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的历史衍变

发表于2006-01-04     6758人浏览     12人跟帖     总热度:10  

一、唐人街的形成及其特点
 
在历史上,唐人街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早期(公元16世纪以前)和西方殖民时期(公元16世纪以后)两个阶段。
撇开史前时期中国大陆人口的自然迁徙不谈,中国人在海外的活动大约始于秦汉。除了传说中的徐福等东渡日本和一部分中国人移居朝鲜、越南北方之外,虽然在马来半岛东岸、加里曼丹西岸、爪哇岛西部等地发现了汉代陶器残片,但没有证据表明当时中国人已开始定居东南亚。菲律宾等地发现了唐墓,证明唐代已有中国人移居东南亚。但是关于在海外最早出现的唐人聚落的遗迹,除了若干唐墓之外,今天已渺不可寻了。宋、元以后,移民海外的中国人逐渐增多。到了明代,早期的唐人街已经形成,它们成为中国移民在海外活动的重要根据地。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建筑设计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06-01-04   |  只看该作者      

3

根据已发现的考古资料,在东南亚最早出现的唐人街之一就是12~14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岸的中国城(Kota Cina)。在这个历史遗迹中发现的建筑残迹、雕像、金银器、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等表明,这个古代城市是当时该地区的一个商业中心,是华商和其他外国商人聚居的地区。它不仅同南印度和中国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关系,而且是连结苏门答腊内地的贸易网的中心。华商的商业活动对当地居民显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致苏门答腊东北部以善于经商著称的皮迪(Pidie)人迄今仍有“亚齐中国人”(Cina Aceh)之称。爪哇岛北岸也是最早出现唐人街的地区之一。15世纪初,在杜板、革儿昔(又名新村、锦石)、苏鲁马益(泗水)等爪哇北部沿海市镇,已有来自广东、福建的中国人流寓,他们生活殷富,有的甚至成为当地的头目或村主。菲律宾的马尼拉(即吕宋)也是早期的唐人街之一。“华人既多诣吕宋,往往久住不归,名为压冬,聚居涧内(今马尼拉的唐多地区)为生活,渐至数万,间有削发长子孙者。”这里所述虽然是西班牙殖民者侵占菲律宾以后的情况,但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以前,华商“压冬”吕宋的现象早已存在,只不过是人数没有像16世纪末那么多而已。在越南南方的会安,也出现了颇具规模的早期唐人街。[7]17世纪末访问过会安的释大汕在《海外纪事》中这样描写当时的会安唐人街:“盖会安各国客货码头,沿海直街长三、四里,名大唐街,夹道行肆比节而居,悉闽人,仍先朝服饰,妇人贸易,凡客此者必娶一妇以便交易。”17世纪中叶,会安唐人街的华商约5000人,到18世纪末叶增到6000人。周达观在《真腊风土记》一书中,曾提到13世纪末既已有“唐人”流寓真腊(即今柬埔寨),并与柬埔寨妇女通婚。到了明代,柬埔寨的唐人街不仅人数增多,而且已拥有自己的管理机构。《东西洋考》记载,真腊国篱木州,“以木为城,是华人客寓处”,又说“熟地华人自为戎首。”

 发表于2006-01-04   |  只看该作者      

5

进入近代时期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东方,并将东方国家逐步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尤其19世纪中叶把东方最大的国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之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了。在这个时期,即西方殖民时期,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形成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它们不论在起因、人口结构、地理分布、规模、特点等方面,都不同于早期唐人街。

首先,在西方殖民时期形成的唐人街,主要是为满足西方殖民者的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菲律宾马尼拉唐人街,即巴里安(Parian,菲律宾语意为“市场”;华侨俗称“涧内”)。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刚占领马尼拉时,该地华侨仅150人;1588年增至1万人;1603年3万人;1748年4万人;1886年6.7万人;1896年10万人。在1815年以前,马尼拉是马尼拉――阿卡普尔科之间大帆船贸易的起点港,它主要依赖华商把中国丝绸、瓷器等从中国东南沿海运到马尼拉,又把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运回中国,以换取上述中国商品。同时,中国各类工匠、商贩、农民等云集巴里安,成为马尼拉社会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尽管西班牙殖民当局嫉恨华侨日益壮大的经济势力,并时而限制、排挤、驱逐和屠杀华侨,但为了保持其殖民统治地位,它还是不得不容忍华侨的存在。马尼拉唐人街遂得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1619年荷兰占领雅加达(同年改名为巴达维亚)以后,也出于类似的经济目的而从万丹、井里汶及爪哇其他地区招徕华商到巴达维亚,甚至在海上拦劫中国商船和从中国东南沿海抢掠人口,以建设和发展巴达维亚。特别是19世纪后半期,荷兰资本家为开采邦加、勿里洞的锡矿和在苏门答腊日里一带种植烟草,而大批引进契约华工,导致邦加、勿里洞、棉兰等地唐人街的形成。英属新加坡、槟榔屿等地的唐人街,也是在大致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18世纪华侨在西加里曼丹创立的兰芳公司等社会经济实体,到19世纪中叶前后也先后被荷兰殖民者消灭,那里的唐人街最终也附属于荷兰的殖民统治之下。

 发表于2006-01-04   |  只看该作者      

6

其次,在近代时期唐人街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早期唐人街的居民主要是华商(包括由中国政治移民演变而成的华商)的话,近代时期的唐人街社会的人口和阶级结构复杂化了,除了商人之外,还涌进了大批工匠、农民、契约华工(契约期满后,有的回国,有的进入唐人街成为商贩、菜农、果农、工匠、厨师、洗衣匠等),到20世纪又增加了各类知识分子(教师、新闻工作者、中医及其他自由职业者)。这种人口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对唐人街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生产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调整或改变了唐人街社会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直接影响了唐人街同当地原住民、其他种族集团、地方当局和祖国(中国)的关系。

 发表于2006-01-04   |  只看该作者      

9

二、唐人街的历史作用
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从形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不论对所在国、与之关系密切的中国,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都起了极大的历史作用。

首先,唐人街是经济和商业、贸易中心。不论是早期或较晚形成的唐人街,由于华商善于经商,能够从中国直接采购商品(尤其在国外甚受欢迎的瓷器、丝绸)等原因,而很快地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和商业、贸易中心,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590年,菲律宾首任天主教大主教沙拉萨(Domingo de Salazar)致函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详细描述了马尼拉唐人街(涧内或巴里安市场)的情况。他写道:在巴里安外面住有中国渔民、菜农、猎人、织工、烧砖工、烧灰工、木工、铁匠等;而在巴里安内则住有裁缝、修鞋匠、面包师、蜡烛匠、糖果商、药剂师、画匠、书匠、银匠及各类工匠;巴里安市场每日供应鸡、鸭、猪肉、鹿肉、野猪、蛋类、水牛、鱼、面包、蔬菜、柴薪及各种中国食品和水果。“巴里安(市场)为这个城市(马尼拉)增添了极大的光彩,我毫不犹豫地向陛下断言,在西班牙或在本地区,没有其他城市有像巴里安(市场)那样值得观赏的地方;在这个市场上可以看到中国的各种行业,各种商品以及来自中国的各种稀奇古怪的货物。这些商品已在巴里安(市场)开始制造,而且质量比中国制品更好,制造的速度也更快。在巴里安(市场)可以找到各行各业的工匠。他们制造的产品,比西班牙所制造的更加精美,而且有时便宜到我都不好意思说起。……在巴里安(市场)可以找到医生和药房,他们在店铺前面有用中文写的招牌,告示他们所出售的药品。也有许多饭馆。中国人和土著在那里用膳。有人告诉我,甚至西班牙人也光顾。西班牙人全部放弃经商,因为他们可以向中国人购买他们所需要的衣服和鞋,它们都是西班牙式的,价廉而物美。……”同时,以对华贸易为基础的马尼拉――阿卡普尔科大帆船贸易,给西班牙殖民者带来了高达600%至800%的巨额利润。曾任西班牙驻菲律宾代理总督(1595-1596年)的安东尼奥・德・莫尔加,在谈到菲律宾华人时写道:“的确,倘若没有华人,殖民地(菲律宾)就无法存在,因为他们是各行各业的人,而且都非常勤奋,肯为小额工资而工作。”

 发表于2006-01-04   |  只看该作者      

11

其次,唐人街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心。其实,严格说来,这里所谓“传播中华文化”是指其客观效果而言,并不是主观上有意识、有计划的活动。在古代,印度人在海外热衷于传播佛教、印度教;后来阿拉伯人一手持剑,一手拿《古兰经》,极力向西方传播伊斯兰教,近代以来欧洲人借助炮舰的威力,强行把西方文明传播到整个东方,并在东方建立起殖民主义秩序。但中国人不同于印度人、阿拉伯人和欧洲人,他们在海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经商,他们只是无意之中在客观上起了传播中华文化的作用。在20世纪以前,大部分中国人浪迹海外时未携女眷,到了海外便广泛地同当地妇女通婚,生养了人数众多的华裔混血种。华裔混血种不仅继承了中国人的血统,而且也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天然渠道。在华侨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不怕苦、勤劳、节俭、坚韧不拔、勇敢冒险等精神,它在无形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与之接触的其他种族。许多外国学者异口同声地承认了华侨的这种影响力。特别是在东南亚,华侨以唐人街为基地,向侨居国人民传授了当时中国比较先进的工农业技术、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正是华侨的这些美德,不仅使他们得以在排华的恶劣环境中挣扎和生存下来,而且能够奇妙地战胜他们的竞争者,在经济领域里开辟日益广阔的天地。当然,华侨也把一些恶劣的社会风气带到了唐人街,例如抽鸦片、赌博、嫖妓女、械斗(堂战)等。但这些阴暗面毕竟是支流,对侨居国影响较大的还是那些健康而有益的中华文化传统,诸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烹调术、建筑艺术、生产技术和语言文学等。

 发表于2006-01-04   |  只看该作者      

12

第三,唐人街是华侨的安全防护区。早期唐人街主要是便于经商而自然形成的,当然管理上的需要和安全方面的考虑也是重要的因素。近代时期,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者为了控制和监督华侨,实行“分而治之”政策,防止华侨和当地人民相互结合,大力推行居留地制度和通行证制度,限制华侨居住在唐人街,禁止他们自由迁徙。这个殖民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有利于西方殖民当局严密监视和控制唐人街,甚至血洗唐人街(如“红溪事件”);但另一方面,它在客观上也成为华侨的安全防护区。在近代时期,在马尼拉、曼谷、巴达维亚等地华侨自卫时,都是以唐人街为根据地的。1825年爪哇爆发由蒂博尼哥罗领导的抗荷起义时,谣言四起,三宝垄唐人街华侨不明真相,惶惶不可终日。他们遂向政府提出要求,在唐人街四个进出路口修筑四个大城门,以便一旦有危险时华侨能够自卫。在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时期(1945-1949年),由于荷兰帝国主义者的挑拨,印度尼西亚人民和华侨之间一度发生了武装冲突,保安队在棉兰、雅加达及印度尼西亚其他大城市的唐人街起了保护华侨的作用。其实,如果各有关方面处理得当的话,这场可悲的民族冲突应该是可以避免的。19世纪后半期,在美国掀起了疯狂的排华浪潮、华侨不时受到美国种族主义者的百般歧视、排挤、虐待和屠杀,各地的散居华侨纷纷回国或涌入旧金山、纽约等城市的唐人街。在唐人街华侨人口比较集中,因而相对而言华侨的人身安全比较有保障。当时,“排华阴影笼罩下的唐人街既是堡垒,又是避难所和收容所,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但是到了现代,随着华侨华人经济地位的改善,特别是当侨居国居民经济环境恶化时,从表面上看来经济上相对繁荣的唐人街,往往成为当地居民发泄不满和愤怒情绪的对象,或袭击的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南亚各地发生的周期性排华骚乱中,首当其冲的是唐人街,财产损失最严重的也是唐人街。因此,华侨华人为了保障唐人街安全,乃有请求当地政府派遣军警保护,或雇佣巡夜员、纠察员、保镳之举。

 发表于2006-01-04   |  只看该作者      

14

第四,唐人街是华侨保持民族特性的重要阵地。各种历史条件使华侨相对集中于唐人街。唐人街实际上是中国闽粤一带城镇在海外各地的翻版。美国驻秘鲁大使理查德・吉布斯这样描写利马唐人街:“面对大市场或通向大市场的那几条街道上,华人杂华商、裁缝匠、鞋匠、面包师、屠户和其他商贩云集此地,沿着这些街道漫步,看着这些商贩,他们的店铺和招牌,你很容易想象到,你是置身于一座中国城市之中。”其他地方的唐人街亦莫不如是。华侨通常喜欢把侨居国称之为“第二故乡”,一者是对第一故乡即祖国而言,一者是因为唐人街除了多些异国情调之外,其生活环境几乎与第一故乡雷同。在唐人街,华侨多操闽粤等地方言,20世纪后国语(普通语)日渐普及;他们多受华文教育;阅读华文报纸;社交活动多半在华侨社团及体育和文艺团体中进行;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如阴历新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他们的店铺、住宅、庙宇、饮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都是中国式的。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唐人街华人按照故乡的风俗习惯,张灯结彩,燃放鞭炮,舞龙舞狮,拜神祭祖,访亲问友,一派欢乐的节日景象。这一切使唐人街华侨长期保持其民族特性和中国生活方式。陈依范在《美国华人》一书中写道:“唐人街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居区,它们也是一种持久的民间文化和某种无形的优良传统的宝库。”20世纪以前,在和平友好气氛中,唐人街华侨多与当地妇女通婚,但他们的混血后裔如印度尼西亚的土生华人,仍然保留许多中国的风俗习惯。如果说,在乡村地区,在华侨人数少而当地原住民人口占多数的地方,华侨容易被当地居民同化的话,那么在唐人街华侨人口比较集中,华侨是难以被当地民族同化的,无怪乎一些东南亚民族主义者认为,如果要彻底同化华人的话,就必须消除唐人街。印度尼西亚的西斯沃诺在其所著《新公民》一书中写道:“只要存在唐人街,同化将不会成功。”

 发表于2006-01-04   |  只看该作者      

15

第五,唐人街是华侨民族主义的温床。唐人街华侨以经商为主,兼从事各种手工业和农业(种植蔬菜、果木)。一般而言,出于本身安全等原因,他们对侨居地的政治是漠不关心的。但是19世纪末以后,他们对祖国的政治局势及其变化却十分关心,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祖国的各种政治斗争。实际上,唐人街是中国社会在海外的延伸,在中国掀起的一切政治浪潮都冲击或涉及了唐人街。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活动和孙中山的同盟会革命活动,直到辛亥革命、倒袁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都直接影响了唐人街的社会政治生活。尽管唐人街里帮派林立,存在着按照血缘、地缘、业缘组成的五花八门的宗亲会、同乡会、商会、行会等华侨社团和组织,也存在着各种社会和阶级矛盾,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中国民族主义倾向十分强烈。随着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华侨开始帮派观念,而逐渐形成包含整个华人社区的“中华商会”和“中华会馆”。当华人社区受到其他种族集团的挑战或威胁时,例如种族主义挑衅或排华攻击时,唐人街里的内部矛盾会暂时缓和下来,而一致对外。尤其是当中国受到外族侵略,祖国和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如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以后,愤怒和抗议浪潮席卷了唐人街,华侨纷纷行动起来,通过抵制日货、募捐、派遣机工和慰问团、回国抗日等方式,声援、支持和参加祖国的抗日战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世界各地唐人街华侨举行各种庆祝会,欢呼祖国的新生,庆贺祖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并纷纷致电中央人民政府和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表示坚决拥护新政权,决心尽全力支持祖国建设。

 发表于2006-01-04   |  只看该作者      

17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唐人街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相继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独立的国家。1955年中国同印度尼西亚签订关于双重国籍的条约,中国正式放弃血统主义国籍法,拒绝双重国籍,鼓励华侨加入当地国籍。1943年美国废除1882年以后的所有排华法案,放宽中国移民的入境条件。继而加拿大也仿效美国,于1947年废除1923年的《中国移民法案》,对中国移民入境采取较宽容的政策。战后澳大利亚的“白澳政策”亦逐渐解体。1966-1976年中国发生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震动了全世界。这一切事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促使唐人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唐人街最深刻的变化,莫过于约90%的华人放弃了中国籍,加入了当地国籍。海外华人的这种国籍变化或认同转变是由各种因素促成的。首先是1955年中国正式放弃血统主义国籍法,不主张华侨拥有双重国籍,并鼓励华侨加入当地国籍。许多华侨祖国和祖宗意识强烈,他们以保留中国籍为荣,以“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为信条,不“甘心夷化”、“数典忘祖”而加入当地国籍。中国政府的新国籍政策,有助于打消华侨的思想顾虑。

bear1234

山东  | 建筑设计

7 关注

16 粉丝

538 发帖

301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