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

发表于2018-05-02     4030人浏览     3人跟帖     总热度:1241  

在现代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乡村没落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乡村被大量的拆迁,很多乡村居民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到城市中生活。为了保持文化记忆,继续传承原本的非物质文化与风貌特色,复兴乡村的任务很艰巨。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两个不错的乡村复兴的案例。


【案例一】

蒋山渔村更新实践

设计以满足原住民对现代功能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最基本目标,制定了乡村更新计划。希望从乡村本源的“人”的角度出发,用片段式的改造和建设来改变这个固城湖畔的小渔村。

▼老宅鸟瞰图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6

蒋山渔村更新计划的第一阶段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对空置老宅的改造和乡村公共设施的建设。

▼书舍融于村庄之中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7

▼入口立面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8

 1 老宅改造


老宅改造是更新计划的重点所在。设计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这栋村中少有的古老宅院的外在形态,希望能强调地域特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对建筑内部进行颠覆性的功能置换和空间重构。一个包裹着天井的书架和一个面向庭院的玻璃茶亭植入其中,它们不但成为了空间活动的中心,更是打破了室内外的界限,为原本昏暗老宅引入了阳光和自然,使其成为了村庄邻里交流和文化交融的新场所。

▼书舍大厅与天井冥想空间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9

▼天井冥想空间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10

▼大厅书架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11

▼天井书架与玻璃茶亭相连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12

▼玻璃茶亭植入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13

▼从茶亭望向后院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14

▼消隐的边缘打破了室内外的界限,为原本昏暗老宅引入了阳光和自然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15

▼新与旧的共存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16

▼内院雪景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17

▼客房卧室的“取景框”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18

▼场地平面图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19

▼书舍平面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20

▼书舍剖透视图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21

▼玻璃茶亭大样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22


 2 卫生设施建设



村口厕所


乡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则是为了满足村民在平常生活和工作中就近如厕的需求。两个公厕分别位于村口和村中小树林畔。建筑以最基本的形态和建筑方式,保证了在较少的资金和地域化的施工条件中依然能呈现出简洁的现代审美。并通过建筑形体错位的方式形成“缝隙”,让建筑在仅有少量设备辅助情况下依然享有保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效果。

▼村口厕所雪景概貌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23

▼夜景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24

▼屋顶的抽移与形体交错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25

▼村口公厕平面图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26

▼村口公厕剖透视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27

林间厕所


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28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29

▼宛如身处树林中的“斑驳”光影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30

在丁酉年末,更新计划的第一阶段完工,我们欣喜地看到建造的这些“小玩意”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大家开始喜欢午后三两结伴来书舍里读书闲谈,并开始对传统老宅或新建筑的使用及形态和功能有了新的看法。蒋山实践的出发点不同于现今的民宿式乡建热潮,它是源于村民最质朴的生活和文化需求,期于从根本处影响乡村的基因。在某种程度上,设计对建筑的社会意义的思考超越其形式,而对于乡村复兴的期望则在设计的实践中开始起步。

▼森林公厕平面图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31

▼森林公厕剖透视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32

项目名称:蒋山渔村更新实践项目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蒋山村建筑设计:米思建筑设计团队:吴子夜、周苏宁、唐涛、刘漫、毛军鹏设计时间:2017.04竣工时间:2018.01建筑面积:385平方米施工团队:南通捷力达建设服务有限公司摄影:侯博文

【案例二】

西浜村昆曲学社 

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33

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34

绰墩山北,初识西浜

西浜村昆曲学社坐落于江苏省昆山市阳澄湖与傀儡湖之间。随着昆山城市发展与不断扩张,阳澄湖畔的很多乡村居民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到城市中生活。乡村被大量的拆迁,房倒屋塌,位于其间的西浜村也逐渐衰落。这里是当年玉山佳处的北界,百戏之祖的昆曲便诞生于此,如果乡村一旦消失,这些历史将再无可鉴。


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35

航拍. 图片来自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为了保持这份文化记忆并复兴乡村,使其继续传承原本的非物质文化与风貌特色,当地政府和项目组一起决定在这里建造一间“昆曲学社”,来重构西浜村传统昆曲文化氛围,让村子里再响起昆曲的曲调,让文化的再兴加强村民的凝聚力,从而促成村庄的再生。

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36

修修补补,轻微介入

我们选择了轻微介入的有机更新策略。通过对乡村中的某一个点进行更新与改造,刺激并激发带动周边的房屋、景观进行更新改造。选点位于村口4 套已经坍塌的农院,严格在原址上重建和改建这4 套院子,将缺失的乡村肌理重新织补起来,并通过这种修补,将诗情画意、曲调音律一并植入乡村,从而延续曾经的美丽。


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37

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38

四套院子中最北面一栋楼相对内向和安静,作为内部办公和学员休息所用。其他三栋建筑。作为教室和活动室使用,一层所有的教室和活动室都结合庭院设计,二层的结合露台设计,形成了与自然融合的特点。一二层均通过连廊相互连接,形成一体,共用垂直交通。


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39

凭舟看舞,踏影寻歌

在赏昆曲中,关键在于听与看。听的魅力在于闻声而不见人,循声而去,周折几何,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于是“墙”是很重要的手段,将所有院落的墙接在一起,形成或高或低,或山墙或门亭变化丰富的界面,同时,其走势曲折蜿蜒,若从村口寻声而来,必经几番周折,才能找到曲音之处。


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40

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41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园林景观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18-05-02   |  只看该作者      

2

学社中的粉墙和竹墙形成梅兰竹菊四院,结合水系设计了戏台,通过两层游廊的穿插,形成一个空间丰富、光影交错的昆曲研习之场所。力求与周边的民居,水系和谐统一。


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1

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2

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3立面图


学社中设计滨水戏台,观众可以坐在船上吃酒品茗地看;坐在台下翘首摇扇地看;坐在院里静气凝神地看,在不同的情境中体会昆曲的魅力。


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4

在室与院之间设计“竹墙”屏风,竹移门关闭时,院子成了四周封闭的空间,人尽可在院中冥思苦练,不受景迷与惊扰。教室在游廊与隔墙的双层阻隔下,也变得独立宁静,宜于读书授课。


乡村振兴设计 · 留住乡愁_5

除了院中人与室中人,走廊里的人一样有特别的体验,竹墙的竹间距是以昆曲牡丹亭的曲本简谱的数字为模数,行走间,可以踏着竹墙的影子,找寻心中的“游园惊梦”。



江南情致,新梦水乡

建筑造型严格尊重原有村庄肌理,但材料与细节构造均已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特点。建筑材料和做法大多采用地域做法和材料,整栋房子采取自重较轻、施工快捷、利于环保回收的钢结构,以及创新的使用了纸面稻草版,金属瓦、竹木材料等新做法、新技术,创造一座“轻建筑”,更好的融入自然,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屋面采用了木望板加金属瓦的形式,也就是传统加现代的组合。在二层,部分房屋简化成亭,减少了荷载,亦提供了观星赏月之所。情怀或许是过去的,房子却始终是新做的,新的东西毕竟会烙印上时代的印记,无须刻意地去掩饰抹除,只要新的选择是合理的,便是很自然的,美丽的。作为农房建筑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实验项目,希望为日后广大的乡村建设提供出好的样本。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立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昆山,阳澄湖

主创建筑师:崔愷

设计团队:郭海鞍,沈一婷,冯君,何相宇,曹永超,王加,安明阳,胡思宇,李可溯

建筑面积:1406.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6

摄影师:张广源,蒋彦之,郭海鞍



 发表于2018-05-07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10

3

非常漂亮,设想如果中国农村都是这样的,那简直吊炸天

 发表于2019-08-31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10

4

设计作品非常好,坐在院里静气凝神地看,在不同的情境中体会昆曲的魅力。

ruru5201314

广东 永州 | 园林景观

4 关注

999+ 粉丝

999+ 发帖

19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