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

发表于2019-03-01     4338人浏览     0人跟帖     总热度:1567  

标签: 景观设计



中国迁安三里河绿道项目

by 土人

(2013ASLA 通用设计类荣誉奖)

"规模让人印象深刻,结果转变惊人,细节美妙。植物种植的娴熟表明对园艺的深刻理解。伟大的净水环保策略。美丽的作品"

——2013年专业奖评审委员会

迁安三里河绿道项目将截污治污、城市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它充分展现了一个曾经被忽视遗忘的景观如何发挥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进而蜕变成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和日常景观的。项目沿绿带建立了供通勤和休闲使用的步行和自行车系统,与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有机结合,其通过融合当地传统特色的艺术设计形式更复兴了民众的社会认同。该项目产生的生态效益及其对新美学阐释,促进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城市发展。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1

生态走廊的3D模型及其改造过程:此工程利用滦河与城市之间的不同高度,创建了一个以水为中心的公共空间,整合了下暴雨时的雨水管理、植被恢复、再创造与艺术,刺激了城市发展。 A 滦河 B 水源 C 沿途的城市发展 D 三里河生态走廊 E 出口

迁安三里河绿道项目位于河北省迁安市东部的河东区三里河沿岸,该项目占地约135公顷,绵延全长13.4公里,宽度约100-300米,为一带状绿公园,上游由引滦河水贯穿城市之后,回归滦河。经过两年的设计和施工,一条遭遇严重工业污染、令迁安全市人民为之伤痛的“龙须沟”,俨然恢复了当年“苇荷相连接,鱼鳖丰厚,风光秀丽”的城市生态廊道。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滦河岸边,主城区虽西傍滦河,但由于地势整体低于滦河河床,高高的防洪大堤维系城市的安全,却被隔离在外,有水却不见水。三里河为迁安的母亲河,承载着迁安的悠远历史与寻常百姓许多记忆。它卵石河床,帮底坚固,因受滦河地下水补给,沿途泉水涌出,清澈见底,暑月清凉,严冬不冰。虽久经暴雨洪水冲刷和切割,但河床依然如故,从无旱涝之灾,素有“铜帮铁底”之称,为沿岸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水利资源。1913年李显庭就在三里河创建了迁安第一座半机械化造纸厂,开北方造纸之先河。1917年兴建水利碾磨坊,1920年以后沿河各村先后建水磨坊8处。这种原始的水利碾磨在三里河上一直延用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才为电力所代替。70年代以后,由于城关附近工业不断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长,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水质遭到严重污染。同时,随着区域水资源的减少,滦河水位严重下降,三里河干枯,河道成为排污沟,固体垃圾堰塞河道,昔日的母亲河成为城市肌体上化脓的疮疤,更是广大居民心中的剧痛。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2

这个索引图显示了本次介绍中选择的图像的位置。艺术被融进了这个生态复原景观:受当地著名的剪纸艺术的启发,一段800米长的折纸走廊贯穿于本工程的中心地带。

于是,迁安市政府决定彻底改变三里河河面及两岸面貌,全面实施三里河生态走廊工程。2007年初将项目委托给“土人设计”。工程包括污水截流,引水和生态重建等所有内容。工程分为三段:上游引水段、中部城市段、和下游湿地公园段。从2007年4月开工到2010年初,经两年的持续建设,除下游湿地公园仍然在建外,其他两段均告完成。“芦苇丛生、绿树成荫、雀鸟栖息”的优美环境已然重现这座北方钢城。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3

图中展现的是2006年时现场的情况。本工程把以前的垃圾场和污水排放处改造成了一处生态基础设施和日常景观。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4

这是生态走廊上游地区的一幅典型的图片,主要特色是一条新建的、绿色植被茂密的小溪,它从滦河里引水,两边是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生态廊道的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高差,将被防洪堤隔离在外的滦河水从上游引入城市,源头处形成地下涌泉,进入城市并改善其生态条件后,又在下游归流入滦河;考虑到滦河水量的不确定性,三里河设计为串珠式的下洼式“绿河”,即使在没水的时候,也能保持串珠状的湿地,同时结合城市雨水收集和中水的生态净化和回用,使绿带具有雨洪调节功能,深浅不一、蜿蜒多变的拟自然河道设计,营造一个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场地中原有树木都保留, 从而形成众多树岛,令栈道穿越其间;整个工程倡导野草之美和低碳景观理念,大量应用低维护的乡土植被,水草繁茂,野花烂漫。沿绿带建立了一个步行和自行车系统,与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有机结合,向沿途社区完全开放,营造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时代城市景象。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5

有弹性的绿色河流策略:河流现存的水泥水渠被取消了,在主水道的岸边建造了生态湿地,以便控制洪水、治理城市里的雨水径流,起到了“绿色海绵”的作用,创造了多样的野生生物栖息地。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6

生态走廊的中段穿越了人口密集的社区,主要特色是那段800米长的折纸。这些中国红艺术品是由玻璃纤维制成的,曲曲折折地摆放于以前的河道边上早就存在的柳树下。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7

折纸使得遮盖物、座椅、木板路和照明成为一个整体,蜿蜒在现场已有的树木周围。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8

晨练:图中的两个男子正在吹唢呐,这是当地的一种木管乐器,背景就是折纸艺术品。周边是“杂乱”的当地植被,这只是你在生态走廊边看到的很多日常场景中的一幕。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9

作为北边人口稠密的社区和南边的一所小学与幼儿园的连接,折纸为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们创造了一种欢乐的体验:图中一位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们正漫步在与折纸交错重叠的木板路上。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10

折纸沿着生态走廊“展开”,与黄色的野菊花形成鲜明的对比。野菊花是当地的一种多年生植物,它们不怎么需要维护,可以用来做中药。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11

折纸被放学后的孩子们所利用。这是受当地著名的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启发而建造的。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12

折纸被学龄儿童用来当作做作业的椅子和桌子,成了孩子们放学后聚集的场所。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13

人们很享受水中之路,把它当作日常体验的一部分。桥和木板路被设计进了河中,创造了通往“树岛”的通道。“树岛”是用来保护现场现存的树木的。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14

两个年轻女孩正淌水过河,复原的母亲河与她们的祖母们讲述的传奇故事现在听起来成了真的:这里是“芦苇和荷花茂盛、水里面满是鱼和甲鱼”的一个所在。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15

通过建造“树岛”,现场现存的树木被保留了下来,周围是流淌的溪水。在水边建造了平台,使得当地的社区能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自从这个生态走廊建成以后,它立刻成了新发展的催化剂。

斯坦福市弥尔河公园和绿色廊道

by OLIN

(2015ASLA 通用设计类荣誉奖)

“我们都看过太多项目试图将水流还原至自然状态,但该项目看上去具有出乎意料的可信度。”

——2015年评审委员会

项目陈述

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市的弥尔河公园曾经是被人为开挖、污染严重的河岸地区,而今却是一个郁郁葱葱的、非常有活力的城市空间,并彻底改善了城市生态和社会结构。景观设计团队同工程师和生态学家密切合作,通过重塑河道和引进数百种原生植物,打造出一个一举两得的景观项目:一方面复苏了水陆栖息地的活力,另一方面降低了城市洪水风险。公园取得的变革性效果将生态的可持续性融入到社会可持续性及公共正义之中。一个世纪以来,沿河步行道第一次打通了前往河岸的通道,将富有生命力的景观和周围街区重新联系在一起。这一设计为迫切需要公园空间的人们提供娱乐场所,多功能的“大草坪和观景平台”为大型公共活动提供场地。作为定义活跃的城市生活的典范,弥尔河公园是住宅、企业、商业开发项目增长的催化剂,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条件。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16

总平面图——弥尔河公园曾经是被人为开挖、污染严重的河岸地区。景观设计团队同工程师、生态学家密切合作,重塑河道,复苏了水陆栖息地的活力。

项目说明

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市内的弥尔河在筑坝、河渠开挖、杂物堆放、淤泥堆积等等恶性作用下,大大增加了市区洪水的风险。为了降低这一风险,美军陆军工程部和斯坦福市执行了一项景观工程:移除两侧的混凝土堤坝,让弥尔河自17世纪以来第一次得以自由地流淌。这一绿色基建工程不仅恢复了沿河的栖息地,降低了城市洪水风险,还借机开发出周边的公园空间,将市区同河岸结为一体,实现了区块的整体复兴。

近100年来,斯坦福市一直梦想在市区打造一座中央公园,并沿着历史悠久的弥尔河河岸建设一条绿色的廊道。在联邦政府、州政府、市政府联手的财政支持下,设计团队得以为该地区制定总体规划,并对一座28英亩的公园和一条3英里长的绿色廊道进行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团队同陆军工程部紧密合作,负责该区域总体规划的设计和实施,这一规划将持续性地促进栖息地的生长,经过近十年的时间重新连接起城市与自然。这一工程的实现要感谢传奇的城市规划师Herbert Swan。在1929年,Swan追随Fredrick Law Olmsted的愿景,“设计出大都市中的郊野”,将目光投注到在城市环境中塑造公园空间的重要性上。

弥尔河绿色廊道总体规划的生态组成要素之一是增加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即通过移除大坝,引入多样化的栖息物种为原生的野生动物群体提供支持。与生物栖息生态学家紧密合作,设计师通过塑造河滩、集水区和蜿蜒的河道来模拟自然的河流形态。原生树木、灌木、草类构成的稳定的植被组合,被用以固定河岸土壤,同时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栖息地和筑巢的场所。被重新引入的洪泛区在城市的中心创造出重要的盐沼栖息地,为从盐水迁徙到淡水中溯河产卵的鱼类提供前往集水区的通道;360年来,1200条河水青鱼第一次回到这里产卵;潮水交换效应为陆地和水域带来惊人的生物多样性。得益于多样化的河岸形态和河水深度的设计,其他物种得以在此栖息。

如今,重新分级的河岸与自然的、防护性的洪泛平原相类似,能够消除雨水对周边街道和街区带来的损害。这条曾经给附近街区带去持续性洪水威胁的河流,如今已经能够自行处理暴风雨带来的水量波动。事实上,在最近的两次飓风中,洪水对公园和周边地区并未造成严重影响。今天,蜿蜒的河流在步行道、休息区和公园设施中穿行而过,为人类和野生动物营造出平和而生机勃勃的环境。

种植的第一阶段移栽了超过400株原生树木和灌木。原生野花和草类的种子也散播在潮湿区、半潮湿区和城市高地三个不同的区域。播种后的春天,强烈的暴风雨冲走了一部分,但绝大多数种子就地生根、发芽。更重要的是,新洪泛区的效果跟设计预想的一样,对小路和河岸没有损害和侵蚀。同年第二次播种下的五颜六色的野花的种子让种植设计的效果更加丰富。野花、草类、灌木和树木的组合为陆居物种创造出全新的栖息环境。当地社区也积极融入到公园的维护中来,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在除去偶尔出现的入侵物种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学生团体在这里获得原生植物的知识,并加深了对植被看护工作的理解。公园的访客将他们拍摄到的野生动物,如水獭和在地面筑巢的鸟类的照片上传到弥尔河公共网站上,这些野生动物出现在与市中心如此接近的地区是非常罕见的。从这些图片中,可以辨认出超过50余个独立的植物物种,它们在此生根生长,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景观中的设计元素首先要尊重基地的历史,其次要经久耐用。摆放得当的长凳和大块的回收来的卵石,沿着小路和观景平台,为访客提供就坐休息的场所。地面铺装材料具有很好的抗洪水腐蚀性能。设计师保留了历史悠久的石墙,并将从建筑工地中挖掘出来的石头放置在景观之中,用以昭示当地的历史和地理特质。作为公园与市区相连接的典例,美洲香槐列队组成的林荫大道从城市的入口延续进来,通向为举办大型活动和沿河娱乐项目提供开放性空间的“大草坪和观景平台”。此外,设计团队还考虑到当地社区民众对樱桃树的喜爱,尽可能地将原有树木保留下来,并在施工期间倍加看护,之后将所有的老樱桃树和新树的一起,移植到通往大草坪和观景平台的小路旁。

设计还为将于未来出现的设施预留了空间,包括Steven & Alexandra Cohen喷泉和溜冰场、Brownstein / Selkowitz纪念亭、Nissen转盘、弥尔河公园凉亭以及中心公园探索园等。

自开放使用以来,社区居民常年到访弥尔河公园和绿廊,带来了几百个节目,也带来了志愿者。水路的清理和设计减少了污染和杂物堆放,更改变了人们之前随意抛扔垃圾的习惯。当地居民持续的清理工作让公园自然的美感得以维持。

关于总体规划未来阶段的实施,人们更加强烈地认识到城市与生态共生的必要性,它能让市区和周边环境成为互惠互利的存在。这一项目将成为一个永不停歇地自我再生式的景观。原生的植物和野生动物会不断地回到这里。景观设计将可持续性、娱乐性、公民参与、文化教育融入到郁郁葱葱的、具有生态多样性的环境中,使之成为为子孙后代服务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17

基地曾经是一片河边的蓄水池,如今被重塑的蜿蜒河道和曲折的小径所替代。原生的植被,从水生植物到湿地植物再到土生植物,从河边向堤岸缓缓过渡。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18

一度弥尔河被废弃,建于1922年的河堤将城市和居民同河流隔离开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沟渠化的河流成为主要的市区洪水的发源地。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19

如今一切都改变了,铺装的小径将人流引向石头随意铺就的走道,卵石河堤似乎在邀请人们前往河边。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20

2000年,陆军工程部提交了一份提案,提案中由一个新的认识,即恢复河岸的自然属性,移除所有障碍物和蓄水设施,能防止因城市化造成的洪水。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21

复原工程使得弥尔河得以自由地流淌,像其17世纪发源时一样。它恢复了原始朴素的外观,从斯坦福的市中心一路流向长岛。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22

在春季丰沛的降水过后,河流的流量有所增加,但不会为围边城市带来洪水威胁。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23

植群的设计将自然的河岸走廊同城市公园的需求结合起来。多样性、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与城市性相结合。植群被用于提供动植物栖息地,保持可见性,营造空间丰富且方便维护的公园。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24

人们重新回到河岸。这里离市区一步之遥,能让人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得以喘息。街道的轰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鸟的啼叫、昆虫的嗡鸣以及潺潺的水声。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25

野草、野花、灌木和高低的树木构成的原生植群被设计师精心排布,以恢复退化的水陆栖息地的活力。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26

到了夏季,坐在公园草坪前的大台阶上,人们可以俯瞰河流,聚集在一起看一场露天电影或者进行其他活动。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27

紧挨着大草坪,喀里多尼亚花岗岩铺地呈阶梯状向河岸延伸,为市民活动提供场地。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28

周围的居民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园的怀抱中。图片上的儿童正在前往公园里庆祝万圣节活动的路上。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29

精心布置的石块营造出水系、河滩、瀑布和水池。每一个元素都有各自的功能:减缓流速,为河流层级的变更创造空间,以及为两栖动物和产卵的鱼类提供平缓的水域。这些区域也成为寓教于乐的嬉戏场所。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30

这一设计有效消除了废墟和污染,使得野生动植物迅速聚集到这里。野鸭、水獭和在地面筑巢的鸟类只是在这里了栖息的物种的一部分,它们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这块多样性的城市区域。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31

蜿蜒的小路与河流相平行,为散步、慢跑和骑自行车等活动划分空间,同时也提供休憩和观景的场所。

微山湖湿地公园

by AECOM

(2015 ASLA 通用设计类荣誉奖)

“治理空气不是我们的专长,但如果是水体修复,景观设计师当仁不让。”

——2015年评审委员会

项目陈述

微山湖湿地公园为大型公园的设计提供一个新范例,该项目在快速的社会发展中平衡水体修复、湿地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该区域是亚洲最大的湖泊湿地,多年来因农业和水产养殖业表现不佳而日渐衰退。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恢复这一重要的地区性生态湿地的水质和环境。公园将一片乡野湿地转变成科学教育、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促进了相邻城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中国工程浩大的“南水北调”项目沿线水路的环境保护。公园项目竣工之后,之前鲜见的当地野生动植物再度回归故里,这充分证明了修复后的水体、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的健康状态。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32

△ 总平面图和区位图

项目说明

区位与背景:

湿地公园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南部,是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一部分,后者这一耗费数十年打造的基建工程竣工之后将为中国北部带来可靠的水源供给。基地远离主要的经济中心,同邻近城区的交通连系受到很大限制,同时缺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该区域的生态和环境条件也相对没有受到干扰,但与更广大区域的生态联系状况不佳,基地内农业活动也导致了某些区域严重的环境污染。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但景观特征相对模糊。

2008年,团队受当地政府委托为湿地公园提供一个旅游开发及环境保护的总体规划和景观设计方案。景观规划覆盖的面积约40平方千米,第一阶段的设计面积约2000公顷。项目于2010年5月动工,预计花费4200万美元(约2.6亿人民币)。微山湖湿地公园的第一阶段于2013年5月完工并向公众开放。同年在中国国家林业局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性投票活动中被选为中国最具魅力湿地之一。

设计、分析与规划:

总体规划师、环境规划师、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建筑师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在景观设计师的领导下,为中国该地区设计规划出一座公园用地的新范例。鉴于基地的复杂性和脆弱的生态条件,团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实地勘测和评估以了解基地条件,之后推出适宜的策略和综合性的总体规划。项目的实现分为以下几个循序渐进的阶段:

1.对基地及邻近区域的生态资源、栖息地、水文、规划和发展策略、文化特征和空间形制进行分析;

2.设置项目愿景与定位;划定生态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和野生生物栖息地;

3.制定经济开发、生态保护、景观和建筑设计策略;

4.制定总体规划和发展导则;

5.同利益相关者沟通,包括政府部门和群众代表;

6.沟通过后对愿景进行设计修正;

7.设计深化并整理成文件;

8.在建造过程中做好协调工作。

公园的设计将综合性规划、自然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结合起来,将现有生态资源的潜力最大化,同时取得运作上的灵活性。通过在不同尺度中,使用微创的设计策略融入当地文化元素,设计团队塑造了当地人口中的“北方诗意的湿地”,彰显本土景观和文化特色,让感官愉悦与可持续性低碳发展并驾齐驱。其结果是一个美丽的、极具吸引力的公园,它艺术性地将水道改善、生态保护、栖息地修复和旅游开发融为一体。

5个景观分区:

5个景观分区拟定的统一原则与各自的生态功能有关,分别是核心保护区、自然修复区、限定人流活动区、地产开发区和一个受到保护的乡村社区。此外,设计师还建造了几个全新的和修复后的栖息地:一个人工湿地、河岸湿地、永久性淡水沼泽、公园用地、草场、修复后的自然湿地、鱼塘、农田以及一个水泽开发区。

优化水资源管理:

微山湖高洪水位和季节性水位波动较大的现状影响了基地的水文系统,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极大挑战。水系设计要仔细考虑地形、水池和河道构造的现状,打造高度防洪的水系网以及畅通无阻的水脉联系。为了优化水环境,在进出口处设置净水湿地,以确保流入和流出的水都是高度清洁的。与此同时,植入最好的雨水管理系统,最大化地控制和移除表面径流带来的潜在污染。

利用当地植被修复湿地:

在分析环境现状,如水体、植被和地形以及未来人类活动可能带来的污染之后,在高度易污染的区建立湿地净化系统,以确保水的洁净。当地植被打造而成的多结构湿地,既优化了净化效果,又提升了景观质量。

多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方案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一个生态栖息地网络,首先塑造一处核心栖息地,来锁定周围具有新兴生态价值的栖息地。设计团队创造了多种栖息地(林地、农田和湿地)来优化河岸生态系统,增加和增强动物多样性。人们有望在将来观测到当地典型的水鸟,如鹳形目、鹤形目和雁形目。而现在已经能够看到一些鸟类的筑巢行为,这激发了游客来此寻求新鲜体验和生态教育价值的欲望。

微创材料:

木架构成的观鸟走廊绵延在整个湿地当中。设计师将这些木制和铁制的轻型结构低调地放置在景观之中,使其对区域的干扰降至最低。基地内新建的软土护壁由现成的柳条和遗留下来的杨树桩建造而成。包覆着木桩的枝条生根发芽之后能够固定周围的土壤层。电动车道和主要的人行道都由渗透性能极好的碎石路面铺就;独立的小型服务设施通过太阳能和风能设备为满足自身的照明需要提供电力。

无车旅游胜地:

方案严格控制进入公园的车辆。所有游客用车必须通过现有的、与度假区和保护区相分离的道路停置在公园外,将对栖息地的影响降至最低。公园里大部分的道路都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并提供水上交通工具。道路和水上交通系统构成双回路,作为南北区各自的主要交通模式,可组成不同的换乘组合。因为一些景点只能在船上观看,所以机动车道主要位于主功能区附近。总而言之,方案修正和优化了现有路网,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增强植物多样性:

设计师通过改善现有相对低矮的土生植被的多样性、减少区域水体中外来藻类植物的入侵,来保护和优化包括水体、湿地和森林等栖息地;在森林和湿地修复中种植本土植物,进一步提高植被的生态价值。多样化的植被结构(包含树、灌木和草地)有利于塑造四季变化的绿色景观,丰富公园的自然多样性。

可持续建筑:

游客中心及剩余部分的设计都采用绿色屋顶,其形式顺应下坡的地形,塑造出平顶山式的雨水花园,屋顶雨水在这里收集起来,经过处理,流入当地石材砌筑而成的墙体基部的水道中,从而汇入水体。小型独立的服务设施全部使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来满足自身的照明。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33

原始的基地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但景观特征相对模糊。生态和环境条件相对没有受到干扰,但基地内农业活动已经导致了某些区域严重的环境污染。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34

△ 水处理及教育湿地系统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35

经过人工湿地的处理,水重新汇入微山湖。微山湖的无边荷景广为人知。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36

甄选当地湿地植物物种用于不同区域,通过水体分流提升水质,塑造可持续的、健康的湖泊栖息地。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37

通过分层和多样性种植营造四季变换的景观特色。通过增加本土动植物群,该区域已经被恢复成一处生机勃勃的、适用于室外科学教育的景观。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38

竣工后的湿地面积达到200公顷。最高效的时期,化学需氧量消除率估计可达百分之50,磷消除率接近百分之60,氨消除率高达百分之65。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39

设计师将观鸟走廊同环境揉为一体,降低人行交通对鸟类栖息地和鸟类活动的影响。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40

木栈路网和观景平台贯穿整个基地,为游客营造了多样而丰富的在芦苇地和杨树丛之间穿梭的景观体验。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41

木甲板使用产自当地的材料,这是该项目微创设计策略的一部分。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42

水质变好了,人们可以在湖中游泳了。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43

诸如太阳能、风能之类的绿色能源被用来为包括科学监测设备在内的公园服务设施提供电力。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44

微山湖的荷对当地文化和经济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座专门委托设计师设计的当代雕塑是公园入口的标志。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45

重新建成的“有机”护壁所使用的材料是基地内的柳枝和杨树桩。来年春天,盘覆在木桩四周的柳枝生根发芽,起到固定周围土壤的作用。

园林设计|河道景观设计这么多学问_46

经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湖水适宜人们在其中嬉戏。

城市河道作为一种开放性的休闲场所,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景观功能,还要根据人们的需要制定一些娱乐和休闲的场所和设施,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结合起来,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景观形象进行不同的设计,使河道设计与周边环境达到和谐状态,对于那些休闲娱乐场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园林景观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君兮寄相思

  | 园林景观

3 关注

27 粉丝

0 发帖

3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