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龙论坛-全球建筑人工程人网上交流互动社区 · BIM · BIM动态

[分享]BIM的现实与追求

发表于2018-07-12     392人浏览     1人跟帖     总热度:41  

BIM的现实与追求_1
探讨BIM的文章多如牛毛,大多数都是谈BIM的优势,更有甚者把BIM等同于人工智能,还和大数据联系起来,畅谈BIM无所不能,未来发展空间无限。笔者认为,如果视BIM为工程建设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笔者称之为BIM的系统属性,也可以理解为行业BIM或者企业BIM),那么现行行业的生态需要重构;如果视BIM为工具(笔者称之为BIM的工具属性,也可以理解为项目BIM),那么要满足正向设计甚至全生命期的运用还需要技术升级(关于企业BIM和项目BIM的概念,公众号之前推送的《设计企业发展BIM的几点看法》一文中有详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当然,BIM的影响之于项目全生命期是方方面面的,讨论BIM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本文仅从设计行业的视角来谈一谈关于BIM的现状和对未来发展的原则性看法。
——BIM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BIM的现实与追求_2
国内BIM发展现状
正向设计是当下的热点,他和成果优化的关系有点像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的关系,都是先进的技术,但是互联网模式相对成熟,认知度高,云计算和大数据概念相对比较陌生一点,技术和业务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公司手里,基本判断是3年内发展成熟;

参数化设计是未来的方向,基于参数驱动的精准设计和数据关联,即是设计质量的保证,又是数据联通的前提,基本判断是8年内发展成熟;

全生命周期运用是BIM价值最大化的方式,是BIM的努力发展的方向,基本判断还需要12年的时间;

至于大数据、智能建造那就不是BIM行业单方面努力可以实现的,需要整个行业生态的发展,我们更多的是期待;
BIM的现实与追求_3
2、市场需求与BIM的三重制约

客户不同部门对于BIM的需求各不相同,试想一下,所有干系人都有各自对于BIM的需求,这些需求涵盖了项目全生命期,他不是仅靠设计公司就能完成的,毕竟设计公司的长项是设计。成本算量、工程管理、施工运维等知识缺乏,指望设计公司通过一个BIM工具就摇身一变成万能公司,这是不太现实的,这也是BIM现在广受诟病的地方。

这些需求里面,有些是比较实用且可以(已经)实现的,如BIM算量、虚拟建造等;有些则还在探索中,比如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的BIM管理云平台,这类需求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需要改变又有生态(利益格局),所以推进很困难;还有一类就是国内软件还跟不上,国外有成熟软件,但不适合国情,比如运维软件,这类需求还需要行业进一步发展来解决。
笔者承认,BIM只有实现了项目全生命期的运用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但是在当下,BIM还面临诸多的问题。
BIM的现实与追求_4
理想与现实之间,相隔的只是那几百米的距离
BIM的现实与追求_5
BIM人员能力:BIM从2012年开始火起来,到现在不过5年时间,高素质的BIM人才还没有培养起来,目前最多的都是应用型人才。具有全局视角,具备工程和计算机开发跨界能力的高端人才行业还很匮乏,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政府出台标准、工程运用推广等方面的困难;

行业技术瓶颈:目前主流BIM平台软件都是国外的,这些软件的共同特点就是需求响应特别慢(国外厂家面对的是国际市场,对于国情需求,相应自然就慢),目前还没有国内自主研发的平台类软件,我们国内现在能做的都是基于这些平台提供的API做二次开发插件,功能是有限的;

实施责任主体:如前所述,项目全生命期的BIM运用,不可能由一家责任主体实施完成(目前的认知部分还停留在设计搞定所有),而是通过BIM数据的有效传递,让参与项目全生命期的各方主体都能共享信息,协同互动,各司其职。但现实中要各方责任主体协同互动,需要制度环境、法律法规的等一系列行业环境的支持,目前还不完善,比如采用总包合同和清单报价对于BIM的运用需求是不一样的。
两组重要概念
1、数据传递与数模分离 

很多人理解BIM数据在项目生命期的传递是线性的,遵循设计设计BIM → 成本BIM → 工程BIM →运维BIM,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数据这样传递,那么模型数据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把上游很多不必要的数据传递给下游,模型越来越大,调改就越来越困难,数据传递必然受阻。其实,数据传递应该是以核心模型(一般是设计公司提供)为中心,放射状传递。我们可以把每种场景应用模型传递拆分为两部分:核心模型+场景应用模型。
BIM的现实与追求_6
分离的思想。打个比方,张三的身体就是核心模型,张三今天上班穿西服,这个西服就是套在他身体(核心模型)上的适应工作场景的场景应用模型;张三明天要去踢足球,需要穿球服,那球服就是套在他身体(核心模型)上的适应踢足球场景的场景应用模型;不管张三出席什么样的场合,他的身体(核心模型)是基本不变的,最多会有些胖瘦的变化,但场景模型必须要依据张三的身体(核心模型)来定制,如果身体(核心模型)有变化,场景模型随之改变。所以,数据传递的内容就是基础的具有公用属性的核心模型。成本、施工、运维等依据核心模型建立满足要求的场景模型,从而实现BIM在全生命期的运用。

所以,客户在提出施工、成本等方面的BIM需求的时候,设计方可以运用上述概念充分进行引导,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设计方能提供的是核心模型+设计场景应用模型,客户如果要进行成本、施工方面的BIM运用,则需要相应具备BIM运用能力的成本、施工单位参与(或者客户自己部门有这个能力),否则就算设计方勉强做了成本、施工场景应用模型,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责任主体的不一致,模型成果也会沦为摆设。另外要提醒的是,在合同签定的时候,应该注意场景模型方面的范围蔓延。
 
2、OPEN BIM与P-BIM

这两个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但是能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就很不容易了。这里我还是先介绍一下这两个概念,在第三部分再讲具体怎么用的。

OPEN BIM认为,BIM价值最大化在于项目全生命期运用。而单一软件功能是不可能覆盖整个项目周期的,它必然是多软件协同工作的结果。既然是多软件那就必然存在数据互交的问题,目前主流的数据交换格式是IFC,所以OPEN BIM在很多专业论文中也被称为IFC-BIM,它的核心就是研究数据交换问题的。

P-BIM认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BIM应该分为若干的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不同的,对于BIM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没有哪一款软件可以整合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需求。所以每个阶段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BIM专业软件,同时该软件必须具备创建、读取、传递BIM数据和完成交付的功能。P-BIM同时认为,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参与者应该专注于该阶段任务,并把高质量完成该任务作为参加项目BIM的第一要务,并充分考虑上下游阶段的数据协同接口。
解决方案与思考

设计公司要在当下市场条件下把BIM发展好,当弱化BIM的系统属性,强化其工具属性,把BIM软件当作设计制图工具。BIM团队应在制度上安排让RV、AC等BIM软件与CAD、SkechUp等传统制图工具在同一地位,强化员工优先掌握专业设计知识,其次应鼓励员工掌握多种设计工具。

具体业务开展上应在前期充分与客户沟通,目前很多客户对于BIM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客户公司内部各部门、供应链单位也不具备实施BIM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充分挖掘客户真实的核心需求,根据需求定制成果交付标准。在项目实操层面更应该以效率优先为原则,BIM实施切忌平均用力(为BIM而BIM,同一项目不区分子项特点以及客户对于BIM的真实需求,用同一标准实施BIM),BIM深度运用的单点突破应在个别子项上局部探索,不能盲目扩大运用范围,造成人力成本的巨大浪费还不能保证预期效果。

在技术上应倡导OPEN BIM和P-BIM的思想,鼓励各专业采用对于自身效率最高的软件,同时研究专业协同以及模型整合的方法,并形成流程制度。(图六)就是我中心常规项目运用BIM工具进行多专业协同正向设计的数据互交图。它既满足各专业设计效率最优,又能进行协同设计,同时可以进行模型整合,输出轻量化模型,也为成本、施工的BIM运用预留了接口。
BIM的现实与追求_7
综上,笔者认为,现阶段设计企业BIM发展应理性认识当前行业BIM水平和市场特点,以设计为主业,BIM为工具,员工培养上要以专业设计为本,鼓励掌握多种设计工具(二、三维软件)。坚持效率优先原则,不要为BIM而BIM,BIM技术的探索要控制范围,单点突破,不断累积,小步快跑,最后汇点成面。BIM研发要以市场为导向,研发成果的评判要以是否提高设计效率,是否提高设计溢价为标准。对于已经成熟的研发成果要结合客户需求探索商业模型,促使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BIM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18-07-13   |  只看该作者      

2

谢谢楼主分享。

20132142

北京  |

2 关注

113 粉丝

47 发帖

0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