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发表于2012-06-18     2360人浏览     1人跟帖     总热度:76  

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摘要要明确当代图书馆的任务与要求,就必须对图书馆的发展脉络有清晰的把握。本文通过对图书馆前沿技术的介绍,重点阐发了技术背后的服务理念,对当前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合作共享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近年来图书馆界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因为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数字化,所以人们也常说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

1.1数字时代图书馆的目标

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是图书文献的收藏和利用的场所,如今,正在逐步拓展成现代信息中心。图书馆利用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等技术手段,对馆藏的和可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合,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目标就是要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于任何地点,都能获取任何图书馆的任何信息。也就是说要解决五个W问题①What——要什么?有什么?②Where——哪儿有?在哪儿可以获取?③How——怎么找?怎么用?④Who——谁能提供?⑤When——何时能用?何时要用?这五个“任何”、五个W说起来很简单,但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为我们目前离开这个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最近,我听说了一件事,让我感到十分震惊。1996年,我们广东省的一位馆长下基层,到一个偏僻山区的老乡家,在与他们聊家常的时候得知那家共有三个孩子,由于交通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三个孩子出世的时候都是老头自己给老伴接的生。当然,家里没有任何的卫生设施和条件,他们采用的办法就是,在孩子快要落地的时候,就赶紧烧一锅开水,在锅里放一只碗,当孩子一露头,就把那只碗从开水中拿出来,打碎后用碗的碎片的锋口把脐带割断。因为他们从世代相传的口授经验中知道,不能用剪、刀等金属,因为那可能引起破伤风感染,用开水煮过的碗片最安全。这就是他们所具有的知识。再看看他们所了解的信息:当问到现在国家领导人是谁的时候,那位老大爷的回答是毛泽东。老大娘说老头说错了,“不是毛泽东,是邓小平”。请同志们想一想,在二十世纪的1996年,在我们发达的广东省,就在离广州只有一百多公里的地方,居然还有知识和信息贫乏到如此程度的人们,真的使我感到十分的震惊。在此同时,我也想到我们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责任。如果我们有遍及各地的图书馆、有服务到位的图书馆员,就不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差距。这使我深深感受到图书馆员的使命和责任。

未来的现代图书馆将成为基于互联网的知识信息中心,其特点是:分布式的资源库,多媒体的信息集合,超大规模海量存储;跨库无缝链接,提供智能检索;用户可随时随地得到其服务。到那时,贫富地区就不会有如此之大的信息鸿沟,也不会再有知识信息如此贫乏的人们了。

1.2图书馆2.0五定律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上对“图书馆2.0”也讨论得十分热烈,还出现了多个“图书馆2.0五定律”的版本。阮冈纳赞五定律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几十年以来,“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一直是我们图书馆工作的准则。近来,我在网上看到,有的同志认为现在已经到了Web2.0时代,阮冈纳赞五定律已经过时了。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比较赞同去年11月在新华书目报“前沿观点”中提出的“图书馆2.0五定律”:

①第一定律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社区(library 2.0 is a user-centered virtual community)”,“以读者为中心”是图书馆2.0的核心理念。图书馆2.0所提供的服务是基于网络的服务,将图书馆营造成“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社区”是图书馆提供网络服务的基础,这与图书馆将成为“公众的第二起居室”的思想也是一致的。

②与阮冈纳赞的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相对应的“图书馆2.0”的第二定律是“图书馆没有障碍(The library has no barriers)”。对于网络时代的现代图书馆,就应该做到“每个用户都能获得其知识信息”,没有障碍的图书馆就是要让人人均可自由地获取知识信息。

③图书馆无处不在(The library is every where)。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更有条件将文献信息资源主动送到用户手中,体现了“每本书有其读者”这种为书找人、主动服务的精神。

④无缝的用户体验 (A seamless user experience)。在网络环境下,无缝的用户体验、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是节省读者时间、提高综合效益的最佳方式。

⑤永远的测试版(The Perpetual Beta)。测试版的含义就是仍处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进程中,需要与时俱进,体现了“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的时代特征。

综上所述,图书馆2.0五定律与阮冈纳赞的五定律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在当今网络数字环境下的延伸和拓展。

1.3现代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数字时代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在手段、方式、途径和深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国际上把现代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十大发展趋势总结概括如下:

(1)体系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使图书馆原先文献信息服务方式之间的分工变得模糊,例如文献传递服务与参考咨询之间越来越密不可分,图书馆工作人员往往会利用文献传递服务将咨询结果发送出去。在图书馆服务系统内,各种服务也正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一站式的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2)网络化:图书馆依托网络提供全方位的文献信息服务。

(3)全球化:服务的对象是全球的用户,利用的资源是全球的资源,提供服务的人员是遍及全球的有经验的图书馆工作者。

(4)服务对象广泛化:传统图书馆由于所辖系统和地理位置等条件的限制,其服务对象相对单一、有限,而数字时代的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就十分宽泛。网络的普及已经使图书馆成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任何有条件上网的用户都能成为图书馆的用户。

(5)服务内容深层化: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信息服务除了提供常规的文献信息服务外,还将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这是一个鲜明的趋势。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图书馆都十分关注这一动向。

(6)标准化:在文献信息服务全球化与合作化的大趋势下,为实现各图书馆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服务的快速通畅,信息服务也要像书目标准格式一样有统一的标准。

(7)管理集成化:数字时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都集成在同一门户系统中,因此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法已无法适应实践的需要,迫切需要采用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集成化将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

(8)合作化: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合作化趋势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图书馆间的合作;二是图书馆与企业及其它社会机构之间的合作。

(9)个性化:体现在图书馆服务时间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的个性化和服务内容的个性化。

(10)特色化与精品化:数字时代的图书馆能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但如果缺乏一定的资源优势和有特色的服务,就很可能被网上信息的汪洋大海淹没,不为用户所知。特色化是指图书馆在力求满足用户多元化信息需求的同时,立足自身的馆藏特色提供特色化的信息服务。精品化是指要从提高信息的精度及内在质量入手,以实现信息服务的精品化。

1.4 图书馆员技术应用的新趋势

2005年以来,由资深图书馆学家迈克尔·斯蒂芬斯(Michael Stephens)主持的图书馆技术网站TTW(Tame The Web,http://tametheweb.com)每年都会提出一个与图书馆员相关的新技术列表,以帮助图书馆员们“学会学习;适应变化;以及纵观全局(Learn to learn; adapt to change; and scan the horizon)”。

2007年,迈克尔一改过去仅仅介绍技术工具的做法,于3月9日发布了本年度图书馆员技术应用的新趋势(Ten Tech Trends for Librarians 2007),这些新趋势包括:

(1)交流(Conversation):Web2.0的各种工具使得交流无处不在,图书馆员需要做的是利用这些工具,努力吸引人们在图书馆业务领域内进行交流,比如对书目记录开展评论,宣传推广图书馆活动的博客等等。

(2)汇集(Convergence):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各种信息设备和工具趋于集成和统一,比如iPod、iPhone等。图书馆员应该积极利用集成化的技术手段,以适应广大用户在这种环境下信息利用习惯的改变。

(3)用户参与创建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在Web2.0时代,用户参与创建内容日益变得重要。图书馆需要为用户的这种需求提供空间和环境。

(4)重新定义图书情报工作岗位(Redefining LIS Jobs):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不仅要求我们为适应技术的变化而调整岗位序列,而且需要根据技术整合和创新的需求,为图书馆的未来重新设计岗位。

(5)公民媒体(Citizen Journalism):只要是网络能够延伸到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意发表各种见解。图书馆必须为用户提供空间,供他们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发表看法和意见,而不是听任问题在网上的其它地方广为传播。

(6)透明化(Transparency Tyranny):各种录音和照相设备的广泛采用,图书馆员任何作为或者不作为的形象,都有可能在某个网页上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得到反映,这种反映将比文字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图书馆员所要做的,也不应仅限于文字的回应。

(7)张扬人性(We’re Human):网络不仅是一个技术环境,也是人们生活交流的社会空间。图书馆员们必须深入了解形成网络社区凝聚力的各种因素,并学会利用它们,拓展和改善图书馆的服务。

(8)开放和共享(Openness & Sharing):开放和共享正在逐步成为网络社会的标准规范。图书馆不仅向用户开放自己的资源,同时也开放自己的工作状况、目标与战略、预算与支出、服务与评价;同时享受诸如开源软件等带来的好处。

(9)鼓励参与(Participation):优秀的图书馆应当在网站上为用户开辟参与图书馆工作的渠道,比如利用标签对图书馆书目数据进行再加工等等。图书馆员还要对用户参与的动机进行深入分析,并尽力巩固和扩大这种参与。

(10)用户体验与乐趣(Experience & Play):图书馆应鼓励用户就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经验进行交流和讨论,与此同时,图书馆员还应努力改进自己的服务,让用户体验享用图书馆服务的乐趣。

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界在改进OPAC、提高OPAC的可用性方面开展的研究与实践,都反映了这样的发展趋势。不仅体现在Web2.0的基础上对改进OPAC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包括简单的检索词输入界面、对用户输入检索词提供帮助、分面浏览与导航、排序与推荐、多种输出选择、地图与位置显示、FRBR化显示、用户参与书目建设、简易信息聚合与推送、扩大检索范围等。同时还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06年1月12日,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图书馆发布了革命性的OPAC新版。新版的OPAC搜索结果和搜索引擎输出一样,它还具有排序、推荐以及更多的限定检索功能。2006年12月4日,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图书馆因开发基于WordPress的OPAC而获梅隆技术协作奖(Mellon Awards for Technology Collaboration),这一新型的OPAC被命名为“WPOPAC”(http://wpopac.blogs.plymouth.edu)。WPOPAC把每条书目记录转为一个博客页面,用户可以通过该博客页面对书目记录发表评论,参与书目记录的建立和完善工作。这一新型的OPAC书目系统将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图书馆。

2现代图书馆的任务与要求

2.1现代图书馆的作用与要求

众所周知,图书馆的职责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履行社会教育、文献信息整合和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作为收集、整理、储存、传递和管理文献信息的机构。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存文化:图书馆妥善保存传统的和不断创新的文化资源,使人类知识得以继承和交流。

(2)维护公众求知的权利:图书馆为各类读者提供平等、自由、及时和便利地获得文献信息的机会。

(3)整合信息资源:图书馆采集、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借助现代技术,为用户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服务。

(4)满足信息需求:图书馆提供各种类型和各种专题的信息资源,以满足社会不同读者的信息需求。

(5)推动终身学习:图书馆建立多元化的终身学习环境,培养公众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兴趣及能力。换句话说,图书馆就是要对缺乏学习愿望的人激发学习愿望,让没有学习习惯的人养成学习习惯,为缺乏学习条件的人创造学习条件,对不具备学习能力的人培养学习能力,大力提高公众的综合素质,为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时代的发展对图书馆提出了的新的要求:图书馆不仅要进行知识传播,为全面提高公众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还要提供知识服务,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更要参与知识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2.2提高数字资源质量,促进共建共享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形象地作如下的比喻:集成电路是信息社会的“细胞”,计算机是信息社会的“大脑”,通信网络是信息社会的“动脉”,信息安全是信息社会的“免疫系统”,信息资源是信息社会的“血浆”,血浆把营养输送到身体的每个部分。信息资源是当代的战略资源,并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信息资源的增值作用源于对信息内容的挖掘应用;信息技术的战略取向应该是:应用为主,内容为本。由此不难看出数字资源的重要作用。

但是,多年来,普遍存在着“重系统建设、轻数据资源建设”、“重数量、轻质量”、“重建立、轻维护”这三“重”三“轻”的现象。因而造成了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设施建设脱节,数据库中数量匮乏,质量欠佳,检索不便,标准不一,重复建设、共享不能。数字资源建设水平低、重复多、浪费大、见效慢。因此,数据资源建设与系统、网络建设必须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否则,再好的系统也只能闲置或利用不充分。缺乏数据库的网络和系统相当于有路没有车、有车没有货,不可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数据库的质量是数据资源建设的关键,也是资源共享的先决条件,它不仅要求数据的准确无误,更要求在著录、编码和格式等各方面的标准化和在分类、主题、名称等方面标引的规范化。因为数据资源不像计算机软硬件那样几年之后可更新换代,数据资源建设是百年大计,必须一开始就狠抓标准、规范,狠抓质量。数据库一旦建立之后,长期维护则是一项保证数据库质量的必不可少的工作。

实践已经证明,建立一个计算机系统不易,研制一个成功的软件更难,建立一个标准规范合格的数据库更是难上加难。数据资源建设是一项艰苦、复杂、细致而又浩大的系统工程。各图书馆在从事数据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只有共建共享才是唯一的出路。

那是因为人类知识总量的增长速度惊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和预测,在19世纪人类知识增加一倍的时间跨度是50年,20世纪初需要10年,20世纪70年代需要5年,而21世纪初只需要3年。这反映了知识总量正在按指数级数递增。

知识总量的快速递增带来了文献数量的急剧增长,加上各馆购书经费的相对短缺,使任何一个图书情报部门都无法实现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完整收集及其整合加工,广泛而又多样的社会需求更难以在任何一个图书情报部门得到全面满足。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

提高数据资源质量、促进共建共享,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内容要求完整性,也就是要名副其实。有的数据库帽子很大,但收集的内容却很不完整,缺胳膊少腿,这样的数据库在用户使用时就会发现没有多少使用价值,因为它提供的信息资源不全,只是其中一部分,用户还要通过其它渠道再去查找,耽搁了时间、影响了效率,用户当然不会满意。

第二是对数据量的要求,只有当数据量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才能体现出它的效益。

第三,数据加工要标准化,要采用国际、国内的相关标准,而不能各行其是,各搞一套,否则就无法实现共享。

第四,数据质量要准确可靠;

第五,新数据的提供要有时效性;以前,我们常用查全率和查准率来衡量检索的结果,如今的用户除了要求查全率和查准率以外,还要求获得的信息是最新的,如果我们提供的还是前几年的老数据的话,用户肯定不会满意。所以,对新数据的补充一定要有时效性。

第六,数据维护要有持续性,这是十分重要、也往往容易被忽视的。因为开始建库时,大家积极性都很高,理由是一般都作为一个项目来做,既有经费支持,领导也很重视。项目通过验收以后,很可能只对新增的数据还有些经费,而对数据中出现的需要修改或者删除等日常维护工作就难以得到保证了。再加上做数据维护工作费时又费事,看不到明显的成果。所以从上到下都有可能对数据维护工作不予重视。说白了,数据维护就是对数据进行增、删、改,不断发现数据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也就是不断给数据库补充新鲜血液、同时清除垃圾,只有保证数据维护的持续性,才能保证数据库的生命力。否则,缺乏新鲜血液、而垃圾却越积越多,最后只能报废。前一个时期,我们曾经两次建了“图书馆信息库”,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使用价值的数据库。从这个数据库中,既能了解各馆的基本情况,又能反映我们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对于各图书馆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和揭示渠道;对于图书馆界来说,也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广大读者来说,可以更加方便有效地得知从何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对于相关企业来说也能从中了解图书馆的最新需求,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可就是这样一个数据库,由于数据维护得不到保证,不能提供动态的最新数据而变得越来越没有使用价值了。各馆都在发展变化,谁还会对几年前的老数据感兴趣呢?!搞不好就变成死库而前功尽弃。

2.3关注国际动向,坚持合作共享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现代图书馆的前进步伐,我们必须关注国际动向。前面我们谈了图书馆的宏观发展趋势,现在再来看一下与我们地方版文献联合采编协作网年会密切相关的国际编目工作的发展动向。

最近几年是国际编目界最引人注目的几年。1998年《书目记录功能要求》(FRBR)出版前后,国际图书馆界开始评估已有的编目标准,并开始反思过去的许多做法,从而出现了《国际编目原则声明》、《国际标准书目著录(统一版)》、《资源描述和检索》(《英美编目规则》的修订版,RDA)等一系列有关编目的研究成果。2008年,相关研究会有个结果,将出现以FRBR的术语和概念为基础,以《国际编目原则声明》为准绳的一系列有关编目的国际标准。

2006年8月在韩国首都首尔IFLA大会期间召开了国际编目专家大会,目的就是推广图书馆目录中规范记录和书目记录内容的标准,提高全世界范围内共享编目信息的能力。

编目工作是十分复杂细致的专业工作,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遵循约定俗成的规则,目的是让读者理解,并便于国际和馆际之间的共享。作为现代图书馆,就应及时跟踪国际上的最新进展,并积极探索如何在实践中应用。

由深圳图书馆牵头成立的“地方版文献联合采编协作网”坚持合作共享,七年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员馆的队伍不断壮大,从2000年的6家增加到目前分布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90家;已形成一个拥有190多万条记录的包含成员馆馆藏信息的联合书目数据库,还荣获文化部首届文化创新奖,这是很好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坚持合作共享、培育整体优势、促进持续发展也是现代图书馆面临的重要任务。大家已经知道,2006年,美国乃至世界图书馆行业都具有重大影响的两个非赢利组织——OCLC与创建于1974年已拥有150多个成员的RLG(研究图书馆集团)进行合并,RLG的拥有近400种语言的4500多万条目录数据的联合目录(Union Catalog)也已并入OCLC的WorldCat目录。强强合作的结果必然是形成更强的整体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本文节选自2007年4月“地方版文献联合采编协作网”深圳年会上的报告)

[参考文献

[1] 范并思.图书馆2.0五定律.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2006-11-5(B10版)

[2] http://www.oclc.org/questionpoint/default.htm;《中国信息导报》,2005(12)

[3] http://tametheweb.com/2007/03/tentechtrendsforlibrarians1.html

[4] http://youmeng.bokee.com/6017892.html

[5] 顾奔.第72届IFLA大会:在不断进步中完善.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2006-9-5(B7版)

[6] 三牛.国际图联国际编目规则专家大会首尔举行. 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2006-9-5(B7版)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建筑设计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14-12-15   |  只看该作者      

2

很好的东西,谢谢分享啊啊

晴空微澜

中国  | 建筑设计

999+ 关注

999+ 粉丝

963 发帖

44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