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台湾智慧社区发展的最新实践

发表于2018-04-08     971人浏览     1人跟帖     总热度:42  

台湾智慧社区发展的最新实践_1
本文以台湾的住宅类智慧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了台湾智慧社区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呈现最新的台湾智慧社区的建设现状,探讨智慧社区建设对于台湾的多元影响;并对台湾智慧社区的发展提出建议,为后续的智慧社区建设及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台湾智慧社区发展的最新实践_2

 1 文献回顾

1.1  智慧社区的定义

“智慧社区”的内涵目前学术界尚无公认的界定,其建设处于不断的探索中,指导智慧社区建设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但是都强调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使用。依据世界智慧社区基金会的定义,智慧社区是指有意向并且努力地运用信息技术,显著并基础性地改造社区内的生活及工作。这种转变不仅有益于社区,且能吸引社区团体、政府、民间企业与教育界进行地方参与及合作。

1.2  台湾智慧社区的内涵

台湾的社区,普遍意义上可以分为住宅社区与非住宅社区两大类。住宅类社区的类型,因所在位置及社区的划设方式不同,分为“既成社区”与“新社区”;“既成社区”分为“都市邻里单元社区”、“集合住宅社区”、“乡村既有聚落”3种;“新社区”分为都市内和近郊新开发社区。台湾智慧社区的建设最早源自“绿建筑”的推广,后来又融入了“智慧建筑”的概念,形成了“智慧绿建筑”,智慧社区是“智慧绿建筑”的升级。

 2 台湾智慧社区的发展政策与建置现状

2.1  政策缘起

2.1.1  自然环境的挑战

台湾人口密度高,都市化程度高,受到地理环境与资源的限制,面临许多挑战。如何应用更积极有效的方式节约能源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势必成为台湾未来永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2.1.2  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台湾社会面临快速老化且生育率低的现状,老龄化的速度远高于世界平均速度。如何构建智慧社区,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如何利用ICT和ICS技术协助老年人生活是值得探究的议题。

2.1.3  互联网、物联网时代的智慧趋势

随着ICT科技在台湾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对于智能网络应用与依赖加剧,其使用率与普及率逐年跃升。因此,应用各项信息与通信技术提供服务,由智能科技系统设施相助实施,有效提供居民在生活、工作、交通、教育、医疗、照护、休闲等方面的服务,势必成为未来趋势。

2.1.4  居民需求的升级与ICS技术的进步

经济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伴随个人意识兴起与知识增进,对于居住环境质量与相关生活服务的要求与日俱增。ICS技术的不断进步,让智慧化生活成为可能。

2.2  政策的愿景

在既有绿建筑、ICS科技研发与ICT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下,配合政府所扶持的各项新兴事业,进一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应该成为衔接升级“智慧绿建筑实施方案”后的下一个重要计划方案。通过导入“产官学研”合作平台,推广智慧社区,可成为领先国际的典范,落实台湾城乡永续发展的政策目标。智慧社区的建设朝向促进环境永续发展、平衡城乡发展差距、创造有幸福感的生活、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目标迈进,从而达到永续环境、优质生活与产业发展的“三赢”目的。

2.3  推动的策略

2.3.1  绿建筑、智慧建筑的深耕普及

对于新建建筑物,要持续加强推动普及绿建筑、智慧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对于既有建筑物的改善,将办理节能和智慧科技应用改善技术的推广,协助进行问题诊断。

2.3.2  提升智慧绿色科技应用创新技术研发竞争力

进行智慧化及绿色创新科技技术与相关产品研发,并研究制订相关智能化系统及设施设备标准与规格规范,以期待研发出更智能化、更人性化、更易操作的系统设备及更佳的节能减碳技术与产品,以促进建筑及社区环境更符合智慧与永续发展的目标。

2.3.3  健全法制及技术规范解除发展限制

对于相关法制、规范、机制及措施内容进行检讨评估,针对妨碍、限制产业技术发展的部分,或对于推动产业发展仍有不足的部分进行修订,以健全法制规范环境,更有利于发展智慧绿色产业技术。

2.3.4  培养跨领域人才建构“产学研”发展平台

经由大学进行相关课程的教育及“产学研”合作机制等,培养相关专业人员的跨领域能力,并结合不同领域人才共同合作,将相关知识与技能运用于专业事物上。此外,进行滚动式智慧城市相关建设成果的盘点,期望能结合空间将各部门资源整合纳入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平台,以利于落实政策及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2.3.5  推动永续智慧社区创新实证示范计划

选择适当场域结合政府及民间业界共同推动永续智慧社区的城市实证计划,并建立共通平台,由整合的厂商负责维护管理,以建立永续经营的商业运作模式。另外,针对一般住宅社区的维护管理及能源使用效率问题,由社区视需要自行申请,提供部分补助经费及技术协助,以广泛地协助住宅社区进行部分改善,让更多民众可以亲身体验智慧绿科技应用的效益,同时也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3.6  推广营销策略建设智慧化居住空间展示中心

智慧绿建筑和智慧社区的展示推广,通过建设展示中心和组织绿建筑旅游等方式,让民众有机会认识体验智慧绿建筑、智慧社区。另外,对于已经建成的智慧社区进行推广体验,作为观摩复制和技术输出的基础,可以达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提升形象和促进相关产业国际营销的目标。

2.4  实施层级

智慧社区的建置需要一些前置条件,分为智慧生活应用层级、智慧应用环境空间设计、智慧基础设施及资讯服务平台。

2.5  政策推动进程

智慧社区的建设是由建筑扩大至社区,进而至城市的推动模式进行,呈现点线面的推动进程。具体的政策包括绿建筑推动方案、生态城市绿建筑推动方案、智慧绿建筑推动方案、永续智慧城市—智慧绿建筑与小区推动方案、永续智慧小区创新实证示范计划。

台湾智慧社区发展的最新实践_3智慧社区政策推动进程

2.6  智慧社区建置发展概况

2.6.1  绿建筑的发展

台湾的绿建筑标准制度实施于1999年,当时仅要求申请案件符合“日常节能”和“水资源”两项基准指标即可获得评定,以达省电、省水的初期目标。2007年又增订完成绿建筑分级评估制度,分为合格级、铜级、银级、黄金级和钻石级。2012年将原有单一的绿建筑评估通用版本发展成为绿建筑评估家族,分为基本类、住宿类、厂房类、旧建筑改善类和社区类5种专用的绿建筑评估手册。

2015年台湾住宅类绿建筑评估项目指标
台湾智慧社区发展的最新实践_4

绿建筑政策自2001年实施至2016年底止,目前已有5 130件公有和私有建筑物取得标章或候选证书的评定。在节电、节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均获得相当良好的成效。整体而言,这些绿建筑完工启用后长达40年的生命周期中,预估每年可省电13.58亿kWh,省水6 377万t。

2.6.2  住宅类绿建筑的发展

台湾绿建筑评估系统是参照美国绿建筑LEED-ND及日本绿建筑CASBEE-UD评估系统,在各自绿建筑评估体系下,开发建立类似概念的生态社区评估系统,从而研究发展出适合台湾环境的《绿建筑评估手册——社区类(EEWH-EC)》。截至2015年社区类绿建筑钻石级有3件,银级和铜级各1件。

社区与全部类别绿建筑案件分级等第分析表(截至2015年)
台湾智慧社区发展的最新实践_5

2.6.3  智慧社区的建置规范

目前智慧社区的建设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于2016年公布《台北市公共住宅智慧社区建置规范手册》。住宅类智慧社区的建设,特别是公共住宅智慧社区的建设,分为目标策略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营运管理阶段。其组成架构是以智慧住宅为核心,由住宅的建筑自动化、通讯自动化、安全自动化、家庭自动化、配备能源管理,发展到社区的物业管理、智慧家庭照护、安全防灾、智慧生活服务、停车场管理、能源节能、智慧微电网。设计原则分为安全防灾、通讯通信、建筑自动化、节能管理与智慧电网、智慧生活服务和物业管理6部分。

台湾智慧社区发展的最新实践_6
智慧社区架构示意图

 3 台湾智慧社区发展的影响

3.1  社会层面

(1)以需求为导向整合资源,提供民众幸福感服务,让民众体会智慧生活的效益。

(2)结合政府及民间力量,发挥更大整合效益,更可发掘出各地方具有竞争力的当地需求与特色优势。

(3)建立由点到面的发展模式,由绿建筑、智慧社区逐步扩大到智慧城市,不仅扩大了智慧绿建筑市场的产业规模,更符合国际发展趋势,最终将成为发展智慧城市的坚实基础。

3.2  产业层面

(1)台湾绿建筑、智慧建筑、智慧社区的发展将直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2)建设智慧社区提供整合性实验,发展整体方案输出,可大幅提升台湾ICT和ICS产业的竞争力。

(3)台湾智慧社区的建设采取使用者参与方式以确保智慧服务的需求性,并检讨回馈执行成效、服务使用率、满意度及经营模式等,对后续推动复制及扩大产业化有极大帮助。

3.3  环境层面

(1)建设智慧社区能够应用各项节能、再生能源及智能电网等技术,达到节能减碳的成效,更藉由实证计划探讨各项技术应用于社区的效益,作为后续推动扩大的参考,对促进节能减碳具有具体贡献。

(2)智慧社区的建设不仅推动绿建筑普及,同时智慧社区的实证计划针对不同的实证场域提供智慧交通、信息化政府治理与服务等,可减少交通能源消耗,亦将达到节省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环保等效益,对环境永续发展作出具体贡献。

 4 结语

台湾目前尚未针对智慧社区建立独立的评估系统,社区既可以用智慧建筑评估方式进行评估,也可以用绿建筑评估方式进行评估。台湾智慧社区的建设融入了共享经济的理念,台北市公共住宅社区的地下停车场将为电动共享汽车租赁提供停车场地和充电桩。共享经济理念与智慧社区提供的智慧化公共服务理念有许多重叠。在建设智慧社区的同时,如何将共享经济的发展融入智慧社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也是台湾智慧社区建设可以尝试的方向。


来源:《上海城市规划》2018年第1期《台湾智慧社区发展的最新实践》  
作者:胡迪、白仁德,台湾政治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结构设计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18-04-08   |  只看该作者      

3

结合BIM3D可视化技术和GIS精准定位技术

非本人123

中国  | 结构设计

13 关注

999+ 粉丝

999+ 发帖

769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