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之脉 匠之技

发表于2018-11-28     304人浏览     0人跟帖     总热度:193  

项目名称:鲁能·钓鱼台·美高梅︱别墅

业主单位:鲁能地产

景观设计:顺景园林

景观施工:顺景园林

项目地址:北京丰台南三环石榴庄路与榴乡路交汇处


文之脉 匠之技_1文承紫禁   天工巧匠

颐养之境   亘古留芳



 文之脉 匠之技_2

      匠,巧妙;匠心,工匠的心思。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每个行业都有一种灵魂,叫做“匠心精神”。“凉月出没,星斗入梦“。战火纷飞的年代,梁思成在颠沛流离的逃亡路上,仅用鸭舌笔和墨线等简陋的工具,绘制出一部《中国建筑史》。一榫一卯,一砖一瓦,构图之精确、细节之精细,承载着古代工匠的匠心精神,再现于世人。

在一切只求效率、减成本而获得最大利益的时代,我们需要始终如一的保持对匠心精神的坚守。它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我们设计师追求内心的最真实的情感诉求。严谨、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文之脉 匠之技_3

文之脉 匠之技_4

顺景园林一直将景观系统性研究放在首位。十年实践的积累,十年经验的沉淀,我们力求在每个空间的文化研究、细节表达、材料运用和工艺流程把控的每一步都做到独具匠心,精益求精。

“禮禦”是东方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时间长河中的邂逅,它以乾隆花园为文脉,利用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中国韵味的色彩、植物的空间营造,融入现代简约的设计语言,打造东方文化的景观空间。在设计中,铜艺和石材的材料运用是最能体现皇家自然花园的东方神韵的亮点。我们就将以此为例,走进禮禦,去静静的感受它所讲述的东方文明的“匠心”。





铜的材质典雅而沉稳,内敛而不失风度,符合东方文明特色的现代景观特征。在禮禦景观设计中,我们选用不同的细节处理和加工工艺,来更完美的诠释空间文脉和场地特征。

︱紫铜与玉石的结合︱

—  倦勤斋紫藤壁画 —

乾隆花园紫藤壁画

■ 文化研究:倦勤阁的紫藤花以色彩塑形,花朵的形状依照远近透视而不同,形成奇妙的立体错觉。这类贴落画,被称之为“通景画”。


文之脉 匠之技_5倦勤斋紫藤壁画

■ 材料运用与细节表达:

铜艺与玻利维亚蓝玉石有机结合。紫藤采用手工敲打的方式将画面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前景紫藤花,采用立体感较强的圆雕处理方式,花瓣饱满柔媚,空幽浪漫。

第二层:采用较为平面的敲打方式,与第一层花瓣形成前后关系。

第三层:藤条垂蔓妖娆,主枝干上附凿斑驳肌理,表现了老藤沧桑的岁月痕迹。


■ 工艺细节:

文之脉 匠之技_6

紫藤铜艺过程一

初稿整体空间层次较平,细节和铜艺的肌理处理也过于简单和平实。

文之脉 匠之技_7紫藤铜艺过程二

复稿加强了前层花瓣的立体感,前后层次拉开了距离。花瓣和古藤的肌理感也更好的通过处理手法的不同彰显出来。

文之脉 匠之技_8

紫藤装饰完成稿


院落静寂,紫藤花影,无声的随风摇曳,摇碎一湾缠绕的梦境。



— 竹香馆的芭蕉壁画—

文之脉 匠之技_9


■ 文化研究:芭蕉题字。学书如参禅,重在静修与“悟”。

■ 工艺细节:剪影化平面处理芭蕉装饰,结合天然石材的自然山水肌理,远山如黛,山水相依,延续了另一重景观空间。

 文之脉 匠之技_10

︱ 黄铜与紫铜的结合 ︱

文之脉 匠之技_11

乾隆花园“和于气为春”贴落


■ 文化研究:和于气为春贴落,定义了院落的精神诉求,颐养谢尘喧。

■ 工艺细节:5mm厚黄铜激光切割,背景选用暗纹腐蚀的紫铜。带着光晕的黄铜文字和沉稳暗雅的紫铜背景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副现代贴落画。


︱铜艺文化符号 ︱


■ 文化研究: 乾隆收藏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收藏大腕,号称“十全老人”,宝物经他鉴赏后往往加盖“乾隆御赏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章, 以示珍藏。


文之脉 匠之技_12

清乾隆二十五印


■ 设计理念:将印章的文字抽象成图案,应用于细节。犹如一幅幅被鉴赏珍藏的艺术品,盖上了“乾隆御赏“的印章。


■ 工艺细节:

文之脉 匠之技_13

格栅图案切割

文之脉 匠之技_14

格栅喷漆上色


文之脉 匠之技_15文之脉 匠之技_16

格栅最终效果


文之脉 匠之技_17

入户花窗格栅


■ 文化研究:九宾之礼

古代最隆重的礼节,原周天子接待天下诸侯的重典,被提炼为授玉、敬茶、对酒、墨宝、共膳、礼乐、棋弈、平衡、上座九个文化符号。


文之脉 匠之技_18

九宾之礼文化符号

文之脉 匠之技_19灯饰上的九礼符号

文之脉 匠之技_20灯饰细节   


文之脉 匠之技_21

铜艺花池


■ 文化研究之三:天地人和

天地人和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境界。天地人和,传承于古,而宣扬至今。


■ 设计理念:和字寓意的古代窗格图案,寓意阖家幸福,和谐美满。


禮禦铜门的暗纹

文之脉 匠之技_22

入户铜门的暗纹

 

︱ 铜艺的腐蚀处理 ︱

文之脉 匠之技_23遂初院景墙


■ 文化研究:三希堂伯远帖

选自伯远贴内董邦达的山水写意画,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眼前。


文之脉 匠之技_24


■ 工艺细节:铜板经过腐蚀处理为五个层次。近山经多次酸洗皴擦,形成纹脉;远水采用横向水纹线条的处理,由远及近,纹理越来越清晰,线条越细密。文之脉 匠之技_25

铜艺的酸洗腐蚀

文之脉 匠之技_26

腐蚀后效果

 文之脉 匠之技_27对景墙最终效果

 

︱ 其他铜艺景观 ︱

文之脉 匠之技_28铜艺案几制作过程


文之脉 匠之技_29铜艺案几完成效果

文之脉 匠之技_30文之脉 匠之技_31

铜艺匾额


文之脉 匠之技_32文之脉 匠之技_33铜艺框景


文之脉 匠之技_34文之脉 匠之技_35文之脉 匠之技_36文之脉 匠之技_37铜艺装饰

 



︱ 文化符号︱

■ 文化研究:九宾之礼的流水环廊

■ 工艺手法:拉丝面黑金沙石材,3mm宽,3mm深,间距4mm。流水漫过,泛起金金闪闪的亮光,跳跃嵌有透光玉石,增加了现代律动的气息。

文之脉 匠之技_38

︱ 山水肌理 ︱

 幻彩麻特有的自然山水纹理,与东方文化底蕴相得益彰。在选材和工艺处理上十分考究,需要对于每块石材精挑细选,保证物尽其用。


文之脉 匠之技_39

文之脉 匠之技_40



文之脉 匠之技_41

︱灵璧石︱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乾隆曾赞誉它为“天下第一石”。石体融“透、漏、瘦、皱、伛、悬、蟠、色“,及音韵之美,可谓一石一景,一石一物,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


文之脉 匠之技_42

锦鲤池选石


文之脉 匠之技_43锦鲤池最终效果

 文之脉 匠之技_44对景石效果

文之脉 匠之技_45文之脉 匠之技_46

灵璧石选石

 文之脉 匠之技_47   灵璧石搭配效果


︱青石原雕︱

文之脉 匠之技_48

  整石雕刻的立体微缩山水,山有层峦叠嶂,水有来龙去脉。自然,禅意, 悟心, 悟境,一片“观自在”天地。

文之脉 匠之技_49

禮禦的盆景是精心甄选的独一无二的资源,或盘根错节,亭亭如盖;或悬崖倒挂,凌空欲飞;或枝展叶舒,婀娜多姿。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

文之脉 匠之技_50文之脉 匠之技_51

古华院的盆景紫微


文之脉 匠之技_52

倦勤阁的盆景白蜡文之脉 匠之技_53文之脉 匠之技_54盆景的甄选


在小空间内观赏,盆景高度以平视为宜,或略低于视线。若给人高耸入云之感,位置可适当提高。禮禦空间建筑密度较大,种植空间局促。盆景艺术作为特色种植,既保证了绿化效果,又营造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文之脉 匠之技_55

人间巧艺夺天工,设计施工清昼同。

禮禦内的每一个细节设计和工艺处理都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推敲,不断历练而成。每一个独具匠心的细节都包含了我们对于文化的尊重,对于设计的思考,对于精益求精的坚持,对于工艺细节的严格把控,以及所有设计和施工人员饱含热情的投入,尽心竭力的付出。


文之脉 匠之技_56

文之脉 匠之技_57文之脉 匠之技_58

 文之脉 匠之技_59

匠心之韵,不止在于工艺,它是贯穿于设计全流程脉络的灵魂。

它是对于匠人精神的坚守;它是对于专业态度的执着;它是对于自然、对于创造、对于工艺的一种精神追求。我们以匠心精神去传承,去发展,去投注一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让每一个空间,每一个细节因为我们顺景而更有梦想。


文之脉,匠之技;以文化之,以情动之


文之脉 匠之技_60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建筑设计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阳光明媚90

北京 门头沟区 | 室内设计

4 关注

999+ 粉丝

999+ 发帖

451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