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龙论坛-全球建筑人工程人网上交流互动社区 · BIM · BIM施工应用

[分享]致BIM中心主任的一封信:“中央厨房”模式

发表于2019-05-27     1295人浏览     1人跟帖     总热度:408  


双手合十:放下对BIM的执念!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还有一千个BIM技术。大部分人对BIM的理解都聚焦在“M-模型”上,始终围绕着模型挖掘价值,总觉得一切皆可用BIM解决。就像我们拥有一把锤子,感觉全世界都是钉子一样。而我更愿意将“M”解读为Management(管理),让这项技术真正落地应用的核心是回归到真实的施工业务上,用信息辅助项目的日常管理。

腾讯作为互联网浪潮的弄潮儿,创造了许多堪称伟大的互联网产品。这家以产品著称的公司,在内部沟通时却没有人提“产品”这个词,谁说产品谁外行,大家经常用的词是“服务”,目的是要回归到本质,看用户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服务。BIM中心或许可以不再强调“BIM”,而是回归到真实的施工业务上,看项目到底需要哪些服务。
致BIM中心主任的一封信:“中央厨房”模式_1

1、什么是“中央厨房”模式?
“中央厨房”是餐饮业中的一种管理模式,指的是将餐饮店所需食材集中采购,定制定量的分拣封装,或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然后统一配送到各分店的一种模式。这种中央厨房的优势在于通过集中的大规模采购和集约化的生产,以降低餐饮行业的生产成本。

大家所熟知的“海底捞”将该模式应用的较好,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它输出的产品的标准化,口味和菜品都是一成不变的。试想下这种模式,如果应对的不是标准化的产品,集中配送到店里的食材需要进行二次加工,还需要相应顾客具体的需求,最终的菜品是否获得顾客认可,肯定是依赖各分店大厨了。

2、BIM中心可否成为企业的“中央厨房”?
借鉴这个思路,如果BIM中心成为施工总承包企业的“中央厨房”,依据各项目的图纸建立项目的模型,然后按照具体施工实施的维度,对各个“施工单元”进行任务拆解(可借鉴WBS体系:单体-专业-楼层-流水段-各施工工序),并为每一项施工任务将所需的资源和技术方案匹配好(实体工程量、措施工程量、作业指导书、工种数量等),然后传递给项目(注意:拆解任务并不是编制计划,不用附带时间属性,只是罗列这个区段必须要做的工作项)。

当前,各专项施工方案基本上是针对于整个项目的,肯定存在某一个特殊的部位方案未能明确的地方,未来要管理得更深入的话,就需要基于每个具体的“施工单元”出具具体的方案,这样在具体施工时才更有指导意义。各项目所需的基本“食材”都准备好了,至于“这盘菜具体怎么炒得好吃”,业主能否满意,就需要依赖这个项目团队的能力了。
致BIM中心主任的一封信:“中央厨房”模式_2
基于一个流水段的任务拆解并附带相应的资源

当然,真实的中央厨房,集中配送的成本高,源于租赁场地、人工或设备分拣、打包、运输等,肯定会增加成本。但是施工企业的“中央厨房”,核心配送的是信息数据,依靠互联网可以实现分秒级的传递,在这个维度上成本并不会增加很多。重点是如果采用这种模式,每个项目配置的人员可以精简,一个人可以兼做多项工作,管理人员能力可以快速提升,可以让更多的管理人员承接更多的项目。或许一个10万平方米的项目,十几名管理人员可以轻松地管理好。BIM中心集中为多个项目服务,可以积累很多共性的资源,在多个项目应用和推广,持续积累数字资产,为企业未来的数字化转型做好铺垫。

3、成为企业“中央厨房”需要哪些硬实力?
技术中心要扮演这样一个角色,至少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有一个能够按照“施工维度”去拆解任务的核心团队:
这个团队的核心成员一定要有项目经历,需要考虑施工中实际操作的各个环节,按照施工图纸或模型拆解工作项。建议由“技术+商务+机电”人员组成核心团队,拆解出任务所需附带的信息包含实体工程量、措施工程量、材料设备技术参数、核心作业方案等内容。当然,完整地拆解一个工程的工作项并附带相应的资源计算,工作量是巨大的,实际上工程也是一步一步干的,所以没必要一次性拆解完整,可以跟随实际进度逐步进行,满足现场需要即可。
致BIM中心主任的一封信:“中央厨房”模式_3

(2)要有一套信息承载和传递系统
拆解出来的任务及附带信息,不能放在一个Word文档里集中堆放,需要按照一定的结构框架来承载信息,可以让项目人员快速调用,并且需要满足双向传递。技术中心拆解的任务可以快速传递给项目,项目完成的任务情况能让技术中心看到,这样可以实现动态的管理过程。
致BIM中心主任的一封信:“中央厨房”模式_4
施工任务拆解
致BIM中心主任的一封信:“中央厨房”模式_5
任务执行情况的反馈

这种模式下谁居于主导地位呢?主导权一定属于项目,而非BIM中心。一定不能将BIM中心变成了“指挥中心”,对每个项目实际情况最了解得肯定是项目部,BIM中心也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和精力管控好每一个项目。项目初期很忙碌,在做整体策划时需要很多信息输入,BIM中心给予信息的支撑很重要,过程中多一道把关,施工任务项不遗漏,或许可以减少很多资源浪费。但是具体任务什么时间做,怎么组织协调完成好这些任务,肯定是项目去考虑的事情,最终的“菜品”是否好吃,一定是“大厨”水平决定的。

4、践行“中央厨房”模式会有哪些坑?
实践这种“中央厨房”的管理模式,对大部分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初步能预见到的有以下几点:

(一)对原有企业组织架构的挑战
BIM中心组成需要由“技术+商务+机电”组成,原本人员都属于不同的部门,肩负相应的任务,需要重新分工,必然会导致当前组织的变化,是否真愿意投入核心人才去做这件事或许是一道坎。

(二)观念上的挑战
企业基本上是以管理项目为主,在这种模式下,转变为扎扎实实地服务项目,去为每一个具体的项目考虑,不知能否认识到。

(三)BIM中心可能会面临巨大压力
一个中心要服务多个项目,如果项目形成依赖,BIM中心将面临巨大压力。这种情况下,BIM中心的人员能否忙得过来?如果忙不过来,会不会导致项目上的抱怨?

(四)可持续发展问题
企业如果项目较少的情况下,BIM中心的成本会很高,能否维持良性地可持续发展?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不管存在多少问题,每一次改变肯定都会伴随着痛苦,没有痛苦的尝试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践行“中央厨房”模式,肯定会踩很多“坑”,每当填完一个“坑”我们的道路就平坦一些,最终会为后人铺平一条道路。

5、施工企业未来运作模式—“强后端,弱前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产业互联网成为必然的趋势,未来的施工企业一定是“强后端,弱前端”的高效运作模式。强大的“后端”起初由项目经验丰富的人组成,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将利用“BIM+大数据+AI”等高效技术形式实现。强大的后端,提供项目准确可靠的数据,确保每一个项目在组织策划层面规避风险,指导项目沿着正确的方向行进。“前端”是指在项目一线作战指挥的人员,依托于后端强大的数据支撑,企业将会逐步弱化“前端”,精简项目管理人员,节约人力去承接更多的项目(当前30个人管理1个项目,未来则可以管理3个项目),从而实现企业效益规模化增长。
致BIM中心主任的一封信:“中央厨房”模式_6
企业要想突破当前的发展瓶颈,转型将是必然,未来已来,请迈出你的第一步!
作者:郭琦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IM生产产品部
来源:BIM    微信公众号    BIM改变未来
仅作分享交流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BIM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19-05-27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20

2

致BIM中心主任的一封信:“中央厨房”模式

川水往事

中国 台湾 | BIM

15 关注

999+ 粉丝

933 发帖

114 荣誉分

顺水顺水顺水顺水顺水顺水顺水顺水顺水顺水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