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双景坊,新加坡

发表于2018-03-07     1125人浏览     0人跟帖     总热度:16  

DUO(双景坊)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政府联合开发,极富历史意义。建筑也象征着两国之间的共生关系,并对周边城市和区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和谐建筑Reconciliatory Architecture

DUO双景坊由建筑师奥雷•舍人(Ole Scheeren)设计,象征了城市间的和谐共生。项目的初衷是将城市中历史形成的差异地带连接起来。DUO围绕一个24小时向公众开放的广场,将周边环境与其多样化的功能相结合,打造出了一个展现新加坡活力与繁荣的新城市中枢。


▼建筑外貌,exterior view

双景坊,新加坡_1

DUO由两座极富表现力的雕塑塔楼组成,精雕细刻而又动态十足,环绕出了一组城市空间。精美的蜂窝网状遮阳系统如波浪般附于弧形外立面上。整个建筑外形细长,内含几个公共空间,构成的几何形状与现有周围建筑的角度相互消解融合,共同形成了具有露天花园、人行走道、咖啡馆和餐厅的城市景观。DUO不孤立自赏,反之讲求嵌入新加坡的城市肌理,敏感地将现有的建筑通过空间整合连接起来,打造出连贯的整体城市风格。经过DUO的加入和改造,一个先前被忽视的社区变成了活跃的社交中心。


▼城市环境营造,carved urban space

双景坊,新加坡_2

“DUO体现的是一种对城市的责任感”,奥雷·舍人评论到,“展示了建筑如何在差异巨大且格局破碎的城市中发挥其调和作用。这个项目修复了城市中一个碎片,将公共生活质量视作一个负责任的城市环境的核心所在。”


▼两座极富表现力的雕塑塔楼, the DUO twin towers are an act of urban reconciliation

双景坊,新加坡_3

DUO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国政府之间 一次历史性的合作。由马来西亚首相和新加坡总理联合支持,这个由国库控股 (Khazanah和淡马锡控股(Temasek联合开发的项目开启了这两个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新时代。

“DUO 是两国之间的合资项目,代表着非常重要的两元性。我们的建筑不仅体现了城市中两个塔楼风格之间的动态联系,还产生了超出项目本身的共生效应,给周边广大地区带来积极影响。”舍人表示。


 

公共空间The Public Sphere

DUO坐落在从新加坡樟宜机场进入城市的主干道上,位于新加坡历史悠久的Kampong Glam区和充满活力的商业枢纽武吉士街区之间,将住宅、写字楼、商业与公共花园、文化 设施和多元的城市环境结合了起来。

DUO的两座塔楼主要包含了以下功能——一座为660套的商业公寓,另一座为办公楼和Andaz五星级酒店。塔楼与地面相接之间,建筑的功能逐渐模糊,变成一个开放的通透公共空间。在这里,露天或有顶棚的人行道及花园穿插于塔楼之下,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区就这样在塔楼周围编织开来。


▼塔楼与地面相接之间变成一个开放的通透公共空间,the structures dematerialize as they reach the ground, opening out into a porous public landscape

双景坊,新加坡_4

镶嵌在塔楼中间的广场24小时向公众开放,广场四周种满了新加坡的茂密热带植物。这个公园式广场融合了多个花园和园景休闲区,并通过地上和地下多种方式与城市的其他部分相连,交通十分方便。塔楼还紧邻多个交通枢纽,建有通道直达武吉士地铁站。前往塔楼的机动车需要使用专用车道,这样保证广场可以作为一个完全步行的区域。同时,站在塔楼的悬臂上、屋顶露天平台上和公共观景台上俯瞰整个城市,可以观赏新加坡城市天际线的绝佳景色。


▼镶嵌在塔楼中间的广场24小时向公众开放,the plaza is open to the public 24 hours a day

双景坊,新加坡_5

“DUO的主要目的是回馈城市,”舍人表示,“我们不想要一个封闭的社区或私人空间,所以我们打造了这个24小时开放的公共空间,并将它与周围城区的不同元素连接起来。整个公共空间变得非常有序而通透,流水般多变的几何造型使人们可以从任一方向穿过它,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和活动。”


▼城市功能联结,civic nexus

双景坊,新加坡_6

 

功能美学Functional Aesthetics

DUO展示了一座地标建筑如何灵活地融入公共环境,如何同时具有表演性和象征性。在DUO的设计过程中,奥雷·舍人使用了消减的方法。圆形空间由建筑物的凹型曲面构成,建立及准 确地表述城市间的关系。这两座塔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给城市增添了两座建筑物这么简单,事实上,它们还发挥着空间制造者的作用。这些空间与周围的建筑物相融合,打造出了一个充满活力、多样化的景观供整个区域的人们探索。一条条垂直的壁阶和悬臂进一步突出了塔楼的轮廓,同时创造了不少高架公共空间。

“我们从不把建筑当做单独的个体,塔楼的设计是通过观察整个城市空间,重新整合区域内现有的建筑并把它们融为一个新的整体。我们雕刻了一系列城市模型,忽然之间,这些高低起伏的建筑物都在这个空间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确定位。”


▼圆形空间由建筑物的凹型曲面构成,circular spaces are carved from the building’s mass

双景坊,新加坡_7

考虑到日照角度和风向,塔楼的朝向已经经过优化,巨大的曲面还可以捕捉和引导风在塔楼内外自然流动。塔楼底层的公共区域完全实现了自动降温,创造了一个舒适、环保的公共空间。这个公共空间可以全天候开放,无需考虑空调能耗,并形成了凉爽的小气候,使塔楼有如一片宁静的热带绿洲。DUO塔楼外层布满了错综复杂的蜂窝状纹理,它不仅暗示着周围城区如蜂巢般繁忙的活动,在建筑功能上还具有环保作用。


▼塔楼中间有如一片宁静的热带绿洲,a series of microclimates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that foster a restful, oasis-like environment

双景坊,新加坡_8

立面上的蜂巢由一系列六角形遮阳篷组成,保护塔楼免受太阳散发的灼热和眩光影响,同时也不会影响人们欣赏窗外新加坡的花园、海洋和天际线。这些蜂巢网格还在塔楼平滑凹形的曲线上造出了纹理,精心雕刻出建筑悬臂部分和退线部分的戏剧效果。每栋建筑细长的侧面都布满了纤细的垂直线条,以突出双塔的优雅和精致。


▼立面上的蜂巢保护塔楼免受太阳散发的灼热和眩光影响,the honeycomb comprises a series of hexagonal sunshades that help protect the towers from the heat and glare of the sun

双景坊,新加坡_9

“蜂窝设计展现了立面的动态弯曲,同时亦可作为一种环保工具,”舍人说到。“我们战略性地使用了被动式环境设计策略,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的可持续性。DUO体现了我们对待城市环境和公共空间的责任心——无论是从环境角度还是社会角度。”


▼夜色鸟瞰,aerial night view

双景坊,新加坡_10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建筑设计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奖励      筑龙币+30

  • 奖励于 2018-03-15 23:17:32

江河湖海1234

河南 济宁 | 建筑设计

19 关注

259 粉丝

455 发帖

237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