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农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规划设计?

发表于2016-09-18     1236人浏览     2人跟帖     总热度:220  

文章提出了乡村“弱建筑设计”的观点,通过作者亲自参与的乡建项目——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阐明了为何应该“弱”的问题,并指出“让建筑设计本身弱下来”的若干途径。

乡村弱建筑设计

Vagu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Rural Area

撰文 | 何崴

作者单位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 精彩摘录 *

一 弱化建筑与其他乡村命题的边界

在乡村进行建筑设计理当弱化建筑设计与其他乡村问题的边界,应将建筑、经济、社群问题联系在一起考虑。虽然,建筑师并不是社会和经济问题方面的专家,但至少应该具备这方面的思维,也应该带着这些思考进行设计。在笔者主持设计的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西河项目中,设计团队就遵循了这个思路。

1 乡村建筑设计不以设计建筑为开始

农村的核心和基础是农业。因此,农村复兴的核心也应该是农业。没有农业,或者没有农田,乡村就变成了位于城郊或远离城市的“亚城市”,而且这种“亚城市”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城市,它并不具备城市的文化性和经济、社会结构,它是一种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村人的无奈聚集。

在西河项目中,设计团队正是意识到了这点,才没有简单、孤立地设计建筑,而是从产业开始,从这个建筑未来经营和对村庄经济作用的角度思考建筑设计的问题,如功能、空间组织和形态等。新规划的建筑主要功能分为博物馆(包括旅游纪念品商店)、村民活动中心和餐厅。博物馆在设计之初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大家对于在一个偏远小乡村中设立博物馆不甚理解。其实设计团队并不是简单地将城市文化建筑复制到乡村去,而是从产业角度出发,认为博物馆的设计可极大地激活当地的经济。

农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规划设计?_3
▲ 西河项目总平面

农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规划设计?_4
▲ 村民活动中心

设计团队注意到西河村现状经济很不发达,村庄现有人数不到户籍人口的1/3,且多为老人、小孩及残疾人;而村庄周边有丰富的油茶籽资源,现状西河村并没有茶油加工,油茶籽都作为原料全部低价卖给了县里的相关企业。基于茶油的经济价值,设计团队将有机茶油定为西河村复兴的主要产业之一。在设计团队的策划中,有机茶油产业将与旅游产业相互结合,形成具有西河村特色的旅游农业、有机农业产品。正是基于此,设计师才在村中规划了粮油博物馆,并策划了一系列参与性消费:将传统的油榨(也称油车)安置在博物馆空间中;设计师策划了古法榨油表演项目,并让参观者参与榨油过程,形成体验;最后再将参观者亲自参与榨的油装瓶,标注个人信息制成旅游纪念品卖给参观者。整个设计环环相扣,建筑为产业和经营提供了物理空间,产业及相关经营行为又反过来为建筑提供了内容,使建筑与产业之间真正产生了“互动”。

农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规划设计?_5▲ 粮油博物馆南立面

农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规划设计?_6

▲ 油榨车陈列在博物馆中

2 乡村建筑设计不以设计建筑为结束

如果说前文所述的乡村建筑设计不应以设计建筑为开始是对乡村的全盘考虑;那么乡村建筑设计不以设计建筑为结束则更多是出于现实情况的考虑,甚至是无奈。

在西河项目中,设计团队完成建筑设计之后,又被要求进行室内、展陈设计,为建筑取名,为整个项目后续的产品设计VI,等等。这种情况在现代城市项目中几乎不可能出现,但在乡村项目中却是常见的事情,当然在很多时候是没有额外费用的。

最终,设计团队完成了建筑室内设计、软装、展陈等工作,并为整个项目取了一个“稚号”: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这个新名字来自于建筑的前名称:西河粮油交易所。工作到此还没有结束,在村民的要求下,设计团队还为上文提到的有机茶油产品取了名字,设计了logo——西河良油,并帮助制作了logo。

至此设计工作方才告一段落。整个设计过程,再次说明乡村项目与城市项目之迥然不同,也进一步证明了乡村设计的整体性(或曰“全包性”),以及建筑设计与其他乡村设计命题之间的模糊性。而从事乡村建筑设计的建筑师也被要求从习惯的“专才”思维中跳脱出来,进入“通才”的思维模式中。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称为一种“重新部落化”。

二 建筑设计本身该怎么弱下来

1 建筑师态度和身份的转变

在传统的现代主义的思想中,建筑师是精英阶层的一部分,他们扮演着“仅次于上帝的神”的角色。建筑师的意识在设计过程和最终呈现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甚至是不容置疑的。在乡村建设中,这种简单、单向的“师生”关系应该改变!建筑师应该放下身段,虚心听取真正的使用者——农民的声音。

此外,因为乡村建设与基于大工业的城市建设不同,它主要依靠手工、相对简单的技术来完成,所以很多建筑师的设计往往不接地气,或者说不能在乡村环境中实施。这表明习惯了城市建造体系的建筑师在乡村并不是万能的神,他们应该向工匠,也就是乡村建造者学习,互为师生。

2 材料和工艺的在地性

建筑师要向地域学习、向工匠学习,材料和工艺的在地性是最好的方式和路径;它也是弱化建筑师的城市性和教条性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李晓东、华黎等建筑师的一些创作证明了地域材料、传统工艺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建筑师要掌握地方材料和工艺,就要首先放弃城市思维中常用的材料和工艺,如混凝土、高技节点等;要学习地方材料和工艺,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优劣;而这个过程中,向地方工匠请教、相互讨论就变得必不可少。在这个请教和讨论的过程中,建筑师与工匠身份的重新界定就会逐渐形成,建筑师也就完成了从高高在上的俯视向平视的转变。

农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规划设计?_7

农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规划设计?_8

▲ 西河项目中设计师与当地工匠讨论铺装的做法,并借鉴了当地“灌沙法”固定地面铺装

3 不要施工图的施工

笔者提出了“模糊设计”的概念,即:刻意不强调设计的精准性,不过于强调施工图的存在,并给当地工匠留出相应的自由发挥空间。对于模糊和放权的比例,笔者认为可以粗略分为三个区块:50%看图纸,30%靠现场调整,剩余的20%由工匠现场发挥。在西河项目中,新建的餐厅西侧山墙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完成的。完成后的效果与建筑师的图纸七分相似,三分不同,其中砖的构造作法、梁的尺寸和布置方式工匠都做了自由发挥。然而,正是这种自由发挥,才是最让建筑师兴奋的。因为它是鲜活的、自由的、直接的,带着民间的纯真和智慧。笔者认为,这才是能融入村庄语境中的“乡建”。

农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规划设计?_9

▲西河项目中新建的餐厅西侧山墙

4 应该允许作品被改变

笔者认为建筑师应该允许使用者在一定的范围内更改自己的作品。这就如同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所指出的,文学并不是一种“自在之物”,而是“为它之物”。因此,阅读活动是将作品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还原为鲜活生命的惟一可能的途径。可以说,读者在文学过程中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维,而是居于整个文学活动的中心,是文学审美价值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把“读者”转换为“使用者”,将“作者”转换为“建筑师”,将“阅读”转换为“使用”,将“文学作品”转换为“建筑作品”,那么不难发现一个新的“建筑师—建筑—使用者”之间的结构关系,即:使用者居于整个建筑设计活动的中心,是建筑审美价值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西河项目中,设计团队也曾面对此类问题。在建筑完成后,村民对村民活动中心的室内陈设进行了较大的变更,增加了舞台和大量桌椅。此种变化与设计师最初的空间设想极为不同,但经过沟通,设计师发现这种改变的原因来自于使用的需求,于是就接受了这种改变。

农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规划设计?_10
▲ 建筑师设计的室内使用模式(村民活动中心)

农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规划设计?_11

▲ 当地农民使用中更改后的室内空间(村民活动中心)

三 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将“弱建筑设计”作如下小结:弱,不是不强或柔弱,而是模糊性和多重性。建筑师在从事乡村建筑设计时应从多种角度切入,从多个层面思考,而不是唯建筑论。建筑与其他行业的边界应该是模糊的、咬合的、互为表里的,建筑师的身份也应该是多重的。

弱,不是没有态度,正相反弱本身就是一种鲜明的态度。建筑师主动放弃固有的强势地位,在乡村建设中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导师,而是工匠的平等对话者、建设的参与者、地域文化的学习者和改良者。弱是以退为进,放弃小范围的话语权,旨在取得更大范围的参与权。

弱建筑设计更不是不设计,而是将建筑师决定使用者生活的关系,转化为双向的彼此影响的关系;是将单向的建筑师指导建造者的关系,转化为双向的彼此交流、协同创作的关系;而设计的范畴也从单纯的空间设计转变为对生活的设计,对精神的设计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园林景观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16-09-18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10

2

农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规划设计?_1

 发表于2016-10-20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20

3

农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规划设计?_2

公主般的男人

北京 门头沟区 | 园林景观

25 关注

77 粉丝

158 发帖

27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