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重生”——汶川震后重建学术交流会嘉宾精彩发言(二)

发表于2010-10-18     1305人浏览     0人跟帖     总热度:40  

时间:2010年10月15日(下午)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
题目:“重生”——汶川震后重建学术交流暨作品展主题演讲>>详细

会议文字实录:    
   主持人:我们下午的交流会现在开始,因为我们美院方面安排的不周到,时间上有一些耽误,可能还有一些代表没有来,我们就不等了,也再次向各位表示抱歉。
   上午我们已经有八位专家对于灾后重建,从建设、设计、文化以及物质遗产方面展开了研讨和交流,今天下午任务比较重,我们有十位嘉宾演讲,我们时间很紧,也希望下午的演讲嘉宾能够掌握好时间,时间是15分钟左右,希望大家能够控制的严格一些,到时候会提醒大家。
   今天下午第一位演讲嘉宾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恺先生,崔恺先生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作为国营大院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做了很多重要的事情,同时也为这次活动和展览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他的演讲题目是本土的新生,北川羌族文化艺术中心,请大家欢迎!
   
   崔恺:大家好,我觉得今天上午的演讲会非常的丰富,非常的立体,从各个方面来描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不同的侧面。我作为建筑师实际上一直是抱着非常迫切的心情,想多为灾区做一点事情,同时在做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困惑和思考,今天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做一些简短的交流,我一定掌握好时间。
   我的题目是本土文化的重生,实际上文化是大文化的概念,作为我自己,作为建筑师来讲,也作为在今天场合下交流来讲,本土文化主要讲的是建筑文化。我觉得在灾后重建过程当中,我们面对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使原有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建筑风貌、城乡风貌能够保留下来,能够在重建当中有一些发展,我觉得实际上就是重生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原有的少数民族的村落,他们的人居环境是跟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实际上他们既有跟所在的自然山水息息相关,又跟他们的文化和宗教活动,以及日常的生活有关。所以看上去都非常自然,不是专业人士来做的设计,也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够真正去重建。实际上看到这样的一个情景的时候,我们总是怀疑我们在重建当中,我们能不能做到这么好或者说我们能不能做到基本上达到这样一种感觉。实际上不是很有信心,另外在自然灾害面前,这些非常美丽的村落被摧毁了,但是也有很多遗存,这既有硬件的物质方面的遗存,也有精神方面。我们到灾区去过很多次,可以看到人们的生活经过这么强烈的镇痛之后,人们的生活还在延续。我前不久到玉树,实际上整个城市被摧毁的很厉害,因为原来的建造质量很低。但是从那些帐篷里面不断的走出来的人,都穿着非常的干净,他们就围着寺庙,围着瓦砾堆在传经,从精神上来讲他们对死亡,对自然灾害非常坦然,这也让我们建筑师有深切的感触。
   在这样的一个大规模的快速的重建当中,对本土文化如何来定位,今天上午朱先生还有好几位嘉宾都讲到关于如何在重建当中复兴或者说保护本土文化。我们自己也参加了一些这样的研讨会,我觉得在大的框架下应该说大家对民族文化,对地域风貌都是很重视的。但是在这么一个短的时间内,一年以内要盖这么几十万平米出来,然后又要做到多样性,又做到很自然,反映风貌,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换句话说也有一点不太可能,更甭说我们这些建筑师生活在城市里,对当地的环境,当地的文化理解也不是太深,在快速的决策转换当中是不是能够捕捉到设计的方法,我们觉得也有很多的疑问。
   我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做了三件事,一个是当时结合北大的老师组织的活动,最开始参与德阳民乐村的规划和单体设计。这个是当时大家在震后阵痛当中仓促组织起来的工作营,大家提方案,讨论怎么样帮助农民村子里面房子重建。
   第二个项目按照政府的要求,也是援建单位邀请,先后参加了北川和德阳的两个公共建筑的设计。我想结合这个把自己的体会再说一下。
   民乐村的重建,当时是北大朱老师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一起试图去组织的一件事情,在座的也有一些建筑师参加了这样的工作。这个原址是在一个平坦的农田,原来的居住状态是非常分散,在这个重建当中有一种做法希望把这些房子都集中在城市道路,乡间的道路周围。后来大家讨论觉得一个是重建会带来占用大量耕地,而原有的一些宅基地不能被很好的使用。我觉得农民跟土地的关系是非常的密切,他住的比较分散,但是跟农田非常的接近,当时希望能够保持适当的集中的策略,这都是当时规划方面的讨论。
   后来在单体建筑设计当中,很多建筑师出了一些方案,当时我们提出有关安全岛的思考。我们当时得到的消息,国家给每一户农民补助两万块钱,当地再配套,一共加起来是三、四万块钱。在这么少的钱的情况下怎么样能建一个抵御八级抗震永久性的建筑,当时心里挺没有底。当时提出来试着做的安全岛,盖一个混凝土比较牢固的36平米小房子,这个房子大概两万块钱可以盖下来,这个房子最快的速度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盖好,我们希望在这个上面有老百姓自己扩建,这个房子的核心部分是安全的,但是老百姓自建的部分没有要求那么高的安全,要根据他的材料和可能性来进行扩建。一个是想针对低造价面大量广的救灾农村的重建工作,一方面也多少有一点不太自信,我们建筑师如果把整个村子都设计了,实际上会不会又出现是在设计一个住宅小区,对原有的农民,原有村落的非常自然的丰富的村落场景,往往达不到。我们的想法是做最安全的部分,然后其他的部分干脆还是让老百姓自己来建。
   这样的建法显然可以有很多种做法,在这中间可以看到,中间是一个含在里面安全岛,如果有地震的预报,最近可能还有一些自然灾害的情况出现,就可以把一家人晚上住在这个里面,把这个当做保管箱,里面配上水电和一些救生的用途。我们经常在面对地震预警的时候非常的矛盾,政府不敢预告,预告以后社会动乱,大家住在外面很难收拾,又很难预报准,所以变得藏着。我们想每一家都有避难所,就可以把早期、中期的预报跟我们社会的预警系统结合起来,你可以住在这样一些安全岛里面,如果说出现重大灾害,这些安全岛可以抵御自然灾害,同时在营救的时候可以找到这样一些位置。当时这样一个想法不仅仅参与到民乐村的建议当中,而且也给政府有关部门写了信,希望能够得到重视。{{page}}
   确实没有想到的是后来整个国家动用社会的资源,各省市援建,所有村子由政府一下子建成了,这种安全岛的方式就没有真正的能够实现。但是我仍然想,我们国家作为地震和自然灾害的频发的国家,我们是不是每一次都能投入这么大的成本,动用全国的力量来去不断的援助。我觉得实际上还是应该能够找到更好的适度的援建方式,我们也觉得很难想象,将来所有的村落,农民的住宅都是由政府来统一建设,这个负担也相当重。这样的建设村落又丧失了很多很有意思的有机更新的村镇的环境。
   第二个讲一下关于北川新县城做的文化中心。上午朱总已经讲了北川的规划,我这里就不讲了。他实际上讲到一个挺普通的问题,在北川新建当中如何能够把羌风羌貌适度在县城里面表现出来。虽然有很多的规定和策略,但实际上对建筑师来讲,最重要的是如何来做。我们看到很多的同行,大家在做的时候都在用装饰的办法,用标准的内地的建筑的平面,到那边去套用当地的材料,当地的色彩去表达。我觉得从文化的尊重来讲是非常对的,但是作为建筑师来讲,我们总希望在做的时候不仅仅把这样的一些文化表达满足在一般的装饰上,能不能用空间的语言,能不能从更深层次或者说我们看到非常丰富的聚落空间,使我们的建筑设计能不能有所丰富,使这个建筑真正成为有地方性的地域性的建筑。
   所以我们在设计当中有这么三个策略,一个是我们注意到羌族的民居更多的形成的是一种,呈现的是一种山寨的特色。
   第二基本上都是在山地上。
   第三个密度很高,我们在设计当中就做了这样的一个策略。虽然是在平地上的文化中心,但是我们希望有山地的感觉,我们叫起山。第二个搭寨,把一个建筑,把一个功能性很强的建筑分解成一组建筑体量,跟起山整个大屋顶穿插起来,结合起来。造田,主要是在周围的景观的处理上,我们希望能够表现出某种农耕的主题。
   设计上是这样的一个平面,这一条线就是东西项的是北川的主轴线,这边是周总做的静思园,然后城市的道路,有一条防洪渠,一个博物馆,一个图书馆,一个文化馆,前面做了城市空间公共的大棚有门厅。总体上我们采用的是聚落的空间模式,然后把里面的展厅,一些阅览空间,一些演出空间都分理处不同体量,把公共空间羌楼之间的村子里面的院落,大概是这样的手法。
   总体上做了三个比较大的石板屋面,既覆盖整体空间,又形成山势,这些建筑的体量随着功能的不同,有的穿出屋面,有的是一些天窗,也有在屋檐下,总体来讲形成一种聚落的形态。从轴线上看过来,前面是一个前厅空间,后面是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我们还修了一个羌楼,因为我们在轴线上,这些地方都可以让将来的来访者登高看到这个轴线。
   这是我们的外景,整个建筑材料原来想直接选用这个地区的山里面的石板,这个轻石板是在当地采购的。原来也想用这个石板做墙,后来通过技术论证觉得抗震性能不行,很多片石落在一起很难保持长时间稳定,最后选用了再造的材料,就是文化石,这是在重庆加工的。
   立面上一些木构件受制于建筑上的限制,所以采用再生材料,这种材料还是比较环保的,用建筑废料重新加工。
   总体来看既是三个建筑,但同时又看上去像一个村落,这是当时的效果图,这是完成的情况。整个援建工作施工是由山东的德州建工集团来完成的,跟我们的设计配合的很好。这是前一个多月照的,在室内空间当中,刚才我给大家放的是剖面,实际上在室内空间当中希望行体,室内外的穿插,包括自然光线的引入,然后在里面虽然是一个室内空间,但是仍然让你感觉到在一个羌寨里面游走,这很有利于里面的布展。
   这一部分设计之后,在9月底的时候没有办法,把室内装修做起来,现在属于半成品移交,这一部分由四川本地继续来建设,山东的建设基本结束,这是里面的一些空间,我们希望用羌寨聚落的空间语言来表达建筑的地方性,同时这样的一种语言,通过一些转移又形成一些现代的空间,我们希望这种感觉是一个现代建筑的感觉。
   这是图书馆门厅的部分,这是完成的情况。这是图书馆的一个中间阅览室,这也是效果图,这是装修完成后的状态。这是儿童图书馆,这是里面的一个文化馆的小剧场,这一部分都没有完成了,现在还没有提供电源,照不到室内的照片。
   在屋面上随着羌楼的伸缩屋面,我们就把上面做了一个下移平台,跟北川的整体城市关系相衔接,这就是完成以后的屋面,这以后是一个屋顶的绿化,这边是纪念园,前面是北川的商业街,旁边也有一些文化建筑。
   我们还有一个项目是在北川文化中心之前接受的任务,当时德阳给我打电话,他们说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组委捐了500万美金,希望在德阳建设一个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学校。当时希望我们几个单位做竞赛,我们说对灾区的城建是诚心诚意的,我们不希望争取一个任务做竞赛,能不能采用委托的办法。后来四川省有规定,如果你捐一半的设计费,你只收50%的设计费可以委托,后来我们就这么做了。
   位置就是在德阳的老城河对面,整个建筑是占很大的场地,不仅仅是一个体育运动学校,而是面对着城市有一个开放性的要求,我们在设计当中采用一个十字性的构图,具有某一种慈善医疗方式的图式,同时又可以解决场地上的分配。这个主要的中心部位是一个服务管理中心,一侧是学校,其他几个方向有游泳馆,有球场,也有一些半室外的网球。周围是一些体育场地,然后篮球、网球。从中间做了一个共享的空间,这些是锻炼身体,而这个地方我们希望有一个让人们互相交流,进行心灵上医疗的主题空间。
   周围是结合德阳的工业重镇的特点做了拱形的金属结构的棚子,里面大部分空间里半开场,可以达到自然通风,采光。我们希望既是一个学校,同时又是为将来德阳的城市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它不是一个封闭的学校,而是一个开场,形成面向城市的很多体育活动场地。这个项目因为用地拆迁的困难,搬过几次地方,到了上个月才开始开工,所以这是一个比较滞后的项目。{{page}}
   这就是我们说的一个聚会的空间,下面都是体育常的更衣室,管理用房,大家在这可以进入到整个体育中心来,从这更衣以后到不同体育场地活动,而这中间又是大家可以聚会的场所,像一个开场的小体育馆。
   我们在立面上尽可能的减少封闭感,这些地方都用了竹子的材料,这是一个非常秘的竹子隔声,里面的体育场地就可以自然通风。我们在街头做了一个小品,这个项目是国际奥委会捐助的,我们做了一个看上去像五环的城市家具,里面有公共厕所,有小买店,我们用竹子做立面,屋顶上用太阳能的集热板解决一定的热水的问题。
   最后利用一点时间介绍现在准备开始做的,在青海玉树震后重建的工作。这是玉结古镇,应该说重建工作更加艰难,量也非常大,因为这个地方施工周期很短,像现在已经不能盖房子了,在重建当中也是很大的困难。正好青海省想利用冬季四、五个月的时间把明年要上的项目把规划设计做完,我们现在正在投入这个工作。这也是我们另外一个指挥部,在玉树驻现场做的一些规划。
   我最后讲一点关于重建本土文化生态所面对的问题,这样一个思考给大家提出一个共同的问题。我觉得有一些上午也看到一些答案,有一些还是比较困惑的。一个是如何来真实的保持本土文化,还是会转向某一种商业性旅游文化,我们盖了很多仿民族风情的建筑,这跟民俗村,旅游村很像,这中间怎么样找到一个平衡点。另外,在本土文化深层表现上,怎么样来思考,还是仅仅满足于装饰符号的堆砌。是传统形式的模仿,还是当代文化的创新,即便是传统的形式或者说是传统的本土的文化,仍然也有一个创新和发展的问题。所以我们上次在玉树和在西宁开会的时候,都碰到了当地的藏族的一些专家、学者,给我印象很深,他们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实际上使我们对下一步玉树的援建工作更加有一些可操作性的方法。
   一个就是考虑到是不是有可能用一次性的建设和可持续生长相结合,现在很多的重建工作都是一下子把房子盖完,然后上上去像北京的很多住宅区一样,这些地方看上去永远失去了农民自己自发的把房子完善和扩建的机会,也不允许。实际上在这一次玉树的重建当中,就我所知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每一家还是给原来的院子,比如说80平米先盖一个房子,其他房子自己盖,就跟刚才提到民乐村的想法比较一致,这样慢慢仍然是一个灾后快速重建的城镇,最后在经过若干年以后变成不断生长,慢慢趋向于自然的状态的风貌。
   援建方和本地人积极的合作,上午谢先生也提出自己的想法,要让本土人参与到建造当中,我不太敢说大型公共建筑有多少程度上可以请当地工匠参与,我觉得希望在设计当中考虑到工程师、建筑师设计的部分和将来希望当地工匠和老百姓能够参与的部分,如何结合起来,这样的一个援建和本土人的自建有一个积极的合作。
   适度的支持和引导,在现在的规划当中,好象比较强制性,很多的工作都是规定的很死,实际上我觉得一个城市之所以显得很丰富,是因为有很多自发的东西,我也觉得可能不仅仅要定一些相应的规划条件,可能也有一些引导性的导则。
   鼓励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实际上我们接触到很多的,包括原来接触到羌族的同胞,以及正在接触的藏族通报,他们在思想上很新的,他们既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很能够接受当代的生活方式,以及包括这些带给他们的建筑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也觉得在我们的设计当中如何能够强调,把我们对文化的尊重和文化创新结合起来,我想这个就是我自己的一个基本的观点。接下来中科院的同志已经到甘肃的舟曲去了,他们已经打了招呼,希望我们能够跟进。可能在今年或者明年的时候有一个新的灾害发现,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工作什么时候能够作为一个结束,可能永远没有结束,但是我觉得作为建筑师来讲,积极的根据灾区的需要做出自己的努力,我觉得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崔总非常精彩的演讲,崔总的发言通过了他灾后重建的几个建筑创作,对于灾后重建的本土文化定位,给我们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比如说对于这种灾后重建的政策性的东西,如何和我们的建筑创作结合,比如说对于一种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对于一种新的村落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我们的建筑创作提出来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并不是说我们建筑师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同时我觉得还有一个观点特别值得我们思考,就是对于文化的表达,不应该是一种符号性的东西,而是应该结合地方的材料,地方的特点,地方的精神,崔总的发言可以给我们非常好的启示。
   下面我们要请北京交通大学建设系副主任、教授韩林飞先生发言,他的发言题目是结合自然的抗震设计,大家欢迎!{{page}}
    
   韩林飞: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在抗震救灾当中自己的一些工作,刚才听了崔总的讲话也很受启发。我的题目是叫做妙法自然,和谐共生,如何在自然的破坏当中吸取经验,从人和自然的经验当中吸取经验,从人在事件之后的自然过程当中吸取经验来进行建筑的设计工作。
   5.12地震发生之后,我这一天是在飞机上,我是在意大利飞回国内,在那有一个课,回到北京以后13日早上,到了北京知道这件事。马上就有一个想法,想通过一些设计能为临时性的住宅和长久性的住宅相结合,做一些工作。基本的思路是想避免震后都是帐篷,因为帐篷是一次性的,帐篷的塑料材料对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而帐篷这种东西没有很好的物理的性能,就是隔热、保温就有问题。如何把临时性的设施和长久性的设施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就想了一个临时性的住宅,做一个永久性的住宅,最后我们到了18日去了灾区,在德阳边上有一个小镇,有一个小学让我们做一个设计。这个临时性的住宅很有意思,什么样材料可以被用到震后,因为震后以后人们需要很多吃的、穿的,用的和医疗设施,按照我们的想法,肯定会有很多的集装箱,通过集装箱一个一个包或者吊下去,或者从飞机上,因为路已经坏了,或者通过汽车运过去。集装箱到了灾区以后,里面的东西被大家用掉了,吃掉了,或者使用了。之后这个集装箱就会空了,我们能不能把集装箱变成建筑,这个尺寸正好是非常好的房间的尺寸,这个是金属材料,我们把边上固定加上一些保温隔热的材料,是不是可以变成长久的,而且集装箱是可以两头打的非常开,通风也没有问题,铁板也容易切割,如果把这种材料做起来做一些示范,可以尽量少的减少废弃物对环境,对今后造成的问题。因此我们就想用这种方式来做了一些设计,这个设计是16日就完成了,后来提供了这些思路。中国的情况跟外国情况不一样,外国基本上都是拿集装箱标准的运输,我们最后都是大卡车,20吨卡车运去好多东西,集装箱不是特别多,只是后来这个概念在陕西的略阳那个地方,那个地方运输都是靠集装箱,大概剩了一千多个集装箱,最后把集装箱堆起来做了一些设计。
   后来这些思考都是震后做完这些设计今天的一些思考,面临的这些问题,资源建设材料,包括我们的建材,包括我们刚才像崔总说的互助问题。当时考虑政府肯定会出钱盖一个临时性设施,今后慢慢自己的发展,利用自己的力量增长。后来这个就变成了全国举国之力完全的建设,就建了新城市,很多很有意思的想法,略阳那个地方,陕西那个地方在山沟里,和什邡市和汶川很像,有几座大山两条河。一共牺牲了八个人,后来国家给他整个的投入是40多个亿,他们总结说这八个人牺牲的很值得,八个人换来40个亿,换来了20年的发展。因为每年只给他投大概一两个亿,他是这么一个想法。因此他得到了大量的资金,得到了这种机会,大量的建设。当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反思,我们把城市化的东西强加给这些地方性的东西,这些城市以后会像我们的新的城市一样,原有的城市的特色,材料的特色,建筑的特色,包括人的生活方式的特色都发生了变化。上个月去了灾区,感觉人们心态已经发生变化,得到的东西太多了,很突然。这种也是一种人文生态的影响,外来对本地人文生态的影响,如何在这个过程当中避免让原生态的东西和我们外来的生态的东西有机的结合,让设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们援建的过程也是自然增长的过程,而不是变成短期的或者人为的或者强加性的一个过程。我们跟地方开玩笑,县长说现在吃的激素一样,成长的很快,现在三、四年的时间得到了将近20多个亿,把三、四十年的事都干了。那个地方中学、小学,中医院、医院、幼儿园马上形象就变得很大。这个过程我觉得人们援建方式方法政策也希望能结合自然,结合自然的生长有机的生长,而不是说外科手术似的增长。
   回到建筑住宅这个问题上,考虑到地震的问题,能不能结合地形,平面尽量用简单、规则,便于抗震,防止泥石流,水灾,利用地下室局部提高抗震性,这个地下室只是地下结构,建筑之间避难的空间、场所,建筑要考虑原有的聚落,保证连续性和整体性。所以我们有这些想法,这当然是一些理论上今天的思考,包括直接的影响因素,包括我们的设计出发点。这时候我们就想搞临时性的住宅,一部分是结构性很强的结构体,就是集装箱,就是废弃的集装箱,我们把上下左右做一些保温隔热材料,然后把集装箱作为对灾区援建的自然记忆。这一个集装箱面积很小,只有3.6×5.4,在这个基础上增长。我们想这两块集装箱,这先解决抗震短期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框架的东西,通过一些当地人自发增长的东西来自己坚决自己的家园,自己努力得到的东西才是自己最珍惜的东西。我们就考虑这种集装箱住宅,包括保温结构的材料,我们通过集装箱做了一个模数,用结构体系,后面那一部分是集装箱,前面的模块,包括后面增长的起居室,厕所、厨房,这些都是今后老百姓自发建的,这是13日回来以后,到十五、六日完成概念性的东西,原来以为按照这种模式进行抗震。后来国家完全的投入,完全建一个新村这些东西都不存在了。只有在这种过程当中是一个自然增长的过程,是由当地人参与的过程,也是自然恢复自己建设家园的过程,只有自然的过程得到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最有保存价值的,最有记忆价值得到延续的。这是当时的想法,这个想法在陕西实现了一部分,但是大部分都没有实现,因为我们不用集装箱来运输物资,这可能是一个问题。这是单体的组合,包括地下钢架架空以后进行自然的维护,自然的破坏也是很重要的过程,如果架起来和自然空气的流动也会为建筑的成长提供很好的背景环境,这是我们的想法。
   包括我们对通风的组织,集装箱的架构,厅堂和自然的关系,底下架的钢架和当地土壤的关系。我们根据不同的地势进行阻隔,是这样的一个概念,就形成这样一个群体聚落的形态,这可以在今后通过一些材料的东西,通过一些更新,通过一些整个的整体改造形成新的聚落,新的比较有原始和当地聚落特色的,包括街区的组合,包括和山形山势的关系,形成与传统相呼应的聚落。{{page}}
   这个建造过程,底下需要架起来,之后落上集装箱,之后加强材料的稳定性,在这个过程当中用其他材料一步一步修成,这样居民可以根据他的条件改造坡顶,里面的墙进行改造。这样的话适合不同的居民在改造过程当中的一些想法和使用。后来这个方案实现不了,因为不用集装箱,我们又想了一个方案,政府投入很大永久性的住宅,这实际上还是要用比较完整的结构,想用结构的力量和抗震的作用,把结构做的很连续,和山结合起来,但是使用的部分却是和原有的村落聚落关系和空间的关系和流动的关系相结合,我们想用整体框架来做整体的建筑布局,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的传统的聚落一样,只不过我们用结构全不连起来,强调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然后强调整体性。这样的话整体的结构把本土的空间形成了一个提炼,包括本土的空间当中的一些巷落,包括平台的转折关系,这样的把羌族文化特色,通过这样的整体聚落的概念,用现代比较稳固的抗震结构统一起来。这种新的居住模式可以考虑很强的地域性,可以考虑整个的3.3模数钢构,整个生长的过程,包括材料,当地的石材,我们当地建筑师和居民的互动以及联系,包括对火堂起居室当中传统元素的延续。我们框架完成以后,在这个基础上把不同的居民,可以放进去,有机的组织进去,这之后外面的框架形成更有序的聚落的室外的公共空间的模式。然后还有很多空间可以用进一步增长,因为结构是稳固的,可以在结构上继续增长和生长的,增加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生长,这样可以为整体的聚落提供更大的发展过程。
   这个小学的方案也很简单,也是整体的结构,然后材料也是很简单的材料。这个小学大概是六千多平米,最后算下来一平米建造费用是900多块钱,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当时震后的一个图,我们做了这样一个方案,主要是把交通和这一块结合起来,把基本的功能,包括疏散通道,包括室外避险场所,以及小学的使用,以及室外的运动场功能结合起来,也是用完整的结构,要强调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整个的交通组织和疏散,包括抗震的疏散确保灾后安全性。这样的话把现代建筑最基本组织的原则组织起来,然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考虑到学校的特点,有一些大的平台,开场的空间。建筑上想灾后重建材料是一种符合新的板材,这种板材也是当地的建筑垃圾和灾后很多的建筑垃圾打碎以后的东西,这个质感比较嘈,需要不同的颜色处理表面,这是室内的情况。室内强调在走廊的公共活动空间当中的传统元素,调动竹子,包括一些坡屋顶的元素,之后有机的和方整的结构体系结合起来。
   出发点和概念,包括使用的材料,包括材料的生成都是一样的,这个楼已经竣工了,这个材料都是打碎以后压实浇,之后做填充材料,结构材料还是比较完整的结构材料,也做了竖向、水平的遮阳板。包括室内的门窗,也是比较简洁的处理方式,比较适合学校的要求。我总体的感觉作为建筑师来说,包括作为国家政策来援建一个地方,使一个地方得到更新,需要他自然生长的过程和自然的有序增长,而不是说填鸭式的或者激素式的,这可能是会解决一方面问题,但是今后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刚才说的灾后重建使这些地区迅速的得到了几十年的发展机遇,好象一个恶了几年,几十年天天让他吃大餐,吃上几年以后会有什么毛病不可想象。这是一个政策方面,另外对于建筑师来说,我们设计结合自然,自然的运输,废料的使用和加工,在这种极端的条件下如何把稳定性和设计和自然的关系得以重新的考虑,这就是我的一些个人的体会,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刘院长给了一次机会能和大家交流,谢谢大家。
   
   主持人:时间控制的非常好,希望接下来的演讲嘉宾也能够控制好时间。韩老师刚才介绍的是代表了高校在灾后重建中的一种态度或者说一种方法,可以看到从临时性的建筑到永久性的住宅,以及学校,在这种方法上做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同时在如何结合自然,如何和环境和谐共生做了一些思考。
   下面我们有请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段林先生发言,大家欢迎。
   
   段林:感谢会议的主办方,感谢崔总,感谢刘院长能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交流一下震后的心得。今天有很多的大师和学者,请你们多多质疑,我们院在震后重建过程当中参与了北川和擂鼓两个地方的设计,当时山东省是重点援助北川县,济南重点援助擂鼓镇,我们院做的项目比较小,在建设过程当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通过震后的援建工作的设计,我们还是有一些非常深的感悟和体会,今天就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感想。这是我们所做的三个项目,一个是擂鼓的小学,擂鼓的幼儿园。因为5.12大地震之后确实对灾区造成巨大的伤害,灾区大量的房屋损坏。这样的话在灾后震后重建就成为了全国关注的重点,因为当时作为政府反映是比较快的,因为政府在震后十天的时候就要求我们到现场,我们院大概在震后十天左右到擂鼓镇,我带队去的,所以有幸见证援助初期的工作进展。在援助初期的时候受到灾区巨大破坏,包括每一个人同情心和爱心,包括政府的号召,当时灾区的援建工作迅速的展开了,可以说形成各个城市之间的援助竞赛,每个城市都在比。因为每个城市是包干的,这样整个形成一个竞赛。在这个过程中一夜之间当地的建筑材料,建筑机械统统达不到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随着援建的深入,随着慢慢接触到一些永久性的建筑,在这个过程中考虑了一些问题。我们作为一个建筑师来说,如何能够通过我们的设计为灾区群众不仅仅提供是一个安心的居所,包括一个一个建筑空间,如何提供他们的精神家园,通过建筑给他们以人文的关怀,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院第一次这么长的距离,到一个相对比较陌生的地区,而且还是民族特色比较浓郁的地区做一个设计。我们如何对当地的文化,当地的生活习俗进行学习和认知,通过援助设计体现对当地文化的尊重,这也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在思考当中提了两点,一个是异地重建的建设,如何传承和发展羌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另外是民族地区的建筑如何保持传统基础上加以发展,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page}}
   我们认为传统建筑的现代化和现代建筑的本土化也给我们指出来一个方向,我们所理解的就是对传统建筑的传承,而后着体现出建筑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我们想一个是通过现场的资料收集,希望对羌族地区,北川的羌族自治县的地域风貌,民族习俗和生活方式,包括建筑的特征和符号加以总结和提炼,希望在新的援助设计中,无论是从空间、色彩、造型,用材上能够体现出本土文化的风貌,让这个建筑物无论是体形、形态,还是在空间营造上能够与传统的自然景观相融合。我们也从文化的高度上指导建造的设计,我们在援助工作中努力的尽我们所能做了这样一些工作,尽量的把地域化,地域的文化和现代化,现代的功能如何结合,把传统如何结合的更好,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目标。
   在整个援建的过程提出了两个基本的工作目标,一个是想通过对北川地域文化进行一个叫为深入的研究,我们确实是第一次接触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距离比较远的。另外希望对现代建筑本土化进行一些有利的探索,我们认为本土化是实践工作的核心,只有渗透了本土文化的城市和建筑,才是适合民族地区的,才有文化生命力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羌族的建筑做了一些分析,前面几位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分析,我就不在多说了,这是羌族的几种建筑形式。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羌族建筑的特色,一个是作为羌寨和村落礼说错落有致和传统的地理文化景观融合非常紧密。
   因为羌寨屋顶除了两晒粮食和休息之外还有防御的作用。内部空间比较丰富,包括街和巷的处理,构成了主次分明,纵横有序的交通空间,基本上内部空间是比较丰富的。
   装饰少,渗透一定的民族特色,比如说白石崇拜,民族纹饰。总结完他们的特点之后,我们参与了这三个项目各有各的不同,因为这三个项目包括项目的背景,项目的要求,包括时间、造价、工期等各有各的不同,擂鼓镇的小学幼儿园满足安全,经济的前期下,工期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北川广电电视中心的建筑设计过程当中,我们在保持鲜明特色的基础上,如何跟新北川整体规划,跟周围的规划相协调,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当时在擂鼓镇小学的背景是这样的,当时在08年6月份的时候擂鼓镇聚集周围乡镇过来两万多乡民,其中有两千多学生失学,当时虽然建了一些帐篷学校和板房学校,最后包括条件也好,功能也好,基本不满足要求。当时济南市政府提出让孩子们异地复课,把1500多个孩子带到济南复课,承诺在一年之后回到擂鼓镇,走进校园和教室,在这样情况下开始我们的设计。当时确定这个思路之后,就开始设计图。这是做的小学的外立面图,这是我在5月份去擂鼓的时候拍的照片,这是擂鼓镇震后的一个景象,这作为离北川县城七公里,是进入北川县城必经要道,我看到建筑损毁比较严重,至于街道的格局和风貌,以及建筑形态也没有太多的民族地区的特征,全国的城镇多多少少有这样的问题。
   这是擂鼓镇总平面图,我想说一下选址问题,这是四面环山,中间加了相对狭长的区域,当时擂鼓镇上整个工地上热火朝天的,这里面分了好多区域。比如说这个位置大概是当时的老镇的位置,这是板房区,这是帐篷区,在这个位置上是米26直升机往堰塞湖运机械的地方,有一段时间我们开会跟着米26直升机的时间来定,他一来了之后一悬停,一起飞基本上什么声音都听不到。当时学校的选址最后定位在这个位置,选址过程中因为这个过程比较高,当时擂鼓镇虽然是山区,但是受洪灾的威胁非常大,当时擂鼓镇的来历跟洪水有关系,结果真有了问题,在我们走后不久这个地方出现了山洪。
   另外存在现实的问题,一个是没有地方,当时济南市援建7000套板房,这要安置2000多灾民7月份入住,当时基本上只内选在这个位置,这里面还有拆迁的问题,刚到的时候拆迁不是问题,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拆迁也出了问题,有时候还是不是那么完全的配合。最后学校在这个位置,这个方案也是和政府指挥部共同商定的位置,政府希望布局比较紧凑,尽量预留一些发展用地。
   在学校的设计中主要考虑了一点,当时因为时间比较紧张,这个方案做了十天左右,一个是考虑到安全的因素,包括当地的地形地貌,考虑当地的气侯还有通风采光的问题,包括节能生态的问题,考虑到这几点问题,我们主要是把整体体量沿着等高线梯次布开,在建筑风格上考虑平时的风格,我们希望在一些小的构建上,包括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包括檐口的用材上,也希望能够反映一些当地的地域特征和建筑特点,这是沿着一号路的图纸图,这是庭院的一个空间,我们檐口和原木的装饰物的处理,也丰富空间的感官。
   这是建成之后的效果,建成之后因为时间和造价的原因,还有选材的原因不够色彩,这和原来是有一点出路的,这是建成之后的。有一些细节在建造过程中被删除了,这是幼儿园,幼儿园在它的北侧,北侧也是考虑这样几点,一个是布局围绕中心庭院展开的,组织各个部分的功能,我们在整个体谅设计上通过错落的体型,通过班级错落的布置,形成一些屋顶的空间和穿插的空间,这样的话由此形成一些屋顶平台,作为村班活动的场地,这样和羌族界的注意利用屋顶的特点相结合,这样围绕庭院通过错落的平台,形成了一些丰富的空间,这是一个效果图。
   在整个的四号路的底部出了一个抽象化的碉楼作为一个至高点的作用,这是过程的一个推敲。这是草图,而且我们在这用了一些比较活泼的色彩,包括开窗的处理,都用了一些符合儿童特别的处理手法,来活跃一下幼儿园整个的气氛。后来在建造过程当中有的实现了,有的还没有实现。这是建成之后的实景图,这是入口。{{page}}
   下面我讲一下北川县的广电中心的设计,这个项目主要功能有三块,一块是广电中心的办公部分,一块是服务打听和演播室,还有一块是简单的室外演艺广场,这是一个鸟瞰图。我们项目的背景是位于整个北川县四号地块,这个北项是行政中心,这是北川中心。南部是经营地块,西侧是绿地,我们在整体的总平面设计的时候,我们要把主要车停口放在西侧道路上。我们的整体平面布局是沿着文武街布置了服务大厅和演播厅,形成一个L型的布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深入对羌族的地域文化和建筑特点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提取,包括一个学习认知和提取的过程,对碉楼的造成和吊脚楼,一个屋顶平台和楼梯,包括羌族原始传统的装饰符号,做了一些提取和提炼,再工程中做了一定的应用,包括碉楼的处理。我们在广电中心,在L型交角处有一个电梯盒,我们之后升起,把发射塔放在这个位置,形成一个视觉中心,我们把碉楼进行一个抽象化,做收分的处理,形成整组建筑的中心。
   我们在这些地方做了一些穿插,形成一些比较大的触角,下面形成一些灰色空间,这有一些是过程图,包括屋顶平台的利用。包括楼梯和台阶,包括他们在山地间中比较常见的抽象利用,我们利用了庭院里面的演艺广场的部分,同时我们在大这边过了一个过街楼,也是提取了原先的一些元素,这是过程的推敲图,这是过程的一些方案图,这是总平面,这是鸟瞰图。这是一个正常试点的表达图,我们这也利用整个广电中心开窗比较小的特点,我们也做了一个设计,同时在墙上的机理上面,窗户形态和窗户机理也提取了羌族建筑传统的装饰性的符号,使整个建筑质感比较强烈。这是建成之后的照片,因为用材发生了变化,我们原来好多设计细节都改掉了。尽管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整体还表达了我们的一个设计思路。
   以上是介绍的三个比较小的工程,随着两年的援建结束了,我们通过援助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居民安置区的建设,包括新北川的异地重建,这所形成城镇的格局和空间,和传统的村寨和村落相比已经不具有可比性了,传统的羌族的生活方式,包括历史格局或者传统风貌,已经和现在的城镇的功能,现代的生活方式,包括城镇的格局已经有所区别,而随着新北川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把本土化、地域化传统和现代的功能相结合和现在的城镇规模相结合,也是困扰我们建筑师的一个问题。今天的会议非常好,整好两周年,正好轰轰烈烈的援助告一段落,我们作为一个地区性的设计院,在援助工作中也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一份工作,我们觉得通过这个会议进行一些自己的总结和反思,对我们也是非常有益,所以再次感谢主办方,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段总,这几个设计可以说都是在羌族地区,他们对于羌族的民族建筑的特点、特色,以及羌族不同的建筑都做了一些分析和调研,同时怎么样引入到一个新建的羌族的文化建筑当中,可以说是建筑创作本土化的另外一个探索,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下面我们有请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傅绍辉先生发言,他的题目是文化的传承,介绍北川影剧院,川剧院,艺术学院的思考,大家欢迎。
   
   傅绍辉:大家下午好,因为下午大家听的时间比较长了,比较辛苦,我尽量加快速度。我介绍一下我们做的艺术中心的设计。这个学校是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一个影剧院,一个川剧团,还有一个艺术学校。这是建成的实景的照片的局部。大家非常熟悉,上午看了很多了,这是北川整个的新城的规划,我们这个地方就在这个地块贴近中轴线,放下一大看,这是崔总介绍的中轴线,这个地方是纪念园。我们做的设计布局从这样一个总面设计,我们在参加震后重建工作的时候情况稍微特殊一些,和其他兄弟院不太一样,因为四川省是我们国家国防重镇,里面有很多研发的设施在这一次地震的时候受到很多破坏,我们大量精力做这方面的工作,民用建筑参加的比较少,这是一个比较偶然的机会,当时因为北川整个新城规划是由中国建筑学会组织和中科院一起做的,我当时和中国建筑学会的很多建筑师们一起在评北川里面很多的设计,这个过程种方案迟迟定不下来,我之后得到一个信息,要重新竞赛,我说干脆自己也参加一次,后来参加了设计竞赛,这就是在设计竞赛当中中标的方案。当时没有想特别多,参加会议的时候一直和大师,院士们沟通的时候看了很多的项目,总的感觉大家对灾区投入非常大的热情,投入了很多的力量。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吸取了当地很多的特征和对文化的思考,虽然我今天的题目也叫文化的传承,但是我想今天我更多的是想讲,我作为一个单体建筑,一个建筑师接到这样设计任务的时候,怎么样把单体的小建筑体现出一些文化的特色。今天可能更多的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情况,这边是刚才大家看到的纪念公园,前面是很好的一个绿化的综合带,我们这个建筑在这两个界面上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面,这个面是对广场有一个围合感,这边是城市景观带,跨越这个纪念园到这边还是城市景观带,这一侧有建筑,这一侧是以自然的元素为主。我们这个建筑是在这个方位,对这个广场形成一个界面,在这一侧也是开场的。当时做的时候希望在这边对界面感形成一个面的感觉。然后在这一侧要对自然的经管有非常好的很宽的绿地有一个开放,要让人能够有一个活跃。
   这是当时画的效果图,我们要沿着纪念园的地方,希望形成完整的城市界面,在这个界面里面希望多做一些元素,因为这是一个影剧院,在有演出的时候可能会提前去,在休息厅里面有一些交谈的环境,如果这里面人的活动从纪念园来看也像一个额外的演出一样,也是一种场景。
   如果白天举行活动,比如说举行会议,在会议休息的时候反过来可以看纪念园里面的活动,也像看一个很好的节目一样。
   在沿景观带一侧,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开放性,而不是封闭住,那边是对广场形成围合感,所以做了很多小的院子,让它有凹凸,形成这种凹凸感,就和前面的广场有一个良好的穿插关系。这个功能是这样的,是一个80座的剧场,还有两个小的80座剧院,还有一个川剧团,今后的排列和办公在这里,还有一个艺术学校,这是将来培养演员的艺术学校。从功能上来讲,当时分析项目的时候有一个定位,朱总定的导则上希望把这个放在北侧,其他两个功能放在南侧。我们分析项目之后,觉得规范的导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这是一个公共的建筑,和广场的公共性更好。而川剧团和艺术学校,虽然也是一个公共学校的性质,但是平时的使用上,这种社会性和各方面要比这个建筑要弱,所以放在这里是对的。但是我们在分析项目的时候,我们觉得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这一个电影院和剧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活动,电影院现在是商业行为,是一种完全的市场消费行为。剧场里面的活动,有的时候是一种文化活动的行为,文化层次要高于电影院,这两个电影院规模非常小,本身就是80个座,里面有一些商业综合体里面就有电影院,我们想这几个建筑,最好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的同时,最好不要相互干扰。如果同时有电影和感触,看电影和文化演出的行为不一样,我们想如何挪开。正好借助功能的设计,我们提出了一个另外的构想,这是一些设计指标。{{page}}
   这个广场刚才分析完了之后,觉得公共绿地,公共的路线可以穿越公共绿地到达纪念园,我们有可能把其中一部分人流引入到自己的地块里,加强这个地块和这个城市的相容性,这个广场就变得非常重要。这第一是面对这个公共绿地的,其次有没有可能跟北侧的纪念园的公园形成一个连续。我们做的时候做了这样一个空间,把这两个小的电影厅挪到外面来,使其有独立的出入口,这样行为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行为,看完就走了,80多人也不多,看按之后就出去。周围有雨棚的覆盖,当地气侯又是比较温和,冬天不是非常冷,夏天不是非常热的状态。之后把剧场放在后面,这两个中间形成尺度足够的空间,这个空间和我们这边的小院进行一个连接,让人从这个纪念广场穿越这个建筑,直接走到这个小院,进入到西侧的绿化,有一个共融。这是建成以后刚才的照片,从纪念园这边看里面的角度,这是从正的门的广场,看了一些隔架,之后进入这样一个小院子里面去。后面就是艺术学校,这边就是川剧团。
   在这里面做了排练,这是站在院子这一侧,更好拍照那一天赶上交接仪式,所以挂了很多调幅,这个交接仪式在这个广场和建筑立面举行的。
   这是后面的一个地方,我们进入院子里面加了一个墙,这个围墙是和学校又有一个互动。
   因为今天大家谈了很多的文化,关于建筑文化怎么样去体现出这种地方的特色,在我们这个设计里,其实我们分析来最后只选了三点,第一点就是他们墙体的收分,往上倾斜的收分。其次就是开洞,大家从前面几位嘉宾照片上看到羌族的建筑里开洞并不是很规则的,比较随机,因为是自建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房间并不是形成非常完整的格局,格局是完整的,但是每个房间可能对的不是很正,他开窗很随意,结合侧墙有地方的文化特征。
   上午陈所长提的望楼,我们实际上在这个学校建筑的背后和里面,因为这个学校和剧团本身就没有设中央空调了,为了节约投资,做的就是分体空调的方式,会有很多的室外机,我们集合室外机的机位做了一些触角。最有特点的碉楼并没有展示出来,我们当时看到很多分析羌寨照片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个建筑都需要有一个碉楼,当时评审很多建筑的时候,有人说这个碉楼非常多,有点碉楼审美疲劳的感觉,每一个建筑上都有树几个,不管大小,我们后来觉得第一这个建筑在广场的侧街上,并不是在中轴线上,而且离崔总建筑非常接近,如何做好陪衬工作非常重要。
   广场上有一个纪念碑,我们在这再加一个,这加一个碉楼作为学校的钟楼也是可以的,我们觉得这边就有一个纪念碑,这样再有一个,后面文化中心上也有,周边也有,可能就感觉太落,之后就取消了。我们在这选择了一些建筑符号融入到建筑供需,使其看上去现代,这个项目我们想做的是放在别处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放在北川可能最合适,就要感觉这样,因为它是现代?模?拖褚桓霾AШ凶臃拍嵌?夹校?飧鼋?放在别处也不是部梢裕??墙ㄔ诒贝ǖ奈恢每赡芨?鲜剩?颐窍氪锏秸庋?桓鲂Ч?BR>    这是一个排练厅,我们放在了比较中间的位置,这是大家刚才说的穿透的空间,这边是两个小的电影院,下面直接买票进去,这是前厅和侧厅,跟广场有一个良好的视线和互动,这边是整个的川剧团,包括一些餐厅、食堂、宿舍,这边是排练厅,这放在这是处于这样几个考虑。第一和这个广场连接,将来比较好的做小剧场的演出可能性,不一定在大剧场里面演出,可能在这里面观众直接进去。第二,他作为和剧场的排练,关联比较近。第三,这个学校也需要有一些唱歌、跳舞的排练的地方,或者小型演出的地方,也可以借用。这是一个平面整个的格局。
   这个建筑我们在做的时候,做方案的时候七天,做完之后给我们九天时间做初步设计,施工图不是我们做,我们后来才知道援建项目由山东做施工图设计,本来当时想在材料的选择和细节上做一些文章,后来发现没有这个机会,一共用了两个星期就算干完了,当时我也觉得挺吃惊的,这个行吗,后来出来效果还是觉得可以,中科院那边建筑师也帮助控制协调比较到位。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傅总的发言,虽然设计时间非常短,但是我们已经在这看到了建筑创作上的努力,我觉得感觉新老的关系的处理,所谓新就是对于城市环境的一种整体的把握。在建筑的过程中怎么样考虑和其他建筑关系的处理,我觉得这一点是作为一个建筑师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不是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一个很中心的位置,而是把这个作品放在一个城市的环境里面,尤其是在一个新建的城市环境。对于老的处理同样很有思考,不是简单的去把一些羌族的符号搬到这来,而是考虑更深层次的习俗也好,这种材料也好,同时尤其是在处理城市空间上做的很有价值,这种所谓人文关怀,尤其是作为文化建筑,如何给人有一种公共的参与性,不是说关了门就完了,他还有很多公共空间让人去接近和活动,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创作作品。下面我们要有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六所主任建筑师王小工先生发言。{{page}}
    
   王小工:崔总,李院长,各位前辈大家下午好!其实今天站在这里面,我实事求是的说心里非常忐忑,原因刚才李院长谈到,我觉得这个项目来讲,应该说是一个既让我们觉得非常的荣幸甚至幸运,但是同时也是一个压力特别大的项目。
   今天主要借这个机会跟各位同行一起汇报一下,报告一下北川中学的建设和设计的过程。其实很多的东西谈到反思,但是实际上现在在里面,通过前面一年多的建设,北川中学虽然硬件建设或者说校园建设暂告一个段落,通过中间的过程跟校方,包括我们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反思,我觉得北川中学应该说还远远没有建成。
   时间很紧张,我想把这个过程跟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我想用几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下。我们这个团队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六所叫6A6工作室,这些年北京院建工作室制以后,很多工作室偏向于专项化的建设,我们这个工作室就是其中当中这些年来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更多的偏向于教育建筑的工作室。
   在我们这些年当中,我觉得确实也建了各种各样的建筑,建筑的好和坏,在我的心里面,我觉得恰恰慢慢的变得模糊了,但是有一个感触特别深的,在整个的建设过程当中,很多优秀的学校一线的教育家们的接触和沟通,从他们身上了解和感受到的东西,才是我们这些年来做学校建筑最大的收获。
   其中有一些,这是一个改造的中学,这也是一个百年老校。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一个蚌埠二中,这是我们建完的中专学校,原来梅兰芳先生任名誉校长。这是北京的实验二小,温总理也进行了提字。
   在谈重视建设设计之前,我想谈一谈在5.12之后我们这个团队跟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做了一些工作,其实这些工作看似跟设计没有关系,但是实际上来讲这些东西的介入和参与为我们直接后面的设计做了一些铺垫。第一次到北川是5月12日的十天以后,我们当时跟随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到北川从南边的雅安一直到北边的北川,整个考察六个重灾区三类建筑,一类是学校,一类是医院,还有一类叫民居。从这个过程当中确实心里面受到一些震撼,同时也在思索灾后重建的问题。因为他们当时红基会开始启动是规模比较小的建筑,包括红基会第一个启动中心小学的建设。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院和天津院作为咱们国家中小学规范使用二十周年修编单位之一,我们工作室团队也是作为主要的参与团队,一直做这方面的工作。对中小学规范修编做研究和参与。
   我们当时通过到现场去调研以后,由教育部的牵头,在我们国内迅速就搞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的规划设计导则,这个确实是非常及时的事情,我们当时有幸一起和他们讨论,最后审核这个导则。其中算是对前期北川中学的梳理。
   这是刚才谈到的红十字基金会在绵阳小学的项目,这个规模不大,大概是六千平米的小的建筑。这是后来我们在北川过程当中,除了做北川中学以外,还接到一个项目,就是北川的七一职业高级中学。
   在介绍北川中学之前,我想今天的报告并不想谈太多的建筑方面的设计手法或者是什么,我主要想谈一谈在这个过程当中对北川中学建设当中跟校方的沟通,还有我们对这个项目应该在设计之前做充分思考的,但是迫不得已变成了在之中做的一些思考的东西。
   这是从刚才山东方圆同行设计的广电中心项目拍下来的夜景,他们正好在北川中学的西面,隔着一条马路。在正式介绍方案之前,我想总体上先给大家一个北川中学的总体风貌的展现。
   北川中学是北川新县城最大的单体项目,面积大概是七点二万平米,当时是四川省和北川县体教局开列任务书上写的是5200人规模的学校,为什么是5200人学校,原理北川有三所学校,震后把中学和初中融合到一个学校里面,将来形成这末一个庞大的学校,而且全部寄宿。近期应该是在四千人左右,远期要达到5200人的规模。
   我们怎么介入这个学校的呢?其实这个学校在最早的时候由中国侨联他们援建的时候,最开始是和中国侨联合作的单位找到三家设计单位,也是我们国内非常高水平的设计单位,其中还包括港大的设计单位。他们其实在前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当中提出来三种不同的思路来规划这个学校。但是由于一些种种原因,到了去年的三月份的时候,很多的方案各有各的特点,没有一家能够深入或者推动下去。同时最大的一个问题,据后面的评审阶段了解到,可能有一些方案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作为北川县未来管理学校的模式上可能有一些问题,有一些想法不太吻合。到今年9月份必须要开工的,这个后门是关死的,当时侨联就找到了我们院朱院长,我们院长说给你们一个星期能不能拿出方案。当时没有多想,没有信到这个项目能走多远,从这之后开始加班加点,工作团队同志们基本上是三天三夜没有睡觉提出来好几个思路和想法。最后在开评审会的时候已经是第十次评审会了,这时候开始觉得想法和未来的管理思路基本上是吻合的,就在这个前提下开始深入,深化,一直到第十二次专家评审,从3月份一直到4月末,这一个月的时间开了三次评审会,基本上是一个星期多一点要一轮一轮改进,最后确定下来由我们院提出来的规划方案作为实施方案。
   从实施方案以后离5.12开工的时期所剩无已了,当时我们团队进入现场同步的配合。7月19日打下第一个学生宿舍桩离时两个月时间不到,到今年9月份算是正式启用。
   北川中学的位置在北川新城这个角上,这里面有一个特点,北川中学占地是215亩,里面有一条规划的河流,这条河流是跟城市相连的。这么大一片地,当时拿到的时候如何入手,我觉得在北川新造城里面,朱总做了大量工作,我想先听最初规划设想入手,我们基本上是本着这样一个思想来入手的。{{page}}
   做了不同的比较方案和两轮的发展,最后基本上确定了这么一个格局。当时提出来有几个点,提出全寄宿,每天是5200学生的规模,相当于一个大专,但是整个管理和运行机制又不是大学,而是中学,是非常非常严格的中学的作息时间格局。在这里面怎么样能够和学校的构架搞的合理了,同时这里面还有一些不确定性。比如说这里面有一个初中,还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读书,最后要把初中搬出去的。初中和高中,最后是三个年级的高中。这个学校还要负担一个任务,全世界华人爱心平台的奉献,虽然我们方案不提纪念甚至是悲情感,但是对爱心的感怀和纪念是这个学校必须的一个主题。在这个规划的过程当中,这一条道原来叫齐鲁大道,北川县最最主要的一条环路之一,这是另外一条很重要的水域。在这要开一个礼仪性的入口,平时学生走这个入口,来参观的人,所谓参观是什么呢?要了解北川中学,全世界华人怎么样奉献爱心建设过程。当时入口放在这个位置,对于后勤的入口做了一些排布,这个地方提出来二期预留用地是体育馆,这个图上反映出来几个信息。除了几个不同的教学组团办公和运动组团,还有后勤组团之间,一般来讲这样一个规模,最直接就是一个品字型结构,这样的话在每天5200人时间段满负荷的时候是最有效的,这个结构的形式落脚点在这儿。
   这条河,当时心里面有点大鼓,后来咨询之后,这一条河是未来贯穿整个北川县城,这有一系列手段要保证河流是干净、清洁的,最后下了决心把这条河作为学校当中主要景观和生态经营轴线来经营。我们所有的学校最核心的教学组团,也就是使用率最高的就是围绕这条河来坐失。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办公楼加图书馆,我们入口来了以后,原来这个地方设了一个小型纪念馆,收集了原来老北川中学的一些东西、遗物,我们设了一些小的纪念园,里面捐赠者名字在墙上。同时参观完之后可以通过入口进入到图书馆开放性的区域,然后了解北川中学的现在和未来,基本上所有人在这个地方完成对北川中学的整个了解,不深入到内部,这就是对这个东西的设想。这个楼主要是实验楼加一个礼堂,当时最初是一千人,现在瘦身变成将近900人。
   这里面反映当时两个信息,我们当时已经提出来这么一个问题,在这么大社会资源下供应下,这个自己不用很难发挥功效。在北川原来有很多的附属别的建筑,包括住宅,这个运动场是不是可以作为社会性的开放,包括图书馆,还有大的礼堂为什么靠边,这当时也有这样一种考虑。
   我们还考虑到第一避难场所的概念,包括到日本和台湾去考察大地震灾后重建的时候,都提出来这个问题。包括现在我们的围墙设计和入口的紧急疏散,这些地方作为第一避难场所,这个围墙是不到底的,大门可以随时打开,这些东西也反映在总图当中的考虑上。
   这是当时通过方案的效果图,当时定位希望是明朗、朴素、向上,当然也希望能够加入一些地方元素。但是我们总体意见想法是这样学校首先规模、性质,大概都是在四层,最低三层乃至五层的体量上,如果要是完全走民居的体量,可能还是有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又不能分的太碎,一些材料深,一些色彩上当时有这种考虑的。
   其实拿到5200人学校规模,最棘手的第一关就是这5200人到底做这个学校当中如何运营,包括配套指标是什么样的。刚才说过5200人既不同于大学,已经达到大专规模,但是又不同于大学,这种东西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一直在研究总图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作为和未来学校管理模式上对接,作为我们工作最主要的中心点。
   当时我们和刘校长,结合我们以前经验分析了北川中学早上七点开始,比如说六定半起床,到晚上九点半熄灯模式。这个分析之后原本刘校长是北川县城一所普通的中学,他没有管理这个学校的经验,但是通过我们双方和学校管理者和未来包括体教局之间的挖掘,慢慢把这个东西梳理出来了。
   大的格局定了以后,其实作为一个学校来讲,大个格局只是占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什么呢?包括在建设过程当中,我们最大的工作点是在边建设边开发,边和校长谈你未来学生宿舍怎么管,学生洗澡怎么洗,残疾学生准备怎么去做等等这些东西。我们觉得这些东西在我们的设计过程当中,在建设当中贯穿始终的。
   我们举几个例子,当时学生宿舍,现在的学生宿舍作为一个标准比较高的时候,希望学生比较舒适的时候,一个宿舍八个人,六个人,连洗漱都可以完成,但是我们觉得学校还是一个人生成长的过程,这离不开交流。我们宿舍所有的阳台是两两相连的,这样一组学生进入到自己的单元以后,不是封闭把门关死,这六个人跟别人不相往来了。比如说我们的小卖店,在学生宿舍下面,这是由学生会自我管理形成的学校成长的基地。比如说学生宿舍当中,我们厕所里面可以洗澡,但是热水并没有直接进入到宿舍里面,而是单独又设了一个集中的浴室,为什么这样呢?其实打开水也好,洗澡也罢,现在技术条件作为单独的是轻而易举,但是缺乏了交流,缺乏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谦让,这些东西的朋友。我们从我们设计的理念上,跟刘校长,以及对残疾学生的安置,当时还有将近200名残疾学生,对他们如何照顾,之后通过一年多的沟通,把他们放在正常学生当中是最好的照顾,这些理念全部贯穿在我们设计当中去了。
   学校当中很多的空间,刚才谈到不像大学,一个教室可以你用完他用,一个空间要多功能化以后功能才是最大的,我们在这个食堂,我们从省钱的角度,一层食堂升上去以后,上面的食堂变成一、二、三个年级的多功能活动厅了。等等相关的细节,我们现在也在梳理和总结、反思。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学校景观场所的营建,我们觉得不做强加似的,其实这个学校当中包括树木需要跟学校有共生共长的过程,这些东西我们做的相对来讲比较放松和有节制,这是当时亲水的平台,这是实际建成以后的效果,孩子们在这里面玩。
   包括室内、室外,包括大台阶,这是图书馆面对的纪念广场,这边黄墙上都放着捐赠着的名字,我们设想孩子读完书之后可以坐在台阶上面对景观墙和大屏幕,很多孩子在这面对大屏幕看这个东西,同时这个地方还有从大北川中学移两样东西,四棵树,这是全学校老师投票要移的,最后非常可惜,那个地方要建地震博物馆,一根草都不能动,现在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一棵比较大的新栽的树,这个围墙上有一些从北川老的楼梯间拣拾过来的石头,相对想含蓄一点的来做这个纪念。{{page}}
   原来以为两个亿,大家一听7.2万平米两个亿挺富裕,结果北川新建成建了以后,人力什么都成倍的增长,当时我们算过单层造价已经超过北京了,后来不得已在中间很多的情况下瘦身,包括材料、造型上。但是再瘦身的情况下和学校坚持哪些东西部要瘦身,这是前世界华人共同瞩目的,他肯定要自己加倍努力,通过客观硬件上要提供这种东西。他虽然在北川,在川西,但是它是和世界是同步和联系的,和全国最先进的教育联系的。我们提出这个理念以后,举一个例子,现在所有北川中学里面是可以有一张一卡通,学校可以无线上网,每个教室里面别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黑板是电子白板,有一些同仁们知道,对方有条件可以和因特网连接。这个一推起来就是黑板,打开就是电子白板。还有一卡通,就是校园整体的管理,包括现在的水,打一壶开水都要插卡,这些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这是浴室,这也多了一个电子卡的插口。
   学校的无障碍设计,我们并没有想把无障碍设计作为单独的设计,无可否认北川中学有200个残疾的学生,对他们在建筑上有一些关注是特殊的,我们希望平时残疾人坡道,甚至在学生当中沟通是可以联系起来的。从事实上来看,设计的坡道比直是一比八点多,我们自己走还有学生走,在里面不会感觉累,因为正常的是十二比一,学生在上下课走的时候宁可稍微绕远一点也喜欢走坡道,我们走坡道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孔洞和校园的空间是沟通的,他不会寂寞。
   他到整体的把握,对学校的整体把握,我们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也希望把羌族的问题做的更明确一点,但是后来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原来是想把毛石用干挂网做在承重墙上,后来发现技术措施和人工费乱下来根本不允许这样做,也是怕掉下来砸到学生,最后不得已上瓷砖。但是我又觉得不甘心上普通的瓷砖,所以就选了有点发青的东西。这个想法有一些渊源,首先是中国的文化建武,在灰白黑当中跳跃。
   这个地方是我们说的坡道,随时跟外面沟通,这个地方让我们有一些跳跃的颜色,我建成的过程也从外面走过,尤其阴天的时候这个颜色太重了,但是走在校园里面不管是环境的颜色,树的颜色会给你一些补偿,从里面走的时候这种颜色,这种东西会减弱一些这样的感觉,这是当时没有把握太好的一点。
   这是羌族五中服饰的颜色,当时灰得太多不行,我们买300×300碎瓷砖去剪,之后让工人切,当时切的时候要宽一点,后来由于工期,我再去的时候已经贴成这样了。
   我们提出来一个概念叫粗粮细做,在本身的空间上加一点手法。包括外墙的凳子上,我们只是做一点生态木。这是当时做对纪念广场的推敲,刚才催总谈到台地的感觉,我们也想探讨一下,催总他们做的更艺术,手段更好一些,尤其是这个材质换成灰砖以后就没有了,当时想做成台地的感觉。刚开始做的信誓旦旦,最后一算钱没有控制好妥协了,这里面做了一些有限的体现,第一这条线,当时做了三极,不仅是一条景观河,同时做了雨水收集池,这是没有放水之前收集的,包括太阳能的利用。北川那个地方虽然没有,我们希望建筑的最大限度下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能够从很大程度上节约能源后期使用的费用。这是我们白天没有任何灯光的时候拍的大礼堂,小孩在这看书确实是没有任何问题。上面有通风的装置,两个天井下来通风加采光都够了。
   最后我想用一点时间谈谈我的感受,其实学校这个建筑,应该说当时觉得学校建筑是一个需要软硬件配合,乃至刚才谈到的学校建成以后,学校并没有完成,它的完成是随着学校对管理者持续的建设和管理和理念的输入,才能够逐渐的把这个学校形成一个所谓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地方,这两张照片的概念是什么呢?原来这个地方是减弱了中心图书馆的面积,我们也分析了中学,根本高三没有时间去看书,高一有一点时间,我们在每个教学楼下面做了年级图书馆,这旁边做了随时上网的头脑风暴室,现在的布置是这样的。行面原来是在学校的走道里面做了一些带状空间,准备做一些座椅,现在用途是这个。我们现在一直跟刘校长沟通,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这个小狗自从生下来以后,北川中学的爱心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里面,他们就集体跟老师商量别红走,他们每天在这无忧无虑的在这个地方,现在全国教育界一线名校的校长,还有一些教育的研究者,包括北大康教授,他们牵头在北川组成了一个教育改革与研讨,与学校建设发展中心,持续的用全国的平台来支撑这份爱心的继续。谢谢大家。
   
   主持人:接下来的时间已经很紧张了,我是不是在设计和创作过程中给你考虑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也好,还是将来这个里面的学习和生活的模式,包括这里面的无障碍的设计,我觉得把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来看待,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最大的人文关怀,我想这都很好的在建筑创作里面体现出来了。
   下面我们要请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刘艺先生发言,他的题目是灾后学校重建项目的设计特点。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是离灾区最近的一个大型的设计院,他们做了很多的项目,我想他从这么多项目里面一定能够为我们很好的总结出重建项目的一些设计的特点。{{page}}
    
   刘艺:下午好,我讲的是西南院参与灾后重建项目的情况,因为我们院离灾区最近,有责任做更多的工作。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我们院做的项目,在灾后重建有几百项,分布的地域比较广。从几百平米的小的派出所,到十几万平米的住宅都有。我今天选取的是讲做的一些学校建设的情况。原因是我们在所有援建项目里面学校是数量最多的,分布的区域也是最广的。
   我的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文字部分,我们院遵循的四个设计的原则。第二部分是四个设计的实例,其中有两个是已经建成的,有一个没有建成的,还有一个是正在建设当中。
   我们院在积极运用结构新技术加强技术抗震新要求上做了一些努力,我们在汶川做过的项目里面,根据甲方的要求,还有当地抗震情况使用了隔震支座的技术,这在国外是比较成熟的,国内用的比较少,所以我们做的时候也经历了一些困难。因为采用了这个技术之后,特点整个上部位移比较大,我们的设备和建筑的特殊构造,常规的缝结点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在后面上可以看到设计。还针对楼梯梯段的特殊构造,在地震的时候地震非常重要,恰好参与本身的作用没有遭到破坏,我们在楼梯底部加一些板材,允许一些滑动变形,这跟广州大学抗震中心联合进行研发的,也运用在我们整个四川地区高烈度的抗震项目里面。
   积极利用空间,高效整合建设集约化的校园,这一点在各地建设中体会比较深的,整个建设用地来讲,我们统计一下,平均面积是19-25平方米,这个用地确实非常紧张,在这种紧张的条件下强调的是综合楼的空间组合的设计,这样更有效的节约用地。
   校园作为体现人脉传承的载体,跟前面几位讲的学校一样,我们西南院设计的学校主要分布在川西平原和藏羌聚集区,因为有援建方和受援方,在建筑风格曾经有争论,像灾区一般有两种意见,第一做的传统风格,还有一定要做现代。还有援建方希望做援建地方的特点,形式问题和工作问题是难以回避的,我们院比较明确,希望做一个现代的体现传统人脉传承的建筑。
   低技术造价条件下的绿色校园,这个低技术低造价是灾后重建的一个特殊情况,我们院做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包括普通的教室通风,在使用吊扇和侧吹扇的情况下,最好在墙的下面设计通风口,这样在比较闷热的情况下发挥吊扇对整个教室空间气体的组织作用。
   第二,利用光学的模拟软件,对一些比较标准的教室,普遍性的空间做采光的有效分析。既要采光充足,又要考虑到外立面的使用要求。也是在靠走廊这边和外窗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这是做了一些技术上的分析。
   我们针对一些室内的标准,这个墙面测墙面光放射的情况,以及使用灯具的情况,做了这些基础研究之后,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把这些作为设计的原则,运用在所有的项目。绿色建筑,因为四川地区的特点不可能采用非常贵的新技术,但是我们扎扎实实的做这些建筑物理,采光、节能、通风的基础工作,是能够有助于实现低技术条件下的生态校园的设计。
   下面我讲一下选的四个项目,这分别代表上述几点体现。第一个是汶川第二小学,这是学校建成的情况。从外观上讲,设计团队是比较明确的在外观体现羌族建筑特征的道路。从建筑轮廓线上周边山体形成呼应关系。
   这是校园的空间体,建筑的外墙采用的是涂料,因为用地是位于汶川的沿河景观带,我们做的时候在有限的元素表现下面做了钢管做的设计。针对这种风格,我们希望做到一个平衡,不要做的太过,要掌握好一个平衡。这个建筑用地非常紧张,因为这边是一个国道,因为教学和生活空间的要求,建筑只能贴着北边修,后面是宿舍楼,前面是教学区,伸出来的是操场。在这样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把整个校园建设连成大的单体,充分让空间连接,在有限用地条件下创造出尽可能丰富的建筑关系。
   第二个设计是汶川第一幼儿园,这几个项目都是不同的设计团队设计,这个项目也体现了抗震措施,地域文脉和集约化校园的特点。这是整体的效果图,建设的时候是围成一个三合院。构思是一个糖果的盒子,幼儿园活泼的心里在建筑的形式上有所反映。
   当时在思考建筑形式的时候,没有采用比较灰的色彩,而是不方块体量建设成为彩色体量,在整个建成环境里面颜色比较丰富,因为都是方块体的构成,跟周边还是比较一致。
   我们从日照分析可以看到,这基本是日照分析的结果。这边是主要的街道,这原有的商铺拆迁也必须原面积返还,在灾后重建的拆迁问题也是制约整个建设周期的重要因素。
   可以看到原来的方窗,整个新修的房子放在原有的里面。下面是一个一个铺面,上面有一部分儿童单元。这内院是相对比较完整的,在楼上部分,因为用地很紧张,楼上部分活动单元和音体活动室的屋顶作为室外活动平台。在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利用一些立体空间来解决校园的布局问题。
   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采用的是在建筑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采用隔震支座,通过这个可以减少上部结构的抗震等级,整体来看造价比如果直接采用钢筋混凝土八度设防,我们统计了一下,基本上相差不多。这是支座的下沉坑,通过悬撬板相支撑。这个通过计算宽度是0.6到0.8,这个缝比一般的建筑缝要大一些。在我们设计里面为了让观察到隔震支座,我们适当地方做了一些观察窗,可以让儿童看到我们采用的隔震支座这样的新技术。
   这是汶川第一小学,这是未实施的方案,我们做的整个地域风格的一些探索。我们整个设计是聚落,羌族的聚落的特点,还有民俗活动的歌舞表演去找到形式的来源。这个建筑是是一个化整为零的设计,我们把一个学校拆成一个一个单体之后组合起来。在面对入口的地方做了一个露天的舞台,在里面是一个体育馆,利用体育馆的外墙做了一个表演的舞台。这个地方是进入汶川道路的转折点,进入汶川首先面对的是学校,所以把碉楼和舞台,面对这个入口,在进入汶川之前就可以看到比较活跃的学校的形象。这边是一个宿舍楼,也是拆分成三个单体,教学区分成四个单体和一个体育馆,是希望达到一个聚落、村寨的效果。平面上也是一些方块的组合,跟一般平时看到的大的教学楼体量不一样。单元和单元之间是用的粗条的板相连,在地震的时候一个一个单元是相对独立的。这个项目很可惜,最后本来委托我们设计,后来因为这个项目由广州某开发商,他们直接出钱,他们最后修的结果是这样,这个项目建筑师有时候也比较无奈。
   德阳特殊教育学校,德阳特殊教育学校主要招收两类学生,一类是智障儿童,一个是聋哑儿童,面积是8500平米,但是师生只有200多人,我们跟他们校长沟通的时候发现只有200多人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大的家庭,我们以一个家的概念来出发。
   这是一个向心性的空间构成的逻辑,所有的单体围绕中心庭院,这包括周围的单体采取坡屋顶的方式,每个单体挖出小的天井,这构成一级一级放射性的关系,这个关系正好跟残疾儿童心里的交往空间是吻合的。因为这种残疾儿童是先从小集体到中集体再到大集体,最后到社会,是这种心里的一个反映。
   从儿童的画里面提取最基本的想法,一个坡屋顶方窗的建筑,这是潜意识里面对家的想象。参照一些园林和民居。上述的意向综合起来得到围绕中心庭院的小房子,这五个小房子分别是智障儿童单元,这是综合楼淡远,这是聋哑儿童淡远,这是宿舍单元,有两个空的房子,一个是空的舞台,一个是们房,这就构成了小房子的村落。
   我们想把这个庭院部分做的比较温暖,永德是木头开着不规则的窗,在其他部分用的是白墙,白墙上没有开窗。这是从中间舞台看过去的一个矿景,这个学校比较小,希望创作出一个家的感觉,反映出特校的特点。
   今天听了很多老总和专家的想法,我觉得很有收获,回去我们把今天获得的东西带给设计人员,争取把接下来的项目做得更好,因为在灾区灾后重建是一个持续性的事情,不是两年可以结束的,我们西南院愿意在持续性的工作里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谢大家。{{page}}
    
   主持人:谢谢刘艺先生,下面一位演讲者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博导戎安先生,他的题目是5.12四川灾后重建回顾,大家欢迎!
    
   戎安:时间很长了,首先谢谢刘院长和崔总给这么一个机会,我们不是设计单位,我们是教学单位,但是也有机会做了一个实际的规划,我主要还是把这个工作,整个抗震救灾前线的工作情况汇报一下,我最后会有几点小的反思。
   当时的情况,我们学校最年轻的教师和最老的教师组成团队去现场的情况。我们去的时候是5月底,到的时候就是6月1日了。震毁率这个地方是98%,后来我们做的设计过程中间,成都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看了我们,我们院的党委书记去现场,最后和当地签订了一个协议,就是把我们学校捐赠的款项,在这个地方建设一个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中心,这个在上面展览有我们中心的模型。这是最后完成任务以后,我们顺利的通过了答辩,出来在成都市规划局照了一张相,也有一些遗憾,我们前期介入的,最后是由福建省接管,我们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其实有一些地方挺遗憾的。
   这是当时站在山顶上看真正能用建设的土地很少,当时还要安排一些帐篷,还要安排一些板房,真正到那个地方选择用地是非常困难的。我汇报的大概从这几个方面,一个是基础研究和分析,之后产业发展,最后小城镇的建设设计,大概是四个方向。
   因为我们本身对成都不是很了解,我们想办法收集这样一些照片,这些照片非常重要,回答了一些问题,有一些地方并不明显的震毁的厉害,这样小地方为什么这么厉害,他实际上是在第三个重要的断裂带边上,后边就是都江堰。彭州市我们去看震的破坏不是特别厉害,这是当时统计的情况,这是现场看的时候,基本上房子没有能用的了,全部是一片瓦砾,当时对我们很震撼,我们做的第一工作,去了时候要把建设用地框出来,这个时候情况下还是开车和当地的技术人员一块上山跑,这是原来在震前很明显的可以体现出原来的建筑的,通过地震以后这块土地不能建设了。我们坐车上山的时候看这些土地的时候还有一些余震,山上还往下滚石头。我们之前四川省做过一个关于村镇的规划,但是我们去了之后面对形式,这是当时的一些情况,在这个时候真正国家重建政策没有出台,我们马上面临一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如何来确定政策的问题。当时报纸上查到的就是28字方针,实际上这就成了我们下面做工作的一个指南。首先是以人为本,现在说起来已经很通俗了,大家都说以人为本,实际上在规划中间,这个价值观还是很明显的有不同的看法。因为当时很多人在地震前期救人的时候是忘我的,什么都不用想,就是要把人救出来。但是到了重建的时候各种利益的关系就涌现出来了,特别是对于重建的态度,是以人为本还是以利益为本,这已经明显的表现出来了。当时已经开始说要通过重建,把土地完全的集约到一块,让农民上楼,通过国家有关投资,把当地土地拿过来作为城市用地指标,类似于这样的一些说法。还有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何看待的问题。我们在规划中始终把住了一个原则,所有的矛盾最后要以人,这个人主要是当地居民,以后的生活和生产,以后的持续发展作为我们最根本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组织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的几个原则。
   在这样重建原则基础深还有六条恢复建设的建设性的意见,在这样两个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科学调查和对当地的一些采访、了解,最后针对这个镇我们自己制定了一些原则,最后我们总结成安全选址的问题。因为这个地方震毁率这么高,大规模能够建设的土地不能够再建设了,这就要避开。另外我们针对当时提出来的要把农村整个集约起来,而且是负人口增长的规划,原来人口一万多人,500多平方公里的用地,震区里面是34万平方公里,这时候要把人口压缩起来,集中到一个点到两个点,我们当时提出来还是要有机集中,不能强行集中。因为用地那么紧,一定是紧凑发展的方式,最后我们还是发展出来要聚居,而不都是居民楼,工业化的方式或者完全是城市化的模式去做,而是有序聚集的方式,还要考虑到四川传统的文化中间的文化。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间,当时和当地的政府交流,我们提出一个想法,救灾的时候一定要急,他们救灾的时候真是白天黑夜不休息,但是规划的时候不能那么着急,而是要做科学调查,规划要细致,要把方方面面考虑到。而且在这次规划之后,我们后来也提出来一个口号,叫城市安全回归城市规划的本源,我们走过了这么多年以后,反过来我们把本源忘掉了,最后重建的时候我们希望要缓,就是要科学的建设,不能够太急。
   当时面对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着,我们去的时候各个地方的捐助和救灾团体都在那里,包括各种建设,面对那样的情况,他们是很基层的政府,政府和这些大的团体之间是不平衡的。后来我们提出来你们应该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否则容易出现混乱,这个谁来统一呢,要以镇的基层组织为最基础的,把这些关系统一到一起。但实际上后来国家是采取了另外一个政策,就是用另外一个地区,整个住进去,住进去以后来行使资金和建设,那是后来的事情。
   我们认为一个地区的发展,当时虽然是地震之后满目狼藉,但是我们还是在从持续的角度来考虑。当时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原来那个地方曾经有过小煤矿,还有一些矿石,煤矿要建一个大型的化工基地,作为生态平衡,把这些煤矿关了,之后环境修复的非常好,自然修复非常好。我们刚去还组织我们看运矿石的廊道,我们通过后来的分析,如果那个地方开这些矿,事实上只是局部性的发展,不可能持续,而且对当地整个文化的重建并不有利,所以我们把这个方案否定掉,我们坚持是作为川西文化旅游文化的小镇,这种定位得到基层政府的认同,他们上报以后把这个镇作为灾后重建的试点镇进入发展。
   重建工作首先在学院的前几年小城镇的村镇和小城镇的规划基础上,认为他需要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来支撑这个规划,我们一开始去就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规划体系。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提出了首先要详细的调查,我们虽然团队人并不多,但是一直深入在基层,跑到各个村庄去跟他们交谈,发大量问卷,包括给一些中小学生的交谈,拿回来这些资料进行细致的科学评价,当然这个时间都是非常紧的,三、两天要完成一个单元的工作。
   最后为这个选址做了反复的工作,规划局要求我们在两三天要划出用地,之后进行反复的核实,最后确定下来。
   统筹规划,在这个规划中间非常强调,我们要考虑长期的,首先要解决当地的产业业态,产业业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础。在业态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形态,所以我们说是从业态到形态,形成我们的规划。
   第二个思想,我们在做的过程中间,尽量的不要把学科之间的划分,好比规划和建筑划的很死,更多的思想回归到中国传统营造的时候,在营的过程中包括策划、规划,设计这些东西,这是一个思想的过程,包括对文化重构。
   另外是建造,把营造结合起来,这是把我们主体思想贯穿在里面。我们工作一直是比较顺利的,大概在两个多月的时候,回来以后根据他们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
   这是当时做的各个阶段的成果要求,都是严格按照这个计划来完成的,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完成的,下来之后强调对当地产业很关注,当地领导也说如果不是地震我们永远见不到你们,我们只是偏远的山区小镇,我们去了以后对我们很感动,他里面有很多的很难得的唯一性的资源,比如说有五指莲花湖,千亩河塘,前亩茶花树,这都是很难得的景观。
   这是确定为什么变成一个川西旅游的重要的地方,另外它有很多的人文历史,包括恐龙的足迹,还有三星堆源头都在这。这是早期封建社会的工业镇,这是瓷器,瓷器非常的漂亮。这些东西下一步怎么样持续发展,怎么样重生,我们在考虑这些问题。还有一些小的龙牙石刻,最后我们调查都变成规划的素材。
   这样情况下产业基础确定以后,我们把产业用地明确以后,就决定了结构不是完全的在一个点,两个点集中,而是适当的在产业用地周边进行相对集约性的集中,同时保持传统结构中心镇,到下面中心村,这样多级的结构。谢谢大家。{{page}}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雕塑艺术家、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宝贵先生发言,他的题目是废弃材料在灾后重建中的应用。
   
   张宝贵:谢谢李院长。刚才听了很多报告,上午我在另外一个地方参加会,我这个可能稍微跑点题,因为灾后重建我不是建筑师,我实际上是给建筑师提供材料的,我想在灾后重建当中会有很多学术和专业的思考和设计。我想低碳材料可能作为灾后重建当中的一种材料。其实我们现在题目所谓低碳,就是这样的废弃物,因为原来做混凝土制品更多的,比如说水泥是一份,一比二比三,两份是沙子,这样的基配在是叫混凝土。我们记住了桥梁和楼板,因为桥梁和楼板有功能,这是功能混凝土,因为要承重要走人走车,后来直接把这种技术移植到外墙板上,这样就要把建筑梁和筑做大,否则八公分板,一般三公分厚是八十公斤,这样要求所谓的是无疑当中发现省时省利而且有利于很多东西。后来在全面做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习惯,我们因为在建筑师的诱导下,实际上是市场的洗礼,提出了这种要求。这里跟低碳的关系,因为过分的讲低碳是会造跟风或者投机的嫌疑。我们做了二十多年,当初选择这种尾矿石粉,我们不懂低碳和环保,但是懂一点,用这种废料做可以不用买沙子,便宜,另外可以做假势头,还是穷人美,实际上做假石头是因为能够吸引建筑的关注。
   近几年突然感觉到建筑队挂版面有关一种需求,我们国家去年据了解生产水泥16亿吨,生产一吨水泥产生二氧化碳一吨。我们曾经做了一个假设,跟建材专家讨论,如果把八公分或者十公分的板变成两公分,理论上可以减少很多对水泥的需求。我们的混凝土制品大部分是钢筋混凝土,所以今天上午很多国外的建筑师介绍了很多所谓参数化设计,我觉得真的像童话一样,它的图形和想法。那里面我觉得除了有玻璃或者铝塑板合成材料之外肯定离不开混凝土,我觉得制造商有责任研发做薄。昨天开会的时候我们有一个体会,比如说一层纤维一层水泥,像雕塑家做一层大漆一层布,很轻很薄,因为这个板现在只管装饰,甚至可以加保温,或者他有维护作用,他不承重,不走汽车,也不走人。我们感觉能不能有一种讨论把板做的越薄越好,理论上可以做到半公分,不是刷树脂了,而是刷水泥。国家研究一种无纺布,这是耐碱玻璃纤维,也就是说理论上在二、三十年不会被水泥的强碱腐蚀,背后用刚架,安装的时候是刚架,而不是板,这是建材领域的常规技术,只是建材这件事情跟建筑沟通不太紧密。
   因为周总没有来,这是周凯设计的北川新城的静思园,在今年年初到我们单位去,说能不能做,我们很渴望做,我们有时候傻大胆,自己认为能做就得搞科研。我想在灾后重建,因为刚才很专业,我只能从我这讲一点经历和体会。这实际上下面是一个弯曲的墙,而且是双曲面,而不是单曲面,而且要求杜铜迅速老化。这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实验型的项目,我做完也去拍照了,我知道我的毛病在那儿,我们最近要去队伍修理。比如说有的地方应该那铁刷子刷,还有一道供需没有做,要刷肥皂,为什么要刷肥皂,20年前有一次做假山,当时张宇找的我们。那时候没有钱买的绝缘纸,当时最早模具用肉皮冻,只要能够固化就行,后来各种各样的模具都有了。脱完模之后觉得那个水泥特别像水泥,感觉肥皂发生了作用,肥皂跟水泥发生作用就特别像石头,曹院长说我们都不知道,因为这确实有规律,因为水泥是碱性的,肥皂也是碱性的。我们每当做完雕塑刷肥皂和不刷肥皂的区别,就是刷了肥皂像石头,不刷肥皂还像水泥,专家也不知道为什么,原来教科书没有这个,这是偶然发现的。所以那天我一看,我回来问没有刷肥皂,急,急不是理由。我跟我们领导说北川刚才讲的灾后重建,我们既然想把这件事做好,没有人找我们,这是我们的脸。我们脸脏了必须去洗。所以我想灾后重建会有很多故事。
   比如说右边黑糊糊的就是镀铜的板,左边就是毛的板,一开始周总设计的。本来周凯找我中间还有一个插曲,刚才很多建筑师讲的插曲都是专业的,我讲一点边缘的插曲。本来这个东西做时间很紧,任务也很重,我本来到了北川给周凯打电话,他在天津,我意思不想做。结果他那天中午喝酒,我说比你大一轮,咱俩是哥们,他说我愿意跟你是哥们,既然是哥们,面对北川人民就不要再说钱了,说钱不能积功德,我那一瞬间觉得很骚,后来在晚上指挥部领导说多少钱,我说你们多少钱都行,你们不就是四个字绑架了吗,一个叫北川,一个叫周凯。因为周凯活我想干,我要不知道今后周凯知道肯定得说我,很多材料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后来没有想到这件事情说很好,刚才王小工建筑师也在讲,最近如果没有说错,王工的一个职高让我们做门脸的板。
   我想能为北川做一点这样板肯定不是一蹴而就,最崔总让我们研究拉萨,之后做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这是前不久大明宫,这是张大师的设计作品,用所谓低碳材料做的,这可以做的很薄很轻,这只有两公分多厚,而且这做成夯土墙,这跟西北有关系。这个远看近看都是土,拿手桡桡不动就是混凝土。
   我觉得伺候建筑师24年了,那一天一发言很多人都笑,不管今天怎么有本事,离开建筑给的机会,我们今天什么都不是,好在我打过夯,黄河水冲刷的痕迹,猛烈的西北风就明白了张锦秋要的东西,我们安排人去采风。我曾经在这里面看完之后,有一个不知道是不是合乎道理的思考,为什么大明宫这样的东西发生在西安,我在乱想,因为看完这个东西觉得突然感到一种所谓大家经常讲的中国元素,刚才崔总给我们引领本土设计。我后来知道一点点中国文化,所谓乾卦在西北,西安出现过唐太宗,出现过秦始皇。因为那个地方比较边远,加上黄河流域,这的生活方式,地理原因和思考方式,一般把这么粗的东西放在室内,我们也不知道,甲方不同意,他们觉得到了室内跟室外一样,到了室外跟室内一样。
   这里面其实一个材料离不开施工单位的配合,他们做了这样的结点设计。实际上原来下面这些东西都要钢筋,如果放钢筋,上下不能少于两公分,最少不能低于六公分,如果少于两公分要透气,要有水气进去,时间长要秀,钢筋成了破坏的介质和隐患,如果不用钢筋用纤维,因为表面暴露石渣,那些都是废料,建筑垃圾,剔的过程当中一个半要剔很多下,这就要产生内伤。他把凿的过程中硬力释放了,这样制作和安装可以保证安全。
   右边是一个剖面的,放的所谓八字金,这样有这么多所谓无功腿,一旦地震来的哪坏,但是整个板不出问题。原来很多的时候硬力如果集中在某一个两个点或者四个点出了问题,可能要出别的问题。我们老觉得这种低碳材料在建筑师的指导下和给提供的机会,这样面前实际上是个洗礼,这真的像生命在掌,它是活的,一直长到今天还没有长大,因为本来还像一个出生的婴儿,有很多不完善,包括国内的标准,国际的标准,各种规范。这是前不久上海世博会领导说最好也用低碳的,其实上面的祥云纹,将近50米长没有接缝,实际上用的就是这个技术。
   这是一开始我们也拿不定主意,大家看到左上角颜色不一样,这个条纹的走向不一样。后来崔总在这里发现了一种东西,知道这个过程就知道这是一个效果,是设计的效果。我们觉得低碳也好,灾后重建也好,跟故事都有关系。前不久清华建筑学院100个师生去了解我们所谓低碳挂板。我觉得不管设计有多好关键要有传承,完了,谢谢大家。{{page}}
    
   主持人:刚才张宝贵先生的报告还是给大家放松了一下。下面我们有请超城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车飞先生演讲,大家欢迎!
   
   车飞:借这个机会我说一下我演讲的题目,大家可能看到表上写的是灾后重建的第三种方式进入社会。首先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个海归的独立的建筑师,非常有幸崔总和李院长能够邀请我参加这个会,我们也是在灾后重建的时候参与了一些灾后重建的项目。
   我先介绍一下什么叫第三种方式,我们看到了前面很多专家还有学者讲的一些有关灾后重建的项目,可能大体上从两个方面可以来理解第三种方式。一种方式,一个想法,我们看到很多项目,大部分是物质重建,很多人很关注。比如说有学校,有各种物理空间的重建,还有精神重建,包括今天上午侯先生讲的做的一些事情。我们可能更关注的是另外一个层面,就是社会的重建,社会也是经过这场灾难之后,社会空间,社会组织也发生了很大的破坏,我们可能是作为一个来自于社会层面的建筑单位或者是个体,我们从社会的角度来思考关于灾后重建项目的有关想法。
   我们看到很多设计的项目,其实也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政府主导的项目,我们看到很多类似的规划,大的规划,然后政府项目,学校等等。还有很多的各地的设计院参与的大型的项目。还有一种是私人主导的项目,建筑师设计的项目,比如说有一些专家举的例子,比如说一些开发商或者是财团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做一个重建的项目。这完全直接像甲方合同一样委托建筑师来做。我们所说的第三种方式既不是政府主导的,也不是私人主导的,而是社会NGO组织,社会平台或者是社会的NGO主导的重建模式。其实这种模式在欧美国家是比较多的,在中国目前这种方式还实践非常少,我们作为一个比较特别的案例,也可以跟大家来分享,这样一个行动面对的种种问题,我会举一个建筑项目的例子,我们参加震后造家,两个社会组织组成一个准NGO的平台,对四川、德阳等大概有500多户人家规划的项目,这个项目是我们主持完成的,我会把这个项目讲一下,主要讲一下实施过程中面对的问题,以及我们所希望的第三种方式如何实现的,以及怎么操作的。
   这个项目在09年年底基本竣工了,我们在09年年底做了一个调研,回头又做了一个评估的报告。为什么要关注第三种方式呢?我们看到今天讲的建筑项目,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不管哪种风格,这样的项目总要找一块土地建起来。我想说如果你不清楚,尤其是面对乡村规划,中国的乡村规划,中国的乡村土地,如果你不很清楚中国的乡村土地的组织机能,还有社会组织结构,你恐怕没有办法去简单的做一个规划和设计。我们知道中国有一个强大的户籍制度,还有一套遗漏下来的计划经济,遗漏下来的体制。实际上一个城里人为一个乡村认作设计,这其实是两种土地制度。我们知道城市的土地其实是公有的,但是在乡村土地所有是农民集体所有的,这并不是公有的。不管你做什么样的建筑形式的房子为村民,这个房子必须要落在一个乡村的土地上,但是乡村的土地所有权和组织形式是跟城里的常见的组织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它的所有权和使用方式,以及整个组织方式都是不同的,这其实也是我们面对这个项目的时候一开始思考的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这个项目逐渐也了解了中国的乡村的土地是这样组织方式,宅基地,生产基地,自留地跟城里个人所有的使用权被私有化,所有全是公有的体系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想说如果我们上午看到各种各样项目,有学校,有政府的建筑,然后有博物馆,还有大的规划。实际上这种私人的住宅,民宅是比较少看到的,这其实也是一个原因。因为土地的所有是属于农民的集体所有的,我们在做一个建筑师,我们通常是要面对一个独立的甲方,面对面的进行沟通,来完成设计,这个过程在乡村是遇到极大的困难。当然我们看到谢英俊先生非常好的实践,他也参与过震后造家的活动,我们回头会把这样不同的方式展现给大家。
   大家可以看到项目大概的背景,比如说像台阶一样从天上一步一步走到最后竣工。下面是我今天要讲的项目背景,项目进程,还有一个实施周年的评估,我觉得评估可能更重要,因为本身的建筑项目是一方面,但是我们知道一个规划到实施,我们应该做一个过程,反复的去进行评估,去获得这个经验。这是发起,我刚才已经简单讲了,当时我们作为一种独立的建筑师,我们在震后做了一份呼吁书,也是要提倡第三种方式,从社会层面进行重建。震后造家的行动组织是独立的建筑师参与,志愿参与,当地政府支持,然后有基金会,有村民的自助。
   形式大概是这样的,独立建筑师自愿提供设计方案,NGO组织提供社会资源和资金,当地政府配合,村民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志愿者在现场,他们有对话的权利。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的政策资金,扶贫会还有社会资金,还有村民自助资金,最后村民自助资金占了三分之二,因为这是一个超低造价的项目。明乐村有500多户,基本上房子都震坏了,需要重建,这是一个很大的规划的项目。
   在开始阶段有很多家北京的,还有其他地方的建筑师事务所都参与了,这是一个初始阶段。然后后来经过一轮一轮,通过一个村民的投票,因为是基金会组织的投票活动,全村人投票,我们事务所方案获得最后的通过,这个方案主要的目标是三个,社会发展,第二是物理空间重建,第三是村民社会政府合作的模式,这三点构成了我们整个重建的方案。
   第一点我们根据宅基地的形式,国家的政策,每一户应该是什么因的比例,三人一户的尺度和三到五人一户和五人以上的,他们有不同的要求。每一种类型从社会结构是不太一样的,一个人到三个人是属于非常开放的社会化的邻里结构,六个人以上是属于大家庭,属于更早的共同体必须传统结构,之间是一个过渡。我们考虑到500多户人规划,我们创造了一个魔方空间的模数,包括双拼的邻里关系。在物理空间上的重建的方案,大概形成了这样一种不同户型的不同组织的林邻里关系,包括后来给出各种魔方的组合,我们最后根据规划,他基本上是在原地的临近的地块的规划,我们把这样的规划组织也做了一个落地的规划。{{page}}
   第三个目标,村民社会政府合作的重建模式。刚才提到算了一下七千块钱人民币,如果是做混凝土框架的构造是这个价钱,我们给了一个很简单的模型,这像一个棋盘一样,有前后院的模型,每一块是功能块,村民自己有多少钱可以自己组织邻里,自己组织自己房屋。这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建筑模型,而是一个操作模型。在实施阶段和施工监理的时候有其他的志愿者团队,包括美国的一个团队到现场进行自愿技术服务。
   项目盖成之后跟大家想象不太一样,我们并没有过多的当做一个建筑的作品来做,而是一个空间规划来做,刚才大家讲了很多文化,我在想文化不应该是从上往下,而是自下而上的。比如说文化是一种习惯,比如说有人爱吃糖葫芦,这可能就是一种文化。我当时也跟村民进行沟通,我说你们应该把钱更多的花在构造和结构上,而不是花在装饰上,但是每个地方都有他需要尊重的文化。
   我们在一年以后,也就是完工之后一年去到这,对这个项目进行最体的评估。实际上这个项目只是提供了一个孔家框架,反复的对话,通过规划的模式进行规划和操作,我们去哪儿的次数并不是很多,我们在一年之后看,我们虽然有志愿者在那,随时跟我们有反馈,这是之后规划的物理空间的图。可以看到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生产小队,他也叫组,基本上是在相邻的小镇是相对集中的。这个图是反映项目在灾前和灾后的平面,左边是旧寨,这还是传统的院落,是一间大房子,基本是这样状况。新宅就有了入口,这就临街了,室内分清后面功能区域,就是所谓养猪,厕所、厨房,前面有客厅,有卧室,有餐厅。从前面混合非常传统自然的大屋,向一个非常功能化的,功能分区的城市化的方式在演变,这个其实是一种非常大的变化,可能表面看物理空间上看不太出来,实际上生活空间的组织,已经功能化了,虽然这还不是非常的城市化,但是这是一种过渡的形式。这样新的空间形成了客厅,客厅跟以前的堂屋不一样,这是个人的起居室,要会客,有私秘的卧室,然后经过我们的规划有前厅,这之后形成邻里之间的公共空间,还有私秘的后院。
   社会发展,可以看到基本上规划的组织跟原来对所在的位置,因为他们的社会结构是通过村的各个生产队,小队,他是以小队为单位的。这也涉及到大量的调地等等问题,由于这是集体所有,可以看到相应的重建宅基地的位置是跟原来的队有对应关系的,基本上是就近集中重新规划的。
   在新的规划模式中从以前的组织方式中转变了,以前是院落的共同体,现在是开放的邻里似的,可以看到姓氏关系,左上角是四队一组建筑关系,左上角是原来混杂的关系,是混杂的血亲的关系。右下角是新规划形成的,尽管是很开放的邻里空间模式,在这当中还是存在一些血亲的联系,这是一个乡村向城市化过渡之间的传统血亲似的共同体,向邻里似共同体转变的一个过程。我们又对整个社区的形成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个就不再说了。
   我们看到整个规划,相对集中的街道邻里的关系跟以前是完全不同的生活组织空间的方式。经过这样的组织之后,它的新的空间可以看到左上角,新的公共空间开始形成,这跟以前是不一样的,以前要讨论公共事务,一定是在某个村长和某个德高望重人的院子里面,现在集中到了所谓的路的十字路口,来讨论公共大家关心的问题,这其实是比较原始的公共的场所或者是广场形成的开始,右边是社会生活,有麻将室,实际上往俱乐部沙龙的方式转变,包括以前的商业,以前是小推车走家串巷,现在是临街的商业,最右下角形成专业的交流。
   重建的模式,通常我们看到,今天上午看到很多的项目是两维的,我们希望这个项目是三维的,原本我们希望是社会主导,村民推进,政府支持的模式,但是最后实际上是一个村民主导,社会推进,政府支持,这里面我们缺乏经验或者组织上有一些问题也好,实际上我们真正对村民能够形成提供一部分资金赞助,但是这提前发到村民手里了,我们对项目的主导性,建筑师的主导型被削弱了,最后可以看到有很多瓷砖的房子出现,这是活动最后形成的结果。
   实际上通过这个项目社会发展和邻里形成在这个项目中,这个项目虽然看起来不如建筑师期待的,因为我本人也是建筑师,不是像期待实现一个作品的建筑化美学的角度,功能的角度都有大量的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一个社会发展和邻里形成的角度来看,这恰恰不是一个从外部强行推进城市化的模型,而是从自身给他一个机制,给他一定的空间,让他慢慢自己的发展,自己的城市化,因为那里主要的社会成员,村民大部分都在城里工作,实际上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很多已经城市化了,我们要考虑他们下一代,下下代,这个城市化应该是自发的,而不是从外部的,在物理上的重建,我们这个项目本身是一个超低造价的,每一栋房子不到六万块钱,这六万块钱只有一万多一点是政府和基金会给的,剩下一部分是贷款,可能物理重建并不太成功,因为他们没有遵循我们严格要求,需要有一定抗震要求。
   这种村民、社会、政府合资的重建模式也不是我们一开始期待的,我们期待的是社会主导,村民推进,政府支持的模式,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三维的模式在中国第一次的实践。
   最后一点,还有一点新的希望,这张图形成城市化过渡的新类型,从来没有见过。可以看到右边屋顶上有水是得到一部分资助的,所谓六块钱一栋的房子,后面是我们留给他们的后院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方块的房子和后面传统院落的结合体,这其实是非常有趣的新的类型。前面是临街的,后面是院落,他们用一种过渡的空间组织来组织他们从血亲到邻里关系之间的转变,这可能是一个普遍的或者是一个未来具有某种提示意义的新的空间组织类型。谢谢大家。{{page}}
    
   主持人:很抱歉,今天我们的电脑再次出了问题,也是时间太长,电脑也罢工了。我现在不用电脑了,本来计划安排我有一个发言,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我的一些观点。
   大概两个月前谈活动的时候,魏主编曾经跟我提过让我讲一下灾后重建的人文关怀,当时我就答应了,我觉得实际要谈发现人文关怀不是那么好谈的。大家平时都可以说要很重视人文关怀的问题,其实我觉得真正要落到细节上的确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上网搜索一下,对人文关怀很多的概念,很多的解释,我其中总结了一些方面,我简单的说一下。
   一般认为人文关怀是发展于西方的人文精神,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很笼统的描述,其实也是很抽象的描述。进一步还有各个层次,有几个层面上的含义,比如说第一个是成人不仅作为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人无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具有核心地位和支配地位。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精神生活等等方面的主体。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需求,这其实大家也都提到了,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需求,也包括精神生活和文化层面等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突出强调是应该承认人的差异性,特殊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这两天大家都关注智利矿难,智利在今年年初地震以后,他们也正在做灾后重建工作的同时发生了这样一种矿难。但是他们的救援过程中,我想大家可能都很关注,从8月5日发生矿难之后,你看到他整个救援过程,特别感触深的是把35个矿工的照片公布出来,宣布出来。我想这就是对人的最基本的滚珠,而不仅仅是公布名单,甚至可能以一个符号,一些符号来代替,我觉得这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有血有肉的所谓的主体。前天救援已经结束了,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奇迹,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社会还是政府部门,还是包括埋在地下的700多米深的35名矿工,我觉得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一种非常坦然的,一种非常淡定的,面对灾难所进行的救援的措施,这个方面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所谓对人的关怀,所谓人文的关注,比如说他们在精神抚慰方面,他们所做的工作。比如说给他们生活上的指导,不是说给他讲究精神胜利,让他们一日三餐的安排,甚至是自己组织起来进行一些活动,集体活动,然后还可以用矿灯模拟白天和夜晚不同的时段,我觉得所有的这些都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在自然灾害面前所发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去年在灾后重建,我们跟中国美术馆做过一个国际应急建筑设计展,在这个展览的过程中跟媒体和跟其他建筑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在谈到所谓人文关怀的问题,我就提出来,可能更重要的是在两个层面,根据我刚才列的笼统的概念还是各个层面的概念,我觉得都是太抽象的,我觉得更主要的是在两个层面上具体落实。比如说第一个就是在,使得灾民如何更有尊严的生存,这个是需要踏踏实实落实的。所谓人文关怀不是一种对者的关怀,更不是说对灾民的施舍,我觉得应该是通过外界的帮助,社会的帮助而激发灾民能够通过自力更生,灾后重建很多的指导方针里面都包含了这些内容,而且今天很多专家也提到了这样一些内容。
   包括精神的抚慰,本来我举的例子就是台湾的921地震,唐米社区把日本的纸教堂,在神户大地震十周年之后,把这个指教堂搬到台湾唐米社区的重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对于灾民起到一种心里安慰,一个非常好的作用。我们去考察的时候,实际上我觉得灾民很好的利用的空间,成了相互交流,相互关怀的一个场地,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如何使得发展可持续,一个是生存,一个是发展,我觉得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是在我们设计时候需要考虑的,我们设计不仅仅是提供给你一个建成品,我要考虑你将来的使用,考虑你将来的发展。今天我觉得很多的,包括王小工先生提的,包括管理的措施,我觉得都是一种持续的关注。我本来要举一个例子,我们建筑学院的老师做的一个希望小说的援助设计项目,这个设计把学校和一个背包客的旅店结合在一起,实际上这可以提供志愿者服务的场所,也可以为希望小学提供一个有持续的经营收入,维持这个希望小学将来长久的发展的措施。包括中央美术学院捐建的文化艺术中心,当时考虑一方面在总体规划的时候我们就考虑产业的规划如何适应未来的发展,而不是说规划是停留在一些功能指标上的东西,而是能够切切实实落实到灾后重建长远的发展,所以我们对于一些当地的文化,当地的手工艺术,当地的一些可以作为将来生产力的元素,怎么样能够提取出来,能够发挥作用。中央美院文化中心就是以手工传习为主的中心,并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宣传文化,而是通过手工艺传习的方式,既让灾民通过小型的场所学习到他们生存的技艺,同时我觉得这也是对于我们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平台。我觉得灾后重建的创作,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的建构,还要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
   我想通过这样灾后重建的研讨,要更加重视灾前的设计,因为我们灾难不可确定性,意味着现在每一个建设都可能面临灾难的挑战,即使你是非地震区也可能面临水灾、火灾、风灾等其他的各种灾难,充分考虑防灾减灾,就意味着尽量更多避免悲伤的灾后重建。我的发言就到这儿。最后我们要请崔总做今天整个活动的总结发言。
   
   崔恺:已经很长时间了,已经是非常晚了,我觉得没有什么总结发言。刚才吕院长讲的话也算是一个总结,实际上我们做物质建设的同时,实际上更关心灾区将来的精神方面和文化方面的建设。实际上我自己还有一个体会,今天在路上也是跟别人聊起来的,实际上今天讨论的相比较所在的中央美院,所在的望京,这种大型城市社区的建设,我们讨论的都是非常小的事情,实际上都是非常小的建筑,有一些时候甚至是非建筑。但是大家都用了很多的时间来讲自己的思想,在讲自己的情感,讲自己的观念。我感觉是想的多做的并不是不愿意做的多,这件事情本身是在农村和偏远的地区,相对在大城市是小事情,但是动了这么多情感,感觉到所有参加灾后重建的建筑师,艺术家们都是在更用心去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陶冶自己。所以我今天中午的时候碰到别人说,别人说你在每天做生产性商业性设计的时候有一些时候觉得挺累,挺无聊,但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态非常好,而且感觉非常的愉悦,因为做了善事帮助了别人。中国的灾难总是不断的出现,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我也希望通过这次交流会,我们大家能够更多的关注灾后重建的问题,更多的来关注我们如何能够把灾后重建的事情做好。
   今天是一个很好的结点,虽然我们说灾后重建的建设告一段落,但实际上今天并不是一个学术上总结或者定论,实际上很多的问题也是开放的,很多的事情还在发生。我想随着今后不断事情的发生,随着我们不断的努力和工作,中国在灾后重建当中一定能够摸索出更好的经验,不仅仅对我们自己的人民,我觉得对世界也会有贡献。
   再一次感谢咱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位代表,我也觉得建筑技艺在这次会议的组织当中得到了方方面面大家的支持,我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一次会议留下一些很重要的有价值的记忆。谢谢大家。
   
   

来源:筑龙网

“重生”——汶川震后重建学术交流会嘉宾精彩发言(二)-筑龙建筑设计

筑龙建筑设计

20万粉丝共同关注,建筑师的网上家园,追踪全球最新行业资讯、享受业内海量项目案例、分享设计大师经典作品。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筑龙建筑设计zhulongjz,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每日为您推荐建筑行业最新、最热、最好玩的资讯!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建筑设计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向北老师

福建 福州 | 项目管理

43 关注

495 粉丝

999+ 发帖

100 荣誉分

筑龙一级核心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