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g
发表于2005-03-10 354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本文针对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气候特点,从门窗形式的合理选择、门窗的保温隔热及气密性到窗墙面积比和太阳能的利用等几方面讨论了该地区的门窗节能设计的要点。
最新回复:shandyj 2005-03-10
Noways
发表于2005-02-17 188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针对住居营建的种种弊端,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住居的研究已成为建筑行业可持 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它首先是唤起一种新的生态意识,这种意识将建筑系统作为一个次系统 依存于地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之中,认为它是生...
最新回复:shandyj 2005-02-17
Noways
发表于2005-02-17 193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可持续发展在我国规划界以及其他领域已成为流行的术语,一时间几乎所有的规划设计都与"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现在的问题是使这一说法从口号的概念表述和接受转为具有深刻实践意义的行动,...
最新回复:shandyj 2005-02-17
匿名
发表于2005-02-17 864人浏览
等级:
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设计方法对区域发展建设的重要性,对其所涉及的内容,系统分析,设计步骤灯做了论述。并阐述了生态变换原则等问题。
最新回复:匿名 2005-02-17
wangjunming
发表于2005-02-01 1801人浏览
等级:
绿色植物作为自然环境的代表,其生态效应、视觉感受和人文景观渗透和影响着人类生活和建筑环境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栽培技术和环境思想的发展使建筑设计中环境要素的地位日渐突出,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建筑与环境的互...
最新回复:wangjunming 2005-02-01
匿名
发表于2005-01-06 97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建筑既作用于生态环境,也作用于人类,它始终持续地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和使用者的生活,特别是对于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来说,其影响更是巨大。生态建筑将成为21世纪建筑设计的主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
最新回复:孔家店 2005-01-30
wangjunming
发表于2005-01-27 270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今天,2004年9月20日的“上海市绿色建筑促进会”成立了。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绿色建筑”为主题的社会团体,也标志着“绿色建筑”已被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绿色建筑”所体现的是生态的、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最新回复:shandyj 2005-01-27
wangjunming
发表于2005-01-27 289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建筑作为人工环境,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明确生态环保目标和手段的建筑,可以称之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概念是当前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领域的具体体现。
最新回复:shandyj 2005-01-27
wangjunming
发表于2005-01-06 261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台湾的绿色建筑九大指标,即生物多样化指标、绿化指标、基地保水指标、日常节能指标 、二氧化碳减量指标、废弃物减量指标、水资源指标、污水与垃圾改善指标、室内健康与环境指标。并详细介绍了各指标的各分项。
最新回复:shandyj 2005-01-06
wangjunming
发表于2005-01-04 209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如何确立既复合中国特殊国情又能彰显本土文化特点的形式风格和设计理念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就此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必须从问题的根源入手。
最新回复:shandyj 2005-01-04
dolphin2
发表于2004-12-29 217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托马斯·赫尔佐格生态建筑中的地域主义倾向——参观托马斯·赫尔佐格“建筑+技术”展有感。 生态建筑是近年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托马斯·赫尔佐格的建筑作品分析,说明生态建筑对于地域的研究和重视在客观上是对地方传统和历史...
最新回复:shandyj 2004-12-29
dolphin2
发表于2004-12-29 250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介绍杨经文的 “生态气候感应”建筑理论的设计策略及其新作——— 被称为“高尔夫之伞”的马来西亚古斯利高尔夫俱乐部。
最新回复:shandyj 2004-12-29
dolphin2
发表于2004-12-07 242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遵循生态原则是必然趋势,实践证明摩天楼较分散式城市布局更具生态上的合理性,生态设计的原则是以人为核心,最大限度的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在总体布局上,将建筑...
最新回复:shandyj 2004-12-07
dolphin2
发表于2004-12-01 250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文中以生态设计的技术与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建成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框架,阐述了其相互作用的内部关系,列表对各种有关生态系统层次作用的要素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建筑物及环境的生态设计的目标和控制方法。
最新回复:shandyj 2004-12-01
dolphin2
发表于2004-11-30 208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建筑的透明性有利于加强太阳能的利用,减少人造光的使用。对于“智能建筑”这一概念而言,应该避免过分及不必要的自动装置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很多热工和照明方面的新技术,已经处于发展和试验阶段。 提高建筑密度和改进建筑肌理...
最新回复:shandyj 2004-11-30
xczb
发表于2004-11-23 249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研究了我国南方建筑的传统防潮设计,提出了利用面层材料的方法和利用间歇式通风等方法
最新回复:liusiyan 2004-11-23
扬子江
发表于2004-11-08 273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分析了中国建筑节能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些国外节能的实例,论述了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并针对建筑节能的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措施。
最新回复:shandyj 2004-11-08
cong
发表于2004-10-18 237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作者利用所研制出的一种既节约能源, 又能降低工程造价的装配式轻型砖, 设计出了(并即将进行施工) 能保护环境变废为宝、且具有目前国内外墙体孔洞率最大(80% ) 的试验性房屋, 从而对生态建筑进行了尝试。
最新回复:shandyj 200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