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图文直播]装配式内装技术研讨会

发表于2016-10-25     1828人浏览     8人跟帖     总热度:295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结构设计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16-10-25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10

2

  曹彬: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日本专家、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办,建筑技术杂志社承办的研讨会。我是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的副院长曹彬,非常荣幸主持今天的会议。

  众所周知,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当下工程建设领域重要任务,包括主体外围护内装的全装配式理念在行业内德国普遍认同。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更是将推进建筑全装修,实行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协同施工等内容作为重点任务。作为装配式内装的技术先导者和集成技术服务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搭建技术交流平台,邀请中外专家学者,就装配式内装技术的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交流分享,促进装配式内装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是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院60周年系列高端技术论坛周的一项重要活动。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参加会议的领导和嘉宾: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孙英

  日本UR都市机构技术部-小田聪先生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

 JS日本综合株式会社新规事业担当部长-滝川光是

  新三平建设株式会社役员-梅园秀平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魏素巍

  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首先,有请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孙英院长致辞。

  孙英:尊敬的小田聪先生、梅园秀平先生、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在金秋十月来到美丽北京,出席装配式内装技术研讨会。我谨代表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图文直播]装配式内装技术研讨会-15.jpg

  本次研讨会由标准院主办,建筑技艺杂志社承办,是标准院建院60周年系列高端论坛的一项重要活动。1956年10月,为推动中国建筑领域标准及标准设计的创立和发展,中国政府主导成立标准院的前身,国家建委标准设计院。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己任,为中国的工程建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建院60周年之际,标准院联合多家国内外知名机构和行业组织,以举办系列高端技术论坛的形式,纪念建院60周年并真诚回馈行业,回馈社会。希望通过今天的论坛,大家都能够有所收获。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2016年9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装配式建筑发展,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各地方相继出台支持政策。这些举措将有利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更快速度,更高水平的发展。装配式内装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装配化装修水平。装配化装修是涉及建筑设计、内装饰工和部品应用的庞大产业链。大力推行装配式内装,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建筑质量与品质,延长建筑寿命,促进制造业发展。同时,装配式内装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已经积累广泛成熟经验。但在我国装配式内装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和装配式建筑的蓬勃发展,装配式内装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

  标准院是我国全面装配式建筑理念的率先倡导者和践行者,由院总建筑师刘东卫博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先后承担相关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7项。主编装配式建筑领域标准规范12项,并组织编制装配式建筑系列国家标准设计图集,尤其是在装配式住宅领域,标准院开发装配式住宅成套技术。包括PC结构住宅,钢结构住宅和装配式内装三大技术体系。开展广泛工程实践,主持设计的首个中国百年住宅示范项目上海绿地威廉公馆,采用最新装配式内装技术,由标准院承担内装总承包,受到行业广泛赞誉,并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成为我国新一代住宅的标杆。

  今天,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中日两国装配式内装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装配式内装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相信通过今天的会议,我们能够听到更多前瞻的理念,更多创新的技术,更多鲜活的实践。以此,共同分享装配式内装技术快速发展的成长与收获,共同思考中国装配式内装技术未来应用的路径与方向。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装配式内装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中国装配式内装虽任重道远,但前景广阔,让我们携手紧密合作,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推动我国装配式内装事业蓬勃发展,使其造福于国家,造福于人民。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发表于2016-10-25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10

3

  曹彬:有请日本JS综合住株式会社柳奥茂树先生致辞。

    

  柳奥茂树:大家好!我是日本综合株式会社的柳奥茂树。这次能够参加周年的高端论坛,我感到非常荣幸,衷心的感谢,生日快乐。

  日本经济业界之中有一个说法,日本50年是一个庆典,日本的经济面临着自己的挑战和问题。当然国际化在发展,企业如果能迎来50年的大庆,再好不过。很多企业它的寿命甚至到不了50年,可能只是20年,10年就结束自己的生命。企业它可以延续50年,这是什么意思?企业的寿命只有50年,或者一家企业到50年就无法继续存在,50年是一个槛。如果这个企业真的超过50年,如果再继续发展下去,这只是占个位数。相信在中国也是如此,在中国持续50年的企业并不是很多。标准院达到60周年,非常好,我相信咱们研究院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非常优秀的团体组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作为一家企业,相信我们标准院也能一直在我们的工作第一线,在业界的第一线处于领先标杆的地位。各位员工和研究员,大家的能力也是非常高的,各位的潜力也是非常强大的。

  作为一家企业在各个领域,大家必须都要发展非常均衡,各方面的能力也都要具备。大家的能力非常强,只有这样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会强大。但如果一家企业拥有这样的能力,也不一定可以长期的发展下去。其实,我们必须得面对周围的环境变化,面对周围世界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适者生存下去,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我们研究院持续60年,我们苦练内功,又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我相信60年不是一个结束,希望今后每一位研究员以及我们各位工作人员,我致以敬意。我们迎来60周年的生日,相信今后在领导的领导之下,相信70年、80周年,很快迎来100周年,我们研究院一定会继续发展下去。我打心里祝福大家。

  谢谢大家。祝贺60周年。

 发表于2016-10-25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10

4

  曹彬:感谢柳奥茂树先生对标准院的祝福,希望咱们的合作一切顺利。希望标准院过100年生日的时候,柳奥茂树先生可以参加我们的庆典,谢谢。
  有请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先生发表题为“中国住宅内装产业化与装配式内装集成技术发展的展望”的主题演讲,大家欢迎。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
  中国住宅内装产业化与装配式内装集成技术发展的展望
[图文直播]装配式内装技术研讨会-19.jpg
  刘东卫:很高兴今天跟大家交流。主题是关于中国的内装产业化和装配式内装的相关问题,因为这个领域最近10年,标准院的团队一直在攻关实践。结合全国现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尤其是这段时间关于装配式住宅领域。从国家的技术和顶层设计再到实践做一点点工作,今天可能这也偏技术。从国家的角度和行业的角度,以及技术本身的解决方案和大家做整体的交流。
[图文直播]装配式内装技术研讨会-17.jpg
[图文直播]装配式内装技术研讨会-16.jpg
  我把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做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新产业,第二部分是新体系,第三部分是新供给。新产业主要想和大家交流最近10年,包括在国内外的一些调研。究竟从国际上来看,我们团队调研的时候,期盼咱们国家内装产业有灿烂的明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国际国内的状况是怎样的。
[图文直播]装配式内装技术研讨会-20.jpg
[图文直播]装配式内装技术研讨会-21.jpg
  新体系,咱们现在国内正在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里面,一定要有创新的思维,结合中国国情,以国际视野提出新的装配式内装可以落地的解决方案。最近标准院团队从保障性住房领域与商品房领域,尝试了两个项目。一个项目是北京的公租房,一个是山东济南做的中国百年住宅示范项目。我结合这两个项目,新型内装产业发展建筑填充体的装配式内装技术解决方案。两个项目的样板间已经形成,主体正在建,如何落地,如何做出来的跟大家进行交流。

    最近这段时期国务院发文,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非常清晰地推动国家和行业。虽然从装配式建筑来讲是一种工业化的方式,全面理解新时期的装配式建筑思想、目标和实现路径,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从建筑产业现代化来看,适应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需求,以转变建筑业的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新兴建筑产业快速发展。加快适应构建我国新型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体系,可以说这是一个重中之重。这里面包括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创新,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我们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效率水平,从而实现建设和供给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这是非常核心的任务。装配式装修也好,咱们的内装产业发展也好,这与咱们的认识、思想、目标是非常关键的。当前,从全国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和装配式建筑发展来看,建筑产业现代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建筑产业现代化得到政府、企业各方面的大力推动,得到全业界广泛的共识。建筑产业现代化从现在开始,在五年当中都期盼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和装配式建筑,最核心的就是这次国务院的文件中所看到的那样,实现工业化的建造方式转变和建设供给模式的转型,这是非常关键。在国务院的文件里,我想在座的各位同仁都看到了,对装配式建筑有简洁明了特别清晰的定义,装配式建筑指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成的建筑。为推动转型升级,目的和意义也非常清晰,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供给侧改革,提出了一些顶层的要求。明确指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一种重大变革。这里面提了八点重点任务,八大重点任务是相互关联,以及标准规范的体系。创新装配式的建筑设计,这都与咱们内装产业、装配式装修一体分不开的,紧密关联。其中,在第五项重点任务中特意提到推进建筑全装修。二十世纪世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历程看,不管是建筑还是住宅工业化,都是以先进的工业化技术转型和革新为基础。通过采用新型工业化的生产建造方式,从而实现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从发达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以及装配式建筑发展很清晰地看到这点。今天在座有全世界建筑产业现代化和装配式建筑最发达的日本专家,我想他们会给咱们更加多的启示和借鉴。发达国家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以一种适应建筑工业化生产的新型建筑通用体系,这是非常关键的顶层设计。保证品质,提升效率,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同时,对住户和使用者而言,建设出高品质的房屋。
    当前来看,在新时期当中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和装配式建筑发展,面临很多挑战。挑战非常多,从这三个方面比较重要。第一,这轮建筑产业现代化和装配式建筑的转型发展,应该对保证建筑的基本质量和品质理念以及认识非常关键。第二,特别重视工业化生产建造的集成技术。现在很多都是单向,有的时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比较片面。最近这些年我们调研的时候经常看到装配式建筑就在做主体,而且是单一型的技术。用一种剪力墙的体系,这是咱们现在全国大量在建的一种方式。与国外相比,可能现在有一些基本的认识问题。一方面工业化生产,最主要的就是全面建筑的集成问题。咱们现在这些基本的思考和技术的开发,我觉得有待于进一步的研发解决。第三,重视可持续发展和建设问题。今天在座的有全国各地的同仁,八九十年代北京的周边,当时的工业化生产技术PC建了很多住宅,这些住宅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开始是大量建的问题,后来寿命质量和可持续有问题。新一轮要以国际的视野思考过去曾经的这些经验和教训,这是非常关键的。当前来看,各位同仁也知道,不管是传统的建造方式还是新一轮的PC,应该说整体工业化方式的程度比较低。最近十年我们去调研,所谓PC应该是全面的建筑。不同的国家有不同国家的问题和认识,包括技术能力和水平的问题。新一轮以剪力墙体系为主做的PC建筑,咱们经常说这个体系只要用了PC在工厂现场做的话,这会特别的快,实际跟我们的调查不尽然。现在北京做的基本是主体预制构件到40%-50%的水平,如果这样衡量一半PC一半现浇,两种作业同时开展。再加上技术上的瓶颈,北京对抗震要求比较多,很多项目很难快起来。现在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现在的能耗问题,是不是以建筑的可持续,以建筑寿命的品质和质量为中心。PC面临着很多的成本和实施技术的挑战,推进起来应该现在是非常困难的阶段。说到一些问题,我想可能今天侧重于装配式内装,从装配式内装我想全装修的角度推动成品房,这不是单一的问题。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和完整的建筑来看,它一定是完整的建筑体系来看装配式装修。从部品的集成到建筑设计的整合,到现场的建造。从产业和行业来看是一个方向,但从全产业链要看装配式装修,这是非常关键的,解决方案不应该是单一的。
  联合国对建筑和住宅工业化的定义,突出五大特征。强调生产建造的连续性,以及它的标准化。一体化的过程,一定要求建筑生产和建造。目前在推的装配式建筑,这是一个完整和集成的体系。右侧的图是我们10年经过科技部和建设部课题的攻关,最近在推动的。右边是国标标准设计,从工业化和装配式集成的体系。总之,新型的装配式内装从国家产业化发展,在实施技术上建筑完整体系集成化,以及从品质和质量上更加长远的可持续,这三点特点重要。刚才提到一些问题,目前咱们国家从很多调研实施的项目来看,这些认识上还是有关键的瓶颈没有解决。传统在工地现场作业的方式比较多,过去主体结构里面埋了管线,后期运维也有问题。现在面临大量的改造,这已经成为国家非常多的问题,新一轮建设项目,不管是传统在工地上作业也好,还是咱们新一轮的PC,还要把这些管线埋在结构的主体里面。我想有的问题从深层次是需要思考的,从更加可持续和建筑寿命的角度,更加长远的视野。建筑从全寿命期来看,它的建设期非常短,主要就是后期的使用和运维。另一方面,咱们现在从建筑体系的集成来看过于单一,在单一的时候过于局限为剪力墙体系,或者PC的主体。今天说内装产业,我个人的经历这20年每每去日本调研感动着我,感叹日本内装产业之发达。但内装产业也许并不是今天咱们在座各位嘉宾都对它有完整的认识,比方说在新的阶段,全国各地从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工厂建造各地推动来看,基本上是建PC的构件厂。对内装产业的认识远远不足。这是科技部的课题,世界范围内调研西方发达国家的表。欧美二战时期后工业化的过程,右边是邻国日本二战以后结合着住宅大量的建设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开发出完整的,适合建筑工业化生产建造的建筑体系,我认为这是一方面。发展主体的工业化,同步发展建筑部品、内装产业,也是非常清晰的脉络。
  这一轮围绕建筑工业化,以一种适合我国的新型工业化生产建造建筑体系和建筑部品部件的生产建造体系,在全行业的认识和集成非常关键。这是科技部和建设部的课题,现在慢慢在行业里推动。国标设计非常清晰,一个是主体结构工业化装配的技术,一个是内装部品。包括管线和设备的集成,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支撑体技术,内装方面的填充技术,管线和设备,也包括一些框架和结构的外围护非承重等轻型墙体,非常清晰的脉络。两大方向,两大体系,然后不同的系统,产业发展非常明确。主体在实施装配和工业化非常清晰,主体是主体。国际工业发展的经验表明,研发建立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领域的通用建筑体系,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这是非常重中之重的问题。构建我国新型部品部件体系,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可能不同的体系,不同的产业发展,在日本是SI,这是建筑领域通用的,而不是片面的强调建筑的主体结构问题。当然了它是另外一种划分,主体的装配就是结构的支撑体,钢结构也好,混凝土PC也好,木结构也好都可以。通过一个非常清晰的体系,按照建筑工业化的集成系统的通用化部品部件。通过标准设计慢慢的初期发展起来的建筑或者住宅的通用体系SI,上面的部分是主体结构或者支撑体工业化。下面的部品化对比的是内装非承重,内装产业也是一个极大的发展。
[图文直播]装配式内装技术研讨会-22.jpg
  跟大家分享技术解决方案,通过研发实践有一些非常清晰。标准院近几年配合国家建筑技术的转型升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转型发展和装配式住宅,编了一本《装配住宅建筑设计规程》,我们有建筑通用体系的构建和基本思路。这本现在还是送审稿,我简单把里面的思路给大家介绍,不是完全从全装修的角度。最近六七年,我们对全世界的装配住宅研究。需要有适合工业化生产建造的通用体系理念,提倡装配式。这里面需要有标准化最基本的方法和前提,完整的住宅技术集成,系统地思考装配式。另一方面,最中心的就是提高住宅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品质。在这本装配住宅设计规程里,我们对集成体系的初步构建,上部分建筑的结构体,在国外是支撑体。对应起来是内装集成部分,这是两大部分,不同的体系还可以再拆分出来。管线设备的装配和集成、围护结构的装配和集成,这是两大系统四大部分的顶层设计,内装和它是完整的理念。内装部品方面,今天不想把装配式装修或者内装产业单独的看。可以看到四大部分来构成,建筑设计是集成设计的总控。这理念特别强调内装体,再把它拆分成一些内装集成的子部品或子系统,分三四级非常清晰。我们在全国做一些实践,包括对装配式内装的基本定义,非常关键装配装修或内装采用干式工法,将工厂生产的标准化内装部品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对干式工法管线分离,这些都是头一次在国标里面按照顶层设计构建来实施。现在在标准化的方法里面模块化不是很清晰,有说这些模块是功能的,这次重点强调是建造的模块。与咱们关联的建筑设计,完整的装配式建筑,从全系统来看内装如何来集成。比方说把它清晰地拆分起来,比如说户内的管线设备。全国有五六个工程,传统在做主体实施的时候,管线都是主体的部分拿走。把它拆分出来,可能这种施工的过程会有变化。但实施起来,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更加清晰,更加系统,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对建筑内装的工业化提出系统性内装部品,模块化的部品以及针对内装的两大部品系列来解决。有一些集成化的部品,有一些模块化的部品。
[图文直播]装配式内装技术研讨会-23.jpg
  这些年我们做很多实践,实施不困难,技术没有太多的瓶颈。我们在做的时候,跟现有的体制模式和认识有差距。有的时候和很多专家同行以及业内人士在交流,说你们院做装配式的研发和设计困难在哪里,往往说有三大困难,认识、认识、认识。这些在实施过程中是最大的瓶颈,技术用工业化的生产建造方式转型,但思考方式和基本的理念不转型,恐怕这是最困难的。
[图文直播]装配式内装技术研讨会-24.jpg
[图文直播]装配式内装技术研讨会-25.jpg
  济南百年住宅鲁能公园世家项目,我们借鉴日本的先进产业化和装配的技术做的项目。2012年,集团和日本的日中建筑产业协议会强强联合,学习国际上产业化技术发达的国家,从整体的理念到技术完整研发。项目就是以产业化或者工业化的技术为基础,实现建筑的长寿化、高品质、低能耗,给房地产开发出新型的供给产品,我们现在谈供给侧改革。这个建设方式在不同的发达国家,比如说在日本SI体系从它顶层设计上有问题,就是住宅的新建造和供给的产品。让它更加长寿,更高的品质上,特别是在长远上来看,运维的问题。现在的住宅不太考虑后来七八十年以后的运维问题,这种建造方式就会注意到这个问题。经常说SI支撑体和填充体国际理念,开放建筑的基本理念是什么?一个建筑的结构或者说支撑体,大家都知道七八十年的使用没有问题,甚至100年左右。它的装修管线设备5-30年需要更换,咱们现在的所有这些东西都埋在主体的结构里面。这个项目完全和主体分开,对国家节能环保价值,对开发商建设出高品质的产品,特别是对咱们在座的所有人来讲,买到一个能够价值更加长久,可持续居住的高品质产品,这是非常关键的。这个项目在房地产行业做品质引领标杆,以装配式和工业化的建造技术升级品牌项目。地上14万平米。右边的图完整实施了SI支撑体和填充体,主体的工业化,内装的工业化,完全分开,实现主体更加长久。对着住户的填充体完全和主体的管线分开,让它更加灵活,更加方便。每一个家庭在里面,一个家庭的全寿命周期可以应对。当它的品质下降,这是一种可维护。对既有住宅改造,传统的方式如果是支撑体和填充体的分离,这个变化太好了,它的意义和价值对住户而言非常重大。这个产品完全不一样,在房地产领域第一个从主体结构和完成体系不一样。现在实施主体非常困难,如果做剪力墙体系的TC就是三块板,一个楼板,一个内墙板,一个外墙板。大家明白做工业化的集成,考虑到住户的使用和主体的好实施,内墙也不需要。楼板PC叠合板,全世界都差不多。技术很成熟,相对比较好实施。由于现在的剪力墙体系,最难搞的就是外墙,又承重,又防水,有所有的热供性能要求,越做越厚。大家知道框架体系是一个轻体,但真正做这个东西用什么产品。
  课题技术很成熟,但国内没有。我们现在不需要吊装承重再现场灌浆,之前担心灌浆不好怎么办,技术的瓶颈,连接的问题。建筑设计一定做出高品质,适用于住户的安全舒适需求崭新产品,不能单一从结构上改变。由于框架结构是大空间,灵活性和适应性非常好,非常完整。我们在现场做了两个样板间,一个是十楼,整合国内先进部品和日本先进部品。还有一个户型是年轻家庭,非常灵活。经常提到做工业化和标准化,它的多样化就没有了。这集成整体卫浴和厨房模块化部品,这是这个体系。这是我们用填充体集成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看到主体就是干干净净的。我们还做了公租房的项目,第一次在PC布埋管线全部分离出来,从而保证质量,减少不必要,控制合理成本,可以达到长寿命绿色环保。这是完整内装的系统性图,模块化的部品,集成化的部品,考虑到完整的建筑,把管线分离。又让室内的空间非常方便,建造具有长久品质的升级换代新型产品,全面实现装配式内装工业化装修的生产方式,考虑到今后全寿命可持续。电梯专业设计和给排水专业设计,完全与传统的是不一样,把它完整集成起来,非常关键。比如给水,现在实施的这一阶段调研的PC有很大的问题。电线把PC弄完了以后,由于没有弄好就剔槽。我们经常说从建筑上标准化,建筑上是PC标准化了,但大家发现去PC工点生产不是标准化。每一个里面的电气管线都是不一样的,其实也是一个非标。日本对电气电线管看了,据统计在PC里70%左右的变更,现场施工的问题由于电气管线引起的。现在的排水管线,大家都知道传统的设计院就是这样设计的。PC还是这样,产权的问题,使用的问题,实施这些技术的问题。这次就是用完整的建筑体系,把内装用填充体或者说工业化的方式来进行装修。这是我们做的户型,可以看到集成是很麻烦的,包括和日系的这些事务所。我现在看了其它院,主体结构做的PC,管线的集成考虑确实有很多问题。电梯专业就是在上面画一个方向,从内装的角度和建筑体系系统出发,这是一个完整的清晰拆分,清晰的工业化生产,从大到小的部品群集成。今年的住博会看到内装的前景和明天,明日家的样板间很多,有一半以上都在讲工业化装配式装修。一定要从建筑完整的体系和系统,这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做的样板间很漂亮,最早做的时候不太了解,我们这些年做示范试点,没有一个不被抢购。比周边的楼盘每平米多卖几千块钱,市场证明非常成功。老百姓不认,寿命和品质没有长久的提高,这是不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的体系和产业化的技术,做出可持续的项目。
  北京公租房项目,青棠湾的项目,让主体更加长久。在这些年和全世界开放建筑领域的顶级专家交流,为什么全世界领域不同的国家都在实践。咱们现在的设计都是做功能这个基本的视野来做,其实最多考虑二三十年,三四十年。从欧洲来看这是同样的问题,一百年以上的房子很多,小户型变大户型,大户型变小户型,住宅变办公,办公变居住。开发30、40、50,特别标准化,这个项目做了五年。在规定动作那么小的前提下,怎么把管线分离。按照公租房今后可持续的居住太不容易,从如何保障品质降低成本,非常不容易。这30万平米就是五个户型,现在光说工业化和标准化的方式是前提。看那些项目,十多个户型都不算多,这30万平米就是这几个户型。为了省造价,运用标准化的部品特别关键。不到三千多户,整个就用了一种规格的整体生产。尤其是对户型本身的推敲,因为这些也不是说是我们做的。虽然在做现在剪力墙体系,尽可能没有问题的同时考虑打通这些领域。最近20年,对日本公共住房,今天在座很多都市机构的专家,这两年学习它们的基本理论结构。日本的供应住宅,每一个时期居住水准和面积也是在提高的。每隔多少年增加三五平米,有一些国际上的经验借鉴非常重要。不是说将来就会这样。不是就玩一个主体,虽然面积大小并不是决定品质非常重要的指标,让它的功能更加优化。所有这么小的户型,30、40、50,起码得有卫生间的干湿分离等基本的收纳空间。不能为工业化而工业化,为PC而PC,核心是做出高品质更加长久的产品。咱们现在很多方案一个主体的工业化目前非常困难,龙头是全面的建设,更加高品质的产品。很多都探讨主体有多难,怎么联,怎么弄,这也是一方面。过去我们做很多商品房项目,过去把管线埋在楼板里面,过去吊顶是浪费,把管线利用吊顶做完。公租房,这个项目最后就是每平米八九百块钱,非常困难。吊顶这块都节省了,在中间做了一点木条,同样达到效果。针对公租房的新型整体卫浴进行研发,这个项目是全国第一个绿色三星,拿到美国的认证。右侧除了标准化的设计方式成本控制之外,模块化的部品和集成化的部品,系统性的进行应用,为今后的住户多样化进行选择。
  公租房群体,前些年我们编公租房的建设标准,也有不少老年的住户。十二五经常听到社会的声音,公租房那么小的面积就是过渡性的。我想今天UR都市机构用中国的方式翻译,全日本唯一一家公租房的单位。在这里实施标准化非常困难,小四千户一个整体卫浴,对前阶段的部品集成要求比较高。每一个户型的主体和填充。
  内装产业紧密关系到每个人住房基本品质,咱们国家从认识和实施技术和部品集成,还存在着非常初级阶段。咱们现在去建材城,一个马桶,一个龙头多的是,现在还面临很多挑战。期待咱们国家内装产业,装配式装修工业化的生产建造方式的未来。
    
    曹彬:感谢刘总建筑师的演讲,围绕新产业、新体系、新供给,就中国建筑产业转型以及装配式建筑发展方向进行分享。

 发表于2016-10-25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10

5

  日本UR都市机构技术部小田聪正在发表题为《日本装配式内装技术的发展》的主题演讲。

[图文直播]装配式内装技术研讨会-26.jpg

  曹彬:感谢刘总建筑师的演讲,围绕新产业、新体系、新供给,就中国建筑产业转型以及装配式建筑发展方向进行分享。

  有请日本UR都市机构小田聪先生,他演讲题目“日本装配式内装技术发展”,大家欢迎。

    

  小田聪:大家好!我是UR都市机构的小田聪。今天想向大家介绍日本住宅中的SI支撑体和填充体的进展,我们以UR都市机构的案例向大家进行介绍,我今天以新建筑来进行介绍。关于改装,我们会给JS的同事进行介绍。UR都市机构本身的介绍,UR都市机构的支撑体,UR都市机构对SI住宅的具体居所。从KEP到KSI的流程。最后是UR都市机构的填充体案例。

[图文直播]装配式内装技术研讨会-27.jpg

  UR都市机构的具体工作。我们UR都市机构在1955年成立,去年到60多年,比咱们标准院早了一年。之后我们与其它机构进行合并,成为今天的结构。地域振兴机构我们的名字改过几次,目前作用独立的法人存在,名字是UR都市机构。目前UR也是有多方面的工作,有四大领域,都市再生领域、居住环境领域、灾害复兴领域,帮助受灾地区进行城市灾害应对,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郊外环境领域。今天想跟大家介绍集体住宅的供给成果,我们来看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我们的供应量。我们可以看一下红色部分是集体住宅,青色部分是我们UR提供的住宅,绿色是公寓。在当时建筑很多大型集体住宅,从某一时期开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出现公租的住宅。除了UR以外,还有一些民间的建筑公司,也是使用了UR的技术建筑很多公租房。到1985年左右出现超高层的建筑物,这是日本的建筑历程。

  租赁住宅公租住宅,在1980年3月份有两万户。包括从九州的福冈到大阪,名古屋到关东分成四大区域。我们从建筑面积来说,70%以上是60平米以下的,还有三层是60-80平之间的。建筑面积的表示方式,日本和中国可能不太一样。在日本其实一般是从墙体中心到墙体中心,它的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大约是相等的,它与中国的情况不太一样。接下来看UR都市我们的S方面,剪力墙结构,北京的结构比较多。还有就是带有剪力墙构架的结构,包括框槛结构。另外还有一种框架结构,这种结构是通过柱和梁进行构建的框架结构。大家可以看一下这边是墙体结构,左边是传统的建构模式。把钢筋组建以后注入水泥,PC国内应用的比较多。只有地板是用水泥浇筑,其它的墙体等结构都是预配式的。具体的模型,这其实并不是罕见,利用机械臂吊起来进行组装。缝隙是用灰泥进行黏和,大部分是使用框架结构来进行建筑的。

  墙体结构,墙壁都是应力墙,特别是红色的部分,它的减震性很强。红色部分是无法进行改造的,建筑是墙体结构。接下来看一下有柱子和梁,我们可以看红色的部分,中间的这部分是应力墙、承重墙,这部分是无法进行改造的。但在房间之内,其它的地方就不是承重墙了。因此,其它的隔板等部位可以随时进行改造。我们可以看到这边是整个建筑的外观,这边是框架结构是超高层的,有20层以上我们会使用这样的结构。我们可以看到红色的这部分是干式工法进行建筑,包括还有外臂,这边是外观。外臂主要使用支撑体的结构,这边我们来看下,这是UR开发的。我们可以看到柱子其实它相对来说是比较长的,大约是2米长,没有承重墙。一般而言,我们会在墙壁的中间挖出缝隙,把管线配在中间,中间是中空的。但会产生一些问题,我们会把管线尽量让它处于一种直线形式,如果是中间会有一些弯曲的话,我们在居住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右侧是具体的一些照片,特别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这种建构方式比较多的。两年前的数据,1100幢建筑,PC占四万三千。

[图文直播]装配式内装技术研讨会-28.jpg

  SI。这是在上世纪60年代,又荷兰学者哈布拉肯提出了开放建筑的思维,之后作为建筑行业非常先进的支撑体和填充体的理念来进行,很多人进行模仿和宣传。目前UR还有轻量墙体的结构,这也是我们非常著名的老师所设计。我们可以看到这边是照片,地上是10层,具体它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红色的部分是用SIC,如果使用这种结构,它的耐震性非常强,很难倒塌。当然这里也是有一些柱子和房梁的,但其实数量并不是特别多。我们看到墙壁中间也可以做成中空,具体的数量会根据各个建筑不同而设置不同的数字。SI住宅,在当时其实这个技术是非常先进的,但并不是每层都设有电梯门,没有电梯门上层与下层需要下楼使用电梯,这是楼道部分的照片。这边是由统一的材料构成,我们结构是分成八部分,从而准备预制结构进行拼接。

  PC,我们尽量减少工时和工艺,可以提高时间效率。很多地方都可以进行改造,这边是内装和外观。KEP刚才简单有所介绍,我们所的K指的就是公营住宅的意思。公营住宅是实验住宅计划的意思,这是在1973年开始的一个项目,这是具体的照片。在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由于公营住宅大量供给,所以带来标准化的问题。当时日本的住宅公团很早开始有这个想法,我们开发出KEP计划。基于研究成果,我们在追求住宅多样性和可变性各种各样的住宅,这是我们计划的主要目的。无论是KEP还是KSI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住宅的多样性和可变性。但两者的耐用范围也是有所差异的,KEP是长期的社会反应,其目的是适应家族成长变化,实现户型和布局的多样化可变性。KEP它的开发重点在支撑体,目标是开发出应对各种填充体的支撑体。KEP具体来说,刚才我也有所介绍,指的就是希望这种结构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使用。我们的KEP到KSI,什么是SI呢,具体来说就是开发出一种通用式的部件系统,实现主体结构与其它住户构成部件关系的规范化。不管是怎样的主题结构和工艺还是居民楼的形状都可以使用同一种部件,而且部件之间可以自由组合。KEP我们看一下整体,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实验,在两个地方进行了实验,从而进行样板间,并且我们对具体的技术进行验证。KEP有基本的规则,第一点原则有空间模块的规则,它指的是我们在设定保证空间和调整空间的时候,保证空间是不被主体结构误差所影响的,同时得到保障的内部空间。调整空间指吸收主体结构施工误差的空间,两者之内设定模块。模块也是有两个的,第一个是A空间A模块,还有B空间。A空间指地板到天花板,它的长度2.4米,宽是0.3米×N,B空间从地板到横梁,长2.1米,宽50公分,N是3以上的数值。

  框架结构是比较薄的墙体到柱体之间是300左右,这些数据都需要提前进行设定。在日本内部隔热,从内部隔热到墙壁的墙体中心,这边是免震距离,它是300。以前建筑还是有天花板,目前的天花板相对比较少。我们可以看到这边到梁的距离是24,具体的尺寸和距离都是体现要设计好。平面这方面,包括我们的洗手间面盆具体的高度和距离,以及整体浴室,它的具体尺寸都是提前需要设置好的。防护系统有墙,这是非承重墙,内装系统有隔墙、储物和天花板。核心系统包括卫浴和厨房系统,装置系统包括锅炉和一些终端机器和管道等。这边是住宅构件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外臂,包括厨房隔板和储物间。我们储物空间可以进行移动,包括阳台厕所和厨房,包括厕所的洗面盆。关于厕所整体浴室,这边是1800×1200。它的距离是整体浴室最外侧的距离,高度是2200。接下来我们看到厕所是1200×90,接下来我们看洗脸间。确实它也是一个模块,目前这个模块其实用的不是很多,但在当时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这个模块经常会有所使用。关于厨房部分,目前厨房具体的尺寸还是有所使用,1700×1400。这是整体厨房最外侧的距离,高度是2400,形成了整体的模块。

  KEP实际案例。关于KEP有两种,第一种是我们追求供给时的多样性,包括我们在供给的时候,需要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可以自由摆设的空间,我们需要看居住者家庭的构造。因此,我们我们根据居住者的家庭构件,一个是根据居住者的意愿来进行自由摆设,与居住者一同进行创造。之后KEP的成果,我们通过世情的住宅供给进行实践,实践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增加供给时的变化,第二个方向是为居住者提供自由摆设的空间。在当时我们有相关方面的手册,这是我们创造居住空间的环境手册。三口一家孩子有一个,如果家庭构筑的话,如果四口之家我们建议是什么样子。把储物间进行移动,扩大房间。如果孩子长大以后,或者说我们的父母年老以后,居室的环境应该如何变化,我们现在提供一些建议。这是一个具体的实例,在日本是前野丁,这是1981年发布的宣传手册内容。特征是什么?我们可以看到这也是储物间,这块可以进行移动。

  刚才我简单介绍KEP的历史,我们进行了回顾。接下来KEP包括大门、锁、水槽,包括CHS,这些尽量提供通用部件。从那以后,KEP才得以发展。那时候日本的中央政府也是提出了CHS,与住宅的长期耐用化的长期研究。与此同时,KSI有所发展。当时有一个词是可持续。这是日本特殊的系统, 我们事先进行很好的设计,但在具体现场进行操作的时候,还有设计规范和设计图。其中,包括建筑图、结构图和电器设备图、空调设备图和卫生设备图,标准详细图,综合图,施工图,这些图纸都是我们统称为综合图。我们具体的建筑工人,他拿到综合图,以综合图为基础,我们做出施工图。因此,在现场进行操作作业的时候,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进行构建。这是主体结构的施工图,它并不是一个住宅,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是具体的管线配置。包括纵横之间如何进行连接,各个连接部分应该如何进行设计,它的具体尺寸都是有所显示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都会以施工图为蓝本来进行设计,无论是浇筑水泥还是构建整体框架的施工人员,都是根据施工图来进行操作的。这边的图是以综合图为蓝本进行设置的,包括门的大小和门的位置以及插座的位置,包括拉门的位置,我们与制作拉门的厂家进行协商,进行具体的设计。因此,在现场具体的工作,我们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高效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具体制作。这是JASS,这是日本建筑协会制造出来。包括具体的柱子、梁、墙面的断面尺寸,都有所介绍,各个建筑的具体尺寸也是有变化的。KSI住宅,它是公营团体住宅的简称,大约在1998年开始进行构建。它的具体特点,长寿命化,具有一定的耐震性。这边是外观以及内装。KEP当时这种工法也是与当时日本经济泡沫时期有关系,KSI与经济的低迷期有很大的关系,需要长寿命的建筑。

  经过验证的具体技术。支撑体。这是混凝土内外工程,厚度是7以上,每一笔的差值在10以下。另外,它的梁长度是非常长的。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它组合起来变成一个比较长的或者说比较大的外观建筑。另外,我们可以看到下水管和上水管,我们不是说分散来进行铺装的,而是集中在一起。因此,它的耐震性非常强。我们用三种工法,中间是中空的,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边是具体的照片,包括排水供应和纵向管道户外设置等方式。我们把废水集中在一起进行排泄,我们把排水管设置成了这种形式。从KEP发展而来的I,从以往我们是优先完成隔板和地面优先工艺,先把地板构建出来以后,在上面建筑墙壁,这是以往的形式。首先,先把地板建立以后,然后在上面建立墙壁。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墙壁是干式工法,这样可以使隔音性得到很好的保证。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电线的配线方式,包括排水方式也是有所涉及。外臂使用干式工法。东京的23区,它的房租比较贵,我们使用这种建筑方式。干式外围墙工艺,这是在东京的慕黑区,包括溪流的项目,这都是使用KSI的技术。这是青户第二个KSI实施的例子,填充体的例子也是有一些代表性的案例。

  因为这是集体住宅,我举三个例子。因为是集体住宅,所以上下都是有住户,互相之间的隔音性如果得不到一定的保障,相互之间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地板冲击音,还是墙体的隔音性必须有所保证,这都是我们的治理大方向。上个世纪70年代,1975年左右的时候,我们的框架是用木体框架的,后来变为干式工法。后来使用橡胶式的,把板材构建起来。在UR,我们的地板覆盖材料有两种,地板冲击音比较小的材质是LL,穿拖鞋在行走的时候,这些声音可以很好的得到吸收。孩子在屋子里奔跑,比如说滑倒这种大的声音,我们也是开发出了LH的素材。这两种素材加在一起,这是比较尖锐的声音和比较钝重的声音,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隔音效果。隔音效果我们争取达到二级标准,日本建筑的基本法有所限制。混凝土墙基准150,使用混凝土和干式的隔音墙。

  室内环境,在室内装修方面常常也会使用胶合板和塑料布等材料,但这些材料之中的黏合剂有甲醛等化学物质。在1990年左右,我们当时的建筑物也被称之为是病态建筑综合症。在那以后,我们的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变的非常严格。建筑基本法经过修正后,法律进一步加严。

  我们对SI进行很深刻的研究,有很好的案例。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建造出寿命更长的住宅。目前S更加长期,I是变化更加多样性,这两方面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1970年左右的时候,我们当时建了40万幢的住宅,到现在为止已经经过了50年,目前还依然在使用之中。SI这两项技术是相辅相成的。

  以上是我的介绍,谢谢大家。

 发表于2016-10-25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10

6

  曹彬:感谢小田聪先生的演讲,他带来KEP和KSI体系,一定对国内装配式内装的发展有好的借鉴意义。接下来有请JS日本综合住生活株式会社的滝川光是演讲,题目“公共住宅改造技术”,大家欢迎。

  JS日本综合住生活株式会社,新规事业担当部长滝川光是发表题为《公共住宅改造技术

  滝川光是大家好!我今天结合住宅改装技术进行一些讲演。今天的报告刚才UR的小田先生有一些介绍,我想以他为背景进行下面的报告。主要是以JS的设立,功能的维持和改良,以及国家政策改装的理由,以及1960年的住宅情况和改装技术的试点,JS的开发基础等等为要点进行介绍。之后我也将就技术人员的培养、JS的开发技术和JS的用途转换事例进行介绍。

 首先,我介绍JS的成立。JS就是集合住宅的综合管理公司,日本UR城市机构成立以后,1961年成立株式会社团低服务,1993年改名成为日本综合住生活株式会社,就是现在公司的名称。那个时间主要承接公团租赁住宅的维修业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们主要的业务是对社区内的一些业务以及住宅的情况进行巡查,也进行一些住宅方面的普通修缮。比如生活上的损毁和故障等等进行修缮,我们根据日本政府的规定,当遇到一些规程上的计划周期,我们会进行周期性的修缮。我们还有一些没有出租出去的房屋,对这些空的房屋进行修缮。跟现在的修缮维护相当有关的就是特别修缮,就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维护居住功能为目的的改良性修缮。对这一点,我将会在后面进行比较详细的介绍。日本是灾害多发的国家,针对这部分我们有一些业务。有社区环境改善的相关维护,以及修缮等等。保全分为维持安全,主要是维持的功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建筑物能够维持基本所需要住的功能。这部分最主要的就是事后的维护,生活当中必要的零部件出现故障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感到非常不方便,我们是事后维护,就是指这部分。还有预防的维护,预防是生活上的生活部件出现损坏之前,我们在一定的期间内,在它损坏之前来进行计划性的维护。虽然还没有损坏或者出故障的时候,我们在进行例行检查的时候,发现这部分有老化,有可能出现故障的时候,我们会进行提前的维护,管这个是提前维护。

  改善安全设施,根据社会环境的一些变化以及入驻人员的一些需求变化。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等等,我们来进行这方面的维护,我们管这个是改善改良维护。刚才我用语言进行介绍,这部分现在这张图就是用图表来进行解释。横轴表示入驻前,纵轴表示入住后。入住20年以后,我们要开展维护,如果东西损坏了我们需要进行修缮,让入住者有放心的居住环境。20年左右的时候,我们开展这方面的修缮,主要是维护建筑物的功能,还有就是改良维护,改善保全。为了让我们对功能进行改良。除了整体改变以外,我们还会对这样的零部件或者说是住宅功能进行部分的改善。重新装修或重新改装,这是应对生活方式改变或者生活居住性的提升等等,对这部分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刚才我也说过了,我们会进行计划性的维修,在这部分主要就是对结构、方法、材料损坏情况等进行修缮。根据这些,它的修缮周期也有所不同,我们UR要求一般都是以18年为一个周期来进行结构的修缮。这是一般性的要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定,因为UR在提前进行巡检。在巡检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有可能出现裂化情况的时候,它会提前进行维护。有阳台防水等等部分的内容,它也会进行18年左右的周期进行修缮。因为都是根据我们的零部件使用寿命,以及我们巡检的情况制定出来的。我们来看看日本现在的政策是什么样子的,日本的住宅建设五年计划,这是在2015年5月结束的,后来说我们开启了新型的居住计划,每五年会进行全新的目标制定。2015年的时候制定以提高居住生活的质量作为目标,所以通过改建与翻新,提升住宅的安全性和品质,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目标。基本的对策是通过翻新提高抗震性、耐久性和节能性,促进切实的维护与管理。尤其是对公寓的维护管理和改建等综合政策,正在被提到日程上来。日本住房的整体情况,我们来看租赁住宅,现在有库存是613万户。其中,房龄超过30年以上的大概有151万户,我们将对它怎样的翻新呢。下面有具体数字的显示,翻新的理由主要是有以下几种,住宅设备老化,对设备感到不满,其中对设备的不满占前三位,还有对房间和隔段房形不满。最近对住宅设备的陈旧不满程度增加,基本上对住宅设备的不满程度占翻新流的1-3倍,日本的翻新流变化也是很大的。

  看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的住宅情况,这是低层建筑而且没有电梯,用的推拉门比较多。虽然很简单,请大家看一下左上角的照片,洗脸池下面的水管开始漏水,排水管道出现堵塞的情况。左下边浴盆排水阀出现老化,洗手间的洗衣机放置处,它的地板出现开裂。为此,日本UR采用一些相关的技术,它们采用相关技术的采用点有一些标准,我们来进行针对性的总结。针对既有的技术进行改善,针对成本缩减对策进行探讨,引进新技术与新材料。主要是这些技术用于UR租赁住宅的维护与维修,这些技术会向相关的民间企业进行推广。根据UR这方面的政策来进行相关的工作,JS基本的政策是这样的,符合时代变化和时代的需求变化,从而建设舒适的居住环境为基本目标。我们对即将施工的既有部分进行充分地利用,不要太多地破坏原有的部分,以此来降低工程成本。我们在已经有人居住的环境中进行施工,一定要考虑其它周围居民的感受,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噪音,把工期进行缩短。这次在开发之前的设计阶段,就把这些目标设定为我们的设计目标之一。

  室外的时候我们针对高龄化进行室外空间的配置,在室内我们进行一些更加增加安全与放心的相对措施。我们的关键词就是安全与放心。我们开发的技术主要是缩短工期,在现场进行缩短工期的技术。我们开发了在现场进行安装的电梯,请大家看这张照片,没有把具体的工程照片拿过来,下次会把更具体的照片拿过来给大家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左边就是一个在建筑物外面加装电梯的情况,左边是一个内部的装修图片。右边原有的拉门改装成左边的拉门,这时间我们会采取新的技术,既缩短工期又降低噪音,又把我们推拉门的功能进行改善,改装成节能的推拉门。玄关入口处的改装,日本以前的门没有使用隔热的装置,外面的温度对室内温度的影响非常大。节能大前提下,很多使用隔热材料的门。我们在既有门框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右上角的照片我们是一个防盗的系统,在门上都是安装这样带监视镜或者是可视的对讲机。左边的图这是顶棚,日本的顶棚因为没有进行防水加层,所以现在基本上都需要加层的。在更改天棚的时候,我们研发出膜状可以粘贴的新型膜,膜的粘贴比拆卸以后再重新安装节省很多的成本以及节省工期。而且主要是为了增加隔水功能,而且这种膜因为是膜状的,楼上有水漏下来,它也是具有防水的功能。右边的照片,中国没有嵌入式的柜子情况,我们的壁柜也是后装式的,在工厂生产完了以后在现场进行安装的壁柜。现在中国也会增加收纳功能的重视,所以我想今后嵌入式的壁柜,在中国的内装修会更多的使用起来。

  地板,日本更多的想使用榻榻米,但中国更多的是木地板或者各种材料的地板。这是我们自己开发的复合地板,基本上是成块大片的地板,在现场进行简单的安装。刚才听到中方的人介绍说地板的施工在内装修上占很大的工期,但我们这是一个已经标准化的地板。它在铺设的时候非常快速,也是非常好的。其它也有很多相似的东西,有薄的发热地板,这也是我们近期开发的。与之前的加热地板相比,它的发热功能和使用电的量等等都有所减少。我们开发了适应地板的电散热装置,这是以前既有的厨房情况。以前这些装置会具有一些安全性上的忧虑,我们新开发是增加安全性的新式厨房系统,主要就是加热器这部分和油烟机一体化的热水器。如果老年人居住的房间,以前在我们的浴缸旁边没有安装安全手柄,我们这次重新开发的套件当中的浴缸带有安全扶手的。请大家多多关注。UR介绍说房间里有一些味道,我们根据这个情况开发了除味的技术和工法,主要去除地板的臭味和香料发出来的味道。现在基本上使用换气栅,现在在新的换气栅方面,我们会大量的使用太阳能换气栅。根据太阳能,由于太阳能的导入,根据使用太阳能的能量,而让换气栅自动运用起来,而不是说去使用电,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实现24小时不停的换气。如果根据天气的情况,阴天和下雨天的时候换气的工作量会有变化,大一天24小时都可处于启动的状态。如果有除臭功能,给排水道这部分的部件,这部分的解说很困难。我们使用了特殊的材料,一些高新技术的化工材料加入在里面,去除排水系统产生的臭味。零部件会根据时间,它的裂化程度比较严重,所以我们也会提前安排好它的替换零部件。还有排水口的排水阀,对排水阀我们也是换成了一种特别简单就可以更换的排水法。我们介绍了很多JS的新技术,一共有50个,如果再加上使用新型大概有70多种,我只是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东西。如果这些技术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或者说大家有感兴趣的话,我们会根据你们的要求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

  油压切割机,这部分主要是用于对排水管的切割等等。以前的切割机需要把墙体破开,然后再进行施工。但我们现在开发的小型机器,可以在保持尽量对墙壁进行破坏比较小的情况,可以对给排水管线进行切断,从而使得工期有所缩短,我们会根据开发的技术不停地开发一些相应的工具。

  我们进行改装的时候需要很多施工方法,但UR在1961年成立公司的时候,为了能够培养相关的人员,建立了施工人员培养制度。指定相应的施工厂商,实现迅速高效的施工,对这些施工厂商进行登记制度,对这些相关的公司进行一些技术人员培养的硬性规定。在这样的背景下,最近几年我们日本的高龄化,以及新的年轻一辈不愿意成为蓝领技术工人,出现工人慌。应对这个现实我们成立了技术训练中心,我想明年就会大量地进行年轻技术人员的培训。在训练中心,虽然名字是暂命名,主要是进行培养从事库存住宅、修缮改建的年轻技术人员。因为现在技术训练中心还在建设过程中,只能给大家看一个效果图。主要就是在UR技术研究所的旁边,我们会新建一个建筑,作为我们的训练中心。可想而知,我们对训练中心有多么重视。

  JS开展过的改建事例,我们介绍建筑物从商用楼转变为住宅的事例。它在进行改建的主要目的,实现既有资产的有效利用,获得相关技术的关键方法。为了在问题意识的提高和企业宣传方面,以及租赁住宅经营方法的积累上,也希望能够有一个创新。我们在这样的目的指引下,对施工方案提供几个要求。首先,尽量少的动原有住宅的建筑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可能要解决的问题还是不少的。在阳台需要新建小阳台,设置避难通道和室外空调的安置场所等等。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最左边是原来施工前的建筑物情况,施工后把整体幕墙去除掉改成阳台。左边照片的背面,这是建筑物的另外一面施工后的情况。拆除已有的装饰,浴室的情况也改动比较大。请大家看一下这是我们改装成B类的改装方案,从门口进来可以看到直通到阳台,所以阳光采光非常好。这部分受到客户最大的评价,它的采光性能好。它已经建成29年,位于市中心,一般的户型是26-30多平米,基本上一个人住或者两个人住为主。这是我使用开发软件对我们进行开发的事例。

  今天介绍的内容完全照搬到中国可能非常困难,但如果根据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或既有建筑的不同,进行更多的探讨。我想我们能够找到双方技术更多的共同点,会有更多的好技术应用到中国的改装现场上。希望能够通过像今天这样的研讨会,与中方各位同行进行更多的交流,也希望我们能够开发出更多适合中国的改装技术。

  感谢大家的倾听。

 发表于2016-10-25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10

7

  曹彬:感谢龙川先生,他非常精彩地介绍日本的改造维修政策和JS自己研发的专项改造技术,会让我们在座各位对中国的改造市场有很多的思考。

  接下来有请新三平建设株式会社执行役员梅园秀平先生演讲,题目是“中日SI内装技术的对比”。

  新三平建设株式会社执行役员,事业本部副本部长梅园秀平发表题为《中日SI内装技术的对比》的主题演讲。

  梅园秀平:我从2012年进入到中国市场,开始在中国与我们的业界进行接触。改造过公寓的项目,我结合实际的项目为大家进行介绍。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一直在摸索好的建筑是什么,什么是好的质量,要具有长期寿命,包括很好的设计管理和施工管理,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做的很好的地方。日本也是有很多这方面的基准,包括耐震性和老化处置,包括居住环境的节能、无障碍设施和维护计划,以及可更新性。

  在中国,我们的发展也是非常快的,包括标准化。大家会追求更好的效果和更加合理的施工方式,非常重要的特点,包括施工的工法设计和施工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咱们看一下建筑物的生产性能,如何来提高呢。有几个关键词,其中有四大流程。设计管理,其中包括标准化和模块化。建筑材料,包括工业化部品零件和模块化零件。施工工法,其中包括干式工法以及施工的计划和顺序。我们要使用高性能的工具。施工管理,其中包括信息化、标准化以及可视化。这四点我觉得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如果管理的好,可以提升效率。我们先看一下干式工法的整体情况,它有什么样的好处?提高生产性,降低成本。居住者来看,各个建筑它的品质相对而言比较均衡,所以可以放心安全地住进去。对将来的人来说,我们可以达到一个节能和环保的效果。商品生产化和设计的标准化,以及高效的现场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使用干式工法,可以使得我们的建筑质量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它们不会受到我们建筑工人的能力的影响。因此,其实这点还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最大的优势还是可以降低成本。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知道中国以往可能湿式的工法会比较多,日本更多的会使用干式工法。这两方面我们进行了比较,湿式工法要在现场使用灰浆,将材料进行黏活,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干式工法不会受天气的影响,我们使用组装的方式,它的效率很高。我们这边是建筑相同面积的建筑物,使用不同的工法,它的工程是不太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是干式工法,40天一个流程。湿式的工法需要90天,干式工法的时间是湿式工法的一半以下。相同的时期进行建筑,它的工期会减少一半以上。刚才我们看到UR和JS照片,我们有干式工法和湿式工法的照片。

  我可能会举一些比较老的例子,其中会有一些干式工法实践案例。我们看这边干式工法的实践实例,这是整体卫浴。整体卫浴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都是逐渐增加,它的各个零部件也是进一步的有所发展。特别是在设计阶段也是有很大的进步,包括干式双层地板和墙内的螺栓固定墙体整体卫浴等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从设计的这一阶段开始,我们已经逐渐地采用了干式工法,这些案例数量上有所增加。这边墙内竖直螺栓固定墙体的状况,我个人在中国除了这种形式,也会使用一些轻量化的墙体,大约有三种方式来实施我们的工程。我们可以看到LGS的墙体,轻量化的墙体。其实它的面积要比一般的墙体块小一半以上,所以比较灵活。这边是套管分水器,目前在中国也是有所使用。它最大的好处,我们的供水管可以防止上绣,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可以防止它的漏水,也不需要特殊的配管空间。这是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之中遇到的,配管在天花板上配还是在地板上配,这是挠头的,我们在具体的工程现场之中会进行不同的设计,进行特殊化差别化的一种设计,我们也是需要一个非常科学的讨论和研究的。

  排水系统,中间的这幅图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看到排水系统是一边呈螺旋状前进,这是相对比较集中式的排管设施。整体厨卫这边,我们也是应该考虑一下,包括整体卫浴,它在什么时候安置在房间之中,这个时间对工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对整体的房间情况有所了解。我们可以看到日本24小时来进行管理和维护的,具体的工作过程之中,包括这边是新风系统全热交换器。影响房间寿命,墙体之中的钢筋,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对排热和换气如果做的好,也会延长住宅的寿命。我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工业化产品,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设计阶段,我们必须得了解有哪一些工业化的产品,然后才能在设计之中有所体现。

  日本和中国的设计流程比较,以及日本住宅设计的流程。在早期我们在设计的阶段会与生产零部件的工厂进行联系,看看它有什么最新的产品和设计出来。我们也会时刻关注美国的情况,在设计的过程之中尽量会发挥能力智慧和目前现有的研究状况,之后开始施工。设计施工图的时候我们听厂家的建议,到管理阶段由一家设计师事务所来进行一条龙的服务,这样整体的情况掌握的更加清晰。另外,施工管理在之后会委托相同的设计师事务所进行管理,方便设计。可以使得工时缩短,工序更加顺畅地进行。接下来看干式工法的设计要点,干式工法我们为了实现它的概念,我们将标准化的设计,将构造设计和电气设计,以及创意和设备。在中国一般整体建筑者和内装者是分开的,我不是特别认可。创意方面,支撑体和填充体最好是由相同的业者进行设计和维护,可以使得工作变的更加简单。我再次强调,我们在初期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全盘。

  设计标准图。我们可以看到厨卫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尺寸和标准,都进行标准化设计。当然有一些部分我们会特别定制,经过一个很好的标准化设计以后,也会尽量地看目前具体可以提供的零部件,根据这些零部件进行设计。我多次强调我们的设计必须得提高效率,使得我们的工期变的更短。

  这边是设计师事务所在设计的时候进行的流程,我们可以看到蓝色的部分,右侧是施工的业者他们的流程。我们可以看到各自都有不同的流程,但我们完成是同一项的工作。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具体的制作图,我们可以看到右下角的土黄色的部分是制作图,这个制作图要和设计师和施工单位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创造出非常好的制作图。最终还会有竣工图,在日本这都有具体的要求。

  设备施工的事例,电气、电视、室内通信设施的具体连接方式。我们在设计图的阶段,其实尽量会降低更多的危险,同时让它更加合理的运行。这边也是具体的事例,这是平面图和设备图,包括照明和具体的创意,这些都是我们和设计师事务所一起共同协商画出来的。为什么在设计阶段费周折进行设计,就是为了缩短工期,让工作更加顺畅地进行。这边是主体施工图,我们可以看到柱子和梁,这些都是有具体的描述,我们在一幅图可以看到住宅的具体结构,这都可以体现出来。这边看起来不是特别清楚,我们可以看到这边是一个综合图的事例,它是包括主体图,平面图和设备图。排水管和柱子梁等具体的位置,我们都会具体的来进行设计。包括我们的配管配线,走什么样的线路,在这幅图里都是有厌食的。目前最新的工程就是使用这样方式,就是综合图的方式。

  施工管理。我们看一些中国的情况,设计和施工在中国处于不同主体,我们希望更多的使用日本的设计单位,当然施工是使用中国的单位。这是不同方式的表述,每一个施工的工序和检查的内容要明确,这样才能提高品质。每一项工作都有确认表格,如果实现这个项目才能达到合格的标准。如果不能达到合格的标准,我们会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我们也会对施工人员进行零件和部品的具体介绍,让他们充分了解部品的具体优势所在,让他们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现场管理。这是日本工程,我们通过照片进行管理,对我们的配管配线具体的情况有所记录。同时,我们可以明确的记录下来,什么时候在哪一部分做什么样的施工内容,这样可以达到一个可视化的效果。特别是我们有一些施工单位,它做对我们的居住者和委托主体不利的隐蔽工程,通过照片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住宅现场也是另外一个检查,其实我们会进行期间的检查实例,我们也会制作一个资料集。我们施工过程之中,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所记录,并且和我们的设计图来进行比对,这是我们进行施工管理的良好措施。我们结合中国的情况进行重新改良,我们在中国实施10个以上的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是通过这样的施工图表进行管理,获得一定成功。

  内装工程表。我们通过流程图可以把内装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和施工。其中,包括80项。我们一项一项按照步骤进行施工,整体而言都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施工。如果按照一项一项步骤进行走的话,整体可以缩短很长的一段工时。

  我们看一下CM实践案例。我们的案例背景地点在无锡,楼宇是有13幢,合计住户774户,停车场1326个。我们希望设计主体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一过程更加顺畅地实施,让我们的事业主体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管理方式,就是CM的管理方式。优点可以提升整体的施工和管理能力,关系到生产设计以及物流和技术相关等各个部门,可以使得各个部门能量得到最大的发挥。其中,包括品质管理和成本管理,以及日常管理。整体来说,这是CM。这是CM具体的架构图,从上面数第二行包括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管单位。这是工程流程表,包括基本计划的研讨和具体做出图纸设计。通过一项一项进行整体施工管理,这边是CM的监管人所实施的业务内容,从施工到竣工应该进行整体性的管理。根据和CM监管单位签的具体合同内容,其中包括设计技术和竣工过程中,到底哪一些部分是由CM监管部门来进行监管,这些在具体的合同签约的时候都可以来进行协商。

  CM监管人员做的管理内容。对施工图和部品零件制作图的确认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每天都需要对施工图进行详细的管理和确认,施工图和管理图所有的图纸都要由CM监管者进行共享。每一步都进行详细的管理,我们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样板间和实体都是在图纸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可以实现可视化。

  品质管理流程。具体问题点的现状分析,包括原因分析提供解决方案,包括综合的对策管理,以及应急管理提供意见和具体的实施。对于事故的预防和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等这些方面的具体管理内容,通过这些流程可以实现品质管理。在施工的过程中,每一个流程都进行详细的管理。每一个房间使用相同的质量管理标准进行控制。这边是CM管理者的具体实践管理方法,它就是一个分析表格。通过这一表格,我们可以把管理流程更加明确。同时,管理之后的结果也是可以实现可视化和文字化,这是具体的实例。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可以从我们的管理表格之中有所显示。我们在中国具体的施工现场使用日式的施工图。施工者设计的施工图,里面包括使用工艺品质和安全性工程、流程、成本,这些都在这幅图有显示。各个施工图我们的CM管理人都要详细地进行监管,在施工过程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管理。如果通过CM进行管理,我们在施工之后也很少受到过差评。我们可以看到这边是具体的施工照片,这是样板间竣工后的照片。使用CM管理以后,它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在品质管理和成本管理以及日常管理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包括施工阶段和前期准备阶段,以及施工主体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它们是否真正的实现,这些通过CM监管可以进行很好的管理。

  施工精度如何提升,CM监管人才培养还是很大的问题。干式工法对施工的成本管理和建筑材料的多样化,我们需要进一步应对。我们在中国市场导入CM监管人的制度,今后会进一步改善,将这一制度尽量进行完善。

  中国建筑市场发展非常快,相信中国会不停地引进国外先进方法和方式。大家对建筑品质的提升和效率的提升,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中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对干式工法和CM进行介绍,相信为中国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参考的价值。今后对房屋的主体和内装以及外观方面,如果我们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更好的建议,请大家随时与我们联系,谢谢大家。

 发表于2016-10-25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10

8

很好的资料, 谢谢楼主分享啊。

 发表于2016-10-25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10

9

  曹彬:感谢梅园先生精彩演讲。他给我们带来干式工法的实践,因为他在国内有的项目,可以把中国和日本在设计和施工领域的思路和流程,以及方法做一些对比。这对我们的启发非常大,感谢梅园先生带来的演讲,谢谢您。

    有请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魏素巍女士演讲,主题“装配式内装质量与成本控制”,大家欢迎。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魏素巍发表题为《装配式内装质量与成本控制》的主题演讲。

    魏素巍: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们第一位演讲嘉宾是日本UR都市再生机构的专家,它是日本非常有名的企业。我们经常说现在学的SI住宅或者说集合住宅,很多我们都是学公团住宅的建造方法。它们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日本民间推行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大家都会说一句话,这个产品或者技术有没有得到公团的认可,如果得到公团的认可,大家可以非常放心地用,足以说明UR机构在日本的重要作用。JS主要是公共住宅的管理和维修,我们今年5月份非常有幸去日本跟UR和JS进行交流,参观很多改造项目,它们积累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国内借鉴。梅园,我们也是有过很具体的合作,他原来一直在中国工作。我们标准院在上海的威廉公馆项目施工,得到了梅园先生指导。三位专家讲的都是日本经验和方法,这是日本通过很多年的发展总结出来的。我主要想说说中国装配式内装,结合我们的工程实践想法。

  以前在很多场合讲过装配式内装,以前更多的还是推行理念。装配式内装和传统内装的区别是什么,它的好处是什么,它的理念是什么。现在从国务院层面也好,住建部的层面也好,从我们行业的层面也好。已经把第一个问题要不要做装配式内装已经有一个很好的回复。我们第二步要做的事情,怎么把这件事情做好。对装配式内装来说,我想大家关注它做的好不好,无非就是几个方面。第一方面关注质量,因为这也是我们做工业化也好,装配式也好,这是我们最根本的一个初衷,而不是为了省成本,也不是为了工业化,而是为了提高品质,提高质量,这是第一位的。作为一个实际的项目,每个人很关注成本控制的情况,到底增加多少成本,到底又可以给我们带来多少溢价。进度这是针对具体项目而言,我今天主要是讲装配式内装的质量和成本控制。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所有做工程的人员都很关注项目的成本和质量以及进度。我们控制从设计的环节、部品选型的环节、施工的环节。开发商有前期定位问题,我们只谈上面的三个方面。成本和质量,大家听着都认为这是矛盾,但其实很多的时候成本和质量是相互关联,又渗透到我们项目从头到尾各个阶段之中的。

  设计环境的质量和控制成本。我起名是工作方式,跟梅园先生讲的很类似。他讲了中国住宅设计的流程和日本的流程变化,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这么多年来,工程设计方面都是这样的阶段。先有方案的设计,然后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再内装设计,再部品选择。这是串联的工作,因为不是由同一家单位干的,会有很多的变化。特别是内装的一些点位,我们内装关注插座和插线以及走向,还有你到什么地方开口。建筑设计来做对内装没有太多的考虑,很有可能我们在后面做内装设计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改变,这块就是影响着我们工作的效率。其实就是带来了一个人工成本的增加,包括你后期的一些改图量。有一些主体建完了我们再内装,有的有工程拆改的现象,这都是有可能的。这块的关键词,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那种工作模式,一体化协同的设计。这有两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后期安装设备或者说做我们内装的时候,有一些在结构上需要开孔或者说穿梁开洞,结构专业人士非常反感。但有的时候内装到我们后面设备安装的时候,这是完全没有办法的。现在国内做PC建筑的时候是非常多的,PC我们很关注一点,对外面所有的外墙板和围护构件进行拆分。因为很多的孔和插座的位置,需要在工厂里开好的。电气专业的人设计距墙边300和400都是可以的,因为你的随意,工厂加工的标准化构件需要多出很多种,有可能到17种,18种。有一些项目经过优化,可以把这17-18种的构件减少到7种或者说8种甚至更少,这样可以减少我们的成本。我提高了标准化构件的使用率,这就是因为有协同设计,各专业都在前面提条件,所以可以使得我们的成本和工期得到改善。

  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内装设计或者说我们的部品选型,更早的嵌入到前期的建筑方案设计之中。需要提醒一点,我们给一些部品部件留安装条件,才能后期应用它。但这块也不要造成技术壁垒,我的东西只有一家能用,这给开发商很被动。留的坑最后只有某一家产品可以安进去,这是我们需要避免的,希望大家选用标准化设计的部件,虽然预留了条件,到时候我们选的时候还是有几种可以选择。用户的定位与分析,内装部分在国内非常看重成本的。有的项目内装就是二千到三千每平米,或者说公租房项目是一千一平米。怎么在有限的成本范围内做出市场更加满意的,这有定位分析问题。公租房项目,我们对成本是很硬的,不能超过一千块钱,可能有的城市还要更低不超过八百块钱,我还做装配式的装修,到底怎么做,肯定需要基于这条硬杠之间进行优化的选择。考虑到房子的特点,对公租房来说它的性质最重要的就是使用寿命,换一个租户的时候还希望这个房子很快可以维修,很快可以改造,因为这些维修的事情不是用户来干的,而是公租房的管理者来干的。用户的角度,只是短暂的居留,对收纳空间的要求度会更高。我们进行内装设计或者前期定位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商品房而言不一定一样,商品房关注投入产出比,我的装修可能做装配式装修需要贵二百块钱,但如果因为你用的这些技术,或者说是效果特别好,可以给我带来销售的溢价两千和三千,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的事情。对客户的定位分析,包括对一些装修效果的关注,都比公租房更高一些。因为公租房大家都知道,我就去里面住一小段时间,所以说大家都希望它是更加耐用,更加皮实的,效果的关注不像商品房。包括有一些地域就是接受石材和瓷砖,有的地方接受地暖和散热器,不能说散热器一定不好,而是我们建的房子最终给用户来用的,它用着好用,它用着习惯,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块用户的分析定位,这对我们成本的控制,特别是在设计院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公租房而言耐用性、易维护、空间利用是最主要的。商品房是定位、效果和业主的活动。大家喜欢哪种技术,不喜欢哪种技术,觉得哪一个技术需要怎么改进。最终我们的房子是卖给客户的,所以它认为这件东西比传统增加了500还是1000,把钱用到这些方面会得到很好的溢价。包括对管线分离离线和分水器,这都做了调研。

  设计环节有助于质量和成本控制就是设计优化,这对成本控制非常有利。标准化设计,我们提工业化都是把标准化放在前面。用水空间的集约化和管线路径的优化设计,我们现在很多提倡管线分离的方式,给排水的路径希望走的越短越好,同时实现管线分离的目的。在设置用水空间的时候需要注意集约化设计方法,把用水空间集约到某一个地方。提倡管线分离模式SI,很多墙面是架空,大家一说就是SI是六面架空体。我们架空的目的是为了走线,在设计的时候有的墙面根本不留插座,弄到另外一面墙方便使用,没有必要都做架空。这时候也会省一些成本,这块是优化设计的过程。在前期需要把这些想到,其实也是对成本非常有利的。这是一些适应性的管线分离,通过顶上的小构件或者装饰,把我们的一些线管走了,而不用走架空间。我们的开发商和总包,大家关注的就是不要对我们的室内空间造成影响,不要对我的层高产生影响。所以的优化设计都是为了在实现管线分离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对层高的占用,减少对我们使用面积的占用,这有很多的方法。

  部品选型,很多工作在设计阶段一起进行。非常发达的时候,我们做内装设计和建筑设计,很多时候是选的概念,而不是再去设计卫生间,这相当于标准化、通用化的东西。我们拿来成熟厂家的产品,去选哪一个更加合适,给它预留1800×2000的空间,预留空间是选的过程而不是设计的过程。旁边的图纸是公租房的项目,卫生间是标准化模块,订货的速度会很快。现在的整体卫浴和其它的模块,订不同的模块会增加成本,它的生产周期也会延长,价格也会上升。这块强调标准化部品选型的影响。我们在部品选型的时候,是基于实际情况的部品选型。竖直螺栓用的很多,本身也是干作业的,也是直接粘贴的,速度非常快。它的效果其实也非常好,我拍照片的目的,这是在工程项目里面。我们在墙上粘贴了以后发现有点不太牢靠,一拔揪下来,都是好东西,不是东西本身的问题而是东西适用条件的问题。螺栓在日本用混凝土墙面上没有问题,正好我们某一个项目用的是保温砂浆或者轻质的,粘贴的强度出现问题。日本不用这样的墙面,所以这是无法别人给我们的经验,这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在工程经验中不断积累总结的。这时候果断的采用了卡式轮骨或者其它方式,我们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择,东西好用在非合适的条件,不一定会好。现在市场上的东西非常多,我们选这种轻质隔墙的时候,有轻钢轮骨,也有硅盖板的。整体卫浴有吊装的,也有现场拼装的,还有其它很多种的。这块一定要基于现场的情况,因为有一些卫浴是要求进行浆板,有的浆板深度低一些,有一些跟排水结合,有的不能跟排水结合用,这些前期一定要做好详细的分析。没有办法评定一定好,一定不好。最后的图片是前一天我去德国开会的时候,它们那边的一个卫浴,国内有很多,这也是同层排水的形式,不是说哪种一定值得推荐,哪种一定不值得推荐。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

  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设计环节和部品选型环节,很多时候省下的钱是甲方省的,施工环节省的钱是给承包商自己省的。内装非常繁杂,它的成本控制体现在不同方面,不会有哪一个单项让你省下很多,就在于经验和管理。有一个项目采用轻钢轮骨,很多的企业3米一根,但项目净高2.7米,开始的产品都是按照3米的,截了,那小段看有没有墙是正好差不多跟那个宽的再用上。觉得浪费跟厂家进行沟通,厂家说可以,只不过时间长一点,我们合理安排其它工序,后面按照同样的价格买到2.7米的。轮骨采购成本,一下子降低10%。精细化的管理对成本的控制,不影响质量情况下的控制非常重要。

  工序协调和统筹管理,左边是传统工序串联式的。为什么传统是串联式的,我们传统很多湿作业是上一道工序干透了再进行下一套。装配式是工厂生产好,现场组装。很多的产品同时在工厂里面生产,你的隔墙产品和地暖产品和地暖模块,可以在工厂生产好。作为总包方,我要求你进场的时候就进场,这样安装起来特别快,就像刚才梅园说的,它的时间压缩了多少。当然了我认为这是一种相对管理特别好的情况,实际的过程中因为毕竟装配式内装在国内还没有说发展的那么成熟,其实肯定比那个理论值多长一些。但总体的发展方向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一定是比这个传统的更快一点,因为这是一种并行开工模式。并行开工,统筹管理,节约工期。

  界面清晰和责任明确。很多时候内装和主体需要有分割的界面。因为作为甲方会关注主体招标,明确哪一些责任是总包的,哪一些责任是整体卫浴的。目前发展情况来看,现在水电管线室内分水的隔墙和内保温,现在都是内装总承包公司来做的。因为这和传统的差别比较大。责任明晰好了以后,对质量控制非常有利,因为大家很清楚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是谁来承担,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是谁承担。针对具体项目有划分表格,管线表之前谁负责,之后谁负责,需要有详细的分工。

  验收把控,把它当成企业的自验收,而不是工程最后的验收。装配式内装没有很多验收的系统,最后一关在把关会有很多问题,我们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该做的冲水实验和喷淋的实验,都是自己企业把控好才能把装配式装修做好。

  经常说装配式装修和传统装修很重要的区别,传统的装修很多质量把控的工作在现场,装配式装修更多的是在工厂里面把控,到现场应该影响比例会比较小。但这块对生产环节,因为成本方面不好说控制,企业生产成本控制是其实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如果我有竞争能力就可以更低的成本,做到满足同样要求和效果的东西,这不属于我们研究范畴。对于质量把控,因为生产环节,我们现在所有的产品包括整体卫浴和整体住房,其实都是产品标准约束。虽然有约束,但我们要跟工程接洽,最关键的是一个合格的产品,我拿到现场组装之前,我对它一些检验项目或者程序上这是最需要控制的。我们现在产品标准里面,你可以拿到现场无非是合格证,出厂检测项目只是涉及到尺寸和平整度比较好检的项目。我们装配式装修,我想在没有严格的验收规范约束情况下,我们尽量要对产品出厂有更好的控制。生产环节把控好,对后面环节有很好的促进。我们现在申请住建部的标准《装配式内装技术规程》,欢迎各位加入到标准编制。

  希望行业同仁一块共同携手努力,把装配式装修行业做好,谢谢大家。

    曹彬:感谢魏素巍总以自己的工程实践经验,从设计、部品选型和施工环节,给大家阐述了质量与成本控制的相关内容。

    今天下午五位专家围绕装配式内装和改造技术,从各自研究领域向大家进行主题介绍与分享。相信每一位来宾从中了解装配式内装技术国内外发展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有受到启发。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希望与在座各位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交流与分享,共同推动装配式内装技术不断创新开拓,为提供更加低能耗、高品质、长寿命的建筑而不懈努力。

    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各位同仁的支持和帮助。谢谢大家。今天研讨会到此结束。

筑龙媒体

北京 西城区 | 建筑设计

12 关注

805 粉丝

999+ 发帖

10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