一个真正具有日常性的开放场所,让人们像想逛商场一样来逛公共文化中心。商业要素中的游览性与体验性转化为建筑语言,归根结底在于交通与空间的层次变化,于是这两点成为下一步设计的关键。
场地西北低、东南高,最大高差达8米。我们将西北侧博物馆区的标高降低一层,与城市干道相接,便于来自市中心的主要人流汇入地块内部。同时,在广场北侧入口处设置景观台阶作为台地相连的过渡区,以一组自然、趣味的前奏空间将人群引导到文化客厅,进而便捷到达各场馆。架空平台在各场馆之间建立外部的连接与共享,并通过博物馆侧的漫步台阶与文化客厅连为一体。由此,借鉴商业建筑双首层的概念,以文化客厅为中心层,通过上下双台阶的设置实现了三首层的场景设定。下层场所是游览的前奏,引导人流、放松身心,我们称之为“入境”;中层文化客厅聚焦活动,含蓄地外溢出各种文化气息,视其为“闻道”;人们会不自觉地被漫步台阶吸引到上层平台,多处天井的植入丰富了平台的路径变化和游览体验,与空中连廊内人群的对望进一步激发了好奇心,咖啡厅和茶吧的设置则创造出驻足休憩、眺望交流的契机,这般场景体验可定义为“探寻”;进入室内便迎来了高潮,交错退台式的中庭空间丰富了视觉层次,沿交织变化的楼梯拾级而上享受步移景异的感观体验,天光倾泻而下带来生活的温暖,这些与商业建筑类似的场景片段,共同制造出一场回归日常的“沐心”之旅。
匠人新作|在失语的环境中重塑建筑语汇_7
▲场景体验
匠人新作|在失语的环境中重塑建筑语汇_8▲“探寻”平台
当文化建筑不再正襟危坐,当场所感观与熟悉的生活场景若隐若现的产生某些相似性,这里不再有距离感。也许只是散散步或喝杯咖啡的念头,你便不知不觉来到这里,因为它已成为日常的一部分。
1
历史厚度——现代建筑的在地融合
建筑是人在所属时代、所处地区进行社会活动的产物,与建造地点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当我们谈起某地区建筑区别于其他地区建筑时,背后就隐含着地域性对其的影响。在地融合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现某种文化自信,更在于对前人建造智慧的借鉴与超越。
关中地区建筑给予了我们丰厚的历史与文化馈赠,窑洞、高台基、内坡顶、砖墙、窗花等等都是众所周知的地域印记。我们尝试以现代的表达及建造方式演绎这些传统元素,创造出似曾相识又不完全一样的图景感观,让建筑本身展现出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黄土塬对关中建筑的影响沿官式建筑与民居两条路径派生出两大特色,即高台基与窑洞。在对六大场馆的整体把控中,结合场地高差创造出的多层平台,以上层架空连廊与漫步台阶营造出具有亲和力的高台氛围,下层平台连通餐饮内街带来窑洞般冬暖夏凉的清爽体验。前排两馆单向内坡、后排四馆双向内坡,建构出统一连续、雄浑大气的天际轮廓,将关中建筑屋顶的特征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整体色彩基调以素雅的青灰色系为主,三种灰度的组合穿插丰富了视觉层次。入口空间取传统褐色门窗的神韵,以朱红勾勒,彰显标识性。立面细部融入小窗、高窗等传统元素,采用立砖留空、十字砖砌等现代形式,为古朴的造型注入新的活力,呈现出一种历久弥新的美感。
匠人新作|在失语的环境中重塑建筑语汇_9
▲和而不同的对话关系
匠人新作|在失语的环境中重塑建筑语汇_10
▲表情变化与场馆气质相呼应
针对各馆不同的气质特征,在统一的风格框架之下,赋予其不同的表情变化,呈现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对话关系。博物馆立砖留空、十字砖砌的细部肌理表现出其所具有的文化典藏气息;剧院以赋有韵律变化的立面构成诠释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图书馆错动的体块肌理象征着错动的书本,层层叠置,传递书香墨韵;文化馆与青少年活动中心立面虚实相生、动感活泼,代表着开放与活力;档案馆的横向条状肌理则与其严谨、务实的公众服务形象相互呼应。
历史需要被尊重,但我们不应受其桎梏。一种文化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容纳新的东西,才能更具有生命力。我们正在以自己所处时代的方式演绎属于此地的故事,书写历史新的篇章。
1
结 语
渭南市老城公共文化中心通过建立宏观与中观的联系、平衡个性与共性的对立、跨越文化与商业的界定、创造现代与过去的融合,从地理、时代、生活、历史四个维度探索了文化综合体所扮演城市角色的多种潜能,也让我们得以拥有一种新的视野及参考体系,去审视当下及未来的文化建筑营造。
匠人新作|在失语的环境中重塑建筑语汇_11

匠人新作|在失语的环境中重塑建筑语汇_12
▲平面图
匠人新作|在失语的环境中重塑建筑语汇_13

匠人新作|在失语的环境中重塑建筑语汇_14
▲剖面图
 

设计单位:武汉中合元创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陕西渭南
设计时间:2016-2017年
建成时间:2020年

来源:建筑    微信公众号    建筑匠人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建筑设计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奖励  荣誉分+1    筑龙币+300

  • 奖励于 2019-09-15 23:14:45

 发表于2019-09-12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10

2

宽阔的城市大道尚未车水马龙、周边稀疏点缀几个高层楼盘、漂亮的围挡憧憬着伟大的中国梦,一派地级市快速发展的常见景象。

少女心收割機

  | 建筑设计

3 关注

11 粉丝

0 发帖

8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