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14天职业能力突破营直播、读书笔记分享——谢盼盼

发表于2017-08-14     4317人浏览     12人跟帖     总热度:186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建筑设计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奖励      

  • 奖励于 2017-08-15 15:34:34

 发表于2017-08-16   |  只看该作者      

2


Day2 8月15日
读书笔记
昨天概览了几本电子书,相对来说比较生涩难读。有我喜欢的两位建筑师王澍、隈研吾的三部作品,最后选了《负建筑》。该书有一句话很吸引我,朱锷的序言中提到隈研吾这本《负建筑》的初衷:“有没有可能建造一种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的建筑。……所谓负建筑并非是输的建筑,而是指最适宜的建筑。”
王童英老师答疑
在直播的第二天,我们迎来了王老师的答疑时间。师生互动很好,内容涉及到教育建筑建筑规范、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营员学习深造职业规划、能力培养等。王老师深入浅出解释结构、排水、通风、无障碍设计问题。让我有疑惑,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整理内容与链接如下
https://bbs.zhulong.com/101010_group_3001907/detail31117202
8.15王童英老师直播问答

Q:老师请问学校既有建筑与新建建筑之间是采用哪种结构方式?如何处理的?
A:校园整体采用的是框架剪力墙体系,这是北京8度抗震设防等级决定的。方案对老建筑进行了结构加固,加减部分为框剪结构直接附着链接,没有断缝,这也是让保留建筑与加建建筑建筑看起来浑然一体得原因。

Q:老师,内外部效果是同一个团队设计的吗?怎么做到内外部重要点的沟通?
A:内外部都是我们团队设计的,这也是现代学校全流程设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他还有室外环境、展陈设计、家具设计等非常多的专项设计。关于室内外的沟通,其实没有特别具体的方法,关键是在于设计理念的连贯性,风格、手法、材质都要相互协调,相互统一。

Q:请问这个中学的设计在垂直方向选择地下两层,地上四层。而不是地下一层,地上五层。这样采光岂不更自然更经济(造价方面)
A:这个项目是地下三层,地上四层。用地的容积率为1.0,用地面积为12006平米,但是学校的需求是26158平米,只能把多数的空间做到地下。同时这个地块的限高为18米,考虑到教学楼的层高,至多做到4层。其实这种格局是由于地块指标要求与校方的需求碰撞产生的。

Q:游泳馆上面是体育馆,体育馆上面是篮球场,用的什么结构使这三个大空间的叠在一起的
A:体育馆用的是框架剪力墙+预应力混凝土密梁

Q:作为一名学建筑的大学生 除了学好课堂上的专业知识 还要掌握那些技能?
A:在我看来学生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提高建筑学的基本素养和创造力,多看经典的案例,每个案例要从图纸到空间研究透。当然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一些表现类的软件也会成为你个人能力的加分项。

Q:老师,你好,之前看到学校的红线部分有许多凸出去的小区域或者凹进来的小区域这个场地的把控很不利是怎么解决的吗?还有国际部与它原来的校本部有造型立面上的呼应吗?
A:对于曲折的边界,这个方案的回应方式是 分离,整个建筑主体没有对小的凸凹进行回应,而是通过后期环境空间的处理来解决空间的消极问题,当然也有积极回应复杂边界的处理方法,这个方案只是选择了前者。
国际部在灰砖这一主材与校本部进行了全面统一,在空间上更多的是对老北京城的院落空间进行了回应,没有放在具体的形象上进行呼应。

Q:老师可以浅谈一下参数化设计在中小型建筑的应用吗
A:参数化我接触的很少,它是一种非常好的设计手段或者说是设计方法,新的设计技术可以激发新的建筑样式或提高设计效率。但是参数化仅仅是设计方法,不要为了参数化而参数化。

Q: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在学生阶段接触到的实际项目比较少1,可以从什么方面去培养自己的对于一个设计的整体把控能力和完成度的控制2.关于教育类建筑的疏散有什么要注意的3.老师你建议考研吗?谢谢老师~
A:项目的控制能力需要在实际项目中经过长年累的磨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当然有一个好的老师也是很重要的;教育类的建筑的疏散空间安全性要比一般的建筑要求高,同时学校的走廊和楼梯都要当作交流空间而设计;可以考研或者留学,现在本科生想证明自己并得到一个好的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小,因为大家都在深造。

Q:项目中貌似没有无障碍设计,这个是怎么解决的
A:室内外是没有高差的设计,教学楼设有电梯,卫生间也在首层做了无障碍的设计,这些细节昨天没有讲到。
问答补充
Q:可以就你们做过的项目经验谈谈 绿建里面 哪些技术和措施效果良好 而且可行性也比较好吗因为现目前很多项目都要评绿建一星 二星 而且多是专业绿建单位在做 设计院这块缺乏足够认识。 
答:我们做过的项目中用的绿建措施中比较实用的有:
1. 太阳能集热板
2. 太阳能光伏
3. 雨水回收
4. 下凹式绿地
5. 透水地面
6. 采光天窗
7. 下沉庭院(自然通风采光)
8. “烟囱效应”的中庭空间
9. LED节能光源
10. 遮阳兼导光板
11. 中空节能保温墙体
12. 旧建筑材料回收利用
13. 地暖
绿建中的绿色技术要求与一般建筑需要的绿色建筑设计不是完全一致的,他主要是针对评定,有很多技术不实用、不经济,但是为了达到星级却不得不做,而一些好用使用的绿色技术并不在绿建星级的选项中,现在除了甲方要求的情况下,我们并不执着于绿建评定,都是在项目中引入一些实用的技术。另外,绿建评星只是复杂一些,但是一般建筑师通过短时间的学习也是可以掌握的,之前课上讲到的北师大附属中学国际部就是满足了绿建二星的设计标准。

Q:请问老师,甲方又想经济,外墙用涂料,又想取得好的立面效果,实际建起来的涂料外墙的效果好的太少了,不过效果也和设计水平有关,你们遇见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就是材质、立面效果、经济性权衡上,谢谢!
答:对于我们主要以学校项目为主的团队来说,投资并不高,用不上好材料,面砖最近也因为安全问题被大多数地区禁止使用,二层以上还被国家禁止设置玻璃幕墙,可以说可以发挥的材料种类越来越少。涂料本身是一种很朴实的材料,学校中会大量使用,使用这种材料最好方案有清晰的形体关系,并且在色彩选择与搭配上要做好功课,另外也可以适当点缀一些其他材料,比如:金属板、木材、等,造价提升不多,建筑效果却提升很多,业主易于接受。

Q:立面是如何从方案到施工图进行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在方案深化过程中如何权衡把握?
答:这个需要主设人员需有清晰的设计思维和全面的工程控制能力,前期的方案其实是一个隐形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设计,国外多数都是年长的设计师才可以做方案,这样前期方案非常科学,已经考虑到了各种构造关系甚至是各专业的预留条件,这与国内多数设计团队正好相反,认为年轻人有创造力去做方案,但其实很多技术问题思考不全面,容易导致后期在施工图深化阶段方案走形。

Q:个人感觉三味书屋和孔子讲坛的坡屋面的山墙起伏的延续和钱学森纪念馆的正立面耸立还有色彩好像有点脱离,请问设计时这个沿街立面是什么构思呢?
答:“红楼”——钱学森纪念馆是保留下来的民国时期建筑,后期新建的三味书屋与孔子讲坛是采用了北京民居四合院的形式,其实这两种颜色在北京很常见,在师大附中南侧的琉璃厂文化街到处可见红色门楣、柱子与青砖墙的搭配。

Q:老师可以讲一下如何控制建筑设计的完成度的嘛 可以做得更细致的往往因为时间的关系导致完成度不高 大大小小的建筑都有这种完成度不高感觉。
答:提高项目完成度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
1. 甘愿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你的项目上,即使与你的汇报并不匹配,因为国内只有很少数的项目甲方需要做到精品,并愿意支付理想的设计费。
2. 丰富的工程经验,知道什么阶段控制什么内容,并且知道怎么去控制更为有效;
3. 很强的协调能力,可以处理协调好甲方、施工方等各方的关系,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愿意为建筑的“完成度”买单吗,这需要建筑的人格魅力与协调能力。

 发表于2017-08-16   |  只看该作者      

3

Day 3  8.16
一、直播笔记
直播内容《高密度城市语境下的开放校园》——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石华
(一)、建筑学及分类
1.教育建筑是属于功能齐全的综合型建筑建建筑学中建筑分类没有必要按用途来
2.回龙观一中学设计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
    设计的层面回应校园的更多的可能性,设计要留有余地,因为常年居住生活、学习、交流(交流方式随时代演变),居住者会有二次改造
    高密度居住区的开放式校园建筑的好坏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空间的的推敲,达成适宜的环境
    不要做太满,适当留白

(二)、光与场所:如何从地下场所的积极空间,给人很好感受
1.光和场所的关系光的选择
2. 天光,侧天光、北侧天光、下沉式庭院
3.不断研究剖面设计

(三)、空间与情境的营造
1.尺度感、空间交流
2.采用下沉庭院、中央庭院:交流场所、交通功能、观赏性。
   图书馆结合走廊,展示空间结合走廊……
3.石华老师强调各空间能对看、回望,看与被看的角度。就是园林中对景的手法嘛,让我想到了一句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四)、思考:光与建筑 
石华老师提及董功老师在清华大学开的光的课题,想到秦皇岛海边图书馆日出日落光影的魅力。
自然光线是大自然的恩赐,是生命之源。不同时间、地域、天气情况的光线各不相同,每时每刻都是一番光景。天光和侧天光的利用、避免西晒,防晒,漏景漏光的利用
建筑是既遮挡又开敞的立体画布,而光则是斑斓的画笔。利用好光线很重要

**地下游泳馆的设计采光(天光)、防潮防水很重要。材料用铝板等无机材料。


二、《负建筑》笔记分享
该书作者隈研吾是我喜欢的建筑师之一。他在自序中提到建筑除了具有物理属性或者说结构属性之外还有私有属性——个人理解私有属性即个人所有吧,产权性,是不动资产,具有社会性。建筑住宅给人安全感、归属感然而遇到灾害或意外,如地震、海啸、台风、飞机撞击等等,却成了安全隐患。灾难面前投入越大,损失也越大。让我想到前不久四川地震,多少人失去家园和生命,又得从零重新开始。是否最初就应该一切从简,满足舒适居住功能与安全之后,就没必要投入过多的装饰和装潢?我得想想,继续看书,看是不是理解错了

 发表于2017-08-17   |  只看该作者      

4

Day 4  8.17

一、《负建筑》读书笔记
(一)分割、批判、形式
1.从分割到统一:
”建筑分割,独立于环境的建筑物”VS“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建筑物”
(1)人类不停的建造建筑,对建筑物十分期待,又因建筑物体积庞大、碍眼,且消耗大量物资材料,不可逆转性还比人类长寿而厌恶建筑物。
(2)社会与建筑息息相关:社会不会对建筑行为叫停,反而激励。两种著名的激励政策效果截然不同,一种是住房抵押贷款政策,一种是凯恩斯提出的“大建筑方案”…
(3)"是建筑还是革命"、“无论如何建筑是必要的……建设是必需的”
(4)“异质材料”——>“取自周围环境,最后能回归环境的物质”
(5)建筑物是应该可以与任何事物统一的存在

写在后面的感想——由于是译本,原作作者是日籍建筑师隈研吾。社会文化还是影响某些句子和情境的理解。他在开篇就有比较批判和悲观的基调。感觉他对当时日本社会经济环境的描绘,像极了现在国内的环境。值得深思。
二、直播答疑笔记
今晚是石华老师答疑时间。同学们的提问范围很广,高密度环境下,地下空的扩展中排水、采光、设计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回应、低技术策略、被动式节能……。印象最深刻的是:其实在建筑师心里,设计一直是整体的在进行,就像画素描,我们一定是在整体的刻画,不会先画眼睛再画鼻子的,所以整体感是需要不断磨练的。
但是设计——建造是一个过程,老师在直播时提到过。不到最后竣工,他都不能却定他最后的效果,因为在建造过程中会有打磨和推敲。
附:石老师问答贴链接及内容
Q:请问老师,做天井采光的话,怎么做防水处理?
A:你说的天井是指庭院吗?庭院的话如果有地下室,雨水需要通过集水井统一排到市政
防水没什么特殊,就是地下顶板和侧墙防水做法。

Q:这样做必须保证水位比市政排水水位低是吧?
A:不一定,可以用泵进行提升。

Q:老师请问你在光线设计时如何把握光与影的效果?
A: 光影的问题需要通过模型来模拟,或者通过su来进行简单的模拟。

Q:老师,情境空间的营造和什么有所关联?
A: 可以通过设计进行预先设定场景,来对空间进行设计。

Q:请问老师,昨晚你说建筑可以没有类型,那你构想中的建筑是否都是千篇一律的?是的话,如何使建筑能够区分开来?不是的话,建筑的形态如何处理?
A: 其实并不是建筑没有类型,只是类型的定义方式可以是多种的,我们现在常说的是以使用功能来区分的。

Q: 日照分析是不是太理性?还要加一些建筑的光影这种带动情绪的感性出来?
A: 其实实体模型是最好的方式,这样可以通过空间中的光线变化,来感知比较感性的东西,董功老师,华黎老师常这样做。

Q: 昨天实景图中空间的效果很美,你在设计时对空间的尺度是如何来把握?
A: 空间的东西我想说是最难描述的,其实多数来自于多年的经验积累,做的多了,看的多了,就会有提高,可以提供几个学习方式,看大师作品,最好实地看,然后对照平面进行深入研究,如果不能实地参观,建议对照照片和平面图剖面图研究,增强对空间的感知。

Q:老师我看在课上的手工模型,分层做出来的模型和做剖面的那种模型,那一种去推敲空间比较好
A: 这个我想没有绝对,适合自己适合项目本身就好,都是一种工具,核心还是你对空间的感知和把握.

Q:下沉庭院中的2颗树给我印象比较深,从构图来说比较漂亮,但是有没有做安全防护呢,毕竟是学校
A: 这个我想并没有特别的问题,亲近自然是件好事,其实现在的规范过分的夸大了防护安全这个事,细想想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公园里的湖面是不是都要围上栏杆才好。

Q: 因为小孩好动,作为设计是不是应该更人性关怀。
A: 我们想想孩子是更希望去亲近大树,去摸摸它,感受它的质感,感受它的四季变化,还是仅仅是在栏杆后面远远的看看呢?

Q: 对地下空间的采光,老师你是如何考虑的?是先将地下空间设计出来再设计地上部分,还是先设计地上部分再设计地下部分?
A: 这个我想也不是绝对的,其实在建筑师心里,设计一直是整体的在进行,就像画素描,我们一定是在整体的刻画,不会先画完眼睛再画鼻子的,所以整体感是需要不断磨练的。

Q:  老师大空间与小空间之间是否需要有过度空间呢 
A:  这个还是需要看想让空间表达什么样的感觉,想要豁然开朗自然不用做过度,如果想表达徐徐展开的空间,自然是非常必要的要有过度空间。

Q:老师,在这个方案中,绿色建筑的思想是怎么体现的呢?
A:这个方案在这方面基本上还是低技策略,基本是被动式节能,比如采光,这个设计里用了大量的经历解决这个问题,自然光线节约了大量的电能的消耗,另外自然的通风,包括西晒问题的处理也都是通过比较空间话的手段来解决的

Q: 对于空间的营造和剖面的设计老师你是如何学习的?有什么参考的资料吗?对于生活的体验,老师你会不会特意到特定地方去玩去看?
A: 其实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建筑学的学习我还是倾向于学习最经典的,这样比较不容易被纷乱的信息流所冲击的迷失了方向,学习最经典的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我还是比较推崇的,而且应该是一个建筑师一个建筑师的研究,这样当你研究了一些之后,你就发现这些建筑师可以串联成一个整体,就是一部现代建筑史。

Q: 特定地方玩谈不上,不同的地方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是一般去个新地方的话,我还是去看看这个地方比较经典的建筑作品?

Q:老师有没有推荐的公众号或者网站之类的?
A: 其实我更倾向于看书。

Q: 从方案到施工图到实施您是如何来把控整个设计?
A:其实设计从方案到建筑建成一直都不会停止,只是不同阶段会把握不同阶段的内容,你像昨天讲的很多地下采光的设计,都是在施工图阶段才设计出来的。

Q:“看与不看”和“留白”都是艺术元素爆表的内容,但是和整体色彩以及结构的融入是否会考虑进初步的设计方案,对于甲方来说这些貌似不实用的因素让老师进行方案解说时是否有提及,毕竟甲方更关注成本造价和实用性,对于学生的艺术培养比不得高考重要,而且还是161中学。
A: 我想建筑一定是一个整体,所以空间材料,场所,色彩这些问题都要考虑,当然,现实情况甲方也不都只关心造价啦!

Q: 您怎么看待参数化设计/非线性建筑?
A: 这方面其实我还涉足的比较少,我总的感觉是无论怎样,这些都是方法,是工具的概念,核心还是自己对建筑的思考和理解。

Q: 我记得老师昨天还有一个思考问题是建筑在限制条件下的完成。我想一个好的建筑师如老师所说考虑方方面面,所以一栋建筑的完成从方案到施工需要一个团队的力量,建筑师把控全局完成度。那么老师对团队的要求是什么样的呢?
A: 这个其实到现在都是我总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设计师是一个很特殊的团队,团队中既要发挥每个设计师的创造力,又需要让大家在一个整体框架下工作,其实是很难的,我也一直在平衡这些问题,总得来说还是抓大放小,当然我对每个建筑师的要求会比较高一些。

Q:老师,还是纠结那个问题,是否是说建筑不应该以功能来区分类型?那如果这样的话,建筑应该如何来区分?用现代建筑、古典建筑这样大的概念吗?那建筑应该是向多功能化发展吗?
A:用材料分也是一种方式,这样可以回归到建筑建造的本质,就像康说的那样,砖喜欢做成拱。

Q:之前王老师也是北京的中学改造,还有房山中学的项目,个人觉得场地策略和老师您的昨天讲的场地策略相似的地方是从功能上挖掘地下空间的使用以及在采光上引导光线渗透到地下空间,从而弱化甚至消除地下空间的沉闷压抑幽暗的精神感受。我觉得这个策略应该和北京这种大都市的高密度,用地紧缩有关。我们很多建筑师都是处于发展中的二线三线城市,用地比较充裕,基本都是新建小学中学。场地周围甚至配套都不成型,我们常常喜欢单方面去创造一种文化说法去完成设计?事实证明有时它是苍白的。我们该如何挖掘它的内涵和方向呢?能简单指点一二么?
A:你说的这是点到了当下国内中小学设计的两种主要模式,地方上的学校多数情况下用地宽裕,周边找不到什么设计语境,多数是新城开发,大片新地,我们也尝试过这种项目,如你所说的确会显得苍白,其实这是连大师都很难解决好的问题,王澍做的宁波博物馆在周边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广场上,其实也显得很无奈,只能是自成一体的进行些许的对抗。

 发表于2017-08-22   |  只看该作者      

6

Day 5  8.18

一、《负建筑》读书笔记分享

二直播笔记

直播主题:《以低造价低技术搭建一座竹桥》 直播老师:孙义强


 发表于2017-08-22   |  只看该作者      

7

Day 6  8.19;

一、《负建筑》读书笔记分享

二、孙义强老师答疑 内容主题:《以低造价低技术搭建一座竹桥》

 发表于2017-08-22   |  只看该作者      

8

Day 7  8.20

一。直播笔记

  直播主题:《人文气质的办公场所营造》    直播老师:石华


二、《负建筑》读书笔记分享


 发表于2017-08-22   |  只看该作者      

9

Day 8  8.21

一、《负建筑》读书笔记分享

二、石华老师答疑 相关主题:《人文气质的办公场所营造》

涉及内容:人文气质的体现方式,模型的应用,空间流动性、开放性,光线设计方法、材料运用等

整理地址:https://bbs.zhulong.com/101010_group_3001907/detail31124996?checkwx=1

Q:老师好!请问1.老师你的设计中所指的人文气质是那些方面体现出来?是东方意境的庭院空间和材料使用上?还是指那些?谢谢!2.造型推敲上你觉得你们最大特点(最好一面)是那些?能否讲讲你们这个造型设计过程最值得一提的背后本质问题(比如是否有专门去研究过啥?)3.是否有简要的话语说一下,你个人觉得如何做好一个人文气息的办公建筑群,过程大致需要历经啥?谢谢!

A: 其实人文气质这个内容很个人化,所以我后来其实讲课的内容强调的是复合化空间。另外,其实造型我很少会可以的去设计,一般来说建筑的形态还是有其内在逻辑生成的。其实人文气质这件事其实还是根据自己的体会吧,如何做好我很难来给大家提供建议,这是非常个人的因素。

 

Q:老师我想问下:1计算机模型和手工模型,哪个对研究建筑更有好处。2老师能说说下有关流动空间的东西,最好举个例子。3对于光线分析老师用的什么软件。4有趣空间的采光一般在什么空间,有何技巧,谢谢

A:计算机模型和手工模型我觉得各有好处,手工模型的尺度感会直观一些,计算机模型尺度感有时不够准确,当然计算机模型会比较快速。光线分析更多的是凭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其实用什么软件都只是个工具,关键还是在你的思考和想法。 有趣空间的采光用在什么空间我想这也是满感性的,还是看自己对于空间表达的思考吧,没有设么固定的。

 

Q:请问老师,一般工厂的厂房都跨度很大,而且都是钢结构居多,按照民用建筑,一层做成大空间车间,跨度和结构与建筑规范协调会怎么去做?

A:其实厂房这个概念也是依据功能,这个项目并不需要大跨度的厂房空间,也就没必要用钢结构做大跨的概念。

 

Q: 老师空间的流动性如何体现

A: 空间的流动性其实很大程度需要多锻炼自己在空间上的感知能力和思考,当然借助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建模,比如做平面,做剖面,一旦你形成了很强的空间思考和想象能力,其实什么方法来研究都无所谓了,都在自己脑子里了。

 

Q:老师,看了你上次的学校和这次的办公建筑,很喜欢你们对空间,对光线的设计,就想问在方案中是怎么思考设计进去的,怎么提升这方面设计能力?

A:其实上次问答环节我介绍过一些方法,包括模型,剖面,平面,包括去看建筑并结合平面剖面图进行研究,或者是根据书上的照片结合图纸来研究等。

 

Q:请问老师院子的数量、尺寸等是怎么考虑和设计的?

A:院子的数量并没有特别的想做几个的概念,还是依据实际空间设计自然挤出的空间,尺度上会有一定的考虑,但更多情况可能还是在满足空间使用需求的情况下来关注尺度的问题,毕竟用地非常有限,当然如果用地富裕,那最先考虑的可能就是尺度的问题了。

 

Q:那对于那些研究的资料有没有推荐的大师或者作品?还是自己挑选喜欢的?

A:总的来说还是研究一些大师作品会比较好,我比较喜欢的杂志是西班牙的EL croquis

 

Q:相对于学校来说,这个建筑功能区分多而杂,像老师您说的复合型建筑,但是功能区更独立,没有学校设计那么多融合与交流,虽然都用地紧张,那么这是不是各类型建筑自身特性的局限性?

A:也谈不上局限性吧,就是各自的功能特点

 

Q:上一次课有一个问题,就是开放校园的“开放”问题,对于这个“开放”的概念你是怎么界定的?是不是做到视觉开放也是开放的一种?我对开放的理解是没有围墙和人可以自由进去的。

A:开放我认为是可以让人们无障碍的交流的场所。

 

Q:老师对于材料的运用以及一些建造上的经验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有很大的提高,因为有时候实际项目的经验积累的还是比较慢。

A:这个其实没有什么捷径,还是经验积累,事实上连peter zumtor也是靠经验不断积累才行。

 

Q:平时项目基本都是地产项目,所以平时学习的东西很多都是金盘网上项目,《时代建筑》这类很地产化的书籍,从建筑师成长上来看,你觉得是否也应该多花点时间去研究一些大师的作品?

A:这个其实还要看你自己的想法了,研究大师作品会提升你整体的建筑学水平。

 

Q:老师可以说一下你是怎么分析一栋建筑的的吗?对于流线、空间营造、功能分区等这些的分析。有什么心得吗?

A:我其实平时看建筑还是对空间材料光线这些建筑本体的问题比较关注一些。



 发表于2017-08-22   |  只看该作者      

10

Day 9  8.22
一、直播内容:《如何在对话中取胜》——党静
1.背景书籍:《关键对话》
2.关键对话的特点:高风险、不同观点、激烈情绪
3.人们通常如何应对关键对话:
    逃避关键对话——或打或逃避是本能,找到合适的关键对话是第三天路。
    敢于面对,但处理不当
    敢于面对,且处理得当
4.关键对话的原则: 尊重和坦诚
对事不对人 , 摆事实,竖目标,从心(心态)开始,不做非黑即白的傻瓜式的选择,双方都接受第三选择
我们所有的苦恼都不是由他人起
“极怒时莫与人书,极喜时莫与人物”——情绪会影响决断
关键对话的第一步:A事件 B对事件的看法 C压力状况
5.别被怒不可揭的控制而想着战胜对方、惩罚对方、寻求安全港湾
6.关键对话前的思考:
    (1)这次对话我要达成什么目标
    (2)我想为对方达成什么目标
    (3)我想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默契、展望…
    (4)要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
    (5)牢记对话的意义:不是起冲突,而是更好的合作、解决问题、达成双方接受的目的
    (6)双核对话:氛围和内容
是对话氛围安全:道歉、对比说明、创建共同目的、时刻保持尊重
   (7)行为模式:所见所闻—>主观臆断—>形成感受—>展开行动
7.开始关键对话
(1)分享事实:从最少争议、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谈起谈起,不要主观的判断开始
(2)说出想法:说明你根据这些想法得出结论
(3)征询观点:承认这些结论是自己(我)的想法,询问对方的观点
(4)鼓励尝试:创建安全感,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
8.问题思考
如何与上司展开加薪的讨论对话?请从创建对话安全氛围、分享事实、说出想法、征询意见、尝试表达的角度去整理这段沟通的对话方式。
       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国企薪酬制度有明确的加薪制度。如果没有特别的项目成就还真不知道怎么提加薪。看看其他同学的再说吧。
        今晚这个直播中,我能找到自己困惑的事情及其原因。之前听过《关键对话》的概要音频,觉得很不错,不过大抵有种——道理知道很多,却仍过不好这一生的感觉。党静老师通过举实例从情境各方模拟、假设等方式、方法,一切问题和解决方法便立体了,茅塞顿开。
控制情绪很重要、要自信,坚持做正确的事


二、读书笔记:待续


 发表于2017-08-22   |  只看该作者      

11

14天职业能力突破营直播、读书笔记分享——谢盼盼_1

nlzq1111

广东 湘西 | 园林景观

14 关注

8 粉丝

2 发帖

6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