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

发表于2018-09-18     4331人浏览     4人跟帖     总热度:737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园林景观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18-09-18   |  只看该作者      

2

斯坦福市弥尔河公园和绿色廊道

By OLIN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1
△ 一度弥尔河被废弃,建于1922年的河堤将城市和居民同河流隔离开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沟渠化的河流成为主要的市区洪水的发源地。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2
△ 2000年,陆军工程部提交了一份提案,提案中由一个新的认识,即恢复河岸的自然属性,移除所有障碍物和蓄水设施,能防止因城市化造成的洪水。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3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4
△ 总平面图——弥尔河公园曾经是被人为开挖、污染严重的河岸地区。景观设计团队同工程师、生态学家密切合作,重塑河道,复苏了水陆栖息地的活力。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5
△ 在春季丰沛的降水过后,河流的流量有所增加,但不会为围边城市带来洪水威胁。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6
△ 植群的设计将自然的河岸走廊同城市公园的需求结合起来。多样性、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与城市性相结合。植群被用于提供动植物栖息地,保持可见性,营造空间丰富且方便维护的公园。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7
△ 基地曾经是一片河边的蓄水池,如今被重塑的蜿蜒河道和曲折的小径所替代。原生的植被,从水生植物到湿地植物再到土生植物,从河边向堤岸缓缓过渡。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8
△ 如今一切都改变了,铺装的小径将人流引向石头随意铺就的走道,卵石河堤似乎在邀请人们前往河边。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9
△ 复原工程使得弥尔河得以自由地流淌,像其17世纪发源时一样。它恢复了原始朴素的外观,从斯坦福的市中心一路流向长岛。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10
△ 这一设计有效消除了废墟和污染,使得野生动植物迅速聚集到这里。野鸭、水獭和在地面筑巢的鸟类只是在这里了栖息的物种的一部分,它们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这块多样性的城市区域。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11
△ 蜿蜒的小路与河流相平行,为散步、慢跑和骑自行车等活动划分空间,同时也提供休憩和观景的场所。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12
△ 野草、野花、灌木和高低的树木构成的原生植群被设计师精心排布,以恢复退化的水陆栖息地的活力。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13
△ 人们重新回到河岸。这里离市区一步之遥,能让人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得以喘息。街道的轰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鸟的啼叫、昆虫的嗡鸣以及潺潺的水声。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14
△ 周围的居民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园的怀抱中。图片上的儿童正在前往公园里庆祝万圣节活动的路上。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15
△ 精心布置的石块营造出水系、河滩、瀑布和水池。每一个元素都有各自的功能:减缓流速,为河流层级的变更创造空间,以及为两栖动物和产卵的鱼类提供平缓的水域。这些区域也成为寓教于乐的嬉戏场所。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16
△ 紧挨着大草坪,喀里多尼亚花岗岩铺地呈阶梯状向河岸延伸,为市民活动提供场地。

 发表于2018-09-18   |  只看该作者      

3

梅宁吉湖滨栖息地修复
By 澳派景观
梅宁吉湖滨栖息地修复项目是政府资助的众多项目之一,旨在改善当地动植物栖息地环境,并为库隆、洛尔湖区及穆理河口区域创造更多的社会资产,增强社区意识。政府在2009年宣布开始此项目,当时正值旱季,特别是洛尔湖区和艾伯特湖的水位已降至历史最低点,该地的盐度数值表明当地本已脆弱的环境处于严重的危机当中。
▼ 游客将沉浸在临湖栖息地的独特魅力之中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17
受环境、水和自然资源部门的委托,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负责项目设计和场地基础设施施工监督工作,而基础设施则包含了两个观景平台、一个鸟瞰台及沙滩固化座椅。我们通过整合已带有标识和座椅的步道,引导前滩的游客,展示当地的欧洲风韵、地方特色及环境历史。
▼ 沙滩固化座椅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18
▼ 观景平台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19
▼ 低矮且隐秘的观景台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20
▼ 简洁的细部与材料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21
此项目的设计任务书重点在于确保近期施工项目持久耐用,在此前提下,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结合场地遗留下来的资源,如水体边缘、蜿蜒曲折的步道以及小型的栖息地。为了恢复保护区周边的临湖植被,我们特意将观景台设计的低矮且隐秘,并将其与周边湖水边缘衔接。同时,在材料选择上我们也坚持简洁原则,选取复合型木材、钢板和混凝土,确保满足设计任务书中持久耐用的要求。此外,在与工程顾问FMG紧密合作下,我们成功确保所有应用元素设计寿命长达百年之久。此外,说明性标志牌的设计不仅宣传了一种人类介入自然的全新形式和特色,并且为游客提供了当地动植物信息。
▼ 鸟瞰台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22
▼ 从观鸟台眺望湖景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23
▼ 鸟类信息介绍板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24
▼ 锈蚀钢板细部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25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26
项目建成后,梅宁吉的人们和游客可以来到这个小镇,欣赏前滩保护区的全新面貌,在水边漫步,沉浸在临湖栖息地的独特魅力之中。
▼ 人类与自然的和平共处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27

 发表于2018-09-18   |  只看该作者      

4

浦阳江生态廊道
By 土人设计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28
这么美的鸟瞰
你能想象它以前是怎样一条被抛弃的母亲河吗?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29
浦江是“中国水晶之都”,鼎盛时期全国80%以上的水晶制品均产自浦江,全县曾经有2.2万家水晶加工作坊,至少有20万人直接从事水晶生产。水晶产业一度给浦江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隐藏在繁华背后的却是一个极度“危险”的浦江:荡漾碧波被水晶污水吞噬,加之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水处理水平落后,水质被严重污染。浦江全县出现了462条“牛奶河”、577条“垃圾河”和25条“黑臭河”,环境满意度调查连续6年全省倒数第一。曾经拥有秀美山水的浦江如今生态危机重重,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变得满目疮痍。
好在浙江的“五水共治”工程。该工程是从治理金华浦江县的母亲河浦阳江开始的。 土人设计(Turenscape)通过水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拯救了一条被抛弃的母亲河。设计运用了生态水净化、雨洪生态管理、与水为友的适应性设计以及最小干预的景观策略,将过去严重污染的河道彻底转变为最受市民喜爱的生态、生活廊道。设计实践了通过最低成本投入达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可能,并为河道生态修复以及河流重新回归城市生活的设计理念提供了宝贵的实际经验。
设计策略

1. 湿地净化系统构建及水生态修复策略
在本次研究范围内共有17条支流汇聚到浦阳江,规划提出完善的湿地净化系统截留支流水系,将支流受污染的水体通过加强型人工湿地净化后再排入浦阳江。设计后湿地水域面积约为29.4公顷,以湿地为结构,发挥水体净化功效并提供市民游憩的湿地公园的总面积达166公顷,占生态廊道总面的84%。各斑块设置在对应支流与浦阳江的交汇处,将原来直接排水入江的方式改变为引水入湿地,增加了水体在湿地中的净化停留时间。同时拓宽的湿地大大加强了河道应对洪水的弹性,精心设计的景观设施将生态基底点石成金,使生态廊道成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30
通过水晶产业的整治和转型,结合有效的生态净化系统构建,浦阳江目前的水质得到提升。从连续的劣Ⅴ类水达到现在的地表Ⅲ类水,并且水质逐步趋于稳定。

2. 与洪水相适应的海绵弹性系统策略
设计运用海绵城市理念,通过增加一系列不同级别的滞留湿地来缓解洪水的压力。据统计,实施完成的滞留湿地增加蓄水量约290万m³,按照可淹没50cm设计计算则可增加蓄洪量约150万m³,一方面这大大降低了河道及周边场地的洪涝压力,另外一方面这部分蓄存的水体资源也可以在旱季补充地下水,以及作为植被浇灌和景观环境用水。原本硬化的河道堤岸被生态化改造,经过改造的河堤长度超过3400米。硬化的堤面首先被破碎并种植深根性的乔木和地被,废弃的混泥土块就地做抛石护坡,实现材料的废物再利用。迎水面的平台和栈道均选用耐水冲刷和抗腐蚀性的材料,包括彩色透水混凝土和部分石材。滨水栈道选用架空式构造设计,尽量减少对河道行洪功能的阻碍同时又能满足两栖类生物的栖息和自由迁移。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31

3. 低投入,低维护的景观最小干预策略
浦阳江两岸枫杨林茂密,设计采用最小投入的低干预景观策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这些乡土植被,结合廊道周边用地情况以及未来使用人流的分析采用针灸式的景观介入手法,充分结合场地良好的自然风貌将人工景观巧妙地融入自然当中。设计长度约25公里的自行车道系统大部分利用了原有堤顶道路,以减少对堤上植被造成破坏;所有步行栈道都由设计师在现场定位完成,力求保留滩地上的每一棵枫杨,并与之呼应形成一种灵动的景观游憩体验。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32
新设计的植被群落严格选取当地的乡土品种,乔木类包括枫杨、水杉、落羽杉、杨树、乌桕、湿地松、黄山栾树、无患子、榉树等。并选用部分当地果树包括:杨梅、柿子树、樱桃、枇杷、桃树、梨树和果桑等。地被主要选择生命力旺盛并有巩固河堤功效的草本植被,包括西叶芒、九节芒、芦苇、芦竹、狼尾草、蒲苇、麦冬、吉祥草、水葱、再力花、千屈菜、荷花;以及价格低廉、易维护的撒播野花组合。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33
4. 水利遗迹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场地内现存大量水利灌溉设施,包括浦阳江上7处堰坝、8组灌溉泵房以及一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引水灌溉渠和跨江渡槽。设计保留并改造了这些水利设施,通过巧妙的设计在保留传统功能的前提下转变为宜人的游憩设施。经过对渡槽的安全评估以及结构优化,设计将其与步行桥梁结合起来,并通过对凿山而建的引水渠的改造形成连续、别具一格的水利遗产体验廊道。该体验廊道建成后长度约1.3公里,是最小干预设计手法运用的成功体现。设计通过在原有渠道基础上架设轻巧的钢结构龙骨并铺设了宜人的防腐木铺装,通透的安全栏杆和外挑的观景平台与场地上高耸的水杉林相得益彰。被保留的堰坝和泵房经过简单修饰成为场地中景观视线的焦点,新设计的栈道与其遥相呼应形成该案例中特有的新乡土景观。通过运用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策略,本案例留住了乡愁记忆,也保留了场地上的时代烙印,让人们在休闲游憩的同时感受艺术与教育的价值意义。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34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35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36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37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38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39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40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41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42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43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44
河道景观改造案例赏析_45

 发表于2019-12-02   |  只看该作者      

5

已存


小夭会跳舞

中国  | 建筑设计

3 关注

999+ 粉丝

402 发帖

0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