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勇在全国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发表于2006-03-10     1899人浏览     7人跟帖     总热度:28  


         矫勇在全国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006年2月28日)
  始于2002年末的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今年已进入攻坚阶段,为大力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水利部决定召开全国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批准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按照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要求,全面总结三年多来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取得的成绩,交流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水管体制改革工作。
  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社会管理功能的重新调整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往往不是一个行业、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水管体制改革从方案的制定到具体的实施,自始至终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央编办等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才能在这里召开这个经验交流会。因此,首先我代表水利部向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各级政府长期以来对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三年来水管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形成了数千亿元的水利固定资产,仅98大水之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入就达5000多亿元。这些水利基础设施,为保证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和运行管理向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如果没有水利建设,水管单位就失去了运行管理的对象; 同样,如果建成的工程管理不好、不能正常运行,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在水利固定资产积累快速增加的今天,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显得愈加重要。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中长期积淀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短缺、人员臃肿、管理粗放和社会保障程度低等弊端日益显露,已经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充分发挥。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于2002年9月17日转发了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国办发[2002]4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用3-5年时间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意见》出台后,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对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三年多来,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一)主要成效和进展
  三年来,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取得的成效和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水管体制改革政策层面上的工作已基本完成。一是水利部、财政部在大量调研和测算的基础上,出台了"两定标准";二是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水管体制改革具体实施方案。这是水管体制改革最基础的工作,为做好这项工作,各地水利部门认真做好"两定"测算,积极向政府汇报并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各地财政、发展改革、编制、社保等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大力支持;部有关司局密切合作,加强指导,均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具体实施方案的尽早出台。这些工作的完成,为各地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2、全国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效。为保证水管体制改革稳步、健康、有序推进,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水利部于2003年8月选择确定了山西省晋中市等7个市(县),辽宁省柴河水库管理局等24个水管单位作为全国水管体制改革试点联系市(县)和单位,积极开展试点工作。这些试点充分考虑了代表性,也就使得他们的经验能够在基层推广。截止去年底, 7个试点联系市(县)和14个试点联系单位的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除个别单位因特殊原因改革相对滞后外,其余大部分单位基本完成了改革任务,通过了省级验收。同时,各省也确定了一批省级试点单位。目前,改革试点工作基本结束,试点取得的经验正在全国范围内交流推广。
  3、国家、省级以及地市一级水管体制改革正在全面推开。一是中央直属工程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根据中央直属工程水管体制改革的实际需要,2004年水利部、财政部在中央直属工程中选择了约30%,共计46个水管单位,进行水管体制改革试点。截止去年底,试点工作已经结束,根据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对试点单位的检查和抽查,认为试点工作达到了预定目的,改革措施已经到位,决定自今年起,按照"两定标准"全额下达中央直属工程全部132个水管单位的两项经费。根据计划,今年年底以前将基本完成中央直属工程的改革任务。二是省直属工程的水管体制改革有重要突破。省直属工程大都是重点骨干工程,各地都把省直属工程的改革作为本省改革的突破口,重点推进。据统计,截止去年底,各地省直属工程的改革基础工作已近尾声,各项改革措施已经落实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水利工程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奖励      

  • 奖励于 2006-03-11 18:40:24

 发表于2006-03-10   |  只看该作者      

2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水管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成果,但改革还处在攻坚阶段,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改革的难度还很大,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1、认识不到位。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改革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水管体制改革是消除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体制机制弊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水管单位摆脱困境、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但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并没有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重建轻管"思想依然存在,热衷于上新项目、开新工程,对推进改革,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的效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还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畏难情绪,对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工作不主动、办法不多。二是对改革的完整性、系统性认识不到位。分类定性、"两定"测算、落实"两费"、管养分离、分流安置、社会保障等六个环节,是水管体制改革完整统一的体系,互为因果,联系密切,必须整体协调推进。一些地方和单位认识不到改革的这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要求,单纯认为改革就是增加事业编制,争取财政资金,对其他环节的工作缺乏主动性,尤其是对单位的内部改革抓得不紧,措施不力,影响了改革整体推进的效果。三是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到位。水管体制改革是解决水利工程管理中长期积淀的历史问题,政策性强、技术复杂、难度大,必须高度重视,准确把握。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改革急于求成,试图把水管单位长期积淀的问题一下子解决,改革方案和测算数据"高、大、全",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四是对改革中具体政策的认识不到位。有的地方对政策理解不深不透,存在偏差,认识不到许多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特征,其管理运行应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畴,简单认为水管体制改革要增加事业编制和财政支出,与事业单位"减员压支"的改革方向相悖,坚持"凡是增加财政支出的事项免谈",存在抵触情绪。上述认识上的不到位仍然是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障碍,必须加以克服。
  2、进展不平衡。《实施意见》要求通过3~5年的时间,初步完成改革任务。目前时间已经过半,但一些地方和单位的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进展明显滞后。一是改革面上进展不平衡,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推进较快,中西部地区相对较慢。东部地区"两定"测算完成率达70%以上,"两费"到位率为45%;中西部地区"两定"测算完成率约为50%,"两费"到位率仅为15%。二是改革层面上进展不平衡,中央和省直工程的进展较快,市县级以下工程进展较慢。中央直属工程100%完成了"两定"测算,今年"两费"将全额到位;省直工程90%完成了"两定"测算,"两费"到位率30%以上;市县级以下工程"两定"测算完成率不足60%,"两费"到位率不足20%。三是不同工作环节上进展不平衡,停留在"两定"测算、方案制定等基础性工作的较多,取得核定编制、落实"两费"、管养分离、人员分流等实质性进展的较少。
  3、"两费"落实难。"两费"落实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基层水管单位"两费"落实难。很多基层财政都是"吃饭财政",现有预算内人员的工资尚难以保证,即使编制部门核定了编制,其基本支出一时也难以真正到位。二是欠发达地区"两费"落实难。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财政困难,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加,甚至"只出不进",要大幅度增加财政供养人员,难度很大。三是准公益性工程"两费"落实难。将准公益性工程中的公益性部分准确地分离出来,本身就有一定难度,而且准公益性工程又都有一定收入,再向财政要钱,难度较大。四是维修养护经费落实难。落实人员经费,解决吃饭问题,保持队伍稳定,大家都很重视,会千方百计地加以落实,而在人员经费都很困难的情况下再拿钱出来搞维修养护,难度就大了。而且,在各地改革方案中明确的维修养护经费渠道,很多地方特别是市(县)一级,养护经费来源于地方水利基金,防洪保安费、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排涝费和灌溉收费。但是有些地方尚未建立水利建设基金,部分省市还未出台开征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等政策,灌溉水价没有理顺,维修养护经费的渠道明显不畅。
  4、改革攻坚难度大。按照《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完成水管体制改革只有不到两年时间了,但是水管体制改革涉及15000多个水管单位、47万水管职工,涉及面广,而且由于历史长期积淀,水管单位历史遗留的土地确权划界、移民以及学校、医院等社会职能机构剥离等问题突出,拖欠工资和社会保障欠帐多,安置富余人员渠道少,社会保障政策落实难,因"两费"落实不到位,推行管养分离尚有一定难度,今后两年,将是改革攻坚任务极为繁重的两年。因此,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努力解决和克服这些困难和问题,消除改革的主要障碍,是如期实现改革目标的主要保证。

奖励      

  • 奖励于 2006-03-11 18:40:24

 发表于2006-03-10   |  只看该作者      

3


  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坚定做好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水管体制改革是水利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效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目前,水管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实现改革目标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任务相当艰巨。为此,我们务必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坚定做好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把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一)充分认识水管体制改革是保证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保证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三个重要前提:一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从国家战略层面、从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层面上提出要求、做出安排,建立国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保障体系。比如,国家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正在全面推进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以及新水法确立的我国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与机制等等,都是从战略和政策层面上促进和保障我国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二是需要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等行政管理层面上建立制度保障。比如,进行江河的水量分配,建立国家水权制度,实行水资源的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等等,这些都是在行政管理制度上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是从工程的运行管理层面上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水利工程为基础和依托,进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调度,以实现对洪水、水资源、水生态的有效调控。从一定意义上讲,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性手段。比如,正是因为有了小浪底工程,才能实现黄河的调水调沙,保持中下游河床不抬高,河道不萎缩,保证中下游河段连续6年不断流;正是珠江流域的水库工程发挥调蓄作用,才能在短时间内调水7亿多立方米,成功实施珠江压咸补淡,确保了珠江三角洲特别是澳门和广东地区的供水安全。因此,认识水管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不仅要从提高单一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上去认识,更要从通过整体上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效率和效益,保障国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高度去认识。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推进水管体制改革,消除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体制机制弊端,逐步建立起一套能够保证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体制与机制,实现工程完好、调控有效,配置科学、调度灵活,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保证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重要贡献。
  (二)充分认识水管体制改革是实现工程安全和良性运行,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
  长期以来,国家和社会投入巨资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设施,形成了数千亿元的水利固定资产,初步形成了具有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生态保护等主要功能的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水利基础。我们应该看到,这一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一笔巨大的固定资产,从资产管理本身,就必然要求实现工程的良性运行。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水利工程具有保护社会公共安全和经济运行的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功能。对于涉及公共安全的,一方面不能因水利工程本身运行不当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或造成人为的灾难,如病险水库的垮坝等;另一方面,还要在遇到自然灾害时,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抗旱减灾功能。因此,必然要求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和维护体制与机制,保证水利工程防洪、供水、生态保护等各项功能和效益的充分发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不断增长的需求。实践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2003年淮河发生仅次于1954年的历史第二位全流域性大洪水,通过科学调度,有效管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减灾效益,使洪水损失明显减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水利工程对供水安全的保障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全国主要或全部依靠水库供水的大中城市就有100多座,每年供水量在200亿立方米以上。如密云和潘家口水库对北京和天津的供水安全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保证作用。由于人类活动,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水利工程在保护和修复生态,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突出作用。近年来进行的引岳济淀、黑河调水、南四湖调水、扎龙湿地补水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和修复活动中,水利工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推进水管体制改革,消除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弊端,是实现工程安全和良性运行,保证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
  (三)充分认识水管体制改革是促进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专业化、现代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水利

奖励      

  • 奖励于 2006-03-11 18:40:24

 发表于2006-03-10   |  只看该作者      

4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大力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工作
  目前,水管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必须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扎实工作,按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一)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按照《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通过3-5年时间,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坚持《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不动摇。2007年底以前全国要基本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要力争在今年底以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中央直属工程今年要全部完成改革任务;省直工程今年要核定编制、足额落实"两费",2007年底完成改革任务;市县所属工程,2007年底以前足额落实"两费"的比例应达到1/2,其他暂时不能足额到位的,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有分步到位的承诺文件,有分年度到位的实施计划。
  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各地要认真抓好六大任务。一是还没有完成"两定"测算等基础工作的,2006年5月31日前必须完成,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进行督促检查,并于2006年6月30日前将本地的完成情况总结报部。二是认真做好编制核定和"两费"落实工作。各地要按照上述目标要求,切实把编制核定和"两费"落实作为工作的重点,采取措施,强力推进。三是大力推进管养分离。维修养护资金全额到位的,可彻底实行管养分离,维修养护资金还没有到位的,要实行内部管养分离。四是做好分流人员安置。各地要广开渠道,妥善安置分流人员,确保改革的平稳推进。五是切实落实社保政策。各地要千方百计落实转制人员的社保政策,维护好职工的切身利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六是保证改革质量。各地要建立和完善改革验收制度,制定验收的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保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质量。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水管体制改革关系到水利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涉及到广大水管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改革工作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也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但只要我们认识到位、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水利部党组十分重视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把这项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各地政府和水利部门也要高度重视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周密组织,精心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充分运用各种可能的调控手段,大力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政府领导和各单位的一把手要亲自抓改革工作,对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要积极协调解决,各级水利部门要向政府多汇报,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
  (三)抓住重点,力求突破
  水管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各级重点骨干工程,其难点在经济落后地区,在市县以下所属工程,在核定编制、落实"两费"等重要环节。各地在确定改革重点时,要把抓好重点和难点相结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力求突破。各地要在率先完成省直工程改革的同时,督促市县两级确定改革重点,加强指导,重点扶持,力求市县两级也能率先完成所属重点工程的改革。对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省级财政应给予适当扶持,或以奖代补,切实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全国31家试点联系市(县)和单位以及46家流域机构直属工程试点单位尚未验收的,必须于2006年5月31日前完成验收并总结报部;各地省级试点单位要于2006年底以前完成验收工作。
  (四)强化措施,整体推进
  一是建立水管体制改革责任制。各地要参照防汛抗旱、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制的模式,建立水管体制改革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水利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层层把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一把手"抓,抓"一把手","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
  二是制定改革进度计划。水利部已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分类提出了水管体制改革的进度要求。各省也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全省的改革进度计划,并明确相应的督促检查办法,对照改革进度计划进行监督检查。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水利部将进一步强化水管体制改革与中央水利基建投入挂钩同步推进的措施。各地要将水管体制改革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堤防建设、灌区节水改造等中央、省级水利投资项目挂钩推进,对水管体制改革推进较好的,给以适当倾斜。对改革动作迟缓、推进速度缓慢、改进不力的,要减少其水利投资。
  四是建立水管体制改革进展情况通报制度。从今年起,水利部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管体制改革进展情况报表制度,在水利部网站上开辟专栏,定期通报各地水管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五是把水管体制改革纳入单位和个人评先以及干部考核内容。各地要按照水管体制改革责任制的要求,把水管体制改革作为单位和个人评先以及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因工作不力,导致水管体制改革滞后,改革措施不落实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该通报的通报,该批评的批评,不得参加评先活动。
  (五)加强宣传培训,

奖励      

  • 奖励于 2006-03-11 18:40:24

 发表于2006-03-10   |  只看该作者      

5


 孙继昌司长在全国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全国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顺利完成了所有议程,现在就要结束了。会议期间,矫勇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三年多来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充分肯定了改革取得的成绩,总结了改革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强调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做好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确保改革目标的如期实现,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讲话高屋建瓴,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有关部委的同志也分别从各自角度作了讲话,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湖北省刘友凡副省长作了热情洋溢讲话。湖北省水利厅等12个单位做了大会交流发言,介绍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与会代表进行了分组讨论和交流,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代表普遍反映,这次会议开得及时、必要,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鼓舞了斗志,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信心,这次会议既是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经验交流会,又是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总结会,是对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本次会议做简要的回顾和总结。
  一、会议的主要收获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今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在部署“十一五”期间的水利改革与发展工作时,对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水利部党组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矫勇副部长多次过问并亲自召集有关人员研究会议准备工作,会前专门带队开展调研,掌握实情,研究对策;有关部委和水利部有关司局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央编办、中国农林水利工会等部门派员到会指导,部办公厅、规划计划司、财务经济司等司局的主要领导亲自出席会议;各地也对本地的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提交了很好的总结报告。这些都为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次会议的会期虽然较短,但会议选择的时机好、召开的规格高、研究的内容实、取得的效果佳,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是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又围绕这个总目标进一步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矫勇副部长在讲话中,紧紧把握中央对水利工作的方针和今年厅局长会对水利改革和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把做好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提高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并强调做好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保证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经过交流、讨论,大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水管体制改革是当前水利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通过改革,有望较好地解决水利工程管理中多年沉积的诸多弊端,从而有效地建立起满足新形势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而实现水利工程的良性和安全运行,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大家一致认为,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切实把水管体制改革和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参加会议的各位厅局长和处长,是各地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和执行者,通过两天会议,对做好水管体制工作的重要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大家都深切体会到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二是交流了经验,开拓了思路。矫勇副部长的讲话对全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全面总结。昨天,12个单位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今天上午进行了分组交流、讨论,刚才3个组的召集人分别进行了汇报。从大会交流和分组讨论的情况看,各地大都根据《实施意见》的精神,探索和总结了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如吃透《实施意见》和“两定标准”精神,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推动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中,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部门协调配合;坚持典型带动,分类指导;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在具体做法上,有的地方率先完成省直工程的改革,带动全省的改革工作;有的地方一个市县一个市县的分别落实,各个击破;有的地方从一个水管单位改革做起,带动一批工程,如四川卢县参照三溪口水库管理所改革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带动全县全部22座小型水库的改革;有的地方从调整工程的分级管理入手,理顺管理体制;有的以定岗定编、落实两项经费为切入点,克难攻坚,重点突破。在推进措施上,采取和项目挂钩、和投融资挂钩,奖惩分明等有效做法,强力推进,等等。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同的地方根据各地实际,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但各有特点,均有成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过交流、讨论,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作用,这也是本次会议的重要目的所在。
  三是分析了问题,明确了重点。通过交流、讨论,大家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一些弊端,如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短缺、人员臃肿等,是几十年积淀下来的。同

奖励      

  • 奖励于 2006-03-11 18:40:25

 发表于2006-03-10   |  只看该作者      

6


 二、关于几个问题的说明
  在交流、讨论中,大家对一些问题讨论得比较热烈,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看法,在这里有必要作个简要的归纳说明:
  1、关于改革目标问题。根据《实施意见》要求,力争在3-5年内,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即: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
  如果说98大水后国家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对水利的投入,为水利大规模建设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遇,那么,这次水管体制改革无疑是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涉及国计民生,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其承担的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都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明确的政府行为,必须纳入政府公共财政的框架。因此,水管体制改革,无论对消除已建工程管理中的弊端,还是建立新建工程的良性运行机制,都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机遇。
  2007年是水管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的最后期限,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坚持《实施意见》确定的改革目标不动摇,咬定青山不放松,力争在2007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完成水管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如期实现改革目标。
  2、关于“两定”测算工作。“两定”测算是水管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水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总体进度还不尽人意,制约了改革的顺利推进。“两定”测算工作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水利部门自己手里,不能因为我们没有按期完成“两定”测算而影响了改革的进程。因此,各地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按部里的统一要求尽快完成“两定”测算工作。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督促。
  3、关于核定编制和两项经费落实问题。核定编制和落实两项经费,是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又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衡量改革成果的重要标志,必须狠抓落实。如果这两项工作突破不了,改革无从谈起。但在具体核定编制和两项经费落实工作中,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既要为争取较好的结果努力,又要把握需要和可能的关系,采取灵活务实的策略。编制、经费能一步到位就一步到位,不能一步到位的可以分步到位,但要有分步到位的承诺和计划。关键是要纳入公共财政支出框架,要抢占一席之地,然后逐年增加。核定编制和落实两项经费,就象打攻坚战,首先打开一个突破口,然后扩大战果,向横向和纵深发展。事实上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攻坚就需要“公关”,这里所说的“公关”是指:认真汇报,主动沟通,积极协调,据理力争,争取同情、理解和支持,促进编制和经费问题的解决。
  4、关于管养分离问题。管养分离是水利工程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维修养护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管理、维护水平,有利于工程效益的发挥,有利于基层水管队伍的稳定,必须大力推行。维修养护资金足额到位的,如黄委山东河务局、河南河务局、淮委沂沭泗局和海委漳卫南局等,必须深化改革,实行管养分离;维修养护资金尚未足额到位的,且维修养护市场主体不发育,缺乏形成竞争机制条件的,可以先实行内部管养分离。总之,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成熟一个,推进一个。要理顺管理体制,实现责、权、利相统一,逐步走向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不断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5、关于分流人员安置和落实社保政策问题。分流人员安置和落实社保政策关系到改革稳定的大局,各地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以人为本,设身处地地为分流人员考虑。要广开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千方百计落实转制人员的社保政策,维护好职工的切身利益,对每一个水管职工负责,解决好每一个水管职工的后顾之忧。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改革的平稳推进。
  6、关于水管单位经营创收问题。《实施意见》规定,公益性水管单位在财政经费足额到位的情况下,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在核定的财政资金足额到位的情况下,不得兴办与水利工程无关的多种经营项目。目前,财政资金尚未完全到位,还处于改革的过渡期,各地要充分挖掘已有经营项目的潜力,弥补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资金的不足。另外,建设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工程的效益,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及其水土资源的优势和效益,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为我们的管理排忧解难,这本身与水管体制改革的初衷和本意并不矛盾,但开展多种经营不能

奖励      

  • 奖励于 2006-03-11 18:40:25

 发表于2006-03-10   |  只看该作者      

7


三、关于会议的贯彻落实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矫勇副部长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全面理解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努力借鉴他人的好经验、好做法,下大力气把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推上新的台阶,取得更大的进展。关于会议的传达、贯彻和落实,具体要求如下:
  1、学习好、汇报好、传达好、贯彻好。矫勇副部长的讲话,既有战略考量、宏观把握,又有微观分析、具体要求。对今后一个时期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安排和部署,目标任务明确,措施有效可行,是下一步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会后各地要认真组织学习矫勇副部长的讲话,全面理解讲话的精神和内涵,深刻领会,消化吸收;要及时向省(区、市)政府改革领导小组和水利厅(局)党组汇报;要结合实际,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把各地各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去,用于指导本地改革的具体实践。
  2、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实施意见》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矫勇副部长在讲话中又进一步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下面的工作就是要抓贯彻、抓落实。各地要研究制定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有力措施,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按期实现改革目标。
  一要制定计划,分解任务。各地要按照《实施意见》的总体目标和矫勇副部长讲话的具体部署,根据各地进展情况,细化目标,分解任务,制定、调整计划,倒排工期,把每个阶段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具体化、指标化,掌握进度,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责任落实。要参照防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立责任制,落实责任人,要坚持政府主导,把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纳入到各地政府和水利部门的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前抓,切实负起责任,抓出成效。
  三要抓住重点难点,实施重点突破。水管体制改革的重点是骨干水利工程,关键是定岗定编、两项经费落实,难点在市县和西部地区,各地要明确主攻方向,实施重点突击,取得重点突破。
四要抓好激励奖惩。矫勇副部长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把水管体制改革和中央水利基建投资计划挂钩,同步推进。对推进较快的给予适当倾斜,对推进不力的要减少其投资。这既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对于已建成的工程,财政尚无力保障其正常运行,再新建工程,势必进一步增加当地财政的负担。同时,水管体制改革还要和单位及干部的考核挂钩,充分体现工作的效率和效能。
  五要抓好督促检查。各地要加强对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检查督促,加大督办力度,建立水管体制改革通报制度。水利部将在《中国水利报》和水利部网站开设专栏,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通报改革的进展情况,弘扬先进,鞭策后进。水利部将加强巡查指导,并适时开展水管体制改革检查评估。
  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确保安全,发挥效益。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安全、质量和效益。就水利工程管理而言,重点是安全和效益。
  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开展水利工程管理达标建设。
  要加强对工程的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应有的效益。积极研究探索,把汛期调度与全年调度结合,区域调度与流域调度结合,洪水调度与资源调度相结合,水量调度与水质调度相结合,通过科学调度,实现对洪水、水资源和生态的有效调控,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目前已进入春耕春灌时节,务必要保证供水安全,确保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要。要加强研究,探讨水库、闸坝联合调度,科学调度,防止污水集中下泄造成重大水污染事故。
  要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对水域和岸线的管理。建管司将牵头启动岸线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希望各地、各流域机构,积极配合。要加强涉河项目的审批和管理,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抓紧督促整改。要加强河道采砂管理,推进《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的出台,确保防洪和航运安全,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今年将在适当的时候召开专门的河道管理会议。同时,在今年下半年还将召开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总结“十五”工作,部署“十一五”工作,希望各地做好相应准备。
  我国南方地区即将陆续进入汛期,其他地方也将很快进入汛期,在座的都是负责水利工程管理的厅长和处长,责任重大,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相当艰巨。各地要充分认识确保工程安全度汛的重要性,结合推进水管体制改革,从建立制度、强化措施入手,坚持制度创新,落实责任,确保安全。各地要加强汛前检查,要特别重视小型水库和病险水库的安全监管,对非水利系统的水库、闸坝、尾矿坝等也负有行业监管责任,要杜绝个别水库无人管的现象,不能漏过一个,不能留空白。对每座水利工程都要建立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对正在实施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度汛方案的要求安排施工,正确处理除险加固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进度、质量与水库运用、安全度汛的关系,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制定好除险加固期间水库的调度运用方案。除险加固项目未验收的水库,不得按正常

奖励      

  • 奖励于 2006-03-11 18:40:25

 发表于2019-06-25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10

8

水利改革工作经验也值得其他改革工作借鉴。

aqzhc

安庆  | 水利水电

3 关注

40 粉丝

738 发帖

342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